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風華正茂

高中,還是工廠?

赤色的星靈佐伊 · 2021-12-20 · 來源:赤色的星靈佐伊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記我在一省重點中學學習期間的感想

  【編者按】本篇來稿是一位在某省重點中學讀書的高中生同志的所思所想,從他的切身體會談了對于教育的看法,有一定的思想性,發出來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評或共鳴。也歡迎大家繼續給佐伊來稿或來信,zuoyi[email protected]。

  總述

  我是00后,屬于社會上可以說最年輕的人群。自小學起就擁有優異成績的我自然而然成為家長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初三時期我因優異成績被一省重點高中提前錄取。進入高中之前,我對其抱有著各種各樣的幻想,包括擁有深厚素養的老師,優秀而熱心的同學等等,可在真正進入高中后,我才發覺這些幻想終歸只是幻想。高中不像是一個培養學生素質、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思考能力的地方,反而像是一個勞動力的加工工廠。高中的老師可不是什么擁有廣泛知識,擁有深厚素養的為人師表,而更像是一群在流水線上工作的工人。在此我欲用我淺薄的馬列毛知識對此做一個淺層的分析。

  我想任何一個在重點中學上過學的人都知道這“重點”體現在哪。無非是永遠也做不完的“專題練習”,“充實無比”的周末與寒暑假,“盡職盡責”的老師和一群不論布置多少作業都不知疲倦的“學霸”罷了。從大環境上看,這一類的“超級中學”在高考中擁有極大的優勢。無論是對高考有深刻研究的老師,還是在被錄取時就已十分優秀的學生,都是一般的中學不可比擬的。“省重點中學”也因此得名。它并非“重點”在素養的培養,而是“重點”在對高考制度的深刻理解和應對上。

  那么最大的問題在于,高考制度真的能選拔出良好素質的學生嗎?還是一群可以被繼續加工的社會零件?在全社會以市場邏輯運作的情況下,在每個無產者必須出售自身勞動力以維持生存的情況下,我們真的有可能去進行不以考試為目標的學習,不以找工作為目標的學習嗎?不錯,我們是無產者,我們要出售自己的勞動力,因而我們要上學??梢娮x書的目的不在于提升自己,不在于更好的認識世界、理解世界、改造世界,而在于提升自己勞動力的價值,以便未來在市場上賣個好價錢。這里就已經涉及到了馬克思所說的異化問題。

  進入高中之時,我們是被初步加工的原材料,等待著“高中”這個工廠的工人,即“高中教師”將我們加工。工人們在流水線上工作,重復單一的勞動。語文工人加工語文學科,數學工人加工數學,以此類推。工人們的勞動力最終凝結為原材料身上新的使用價值。接下去就對原材料的加工情況進行“質檢”。被加工者的成績單,就是工人們勞動成果的證明。在民辦學校中,家長們為工廠提供原材料,支付加工的費用,最后獲得加工完成的材料??梢哉f除開異化問題以外,剩余價值學說揭示的規律在此也適用。

  在這樣一個認識邏輯下,我在高中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也就能得到很好的解釋,下面我就稍微具體地分析高中乃至整個中國教育表現出的問題以及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一、高中教師的工作情況

  “你們的名字不重要,我也不在乎。你們把考試成績弄好了就行。”這是年段里一位政治P老師最經典的一句話。P老師是整個政治組里最像“產業工人”的老師,三十多歲。從她發黑的眼圈和嘴唇看,她經歷過長期不斷的加班。這點也在她給她學生的自述中證實:“……帶高三那年,我連續工作了40多天后,政治組組長居然還問我:‘是不是應該在周末的時候多給學生補補課?……’”當學生問她與考試無關的政治問題時,她表現出的也是十足的排斥與不屑:“麻煩你不要再問我這樣的問題了,以后也不要問我。在我眼里你就是小學生的水平。對于你說的《毛澤東選集》,說實話我也沒什么興趣……難道毛主席說的就一定對嗎?”另一位M老師,她的經歷同樣很有意思:她畢業于該重點中學,經受住應試教育帶給她的重重考驗后,選擇了師范專業,大學畢業后回到該中學擔任老師……她的這個例子卻讓我感受到一股毛骨悚然:她自從小學到大學全程在接受應試教育,到最后還是在給這個教育體制增磚添瓦。而她在大學接受的應試教育就是如何讓我們高中生更好地接受應試教育,并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她的例子讓我看到的是,這個社會的教育制度無法培養出一群愿意去進行社會變革、社會改造的青年。相反,只會制造出更多維持舊有社會制度運作的零件。那么這個教育制度,是否已經成為某些人dominate的工具了呢?

