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兩天有一篇爆文刷屏了。
名字叫《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
可能還有同學沒看過,我簡單說下,這篇文章用了上萬字的篇幅,其實就在講一個事情:各大外賣平臺,正在不斷用算法機制,壓縮外賣員的送單時間。
說白了,我們現在點個外賣,在那兒盯著時間看外賣員什么時候能送到,背后是外賣平臺的一整套算法機制。
通過算法,它可以最快匹配出合適的送單員、路線,并以此推算出最“優”的送單時間。
外賣員如果超時了,就會面臨罰款、降薪等等。
而這個所謂的最“優”解,在系統算法里,是不會考慮路面情況、天氣影響、人員車輛等情況的。
算法是沒有感情的。機制倒逼下,許多外賣騎手為了趕時間,不得不闖紅燈、騎飛車,面臨巨大的風險,導致外賣騎手成了最高危的職業之一。
算法之下,人變成了工具。
于是,通過嚴密的算法和無數外賣騎手付出的代價,撐起了外賣平臺們光鮮亮麗的資本外殼。
這篇文章立足于紀實,并沒有去深刻探究算法、外賣以及平臺背后深層次的關系。
但僅僅只是把外賣騎手們的生存狀態挖出來,這篇文章就已經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你們知道這篇文章有多少人閱讀嗎?
截止我寫文章的時候,閱讀十萬加,點贊2.6萬,再看6.5萬。
保守估計,已經有上百萬人閱讀和分享了這篇文章。
文章下面的評論里,有一條留言可謂振聾發聵:
還沒有等到AI統治世界,一幫人就已經被另一幫人的貪婪統治。
02
我為什么要先寫這個事情?
因為,通過它,你才可能理解另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在知乎社區上,有一個問題叫“就中國而言,近代到今最偉大的人是誰?”
截止9月9日,已經被瀏覽了49,073,453次,有1.2萬人寫了回答,另外還有一萬多人為這個問題的提出者點了贊,認為這是一個“好問題”。
雖然知乎不搞排名,但以我長期混跡知乎的經驗來看,這很可能是知乎史上關注度最高、回答人數最多的前幾個問題之一。
而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候了。
在這個年輕人占絕大多數的問答社區里,在這個上萬個回答的問題下,有人認真做了一個統計,發現,有70%左右的答案都指向一個人:
毛澤東。
這個人,想必你們也能想到了,但我確實想不到的是,為什么現在會是他?
因為就在幾年前,我剛剛開始在微信上寫他的時候,風氣還完全不是這樣。
還有很多人留言罵我、諷刺我、詆毀我、舉報我。
我那時候就在想,我寫他有錯嗎?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偶像可以是范某、鹿某,是抖音網紅,是斗魚直播;現在的自媒體,寫到成功人士就是某明星成功瘦身,就是某網紅月收百萬。
為什么年輕人的偶像不能是青年毛澤東,為什么沒有人去寫寫年輕時的毛澤東如何在逆境中成長?
如果沒人去寫,那么我為什么不去寫?
在我孤獨地寫了幾年后,我驀然發現,一下子好像就有很多年輕人喜歡讀他的文章,引用他的話了。
而在知乎另一個問題下,“你曾經誤會最深的一個歷史人物是誰?”
大部分人的回答也是他。
很多人過了這么多年才發現,小時候受一些國外書籍以及身邊長輩的影響,對他的認識都是一知半解、一鱗半爪的,要么神話、要么丑化。
但無論怎樣,都覺得離我們很遠很遠。
結果等真正走入社會,切身體會到殘酷的現實后,才發現原來他一直站在前面,指引著我們前進。
03
我曾經說過,沒有個三十郎當歲,是理解不了他的。
特別是我們這代人,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從小到大沒真正意義上吃過什么苦,小時候被老師罵一下,家長少給買件新衣服都覺得是經歷了挫折了。
還以為現在擁有的一切就是天然擁有的,有飯吃、有衣穿、有床睡的生活就是唾手可得的,西方大國就是這么和藹可親、浪漫多金的……
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暴打、現實的摩擦,沒有體會過996、715,沒有真正認識到那些冠冕堂皇的西方是怎么耍流氓的,你怎么會幡然醒悟?
我為什么會在文章一開始提到那篇外賣員的文章。
就是因為多數人,都從這篇文章里或多或少地看到了成年后自己的影子。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你自己本就在負重前行!
