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風華正茂

想我那八個一起長大的兄弟

樸心居 · 2019-02-11 · 來源:簡書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站在三十歲的邊緣,回眸自己的青少年時代,展望未來的人生,想到云村我那8個和我一起長大的兄弟們的人生,不禁唏噓感慨:活著真不容易。

  我們的父母都是農民,過去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現在除了繼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大都則輾轉在城市和鄉村之間,一年到頭在外面各種建筑工地(樓盤、鐵路、公路等)、礦井上辛苦賺錢,過年了回家短暫的團圓。少有人從事其他行業。而我們,都是農民的兒子,農二代,但在學術話語里,我們和父輩一樣,被稱為“農民工”,和他們一樣輾轉在城市和家鄉之間,多數進工廠,少數從事服務行業。

  “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在城鄉之間,有多少人迷失了自己。未來會怎么樣?在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并舉的今天,有人上升,有人下沉,背后各自有著不同的努力與艱辛!我總在想,我們這些農二代們,會擁有更好的人生嗎?也許從我八個一起長大的兄弟的人生中,能看出些端倪吧。

  一

  先說志的故事吧。

  志跟我同年出生,但比我小幾個月,因而比我晚上學一年,我則是跟比我大的一起上學。講到志,就離不開講志的父親。如今看來,志的父親應該是村里最早的不甘于命運的人,在心底里可能是極度想逃離農村的。在同輩中,沒有人像他一樣。志的父親率先在村里買了電視,率先蓋起來了水泥平房,也率先帶著自己的妻子外出打工。而這最后一件事,則深刻的改變了他的子女的命運。

  志的父親為什么會想著帶妻子外出打工呢?是因為家里經濟原因,還是想與妻子在一起?如今已經無法知道了,因為志的父親已經去世很多年了。志的父親決定帶著妻子外出打工時,志的姐姐正在上初中,志則上五年級。當父母的走了孩子怎么辦呢?于是志的父親做出了一個后來在外人看來非常荒唐的決定——讓志的姐姐輟學在家照顧志上學。放在今天看,這件事似乎也沒什么,如今農村父母雙雙外出打工的家庭太多了。那時志的姐姐非常想讀書,可是父親的命令似乎沒有辦法違抗,而為了安撫女兒,志的父親答應給她買她喜歡的單放機。就這樣,志的姐姐輟學了,留在家里照顧弟弟上學。只是沒過多久,志就輟學了,連小學都沒有畢業。

  不上學了,可是年齡還太小,志開始跟著爸媽一起在城市生活,后來我曾經去過那里,是在城市的郊區的一個磚廠。小小的志,也開始在磚廠干活了。這樣過了好幾年,直到有一天,志的父親患病去世。志的父親當時患上了尿毒癥,需要換腎,可是對志的家庭來說,這太不現實了,當時互聯網還不像現在這么發達,不像今天很多家庭面對大病無錢救治時,可以選擇網絡籌款。雖然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籌夠手術款項。當前,農村家庭大病致貧不在少數,依然有無數人,舍不得看病,看不起病。

  父親的去世對志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呢?直到多年后我最愛的外婆去世,我才有了感觸。而我也一直記得有一年,我去他那里打暑假工時,他曾經跟我說過覺得活著沒意思的話。后來我離開學校,又去了志那里,當時我想著要好好陪他,只是最后卻離開了。兩年后有一天,志告訴我他被搶劫了,并說他想去搶別人。當時我勸他不要搶,希望他不要去違反法律。不久,我被朋友“騙”到傳銷里,因為認知不足,被成功“說服”加入傳銷組織,覺得那里能賺錢,一度想把志也叫來。只是當時志沒錢,我讓他先存點錢。再不久,就接到志搶劫被抓起來的消息了。

  在農村,大家都會覺得很多事都是命,一個人要死,要出事,都是命,可是我常常想,如果當年我把志叫到了傳銷里,他是否就不會去搶劫了呢?

