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王宏斌:南街村與共產主義

王宏斌 · 2005-06-26 · 來源:本站原創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現代馬克思主義 概述

馬克思一生兩大發現: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我們南街人通過集體智慧發現了消費小區理論,即發現了共產主義社會的社會結構。

馬克思主義包括三個組成部分: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現代馬克思主義包括:現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共產主義社會學、科學共產主義。

共產主義社會學

共產主義社會的社會結構,簡要地敘述如下:

全球劃分為三千個區域,每個區域兩百萬人口。區域的核心為城區,城區的外圍為農業區。城區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工業區,一部分是生活區。生活區由近一千個消費小區組成,每個消費小區兩千人。消費小區里主要有:餐飲業部門和餐飲中心、洗滌業部門和服裝中心、住宿中心;精神生產部門、計算機網絡中心。

要保證每個人的自由發展,即要保證每個人能夠“今天上午在這個生產部門活動,明天上午在那個生產部門活動;今天下午在這個精神生產部門發展,明天下午在那個精神生產部門發展”,就要實現自由人的聯合體,生產部門里自由人聯合體、消費小區里自由人聯合體。

近一千個消費小區中:成人的消費小區六百個;老人的消費小區兩百個,病人的消費小區數個,殘疾人的消費小區數個;孕男孕女的消費小區幾個,孕婦的消費小區十個,嬰兒和乳母的消費小區十幾個,幼兒的消費小區幾十個,兒童的消費小區幾十個,少年的消費小區一百個。

為了深入理解共產主義社會的社會結構,簡要地敘述一下馬克思主義史:

十八世紀下半葉,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生產力從工場手工業時期發展到機械化、蒸汽化工業時代,與工場手工業時期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資本家與工人的關系、按資分配”不能適應發展了的生產力,而必須由新的生產關系“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生產中人與人的互助合作關系、按勞分配”來代替;完成這個代替,變革生產關系、經濟結構,必須運用上層建筑“無產階級專政”:“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后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1]“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2]這就是馬克思的過渡時期理論和社會主義第一階段理論。

列寧根據馬克思的無產階級革命理論,組建政黨,這個無產階級政黨幫助資產階級政黨“反對君主專制,實現君主立憲,盡可能引向實現民主共和”,完成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從而為下一步的無產階級革命掃清地基。在國際上,當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基礎及其導致的帝國主義上層建筑到來時,列寧適應時代的發展,創立了帝國主義理論,他發現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規律,提出了無產階級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國或數國取得勝利的理論。國內,二月革命一下子推翻了君主專制、建立了民主共和政制,無產階級政黨得以在這個地基上開展活動、擴大影響,從而迅速成長壯大。與此同時,愈來愈迫切的理論問題和政治實踐擺在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面前,列寧在《國家與革命》中向人們清楚地闡述了馬克思的過渡時期理論和社會主義第一階段理論。十月革命的勝利及其后政治實踐的成功,標志著俄國從資本主義進入過渡時期。但是俄國是一個工業很不發達的農民國家:這樣的國家首先要發展生產力,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如何發展生產力、運用什么樣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來使生產力發展到機械化、蒸汽化時代的工業和農業(不僅在質上(工業時代,或稱工業質量),而且在量上(工廠數量)達到發達國家的生產力——落后國家的生產力之所以落后,首先在于工廠數量達不到發達國家的工廠數量,其次在于大多數工廠的工業所處的時代達不到發達國家的工廠工業所處的時代),馬克思沒有留下任何論述,列寧不得不進行全新的實踐探索和理論探索:開始時實行戰時共產主義直接過渡,后來改行新經濟政策迂回過渡……