這時候你再去看毛澤東說過的話,寫過的文章,才會發現,他的視角一直都是扎根底層,關注底層的啊。
你才會明白,原來他當年為之努力奮斗的夢想,就是你現在追求的生活呀。
于是,很多人又一下子覺得自己理解了他,覺得他其實和自己是一路人。
但不好意思,你們壓根就沒明白。
他的真正偉大,不是因為他成了我們的同路人。
而是,他原本可以不和我們做同路人。
《華嚴經》里說,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牛馬。
毛澤東更進一步,他告訴所有人,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能解救眾生的,只有眾生自己。
04
我曾經在國民黨的黨史館里,查到過一份非常珍貴的史料。
是1924年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決算書,里面記錄了當時毛澤東的工資。
一個月120元。
而就在5年前,他第一次去北京,在北京大學的圖書館里當管理員,一個月的工資是8元。
據他自己來說:這個8元的工資已經不低了。
這樣一對比,你就知道對毛澤東而言,僅僅過了5年,他的收入就已經天壤之別了。
簡直完美回答了知乎著名問題:“工資突然爆炸式提升是什么感覺?”
事實上,毛澤東當時一個月的工資,已經頂得上普通工人大半年的收入。
那年代,男工一個月的工資大約20元左右,女工只有13元左右,童工更慘,只有10元。
而這個數字,是按照出工30天,每天工作10個小時計算的。
廣大農村的農民們,一年摸爬滾打,到年底能有幾十元的結余就不錯了。
毛澤東的父親是韶山著名的富農,一輩子的苦心經營,各種精打細算,據毛澤東自己統計,最后家庭總資產大概兩三千元的樣子。
按照毛澤東當時的工資,不用兩年,就能掙到其父親一輩子的積蓄。
離開上海一年后,毛澤東更是不得了了。
他去了廣州,被推薦成了國民黨的宣傳部代理部長,同時還是國民黨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按照《民國暫行文官官等官俸表》,作為部級領導,這時候他一個月的工資應該在680銀元左右,按現在的標準,大概可以算得上財務自由了。
與此同時,很多上層社會的名流都和他結交。當代理部長的時候,毛澤東甚至曾到蔣介石當校長的黃埔軍校講演,給蔣介石上了一堂生動黨課。
很多國民黨元老也非常欣賞毛澤東,比如汪精衛,代理部長一職就是他推薦的。
我查資料的時候,還看到過一個非常冷門的材料。1926年的長沙《大公報》,曾經有過一個報道:中央黨部執行委員毛澤東,擬于日內分赴湖南寧鄉、新化、衡山、衡陽、湘潭、醴陵、寶慶、攸縣、武岡、新寧等十余縣巡視黨務狀況。
這可是以中央大員身份巡視地方啊。
33歲,官至正部,收入頗豐,結交的都是社會上層。
就算是按照現在最挑剔的眼光來看,他也算是走上“人生巔峰“了。
他如果愿意留在國民黨內工作,用一句電影里反派經常說的話就是:
榮華富貴享用不盡啊!
05
那么,像毛澤東這樣青年得志的“成功人士“每天都在想些什么呢?
根據當時的資料顯示,除了日常的黨務工作,毛澤東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研究“三農“問題上。
他在國民黨的一系列會議和各部門會議上,幾乎每會必講農民,必講農運,必講土地問題。
在國民黨二大上,毛澤東更是主持修訂了《農民運動決議案》,并當選為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委員。
即使后來辭去了代理的宣傳部長,他仍然將全部精力投入了農民運動講習所。
在農講所的幾個月中,毛澤東寫出了《中國農民問題》、《農村教育》兩部講義。
他分析從辛亥革命到五卅運動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沒有完全得到3億2千萬農民的幫助和擁護”,并提出了著名的論斷:“中國革命的首要問題是農民問題”。
在中山大學舉行的中華農學會開幕式上,他向與會者致詞說:諸位頂要緊的不要忘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
一個生于農村、長于農村,好不容易憑借努力擺脫農村、進入大城市,甚至已經只腳踏入上層社會的人,每天居然都在想農民的問題。
這和現在多少狗蛋、翠花,一到大城市,進入國貿格子間,就改名叫Jack、Lucy,迫不及待地和農村劃清界限,簡直成了鮮明對比。
但說來好笑的是,雖然毛澤東整天奔走呼號,卻收效甚微。
不僅當時的國民黨對農村問題、農民運動根本不感興趣,就連共產黨內部也很不以為然。
中共三大的時候,在毛澤東堅持下,雖然通過了《農民問題決議案》,但誰也沒有把這個文件真正放在心上,后來更是要求不要把農民運動發展得太大。
之所以會這樣。
是因為在當時大城市里生活,特別是中上層人士的眼里,廣大的貧民、農民其實都是可以忽略的。
他們吃什么、穿什么、在干什么、有什么需求、有什么想法,Who care?
