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西南一個貧困山區,不滿一歲時就被父母攜往省會城市打拼。父母漸漸在城市立足,我也漸漸成長,我像城里孩子們一樣,接受當地優質的教育,上了當地的重點高中,后來到哈爾濱上大學。
還不記事時,家里生活非常拮據。自從記事以來,家里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但生活依然保持樸素作風,因為父母的大部分可支出開銷都花在我的教育上。在這種環境中成長,我從小就對貧苦的人們抱有天然的同情和親近。兒時單純的理想是以后要創辦大企業掙很多很多錢然后用于慈善事業,高中時則懷著充滿了少年的樸素愛國熱情。進入大學伊始,我懷著“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像“奮斗者”一樣,把自身理想與“中國夢”相結合,這樣空洞的目標所導致的后果就是看不清楚事情的本質,盲目注重在規則下的自我提升。
真正的思想轉變是從疫情前幾個月開始發展至今。疫情前幾個月,我遇到個人的重大挫折,無意間讀到毛主席的詩詞,那種樂觀主義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像是發現了新大陸,迫不及待地去了解更多關于毛主席的事情,我開始讀毛選,開始了解到毛主席的真實面貌,開始思考社會問題頻發的根源,開始閱讀導師們的文章,我終于找到了答案。
一個人的價值究竟在哪里?青年知識分子的社會價值又在哪里?這是值得反復思考的問題。
那些遠大而空洞的“夢”,那些承載著千千萬萬老百姓樸素愿景的“夢”,又如何得以實現呢?
“知道”和“做到”完全是兩回事。我們所“知道”的一切,只有落實在實踐上,才能在社會上產生積極的意義。如果“知道”僅僅在少數人的頭腦里面靜靜地待著,那么它就只能成為一種理想中的概念,只能成為一個小眾圈子的狂歡。若僅僅沉浸于宏大的敘事角度,而遲遲不踏出那第一步,最終似乎也只能落入“窮則獨善其身”這樣精致而優雅的“利己主義”的圈子里。
如今突顯的問題諸如住房、教育、醫療、勞動者利益保障等,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心頭痛。全國各地每一個餐館、茶館、麻將館,這些話題的討論總在進行著。這些問題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深切關注的,也是我們青年人要關心的。
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想要改變這一切一定會是個長期的過程,而不是一瞬間就能完成的。毛主席就曾批評過“做事”中的小資產階級思想。小資產階級吃不了“做事”的苦,受不了“做事”的罪,總想著事情明天就能做成,然后享受成果。如果明天事情不能做成功,就開始說喪氣話了:放棄吧,你說這些又沒用,有啥好說的?
采取這樣急功近利的“做事”方式只會激發出極度急切的思想,隨即又由于在現實中看不到改變看不到希望,在遭受一些小的打擊后就變得極端保守,開始懷疑自己懷疑自己從前相信的一切。這樣的急功近利的“做事”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也是我們所批判的。
想要事情有所變化,這需要千千萬萬青年人的共同努力,需要青年人沉下心來耐住性子穩步地開展工作。有時候這可能會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情,因為周圍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心里的話不知道對誰訴說,在遇到困難時不知道如何解決,在遇到挫折時不知道如何走出。
現階段我們要解決的,也正是這樣的問題。我們需要幫助我們的青年朋友們保持那顆初心,堅定理想信念,建立良好的社交圈子,遇到困難時有朋友一起討論,心里有想法時有朋友可以進行訴說。保持良好的心情,長期地穩步地推進工作,能夠看到自己和朋友們的努力在社會中慢慢產生影響,理想抱負一點一點變成現實。
青年人就像是早晨八點鐘的太陽,青年人的所思所想所為,也就反映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在未來會做什么樣的事,會怎樣推進人類文明進步,會以怎樣的決心和姿態去完成人類共同的“夢想”。
所以,青年朋友們,請大膽加入吧,請勇敢地邁出那第一步吧!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便發一份熱。
廣闊天地,一定大有可為!