斯大林對列寧的落后國家的過渡時期理論懂得十之五六,對馬克思的發達國家的過渡時期理論懂得十之二三,對社會主義第一階段理論全然不懂,1936年勝利成為發達的工業國家的蘇聯(80年來,所有以社會主義為方向、沒有渡過過渡時期的國家,只有蘇聯東歐國家的生產力達到了發達國家的生產力水平。中國20多年的改革開放,造就了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三個發達地區(工廠數量大致達到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工廠的工業都達到了同時代的發達國家或地區的工廠工業所處的時代,因而稱之為比較發達地區更恰當),中國的這三個比較發達地區大概可以用19世紀上半葉歐洲的英國、法國、德國來比擬,而西部地區與這三個地區的差距,也可與19世紀上半葉東歐國家與這三個國家的差距相比),當渡過過渡時期、建成社會主義社會第一階段要求把消滅階級、消滅國家(國家消亡、民主消亡)提到日程上來時,斯大林止步不前了,他贊揚無產階級民主,辨解說由于對外職能的必要,國家還不能消亡。斯大林主義是“革命馬克思主義”[3][4]。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達到了“科學馬克思主義”[5]的高度,列寧不僅理解、繼承了馬克思主義,而且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那么列寧之后,應該怎樣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呢?

十九世紀七、八、九十年代,發達國家的生產力從機械化、蒸汽化工業時代發展到機械化、電氣化工業時代,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落后的俄國,列寧提出要實現“全俄電氣化”,那么在經過過渡時期,建成社會主義社會(無階級社會)第一階段之后,應當適應時代的發展,創立電氣化時代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第二階段理論:與機械化、電氣化工業時代生產力相應的生產關系是“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生產中人與人的互助合作關系、按需分配”,社會科學的這次革命發生后,在實踐上建成社會主義社會第二階段,同時提出:自此以后的無產階級革命都是和平革命。然而,第二次社會科學的革命沒有發生。試問:人們不能繼承馬克思主義的過渡時期理論和社會主義第一階段理論,又如何能發展出社會主義第二階段理論呢?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發達國家的生產力從機械化、電氣化工業時代發展到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工業時代,這時應當創立自動化時代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第三階段理論:與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工業時代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是“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生產中人與人的互助合作關系、按需分配、縮短工作日”。第三次社會科學的革命必然要發生,但是在地球人類史上沒有發生。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信息化(生產自動化,傳播網絡化;廠區智能化,小區智能化)時代來臨:生產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提高到不能再提高)——在發達國家,精神生產生活領域不可或缺的傳播手段從十五世紀開始的印刷化經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的電子化(廣播電視)發展到現代的網絡化——在發達國家和落后國家;廠區智能化為生產部門里自由人聯合體的實現提供了信息技術支持,小區智能化為消費小區里自由人聯合體的實現提供了信息技術支持。這時應當創立信息化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理論:現代的生產關系是“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生產中人與人的互助合作關系、按需分配、最短工作日、自由人的聯合體”。第四次社會科學的革命必然要發生,而且已經在發生。

社會科學,包括經濟學和社會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呢?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這樣論述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的體系和著作:“它們關于未來社會的積極的主張,例如消滅城鄉對立,消滅家庭,消滅私人營利,消滅雇傭勞動,提倡社會和諧,把國家變成純粹的生產管理機構[MAEN,1,304]”

在列寧的《卡爾·馬克思(傳略和馬克思主義概述)》<社會主義>[L,2,439—442]中,有且只有六個問題:

“從上文……直接結果”——經濟的必然性。

 “資本主義……在重新分布人口(既消除農村的荒僻、與世隔絕和不開化狀態,也消除大量人口集中在大城市的反常現象)的基礎上結合起來”——消滅城鄉差別。

 “現代……唯一方法”——消滅家庭。

 “民族是……的真理”——消滅民族。

“國家這個……陳列在一起”——消滅國家。

“最后……的好處”——必須在過渡時期解決的農民問題(消滅工農差別——把農民變為產業工人、由農業工人從事大農業,必須在過渡時期完成)。

《德意志意識形態》不僅論述城鄉差別(104頁)、家庭(83頁)、國家(84,85頁)、民族(86,87頁),而且論述分工(《馬恩選集》82—87頁,第104) ——馬克思著重指出:是分工導致了城鄉差別的存在,是分工導致了家庭的存在,是分工導致了國家的存在,是分工(或者說,是私有制:“分工和私有制是兩個同義語,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一個是就活動而言,另一個是就活動的產品而言。[MAEN,1,84]”)導致了民族的存在。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一消失——自由人的聯合體一實現——城鄉差別、家庭、國家、民族也就隨著分工、私有制的消失而消失了。