  志被抓起來后,在監獄里服了好幾年刑。他的身體一直不好。一年多后,我才去看了他一次。前幾年,志從監獄里出來了,他的母親新找了一個男人,志和他們生活在一起。重新開始工作,進過制衣廠,也在混凝土攪拌站上過班,經常熬夜。我去看過他兩次,還是在城市的郊區,很小的出租屋,里面堆滿了東西。不過,志的心態還是挺好,我在他的朋友圈看到兩段文字:

  “的確,我目前所處的生活差異太大,但這并不能說明我所走的道路比別人的要低賤,是,我是為了掙幾個錢受盡磨難,甚至說是身心俱疲,但我也并不是簡單的把這當成是謀生和活命,因為工作的高低貴賤并不能體現一個人的生活價值”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的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雖然我目前的生活以及事業都不盡人意,甚至是卑微的活著,以后我也不一定會成功,也不一定會比現在過的好,但是,我有我傲氣,我有我的自尊,我會努力的讓自己生活變的有品位,注重個人素質的提升,盡自己最大的能力讓自己活的體面,我不太愿意提起我現在的生活狀態,甚至不愿意和別人交流,這并不是我虛榮,而是我不愿意被虛榮的人嘲笑”。

  我相信,未來的日子里,志的人生一定會越來越好。

  二

  森的故事

  2017年8月某一天,森,我的小伙伴,又“離家出走”了,一聲不吭,沒有帶行李,也沒有帶什么錢,沿著省道步行。彼時他剛做完闌尾手術,身體還未完全康復。

  森姐姐和我是同學。森和我也一樣大,只是我比他大幾個月,所以我們也沒有一起上學,他和志一起上學,后來也一同輟學。有時候想不明白那時他們為什么輟學,因為那時輟學的孩子還很少。我們這家庭普遍還是非常重視教育的,也許是因為他們在學校學不進吧。那時也沒有什么像網游和手游這些讓人上癮的東西。森的姐姐說當時他不想讀怎么勸都沒用,雖然家里經濟條件并不怎么好,有三個孩子。森的姐姐讀書最多,初中畢業后父母不想讓她再讀了,她自己堅持要讀,暑假在家做了很多活掙錢,借錢讀書。

  森小學輟學后,在家呆了幾年。聽說還跟他父親去過礦上,后來還學過廚師,在鎮上的飯店打過工。幾年前他出去后就很少回來,直到生病走投無路才回的家。

  我上初中放暑假時,我們還經常一起到河里戲水。后來我們就見得很少很少了。我上完高二離開學校后,我們長期沒有聯系,后來有了QQ聯系,也還是很少交流,他就像隱身了一樣,永遠不讓人知道他在哪里,在做什么,家里對他也是非常無奈。他這次“離家出走”后,我聽她姐姐講了才知道,以前他也是經常這樣的離開。他的媽媽總是無奈的說他是“野人”。

  森剛從市里做手術出院回來時,曾經來找過我,雖然當時我們聊得不多,但當時他能主動來找我,真的讓我感到開心。那天我說想“采訪”他,聽他講講你這些年的經歷,結果他不愿意說,說“過去的事沒幾個人愿意說,跟誰說?”還說“再苦只能自己扛”、“你應該去采訪那些有文化有知識的人,我沒有學問”。也許他對我還有戒備心理吧,又或者,他也還羞于和不善于表達。再或者,外面的世界給他的傷害太多了,不想表達。表達了又能怎樣呢,都已經過去了,心靈能療愈嗎?

  森離家出走的舉動,實在讓人難以理解。事后我問他姐姐在家有沒有發生爭吵,她說沒有。家里人怕他心理上有什么想法也沒有責罵過他。我無法理解,一個近三十的人了,為何做事還不能為家人著想。是因為讀書太少嗎?還是因為這人生太沉重太艱難?

  森離家出走已經一年多了,至今未跟家里聯系,不知道他現在身在何處,身體狀況如何。森走后,她姐花了好多精力找他,最終無果。

  前幾天我和他姐姐見面,連他的小外甥都知道自己的舅舅跑了。

  作為兄弟,我一直很想去找他,可又忙于自己的事務,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他,祝福他一切平安。

  三

  林的故事

  林是森的弟弟,和我弟弟同學。所以我們也經常一起玩。

  因為不同級,所以上學時我們的交集也不多,都是在寒暑假時。

  森順利的讀完了初中,后來還上了半學期的高中,然后出去打工。后來還在技校學了數控專業,他姐姐說是學校鼓勵上技校的。聽他說曾進過富士康,我也曾經進過這家工廠,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廠,代工蘋果、惠普、索尼等公司的產品……

