背藥箱
我讀小學,星期天到忠義中學,學校分枇杷、豬肉,姐姐喊我背回家。她初中畢業,遇到推薦上高中,二哥擔任大隊革命委員會主任,主持推薦會,社員一致舉手通過,她在公社考第二,還沒交卷,廣播已經通知誰報到了。原來,大躍進餓死的外公,被大隊黨支部書記捏造是鎮壓的,中學教務主任就讓侄子頂了去。
看電影《春苗》,愛人民醫生。大隊貫徹毛主席六二六指示要辦合作醫療,派姐姐到豐裕區衛生院學習三個月。全區面積一百三十平方公里,轄八個公社、六十七個大隊,四百九十二個生產隊,八萬人,選派學員百名。一天,曹家溝挖土豆,放學路過,騰空書包拾遺一大包,恰逢幾只鵝被鄰居摔死,燒了土豆,香得不得了,步行八里給姐姐送去。中醫、西醫教學認真,學員牢記毛主席“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偉大號召,走路在背,排隊在記,蹲坑在念,甚至形諸夢囈。結業后,各回公社衛生所實習兩個月。
一九七四年秋,敲鐘大隊合作醫療站在王文燝祠堂南廂房開業,我在北面正堂讀書,調皮搗蛋,姐姐經常來修理我。膽子有大小,靈魂分高低,巫婆檢測我火焰高,天不怕地不怕,姐姐火焰低,下午路過墳山、斷黑走夜路,怕闖鬼。夜晚出診,紅十字藥箱歸我背,她在后面晃手電筒,我揮棍打狗開路,家有丁男,親人壯膽。寒冬出診,夜宿譚大爺家,他女兒思云好看,比我高一級,學習有疑難,我愛去問她。夜班補貼五分,姐姐給我一分,可以上街租看半天小人兒書啦。
爸爸在供銷社藥材組,大隊進中西藥,要么姐姐出差,要么媽媽代勞,車程四十五公里,往返車費二點六元,每天補助差旅費四角。每次進藥,爸爸就介紹名醫,抓藥盧伯伯、中醫蔣伯伯、范伯伯、西醫趙叔叔、制劑蔣阿姨,都溫和傳藝。姐姐記性好,吃苦耐勞,不恥下問,臨床觀摩,多有心得,還向民間土醫生學習草醫藥、單方、驗方、祖傳秘方。扎銀針最拿手,社員夸她:“小小銀針治大病,分文不花真來勁。”
大隊撥付鑼兒坳半畝坡薄地種植中草藥,我愛澆水。站在高坡,百般醫術朝藥聚,四圍原野向人青。赤腳醫生到田野采集草藥,發動各隊協助,季節轉換,身背藥箱,手拿銀針,輪流下隊熬大鍋湯,預防流感、地方病,配合公社、區衛生員深入農戶宣傳和開展新法接生、婦幼保健,到小學注射牛痘疫苗,減輕、解除農民疾苦。姐姐坐診,東家迎,西家請,醫好的病家打蛋下面、殺雞燉肘酬謝,我也沾了油湯。
醫療站藥價低廉,一副感冒藥五分錢。社員看病,有錢給錢,無錢記帳,大隊常年收現金兩千元。賒欠拿不起,久了集體貼,窮人欠帳,五年豁免。那會人心純樸,不搞雞的屁,只貼人的心,力行毛主席談話:“藥品醫療不能以賺錢不賺錢來看,一個壯勞動力病了,給他治好病不要錢,看上去賠錢,可是他因此能進行農業或工業生產,你看這是賺錢還是賠錢?”扎針、熬湯、種痘免費,坐診免門診費、出診免跑路費,收取的只是藥費,有病無錢,治了再談。
收甘蔗,姐姐扔下鐮刀上考場;種豆子,內江衛生學校通知錄取。一九七八年三月就讀資陽分校,公社黨委書記夫人接手,業務銳減,年收費一三一二元。一九八〇年,藥圃荒廢,醫療站解體。姐姐分配豐裕、保和區衛生院工作,調資陽市第三人民醫院黃泥巴山保健站,重蹈城市老爺衛生部路線,收入可觀。
魔鬼和天使打賭,天使斷言他不是東西,魔鬼反唇相譏:我固然不成氣候,但能吸干你普施的甘露。在鬼使夾縫中,我背了四年藥箱,紅十字閃爍著民命攸關的霞光。剛才姐姐電話,醫院嫉恨分散服務工人的保健站,瞎折騰,效益一落千丈。衛生老爺專利,豈容他人富足。
二〇〇六年六月二十六日成都永豐路仰韶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