  而對于專業以外的內容,所有我所了解的老師都展現出十足的無知。比如不清楚中國的小康標準線有多低;不知道蘇聯計劃經濟和CR期間的計劃經濟的區別;甚至不清楚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國家將會隨階級差異的逐漸減小而被慢慢抹除等等。畢竟對于一個工人來說,他只需要掌握相應的工作技能就好了,對于工作以外的東西,何必要費那么大的精神去學習了解呢?畢竟工作本身就已經很累了嘛!既然人文學科的教師都如此,理科教師就更不必說了。只是這種情況,在初中時期的我是根本想不到的。

  老師的情況尚且如此,學生又是如何?

  二、高中學生的意識形態

  眾所周知,高中并不屬于義務教育。能夠進入高中的,必然是一群初中時“加工”合格并且家庭有條件支持他們繼續“加工”的孩子。這就意味著大部分高中生不太可能來自于底層的家庭。這樣必然帶來一種“幸存者偏差”。既然學校里我們遇見的都同我們一樣屬于中產階級,即小資產階級小業主或工人貴族家庭,那么自然地我們每個人都會帶有中產階級的意識形態,用《實踐論》的話來說,是“階級的烙印”。無法與社會上最廣大的人群接觸,不了解他們的生活,更無法對社會有正確的、與客觀相符的認識。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買得起AJ,能用上最新款的智能手機,卻覺得自己是社會上的“底層人民”,說自己家欠了錢,隨時都面臨這“崩潰”。我想正是因為在同學們眼中,自己所在的階級是社會的主體,才會導致這樣的認識。當大家得知中國70%的家庭人均收入不超過4000元每月,而中國大多數省份的貧困線約為家庭人均收入2500元每年時,無一例外展現出大大的驚訝。

  同學們能產生這些觀念和老師、教科書以及社會媒體的宣傳脫不開關系。上面已經提到,老師們除開專業以外的認識就十分有限,自身就無法對社會形成整體的、全局的、內部聯系的認識,還指望他們指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認識嗎?(我的一位思政老師得知中國貧困線后居然驚呼:“那他們吃得起肉嗎?”)而教科書的論述與媒體的宣傳似乎都不約而同地將“People”這個概念定義為“中產階級”,即絕大部分學生所處的階級。這個定義并不是淺顯直白的,而是隱藏在他們每一段文字的背后。換句話說,教科書的論述與媒體的宣傳幾乎都只從城市中產階級的生活出發,而廣大底層勞動人民卻好像不在“People”的行列中。對國內最廣大人群的生活狀況不去闡述,對底層工農作為一個整體、一個階級的生存狀況不聞不問,反而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向中產階級學生們傳達“你們的生活才是中國大多數人的生活”這樣的觀念;此外,在中產階級占據輿論的主導地位,廣大無產階級的聲音在網上難以得到傳播的背景下,學生能客觀地認識到社會的現狀嗎?

  而也正是在無法正確認識社會現狀的背景下,高中生絕對是“高學歷=幸福人生”這一論斷的忠實擁護者。中產階級的階級地位不會使學生們自然地意識到只有階級斗爭,才能徹底改變自己所處的生存環境。與之相反,省重點中學的學生絕對是相當信奉“個人奮斗”神話的一群人,“人才到哪都有用”是大家最愛聽的話。很少有人能意識到“個人奮斗”神話正在失去它原有的玫瑰表色。甚至有一些人還帶有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想,覺得內卷問題不是階級矛盾所導致的,而是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這些思想的產生和高中教師的引導密切相關。我的班主任就常和我們講重點大學畢業生的月薪有多高。簡略地說,既然學生在高中校園內能聽到、看到的一切無不在告知他們:“高學歷=幸福人生”,加上自身對社會認知的局限、片面,那么會產生這些思想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綜上所述,高中教師、教科書的教育,以及高中之外的媒體宣傳,都無法幫助學生對社會作出全局的、合乎客觀的認識,反而進一步塑造了中產階級甚至是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這不禁令人發問:高中培養出來的人究竟為誰服務?