                社會學(社會主義社會學)

    經濟學

              社會主義(消滅分工,全面發展)

生產力

生產關系

全面發展

  城鄉差別

   家庭

  國家

  民族

蒸汽化

過渡時期

消滅城鄉差別

消滅國家

蒸汽化

按勞分配

單方面發展

私人的家務…

幾百種

電氣化

按需分配

雙方面發展

孩子的撫養…

幾十種

自動化

縮短工作日

多方面發展

一生多次婚姻

幾種語言

 

自由人聯合體

全面發展

  戀愛自由

一種語言

“消滅城鄉差別”——劃分區域,平均分布人口;區域內人口分布:除了必要的農業人口,全部人口集中在城區。——只有這樣,才能建成社會主義社會(無階級社會)第一階段。

“消滅國家”——政治意義上的國家消失了,標志著過渡時期的結束,無階級社會的建成。

世界上的語言的統一(即通用語言以外的很多種語言的消滅)程度表明著民族的融合(即民族的取消)程度。地域性的、民族性的個人在何種程度上成為世界歷史性的個人,何種程度上成為世界公民,當然憑感性感覺就知道了(可是如果要給一個可以量化的指標的話,那么這就是世界上語言的不斷消滅后剩留下來的得到廣泛使用的語言(即通用語言)的種數)。

在講個人的全面發展程度之前,先把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分別分類:

人們首先必須吃、穿、住、用、行,然后才能從事構造、藝術、科學、哲學。

農業  農產品加工業  餐飲業 …………………………………………………………吃

農業(棉花)  紡織業  服裝業   洗滌業……………………………………………穿

建材業   建筑業…………………………………………………………………………住

(生活用品多而瑣碎, 暫且不提)……………………………………………………用

采礦業  冶金業  客車制造業   客運業………………………………………………行

產業部門中的自動化機器體系,專家把它分為(1)加工系統  把原材料轉變為最后產品的部分,包括各種加工設備,每一種加工設備都由電動機、傳動機構、工作機(機械)組成 (2)運儲及管理系統  (以機械制造業為例(客車制造業與其相似,其他產業就其原材料的運輸、勞動對象的加工、產品的儲存來說也是同樣的過程))實施對毛坯、夾具、工件、刀具等出入庫的搬運、裝卸工作。搬運由托盤夾具和工件傳遞系統來完成,裝卸工件的機器人給加工設備把工件裝上;加工設備加工完后,裝卸工件的機器人把工件卸下(貨車運輸原材料給工廠,經過機器體系的一系列加工后,堆垛機把成品儲存在工廠倉庫) (3)計算機控制系統(是一個多級遞階控制系統)  實施對整個柔性制造系統的監控。由各種傳感器來監督,由各級控制器(每一級控制器都由計算機和控制器組成)來控制。

采礦業  冶金業  物質設備(貨車、機械、堆垛機)制造業               設備安    

采礦業  冶金業  能量設備(發電機、電動機、傳動機構)制造業         裝和系

硅提純業  硅芯片制造業  信息設備(傳感器、計算機、控制器)制造業   統集成業

[注]:物質設備(物質運輸設備、物質加工設備、物質儲存設備)、能量設備(轉化為電能設備、電能轉動能設備、動能傳遞設備)、信息設備(信息采集設備、信息處理設備、信息輸出控制設備)