他們身在這個國家,是這個國家最大的一個群體,但又好像與這個國家無關。
哪兒的政府又垮臺了,哪個軍閥又上臺了,除了照例的苛捐雜稅,幾乎與他們沒有什么關聯。
這才是真正的民國。
這是有些人的盛世,是更多人的荒年。
事實證明,后來我們說“萬惡的舊社會“,民不聊生,是不準確的,至少是片面的。
對于某一些人而言,民國,是天堂。
他們不僅生,而且生活的很好。
所需要的就是,筑起一道堅固的堡壘,堡壘里的人醉生夢死,哪管外面尸橫遍野。
史料記載“上層社會普遍恐懼工農運動,并愿意支付軍費來進行鎮壓。“
現在民國粉們所津津樂道的,民國時期“經濟自由”、“社會開放”、“文化發達”,不好意思,那都是對極少數的上層人士而言。
如果有幸穿越回去,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那剩下的95%,食不飽腹、衣不遮體,還要時常被地主劣紳壓迫的普通老百姓。
我們現在去讀民國文人們的著作,看他們筆下的民國溫情脈脈,充滿了自由浪漫的氣息,只是因為他們掌握了話語權。
但更多的貧苦老百姓,是沉默的。
那么,當時真正的農村又是怎么樣的呢?
根據毛澤東的統計,當時的中國農村,貧農占百分之七十,中農占百分之二十,地主和富農只占百分之十。
也就是說絕大部分人辛苦一生,也就能勉強度日而已。
而毛澤東,不僅當過省城小學的校長,雜志社主編,還在上海、在廣州“當了大官”,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名流。
他原本也可以躲在堡壘后面,只看這個社會最光鮮亮麗的一面。
但毛澤東自己從堡壘里走出來,不僅走到了他們中間,而且將他們發動了起來。
06
1921年的2月,毛澤東帶著弟弟毛澤覃回韶山過春節。
這時候,毛澤東的父母都已去世,他成了長兄。家里則由大弟毛澤民操持。
大年三十的晚上,毛澤東和兩個弟弟毛澤民、毛澤覃,妹妹毛澤建一起圍著火塘守歲。
毛澤民告訴哥哥,家里之前起了一次火,修屋用了不少錢,又不斷遇到敗兵勒索和壞人搶劫,家里的光景已經一年不如一年。毛澤民的意思,原本是想讓毛澤東想想辦法,至少也要找點錢來貼補一點家用。
但毛澤東聽完后,卻借機開導他們說,國亂民不安生,要舍家為國,走出去干點事。
毛澤東還和弟弟妹妹們商議,家里的房子就給別人住了,田地也給別人種了。算下家里的賬,欠別人家的一次還清,人家欠的就直接算了。甚至于連家里僅剩的幾頭牛和一些谷子,也全部送人了。
春節過后,毛家三兄弟和妹妹一起,就真的舍家棄業,走上了革命道路。
可以說從那時候起,毛澤東和他最親近的人,就從來沒有在乎過錢。相反,他們走上革命道路的第一步,是將別人欠的債一筆勾銷,是將家產盡送他人。
毛主席的祖屋從此就被別人住著,一直到建國后當地政府才想辦法收了回來,我們現在去韶山,才能見到“毛主席故居”。
他去世后,稿費還有100多萬。他沒有留任何遺產給家人子女,這些錢全部上繳了國庫。
而毛主席,這個本可擁有巨額財富的人。在他去世后,所遺留的全部現金財產,只有工作人員找到的7張新中國成立初期發行的人民幣,合計不到今天的10元錢。
銀行戶頭里沒有一分錢存款。他有一堆發黃的一分一毫公私分明的賬本,于1994年被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這就是毛主席的人格和胸襟!