  三、高中學習的內容與學習的方式

  如果初中學習的內容還算貼近生活,那么高中學習的內容幾乎純粹是為了考試。高中選科六選三,可以說每一門選科都已經有了十分強的專業性,因此,興趣在選科中本應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高考的步步緊逼下,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去探索自己真正有興趣的學科,也沒有時間弄清楚自己在未來究竟要做什么樣的人,通常都是“我哪門考得好就選哪門”。(在高中基本上很少有人會給學生們這方面上正確的輔導。老師們,包括做生涯規劃的老師大都只會說“以考重點大學重點專業為重。”)這樣導致的直接后果便是高考結束后大一入學時巨大的迷茫以及可能產生的對自己選擇的專業的巨大厭惡。

  實際上,在高中“一切為了考試分數”的背景下,學生就算對所選專業確實有濃厚興趣,也不一定擁有對該學科的強大學習動力。前面我簡略講述了高中教學的異化問題。在應試教育下,我們不是通過學習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而是學習應付考試。以思想政治為例。政治本應是一個以理解為主,背誦為輔的學科,因為政治所涉及的政治、經濟、哲學都是包含有復雜邏輯的領域,但實際上政治書呈現出來的是大量要求背誦的知識點。背誦這些知識點并不能加深我們對于政治經濟哲學的理解,大量的知識往往在考試結束后就被我們拋之腦后。至今還常能見到大學理科生不知道哲學和科學之間是沒有嚴格界限的(政治必修四),也不知道馬哲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但這完全不阻礙他們在高中期間政治考得很好。而真正對政治經濟哲學有興趣的人,在為應付考試而不得不去背誦一大堆沒有內部聯系只是在自說自話的知識點時,哪能說他們樂在其中呢?

  除開興趣的問題,高中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的方式都十分脫離生活和工作實際。以理化生為例,我們學習并不遵循“觀察-實踐-推理-實踐檢驗”這樣的認識順序,不是在觀察、發現并解決問題中學習知識,而是讓教科書源源不斷地向自己灌輸知識點并應付考試。(說實話最新版的人教版教材在這一問題的解決上做了不少努力,例如物理必修二萬有引力部分就注重學生從現實現象認知上升到理論認知的推理過程,并加入了“牛頓力學的局限性”一課。但在高考的制度背景下,我上述提到的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這樣的教學使得高中像是一座孤島,學生們費盡力氣學習的東西卻與他們所處的現實毫不相干。理化生的教學脫離生產實際,政史地的教學脫離社會實踐,那我們學習到底為了什么?我想,對于“某些人”來說,他們不需要一群有真才實干的文科人才,他們只需要一群能作為他們喉舌的人文知識分子。他們不需要能與產業工人聯合,改造生產制度,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理科人才,他們只需要一群能維持、鞏固現有制度,并能不斷降低廣大體力工人談判能力的核心技術人員。這也是高中教學問題的最大根源。正是基于這樣的邏輯,我們才會擁有如此詭異的教學制度,才會有所謂“內卷”,所謂“小鎮做題家”。

  需要額外說明的是,我并不是什么“素質教育論”者。我并不支持西方所謂的“素質教育”。雖然西方發達國家的教學與中國相比,確實更加深入地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但在市場經濟這個“經濟基礎”下,作為“上層建筑”的教育制度不會和中國有根本上的區別。歐美國家的內卷現象絕不比中國少見,就業問題所造成的自殺案件也十分普遍,更不要說歐美重點高校還有收取中國重點高校一般不會收取的高昂學費了。此外,歐美教育制度教育出的人才,也一樣存在“不為廣大人民服務而為‘某些人’服務”,以及“不去改造深成指度反而鞏固、深化舊制度”的問題。這點上歐美所謂“素質教育”和中國教育仍然沒有根本上的區別。只要市場經濟基礎沒有變,只要資本運作的邏輯沒有變,只要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沒有變,教育制度上存在的問題也不可能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四、我對教育制度的一點看法

  從上述的種種分析中我們已經能夠看到,高中教育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變革絕不是孤立的。它必然隨著經濟制度的變革而產生變化。在現行制度下,高中的運行模式和一般的工廠并無兩樣。學生們若想從根本上改變自己所處的教育環境,改變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就必須和擁有最強大力量、代表著先進生產力、在斗爭中最堅決的工人階級站在一起,一同推動社會的變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上的種種問題。可以大膽預測的是,未來工人的movement必然和學生的movement相聯合,并互相指導、糾錯。CR期間毛主席就十分注重工人階級在學生當中的引導作用(例如廣泛深入學生的工宣隊)。學生也需要在與工人的聯合中認清社會現狀,并改造自身可能產生的形式主義、宗派主義等等問題,將自己改造為真正的、不脫離群眾的左派。