  打了幾年工的林,在某年的征兵季,自主選擇了去當兵。聽我媽說,當時他做這個選擇非常干凈利落,這一度讓我在心里暗暗佩服。

  后來,我在林當兵所在地學習時,抽空去看了他一次。是在某機場,監測氣象。林現在留在部隊繼續當兵,聽說現在月薪有幾千了。

  林的人生,在我要寫的8個兄弟中,目前算是最平穩的。但這種選擇,又似乎與這個時代不相符。農村孩子把讀書與當兵當做出路,應該是本世紀以前的事。到了本世紀,農村孩子的出路主要以讀書為主,再到現在讀書無用論在社會上彌漫,很多農村孩子已經越來越早輟學,選擇了外出打工賺錢。另一個出路是讀大學然后考公務員,是上一輩乃至年輕一輩眼中理想工作的首選。放眼看去,農村孩子的出路,還是那么的少啊。

  四

  穩的故事

  穩是我的同學,我們從小一起長大,一起玩耍,一起上學,一直到初二,我們都在一個班級里,直到初三再次分班。初中畢業后,他出去打工,而我,繼續上高中,當初我也有點不想上的,但家里不同意就上了。兩年后,我念完高二后,也出去了。

  家鄉人出去打工,多數都是找熟人或有熟人帶。04年暑假畢業,他最初去的是西安,因為西安離我們這里很近,因而已經成為我們這里很多人打工的“根據地”,更有不少人在那里買房安家。在那里,他進了一家沙發廠,崗位是裁海綿。他是88年的,算一算,那時才16歲,屬于童工。在那他做了一年半,直到過年前回家。不知道在那里他是否習慣,但想來因為我們出自農村,從小都經常勞動,這些活便都不在話下吧。

  2006年,他開始跟一位同學的哥哥一起去建筑工地,當木工小工,幾個月之后我出去打工去得也是工地,干得也是這個。當時村里很多同學和鄉親們都在那,還有比他更小的。這個工作的辛苦,我能理解,當初我干了四個月,每天起來手腳都是麻木的。

  2007年,他開始南下廣東,仍然是跟著村里的熟人。進過兩個工廠,一個電扇廠(07年暑假時我跟一個同學去投奔他在那干了幾天),一個皮包廠。皮包廠怎么樣我不知道,但對那個電扇廠,今天多少還有一些記憶,我記得沒有早餐,而附近也沒有吃早餐的地方,當時效應也不怎么樣,吃飯居然也像工地一樣用餐票。我干了幾天就離開了。

  2009年,他跟著自己一位表叔去了陜西的神木,在那里學習修理汽車,學了兩年。我問他學的技術如何,他說一般的車壞了他都能修,不知真假。當時的待遇是第一年總共3000元,第二年每月800元。

  2011年,他跟著自己妹夫去了湖南,是他妹夫自己接的工程,其妹夫這幾年一直在承包工程,負責鋼筋加工成型,手下帶著鄉親一大幫,自己也很拼命的干,很多時候都在干活。他在那干了一年多,直到12年4月生病。

  我問他在外面有沒有不好的遭遇,他說有兩次。一次是在廣東中山的時候,被人用迷藥把他用一個月的工資、1200元錢買的一個諾基亞的手機騙去了。這個事08年我在深圳富士康上班時,認識過一個老鄉,他說他宿舍也有人被騙了,這人喝了一個人給他的水,就把銀行卡密碼什么的全告訴人家了,手機也沒了。這種事沒經歷過頗有點難以想象,但在廣東那塊土地上,發生過很多很多。那里很長時期內,都是犯罪高發地帶,騎摩托車搶劫手機的很多,我06年離開工地去廣東找在工廠工作的表姐,她就曾經被搶過。我自己,則遭遇過兩次搶劫,一次什么也沒有,當時在深圳淪落的全身只剩下一套衣服,一次被搶劫走一部剛買不久的手機,當時這部手機花了我一個月的工資。

  另一次不好的遭遇是在他過馬路時,走在他前面的一個人不小心把一個騎電動車的人的帽子弄掉了,但那個人跑了,對方回頭看到他以為是他弄的,不分青紅皂白就把他撞倒了。這些人,打了人就跑,完全不講理。這些極有可能同樣是從農村出去打工的人,身上常常流動著暴力的血液,特別是在外面這個誰也不認識誰、大家都是擦肩而過的世界。

  我問他在外面打過架沒有,他說打過。他說在北京干工地時,有一次一個工友下班了,最后走,被保安打了,于是他們一些人過去把這個人打了,后來保安部把自己的人全部叫來了,30多個,工友們也集合起來了,有50-60人,雙方打起了群架。

