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
最近愛國成為了熱門話題,面對香港游行示威者的“暴動”,我們國內的聲音則是“愛國”,各種愛國行徑出現,各類愛國歌曲高唱,這仿佛在潛意識中告訴我們一個邏輯—香港人民示威游行暴動的根本原因是他們不愛國,他們被殖民主義思想懵逼,他們被境外勢力挑動,他們愛英國美國就是不愛中國,而我們則需要用“愛國主義”教育他們。
誠然香港的問題是有這些因素在,這是歷史原因導致的,但這些都不是內因,香港問題的內因是階級矛盾,這是誰也回避不了的。對香港的普通群眾和普通學生來說,愛國不愛國對他們已經不是眼前的主要矛盾了,他們的主要矛盾是生存問題,是如何才能活下去如何才能人生有希望的問題,談愛國對他們有什么意義呢?
有人反對這種觀點,他們說香港示威者弄壞了香港的秩序,致使香港淪入了混亂,經濟就更差了,經濟更差了大家都受苦,示威者更沒法生存了,一群老鼠害了一鍋粥。這個邏輯對嗎?
持這種觀點的人首先是支持香港的體制的。他們認為香港問題的根源在于示威分子破壞了體制,而體制是天然的對他們好的,破壞了體制就會遭殃,就會受苦,就更加的不好下去。香港體制是什么?無非就是資本主義的財閥當道,暗無天日的對勞動人民剝削的體制。這樣解釋就將問題的根源推在香港示威者身上而遮掩了對香港體制問題的追究,遮掩了香港的階級矛盾,將責任巧妙的從資本家財閥身上撇的干凈。這完全是魚目混珠,是資產階級當權派和狗腿子們還在拼命的為資產階級遮掩其骯臟的罪過的無恥行徑。
又有人說既然他們的問題是階級矛盾造成的,那么游行示威者為何不反對這些財閥而要反對國,反對黨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那就得看看這20年(1997-2017)我們國發生的變化和香港回歸國以后香港社會發生的變化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
20年間,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國內涌現了一批批的“土豪”,這部分人中很多人將資產轉移至香港,投資保險等金融業和房地產,因此香港的金融業和房地產業迅猛發展,資產的價格一下子就被推高了若干檔次,這便是“大陸人民”為香港帶來的利好,然而萬惡的資本主義體制決定了,再好的利好也不是底層勞動人民無產階級的利好,利好屬于那些擁有資產的資產階級,香港的普通市民并沒有獲得任何的實質上的利益,反而高企的房價和其他高額的生活成本讓他們舉步維艱,生存在貧困線以下,香港成為了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社會階級矛盾越來越激化。
“土豪”們為什么要去香港投資?
因為我們的“土豪”們都心知肚明,他們的錢干不干凈來路正不正暫且不說,在國內一黨專政和“社會主義”的體制下,他們手里的錢存在著“被沒收”、“被上繳”的風險,那么如何才能對得起這些辛辛苦苦“掙”到的錢,讓他們永久的無風險的留在自己的口袋呢?那便是投資,去哪里投資最好呢?那便是香港。香港毗鄰大陸,是中國唯一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不論你是想資本外逃去國外還是香港本地,都需要香港這個中轉站。同時香港是一個港人治港的獨立港,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個人財產在這里是終身世代私有并且受法律保護的,所以“土豪”們爭先恐后來到這里,給他們的財產“上保險”。這便是香港為大陸“人民”所做的杰出貢獻,這便是香港與大陸糾纏的關系。網上說香港是李家城,而實際上香港是大陸“土豪”城,李嘉誠的成就得益于大陸“人民”為之所作的貢獻。
正因為如此復雜糾纏的關系,香港成為了一個既不能和大陸社會制度統一,又不能和大陸徹底擺脫關系的這樣一種格局(任何一種選擇都對一部分既得利益集團不利)。也正是因為這種關系,現在的香港亂局呈現出示威者反對國,反對黨的狀況。
愛國是正確是,但是不分青紅皂白,不明晰內因和諸矛盾之間的聯系,找到根本原因并解決之,愛國就成為了一個口號而不起實質作用,這種意識也會逐漸被人拋棄。
回想起蘇聯解體的歷史,當時的蘇聯人民舉著旗子反對蘇共的繼續統治,難道只是因為戈爾巴喬夫的無能嗎?難道只是因為蘇聯領導人被美國人忽悠了嗎?難道只是因為蘇聯人民整體上都不愛國了嗎?普京說過:蘇聯解體的時候,蘇共上下竟無一人是男兒,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或者站出來反對,這是為何?因為蘇聯走上了修正主義的道路,這個黨已經不是曾經的黨,這個政權也已經不是布爾什維克的政權,這個國也不是曾經那個紅色的國,所以人民拋棄了這個黨,放棄了這個政權。解體前的蘇聯政府再對人民說“愛國”,再對人民講“共產主義”,那就是活生生的欺騙,反過來人民再站出當“男兒”,站出來提出異議或者反對,那么人民就是愚昧無知不可救藥的。所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切都是人民的力量,人民拋棄蘇聯正是送給修正主義最好的禮物。
四十多年前偉人早就教導過:社會主義條件下依然存在階級矛盾,社會主義條件下還要堅持階級斗爭,因為只有這樣,這個黨才能永葆本色,這個國才能是紅色的國,人民才能真正愛國。當時很多人不屑于這個教導,后來推翻了,否定了,致使40多年后,一個區域出現問題,還要拿著“愛國”來迷糊眾生,遮掩和轉移內在矛盾,真是緣木求魚,飲鴆止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