  另一方面,只有在學生與工人的結合中,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才能真正得到應用??茖W技術從來不和體力生產相分離。正如“鞍鋼憲法”中“兩參一改三結合”所體現的一樣,學生,不管是大學生還是中學生,同樣應該與工人聯合,參加工人的勞動,在具體的生產實踐中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并傳授給擁有豐富生產經驗卻沒有機會接受理論教育的工人們,共同該講原有的生產方式,并逐步消除腦體差別。而不是在教室里學習些只是為了考試所用的知識,亦或是每天奔波于實驗室,脫離實際生產者地去研究一些所謂能“賺大錢”的“先進生產技術”。除開自然科學,人文科學上也是同理。只有在社會實踐中,在參與社會的改造中,我們學生才能夠對社會建立一個深入的、內部聯系的認識。我想這也是當年進行知識分子“上山下鄉”、“做知青”的原因。

  五、其他的一點雜想

  各位從上面的文字中也能夠看到,無論是在語言的組織上,還是在論述的邏輯上,我的這篇分析都多少存在著問題,這也是因為我對社會問題的分析經驗還太少,而且我還沒有進入社會,沒有切身的體會過這個社會給我的毒打,運用馬列毛來分析社會現象的嘗試也不多,導致最后寫成這樣一篇略顯幼稚的泛泛而談的文章。我說高中是工廠,是孤島,而實際上我也正處于這座孤島或工廠之中。但無論如何,我至少在此踏出了重要的一步,參與到了學習馬列毛、運用馬列毛的隊伍中。如果我不去踏出這一步,我的水平也不可能提高。當然,我也希望更有經驗的同志能為我提一些寶貴的建議,互相進步。

  實際上,學生基層由于脫離生產、脫離社會,所受的教育也具有極大的誤導性,很難對馬列毛有正確的認識,更不要說去學習到revolutionary的馬列毛了。但學生群體也是最能接受新思想的群體。如果有這么一個契機,能讓大家開始接觸到這些紅色思想呢?對于我來說,這個契機便是《讓子彈飛》,它可以說是為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正是從《讓子彈飛》始,在諸多網友的幫助下,我弄到了民間編撰的毛選六和毛選七,并開始學習《資本論》《共宣》《國革》。

  從我的這個經歷中,我也認識到,我們需要更多像《子彈》這樣的作品,需要更多姜文這樣的文藝工作者(雖然姜文身上有很多精英階層會有的缺點,但除了姜文我真的很難舉出別的例子了),才能啟發更廣大的人群,引導他們學習到真正的、完整的馬列毛。毛澤東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也指出文藝戰線在整個revolution中的重要性。而當今的電子游戲、動漫如此流行,為什么沒有人從這些流行文化入手,去做紅色思想的宣傳呢?(當然目前這種文藝作品并不是沒有,只是還處于相當初級的階段,例如B站上一些將馬恩植入到JOJO等熱門日漫中的創意視頻,只不過這些作品看上去更像是在“玩梗”,在“娛樂”,而非在引導人們學習馬列毛)現在社會問題如此明顯,為什么沒有人用二次元之類的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去揭露、去批判這些問題,并引導人們去學習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紅色思想呢?反而是頹廢的宅文化與消費主義在二次元中廣泛流行著,要么就是廢柴男主龍傲天式的爽文故事,要么就是逃避現實世界的fantasy world,無非是在安撫人們對社會的不滿情緒,緩和社會矛盾罷了。而隨著世界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社會矛盾不可能真正地被緩和,反而會愈演愈烈。雖然今天屬于無產階級的文化尚且衰頹,但隨著共產主義運動的復興,新時代的左派文藝工作者必然帶著新的文化走進人們的視野。

  在這個背景下,成為一位優秀的左派文藝工作者,便成了我的理想。希望我這可能有些不成熟的想法能給一部分迷茫的同志做一點參考。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蝸牛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0. 烏克蘭逃兵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午夜福利精品视频免费看 | 午夜高清拍精品福利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蜜桃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一产区 | 亚洲乱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