  后來,我問他在外面交過社保不,他說什么叫社保,他不懂。我又問他買過保險不,他說買過。不過很多小廠未必有保險。就是在今天,距離我剛出去打工已經十多年了,很多公司、企業依然沒有給員工繳納保險,比如建筑工地,是事故高發地,卻基本都沒有保險。這讓我們看到我們這個社會,很多時候并不曾進步。不僅是不給工人買保險,很多企業更是常常發生拖欠薪資的行為,有的更進一步釀造成社會事件,比如某年某省某市公審討薪人事件,而最近某省還出了奴工案,也真是讓人不知道說什么好,事后網絡上扒出來不少這種奴工案,不同的省都有,似乎是層出不窮。

  我接著問他下班后業余時間都是怎么過的,在外面學習過其他技能嗎?他說下班了就下象棋、逛街、遛冰、打乒乓球、網吧上網、打臺球等等,這回答讓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會玩的人。現在他在家基本是天天玩,最常做的是和老人們一起打牌,我回家偶爾也陪著他們打。

  聽說他過去在外面工地上也愛賭博,還輸過不少錢,為此和家里有過不少爭吵,據說他曾和他母親保證再也不打牌。說起來這也是因為工人精神文化和娛樂生活的匱乏,在外面打工的人,幾乎少有不打牌的,干打自然沒意思,于是或多或少,總要打點錢。君不見,四處麻將場開遍,在外面干活的打牌,在家里帶孩子的,沒事也是一天到晚打牌,搓麻將。有的人一晚輸光辛苦一年的血汗錢,有的人鬧得妻離子散。

  說到學技術,他想了半天,然后說曾經去報過電腦班,一起學了三個月,費用是300元。我問他學得如何?他說也沒學到什么,就會打點字。前兩年他在家常用一部親戚給他的智能機打游戲,不過對于這手機,他用得并不怎么熟練。我能想到那種培訓機構,很多都是撈錢的,并不會真正的用心去做好教學工作。

  穩的人生因為突來的大病,最讓人唏噓感慨。

  穩得的病是腫瘤,我一直想不明白他怎么會突然得這個病,在那之前,他的身體一直挺好的,或許有什么征兆他未留意吧,問他,他自己也不明白。這可能也是工人群體常常暴露的問題——缺少健康意識,對自己的身體不夠關注。很多人得了職業病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比如塵肺病,據說目前全國有600萬人,而每年,都有很多人因為塵肺去世。

  穩的家人花費不少錢為他做了手術。他的身體里目前有一根植入的管子,聽他說是為了排除體內的臟水。他的手術做得不是特別成功,不過這種病能保下命來似乎已經是謝天謝地了,前幾年,他不時會突然暈倒,去年有一次摔倒,摔得很嚴重,現在視力幾乎看不到。不過上次摔倒后,他至今沒有再摔倒過,聽說是把之前一直在吃的藥停了,那個藥副作用大。如果他早點停了,也許情況還要好點吧。這幾年他一直無法正常勞動,在家都是玩,也沒有任何收入,目前政府有一點殘疾補貼,不過就是這點補貼,也讓很多村民議論紛紛。

  作最近一次遇到他,他在馬路上跑步。作為同學和兄弟,我真心希望他能早日好起來,可以正常勞動,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他說以后他還要出門去賺錢娶媳婦呢,而娶媳婦似乎一直是他最大的心愿,前幾年總是聽他談起,真希望他這個想法能早日實現。但這個愿望,又確實挺難的,很多身體健康,家境還不差的農村青年,目前都還單身,面臨著婚姻危機。

  五

  明的故事

  明是我從小玩得較多的伙伴,他比我小兩歲,是我弟弟的同學, 我們的認識當是緣于看電視。在我小時候,電視尚未普及,村里只有部分村民家里有電視。明的父親會修理各種電器,他們家大概是第一批買電視的,因此我和幾個伙伴經常到他家看電視,他的父母都非常大方,從來沒有表現出不喜歡。

  因為上學不同級,我們的交集都是在假期,一起玩耍。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每逢暑假,我們開始經常到隔壁村莊的河流里玩水,還有森和林,因為我們村莊沒有大的河流。我們去玩,算不上游泳,因為我們都不會。這大概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一個從小生活在水邊的人,往往都是會游水的。而一個生活在山上的人,往往就只能是旱鴨子。

  記得有一年,我們每次玩水回來,都會路過一片花生地,回來就拔人家的花生吃,鮮嫩的花生又脆又甜,不等花生成熟,我們給人家拔了一大片。我想后來主人一定非常氣憤,并且站在地里破口大罵,回去可能還要跟鄰居們講哪些賊娃子真是壞死了吧。而今十多年過去,家鄉和鄰村的那條小河,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我上了高中后,就很少再見到明了。我不知道他上學的情況,不只是他,很多伙伴都不知道。那時我們幾乎都沒有聯系方式,過年也很少能見面。