傳播的網絡化(精神產品的儲存—網絡化的傳播—精神產品的需取、消費),需要:

采礦業  非金屬材料制備業  (攝像機、文字錄入設備等)制造業

硅提純業  硅芯片制造業  網絡計算機制造業

根據馬克思的“人腦掌握世界的四種方式”,精神生產分為:

構造                            規劃

藝術美                          現實美

   造型藝術:繪畫  雕塑            自然美

   表情藝術:音樂  舞蹈            人體美:容貌美 人體美

   語言藝術                        產品美:食品美 服飾美 建筑美 園林美

   綜合藝術:戲劇  電影                    用品美 汽車美

科學                            技術

   物理學  化學  生物學            材料技術  能源技術  信息技術

   天文學  地質學  數學            生物技術  空間技術  海洋工程技術

哲學                            社會學

機械化、蒸汽化工業時代,全體勞動者八小時工作日,所生產的產品仍然不能滿足需要。個人的全面發展程度:個人能從事一種物質生產,即單方面發展(這里所說的個人是指一般個人,他還不能從事精神生產;而在社會主義社會必須遵守“人人必須勞動”的社會主義原則的從前的腦力勞動者,既能從事物質生產,又能從事精神生產(在八小時以外)——正是由于他們的存在,才可能有以后的用“電動機、傳動機構、工作機”代替馬克思那個時代的“蒸汽機、傳動機構、工具機或工作機”——但是他是作為特殊個人,而與一般個人相區別)。城鄉差別:農業人口減少到蒸汽化時代的農業所需的農業工人人數。家庭:“私人的家務變為社會的事業[6]”(家庭的洗衣做飯變為社會的餐飲業部門、洗滌業部門。)(在社會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由于按勞分配,子女還不能與父母分離——馬克思列寧的消費合作社(洗滌業部門、餐飲業部門代替了個人或家庭的洗衣做飯,但由于按勞分配,家庭作為分配的單位還繼續存在)和生產合作社。八十年來,馬克思列寧的消費合作社不僅沒有被發展,而且甚至連自身都沒有被繼承下來——建設部所說的住宅小區、房地產業界所說的社區或社區會所、狹隘社會學研究的城市社區,都沒有消費合作社的味道)。國家(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說法“其次,隨著分工的發展也產生了單個人的利益或單個家庭的利益與所有互相交往的個人的共同利益之間的矛盾;而且這種共同利益不是僅僅作為一種“普遍的東西”存在于觀念之中,而首先是作為彼此有了分工的個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存在于現實之中。 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間的這種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國家這種與實際的單個利益和全體利益相脫離的獨立形式,同時采取虛幻的共同體的形式[7]”):(1)特殊利益:消費資料再多一些就好了(2)共同利益,作為一種“普遍的東西”存在于觀念之中:如果我多拿一些,別人的消費資料就少了——我絕不能多拿(3)個別人多拿了,我和大家在實踐上立即制止。國家(按照列寧的說法):(1)(2)遵守公共生活規則,“人們對于人類一切公共生活的簡單的基本規則就會很快從必須遵守變成習慣于遵守了”(3)捍衛權利:保衛消費資料方面的資產階級權利(當自己的消費資料被侵犯(這種情況很少發生,是極個別情況)時,保衛、律他。“我們絲毫也不否認個別人采取極端行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同樣也不否認有鎮壓這種行動的必要性。但是,第一,做這件事情用不著什么實行鎮壓的特殊機器,特殊機構,武裝的人民自己會來做這項工作,而且做起來非常簡單容易,就像現代社會中任何一群文明人強行拉開打架的人或制止虐待婦女一樣。[8]”)。民族:幾百種語言。

(此處三頁半,想看后面的八頁,可以打開[email protected]密碼333444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沐子音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8.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袖毛主席!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一区二区 | 在线播放永久免费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 亚洲第一区久久丁香 | 综合久久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