他不為錢、不為利,把一生所有的一切都投入到解放貧苦百姓的事業當中去了。
1927年1月,毛澤東回韶山考察農民運動發展情況。曾經對家鄉的父老鄉親們說過一段話,他說:
“我搞革命是為了無產階級事業,我所愛、所交的朋友都是穿草鞋的沒有錢的窮人。
我們的革命還才開始,要徹底消滅封建地主劣紳,打倒軍閥,趕走帝國主義,還得三四十年。
革命不成功,我毛潤之也不回韶山來了。”
這以后他就真的再也沒有回過韶山。
直到建國后,1959年,已經66歲的他回到韶山,睹物思人,感慨萬千。提筆寫下了《七律·到韶山》,詩里有兩句話,是他一生經歷的真實寫照: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07
有人曾經在我的文章下面留言問:
想不通為什么毛澤東要救中國人民?以他的能力,學蔣介石做個軍閥,娶幾房姨太太,吃喝玩樂,一點兒也不難。魯迅筆下低劣的國人,他又不是沒碰到,也不是沒受過這些人的氣,但為何他還選擇救這些人?
問的很真實。
所以才會有那么多不理解他的人,詆毀他的人。
因為他們不能相信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會有這樣的人,不愿承認這個世界上就是會有這樣的人。
他的一生,從來就不是為自己而活的一生。
一個原本可以獨善其身的人,卻非得要拋頭顱灑熱血,大半輩子都在山溝里鉆,和各路窮人打交道,教他們識字,為他們撐腰,告訴他們:不要跪。
毛澤東一直覺得,這些看起來面黃肌瘦,眼神躲閃,不識字、受盡剝削的貧苦老百姓,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也想要過上好的生活,也應該平等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該受到誰的壓迫。
他曾經說過,四個偉大總有一天是要統統去掉,只剩下一個Teacher,就是教員。因為毛主席歷來是當教員的,現在還是當教員。
而他教給大家的最重要的東西之一就是,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
毛主席的詩里,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人民都是最重要的,是至高無上的,是堯舜,是英雄。
他的偉大不是什么詩詞歌賦,不是軍事奇跡,而是自始至終站在勞苦大眾一邊的堅定立場,再多艱難委屈再高權勢富貴都不曾改變。
他用他的精神意志,他的戰斗一生,為這個國家、民族和人民帶來了深刻的改變,我看到的一句關于他的評價是這樣說的:
他投身于革命的時候,這個國家除了文盲幾乎一無所有,沒有鋼鐵,沒有工業,更沒有飛機和大炮,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是不識字的農民,當權者不是吸血的官僚就是外國勢力的代言人,任何國家都可以過來踩兩腳。
他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國家建立了相對完備的基礎工業體系,掃清了四億多人的文盲,杜絕了幾千年來的匪患,有了自己的飛機,導彈,核潛艇,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具權勢的五個國家之一。其余四個都當過他的手下敗將 。
而在知乎那個瀏覽量極高的問題下,還有很多人說,自己把所有回答毛主席的帖子都點贊了一遍;有人說,翻了一個多小時手都累了;有人說,看到如此高度一致的回答自己就放心了……
還有更多的人寫道:“看哭了”、”眼睛濕了”、“我在重讀《毛選》”……
其中被點贊次數、引用次數最多的一條評論是“人民說是他,他說是人民”。
但更讓人淚目的是另一句話:
如果沒有他,答案永遠不會是人民。
我相信,這才是他這一生被無數人敬仰,直到今天,還有這么多的年輕人在想起他、懷戀他的根本原因。
我們的事業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卡爾.亨利希.馬克思
——
再多說幾句。
羅瑞卿十年間曾含冤入獄,出獄的第一件事就是穿得整整齊齊,到天安門的毛主席像前,立正站好,然后敬了個標準的軍禮,第二件事就是回家為毛主席設立了靈堂,臂上戴上了黑紗。
女兒羅點點大惑不解,羅瑞卿大聲說:你小孩子懂什么?
他晚年評價毛澤東:“毛主席對中國人民、對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奉獻了他的一生,生前身后什么也沒有留下,他是一個最偉大的人、最無私的人……”
9月9日是毛主席逝世44周年紀念日。
我想起了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雷潔瓊先生在毛主席韶山故居的題詞。
而也只有毛主席,才真正配得上這八個大字: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
—— END ——
本文來源于公眾號:栩然說。微信上寫毛澤東最集中、最深度、最有趣的地方,致力于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毛澤東,學習毛澤東,實現從三觀到認知的重塑。
如果你想讀到有深度、有洞見的好文章,推薦關注:栩然說,作者栩然將借助于對歷史、現實和人們行為規律的分析,幫助你預測事情的走向,看透世界的本質,甚至洞悉人性的秘密。
關注“栩然說”,后臺回復“毛澤東”可獲取更多關于毛主席的精彩好文;
回復“合集”,可獲取關于毛主席的全網獨家資料合集;
回復“君主論”,可獲取“帝王心術”系列解讀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