  2010年的時候,我曾與他有過一次交集。那時候我和朋友從傳銷組織離開去了上海,隔壁一起長大的同學利是他的親戚,告訴我他在上海。不過這次我們最終也沒有見面。在上海我的那位朋友很快就因事回家,而我呆了一個月后就離開了,去了蘇州。

  從10年到16年,沒記錯的話,我們只見過一兩次,都是在春節期間。因為平時,大家都分散在各地。但這兩次都很少交流,基本就是一笑而過。平時也很少聯絡,都忙于自己的生存,因為我們都是原子化的個體。我慢慢從母親口中得知他結婚了,生了孩子,就沒有更多的消息了。

  16年臘月,我回家過春節,碰到明的母親去世,他回來在家住了很久,我們才開始更多的交流起來。

  說到明的母親去世,這里簡單的多講兩句。原本明的妻子在家跟其母親一起生活,后來據說因為其母親不喜歡兒媳,就讓兒媳帶孩子回娘家去了,在這個事件中,明則順從了母親的意思。結果后來他的母親在家因病去世時,因為身邊無人,鄰居也沒什么人在家,直到十天后明的父親打電話回家無人接聽找親戚上門查看后,才發現其已經去世,整個人體已經腫脹并臭了。

  在我印象中,明的學習是挺不錯的,他還有兩個姐姐,當時學習都挺好。交流后才知道,原來他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也就是07年暑假,而那時,我也已經離開學校一年了。我問他怎么沒上高中,他說根本就沒想過上,雖然家里讓他上,他的爸媽都非常重視教育,他的大姐便是同齡人唯一一個上大學的。他說當時一放假就走了,都沒等成績出來,可見心里是早做了不上的打算。

  第一次出去,他去的也是工地,跟著爸爸做混凝土小工。做了半年。年輕人剛開始跟著長輩或者熟人出去,多數跟著長輩或者熟人們從事長輩們從事的職業,去建筑工地的是比較普遍的,還有去礦井的,但比較少,我的初中同學中,我知道的有兩三個。這個行業是比較危險的行業,年輕人一般不愿意從事。我自己曾和父親一起下過一次金礦。一位鄰居的女婿據說是在國有礦里,收入還不錯,上班也都穿得干干凈凈。我的父親和很多鄉親,都下過礦,不少人都出過事,父親受過多次工傷,目前已經是積勞成疾。而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有鄰居叔叔因礦難去世。

  08年,明開始進工廠,是一家空調廠,但干了四個月,金融危機的影響波及工廠,他被裁員了。于是又進了一個電子廠,生產筆記本電腦的外殼(12年我在富士康的部門,生產IPAD外殼)。當時沒有簽合同,后來工廠拖欠工資,工人集體罷工,維護了自己的權益。那時他開始自己租房,一個月房租才幾十元,而這幾年,房租越漲越高。工廠雖然每年都在調整薪資,但基本都漲給房東了,這種情況,在全國也都是普遍的。

  09年上半年,他進了一個汽車配件廠,但因為工資低加班少,覺得不行,就又換了一家做化妝品包裝盒的廠,做到了過年。10年,他進了一家電子塑膠廠,生產鼠標殼。在這個廠他做了幾年時間,中間去過一次昆山,進過一個生產保險箱的五金廠,呆了半年。他說他大概一共進了最少十個廠,換工作的頻繁可見一般。

  我問他后來都是怎么找工作的,他說都是找中介,一般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在長三角一帶的外來工生活區,各種城中村,到處都是中介,09我在蘇州打工,對此深有體會。14年我在無錫時,也是這種情形。只不過蘇州與無錫的現在基本上都不收費了,甚至早幾年都不收費了。不知道上海為何還在收費。

  在外面打工的這些年,他一直自己租房住,這一點倒與很多人不同。為了方便上班,他自己購買電動車,跟他妻子聊天,無意中說出被偷過兩輛電動車。這讓我想到城市與鄉村的差別,在城市,很多人是不務正業的,或者叫無業流民,專門從事各種犯罪行為。而在鄉村,大家都是自食其力。鄉村的社會,很少有犯罪行為發生。

