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95后青年眼中的馬克思——從《共產黨宣言》說起
我是95后,在讀大學之前,我沒有偶像或者崇拜的人,但在讀大學之后,甚至在工作之后,我有了一個偶像,他就是馬克思。
路人馬克思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我同許多人一樣,很早就開始接觸馬克思了。但那時,他在我眼里就是個路人。從啟蒙教育開始到高等教育,我們一直都在不同程度地接觸馬克思,以至于,讓人感覺到厭煩。
是的,厭煩。
尤其在高考之前,沒完沒了地死記知識點,讓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哲學失去了他們本該有的色彩,變成了一個個需要記在腦子里可以默寫出來的方塊字。
更令人厭煩的是,大學時候,還要學習這些看似高中時代已經見過的知識。不過,幸運的是,這次教我馬哲的老師有點意思。
認識馬克思
這個馬哲老師,給我打開了一個新視角,一個認識馬克思的新視角。
她沒有把課堂上得多有趣,但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要求我們自己去讀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并寫讀后感。
就是這個作業(yè),這本《共產黨宣言》,讓我開始將馬克思視為偶像。很簡單,這本書講得太對了。
具體這本小冊子怎么個對法,那得另辟文章好好大寫特寫一番。總之,在一個普普通通上了十幾年學的學子看來,這本書呈現的就是真理。
十幾萬字一上來就清清楚楚地講完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歷史。
把資本主義怎么產生的,這個社會的特點、對于人們的影響、發(fā)展的內在邏輯、存在的致命缺陷等所有問題都講清楚了。
最令人敬佩的是,你發(fā)現自己不不僅是在讀歷史,這字字句句簡直就是現實的寫照啊。
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于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圣發(fā)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
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yè)的神圣光環(huán)。它把醫(y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傭勞動者。
現實社會里,不正是這樣嗎?醫(yī)生、教師等職業(yè)都褪去了本有的光環(huán),教師不再是辛勤的園丁而是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上輔導班的生意了;醫(yī)生也不再是白衣天使,變成了一切都要先交費的冷酷無情。
所以說為什么會崇拜馬克思?因為他寫出來的文字,你在一百多年以后讀,還能和現實契合起來,還能和自己的生活契合起來。
接下來,馬克思在文章里氣勢磅礴的回應了許許多多對于共產主義的質疑。
他一口氣把什么共產共妻、民族國家、道德倫理等所有問題都講清楚了。
人們在新事物出現的時候,必然是存在著很多質疑的,人們不理解,不了解,依舊受著舊時代的影響,用舊時代的思維來思考新社會的事物。
況且,馬克思思想的出現是超前的,那時的資本主義正如日中天,即便資本主義社會帶來的弊病已經凸顯出來,但大形勢依舊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發(fā)展模式是占主導的。
就像我們到今天,還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是一樣的,盡管我們現在的社會基礎已經在方方面面告訴我們男女是平等的,但還是因為一些發(fā)展的不平衡,沒有主動的思想革命等原因依舊存在著許多不平等的現象。
在讀馬克思對于質疑的回應時,我就開始崇拜他了,他的理論是經得起質疑的,不是一推就倒的,他也樂于向人們一遍遍地闡釋自己的理論,讓人們能夠理解他。
最后,馬克思還提出了對于新社會的設想。
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
第一遍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只有一個想法,天吶,這就是我想要的理想社會。
可能,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社會的,但因著現實的種種,這個理想漸漸被消亡。但馬克思提出的這個“自由人的聯合體”不同,不同的是,這個理想社會不是空想社會,是有著嚴密理論支撐的社會。
不僅有理論支撐,從巴黎公社到蘇聯到新中國,很多人為這個社會的實現努力過,也曾經在不同時期有過一點共產主義社會的模樣。
至此,以后再有人問我偶像是誰,我就說是馬克思。
偶像馬克思
一本小冊子當然不足以讓人真正了解馬克思,但這本小冊子打開了一個認識馬克思的世界。追求真理的人會不停地去認識他,會從自己的現實生活,從整個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脈絡去驗證他的理論,去研究他的學說。
馬克思的理論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盡管有些文字有些晦澀難懂,但其理論和現實生活很貼近,是很實用的,很適合拿來直接指導實踐的,讀完之后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不停的去學習和認識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也一步步鞏固了他在我心中的偶像地位,讓我有了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的愿望。
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產黨宣言》發(fā)表170 周年,我們無比懷念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2019年,在自己二十多歲的時候,懷念偶像最好的方法就是沿著他的路一直走下去。
他在17歲的時候就立志要為全人類的幸福而奮斗,他的墓志銘是“全世界的哲學家都在想方設法解釋這個世界,但是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所以,還等什么呢?行動起來吧,為了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