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境院寫作班第一屆學員,劉繼明老師是我的恩師,在劉老師的引導下,我逐漸在成為一名紅色寫手的路上不斷成長。
今天,參加寫作夏令營活動,感到非常榮幸。這是一場信仰活動,也是一場傳承活動,在洪湖這塊紅色土地上,仿佛又聽見了赤衛隊的戰斗的號角,期待的目光,期待革命自有后來人,今天,我們來了。
結合自身的經歷,我的感悟是:閱讀,思考,記錄。閱讀,就是找尋,思考,就是選擇,記錄就是實踐。
閱讀,首先是閱讀書本知識,了解歷史,了解井岡山道路為什么是對的,了解山鄉巨變是怎么發生的,了解黑與白的嬗變。了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了解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信仰之路的起點,來源于對自身境遇的思索,對時代境況的探問。記得還是高中生的時候,一次,偶然看到了一本紅色封面的選集,看了里面幾篇文章,其中,卷首的文章«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實,主席文章并不陌生,課本里學到過«沁園春•雪»等篇章,但是,主席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的情況的掌握之細致,分析之全面,深深震撼了我。也許,從那時起,信仰的土壤已在慢慢積累。
后來,上學,再后來,參加了工作,二千年的時候,我下崗了,成為一名打工人。于是,我開始思考,在思考中必然有所選擇,期間,我開始關注烏有之鄉等網站,開始關注張承志老師和劉繼明老師的公眾號。并且給劉老師公眾號的留言:向戰士致敬。也許,從那時起,信仰的種子已種下。
正是因為在烏有之鄉上看到了人境院招收學員,我報名參加了,成為第一屆學員,在紅色寫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我們不但需要爭奪歷史的創建權,創建一個更加公平進步的社會,而且,我們還需要爭奪歷史的解釋權,因信仰而成長出一批紅色的寫手。記錄,就是一個紅色寫手的斗爭實踐。正如劉繼明老師所說,回到人民中間去,站在人民的立場。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看清外賣騎手下跪事件背后的真相,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明白,底層百姓為什么會為了區區幾個小錢,以命相博。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
來的路上,坐在高鐵里,旁邊一個年青人,拿著手機隔著車窗拍著外面的美景:燦爛的陽光,藍天如洗。這美景發到朋友圈,會獲得無數的點贊。然而,我想,這年青人隔了車窗,哪里看得到那美景下的水深火熱。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農民,于那工地上揮汗如雨的打工人。最后,我想說的是,革命自有后來人,在信仰的道路上,堅守初心,不妥協,直到信仰的實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