致同志的敬禮,并祝健康和努力!我出生在西南一個貧困山區,不滿一歲時就被父母攜往省會城市打拼。父母漸漸在城市立足,我也漸漸成長,我像城里孩子們一樣,接受當地優質的教育,上了當地的重點高中,后來到哈爾濱上大學。
還不記事時,家里生活非常拮據。自從記事以來,家里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但生活依然保持樸素作風,因為父母的大部分可支出開銷都花在我的教育上。在這種環境中成長,我從小就對貧苦的人們抱有天然的同情和親近。兒時單純的理想是以后要創辦大企業掙很多很多錢然后用于慈善事業,高中時則懷著充滿了少年的樸素愛國熱情。進入大學伊始,我懷著“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像“奮斗者”一樣,把自身理想與“中國夢”相結合,這樣空洞的目標所導致的后果就是看不清楚事情的本質,盲目注重在規則下的自我提升。
真正的思想轉變是從疫情前幾個月開始發展至今。疫情前幾個月,我遇到個人的重大挫折,無意間讀到毛主席的詩詞,那種樂觀主義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像是發現了新大陸,迫不及待地去了解更多關于毛主席的事情,我開始讀毛選,開始了解到毛主席的真實面貌,開始思考社會問題頻發的根源,開始閱讀導師們的文章,我終于找到了答案。
一個人的價值究竟在哪里?青年知識分子的社會價值又在哪里?這是值得反復思考的問題。
那些遠大而空洞的“夢”,那些承載著千千萬萬老百姓樸素愿景的“夢”,又如何得以實現呢?
“知道”和“做到”完全是兩回事。我們所“知道”的一切,只有落實在實踐上,才能在社會上產生積極的意義。如果“知道”僅僅在少數人的頭腦里面靜靜地待著,那么它就只能成為一種理想中的概念,只能成為一個小眾圈子的狂歡。若僅僅沉浸于宏大的敘事角度,而遲遲不踏出那第一步,最終似乎也只能落入“窮則獨善其身”這樣精致而優雅的“利己主義”的圈子里。
如今突顯的問題諸如住房、教育、醫療、勞動者利益保障等,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心頭痛。全國各地每一個餐館、茶館、麻將館,這些話題的討論總在進行著。這些問題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深切關注的,也是我們青年人要關心的。
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想要改變這一切一定會是個長期的過程,而不是一瞬間就能完成的。毛主席就曾批評過“做事”中的小資產階級思想。小資產階級吃不了“做事”的苦,受不了“做事”的罪,總想著事情明天就能做成,然后享受成果。如果明天事情不能做成功,就開始說喪氣話了:放棄吧,你說這些又沒用,有啥好說的?
采取這樣急功近利的“做事”方式只會激發出極度急切的思想,隨即又由于在現實中看不到改變看不到希望,在遭受一些小的打擊后就變得極端保守,開始懷疑自己懷疑自己從前相信的一切。這樣的急功近利的“做事”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也是我們所批判的。
想要事情有所變化,這需要千千萬萬青年人的共同努力,需要青年人沉下心來耐住性子穩步地開展工作。有時候這可能會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情,因為周圍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心里的話不知道對誰訴說,在遇到困難時不知道如何解決,在遇到挫折時不知道如何走出。
現階段我們要解決的,也正是這樣的問題。我們需要幫助我們的青年朋友們保持那顆初心,堅定理想信念,建立良好的社交圈子,遇到困難時有朋友一起討論,心里有想法時有朋友可以進行訴說。保持良好的心情,長期地穩步地推進工作,能夠看到自己和朋友們的努力在社會中慢慢產生影響,理想抱負一點一點變成現實。
青年人就像是早晨八點鐘的太陽,青年人的所思所想所為,也就反映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在未來會做什么樣的事,會怎樣推進人類文明進步,會以怎樣的決心和姿態去完成人類共同的“夢想”。
所以,青年朋友們,請大膽加入吧,請勇敢地邁出那第一步吧!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便發一份熱。
廣闊天地,一定大有可為!
致同志的敬禮,并祝健康和努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