  明的母親去世后,明的大姑勸他去把妻子接回來,明的父親陪他一起去了。明的妻子非常大度,又跟著明回到了大山中的村莊。明和妻子08年就認識了,13年年底回家結的婚,算起來,兩個人的戀愛時間可以說是比較長的。這一點也讓我還挺佩服他的。只是今年,明的妻子到底還是和他離婚了,原因是他經常賭博,輸了很多錢,不僅輸了自己和妻子掙的,還輸掉了他的老父親掙的。

  明為什么要賭博呢?是因為對財富的渴望嗎?還是因為在社會上染上的習慣?前面寫穩的故事時已經寫到過,像明這樣離婚的應該也不少吧。似乎人一旦養成了壞習慣,或者有了不合理的欲望,生活便會向下墜了。

  我們時常聊到打工的感想,他說沒前途,只能養家糊口。這讓我想到新工人(80、90外出務工者)的現狀。雖然我們這一代人權利意識正在慢慢加強,但總得來說,還是不容樂觀,很多人打工一打就是一輩子,根本沒法過上好的生活——很多結婚的只能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或者流動兒童,還有的則夫妻分離、父子/女分離,家庭成員分散各地,我們如何讓自己過得更好,爭取更多的權利,我想這需要我們每個人去認真的思考。

  六

  金的故事

  金是我的鄰居。我們從小一起長大,小時候經常在彼此的家里吃飯,也經常睡在一起。不過和其他那些兄弟一樣,我們也不同級,所以上學時交集并不多。

  金在上完初中后上了技校,具體學了哪些技術我不太清楚。因為住的近,每年過年只要回來了,我們都能見面并進行一些交流。他是我所寫的8個兄弟中最早帶女朋友回家的,也是最早結婚的,最早自主創過業的,最早當爸爸的。

  12年左右,我在深圳工作,他在東莞,我去他那里玩。他自己在工業區開了一家小理發店,生意還不錯,日子過得非常自在。其時他剛做過手術,女朋友在身邊照顧著。

  聽他說以前也在廠里面工作,不過不喜歡在廠里上班。這樣的情緒是普遍的,我想應該沒有人喜歡工廠的工作,特別是對于兩班倒的人來說,幾乎是常年不見天日,上夜班的那種疲憊更是讓人無法忍受。從和我一樣在富士康工作過的已故打工詩人許立志留下的詩作中,可見一般——“流水線旁我站立如鐵,雙手如飛多少白天,/多少黑夜我就那樣,站著入睡”(《我就那樣站著入睡》)“我幾乎是爬著到達車間,這晝夜不分的刑場”(《夜班》)。“我想在凌晨五點的流水線上睡去 我想合上雙眼,不再擔憂熬夜和加班”(《遠航》)。

  金結婚后,不知為何卻沒有做理發店了,又進工廠去打工。曾經聽他講過他控制不住自己花錢的欲望,做理發店也存不下錢。金的妻子是貴州的,給他生了兩個女兒,可是不知為什么,金并不好好愛她,對孩子也不怎么負責。金出去打工后留下妻子在家帶孩子,聽說金基本不寄錢回家,孩子完全由他的父母和姐姐出錢由妻子養育。

  后來在外面,他又和另一個曾經的同學在一起,甚至還回家來偷偷的拿走了戶口本。只是不知什么原因,金和這個女同學最終沒能在一起。

  金的妻子在家帶了一年多孩子后,因為金既無回歸之意,從金那里也拿不到任何賠償,就放下孩子回娘家了。如今已經兩年多了,也沒回來看過孩子。從前金在外面時,很少與妻子聯系,鄰居們問孩子們想不想爸爸時,孩子們說想沒用,還是想媽媽吧。如今大家又問孩子想媽媽不,孩子說媽媽不打電話給我們了,我還是想我爸爸吧。

  這兩年金回家過年,對孩子卻親熱起來,不知道他心里可有悔意。金的妻子是左鄰右舍公認的好媳婦,大家都不希望她離開。聽說算命的說金最后還是會和這個妻子在一起,不知道會不會是這樣。金的妻子目前一直沒有回來。我相信一個母親不可能不思念自己生下的孩子,大概她是徹底的死心了吧。

  金的母親在他十多歲時去世,不知道母親的去世對他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這兩年我跟金交流也少了,對于他的事情,我總是不好開口去講。有時想,如果我試著做一些勸說,他會不會有所改變呢?

  七

  鑫的故事

  鑫住我對門,和我也是同年的。只是也比我小,因而也沒有一起上學。

  鑫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里,母親很早就去世了,是由他的父親養育大的。他的父親是一名嗩吶手,會唱孝歌,因此在鄉間從事喪葬服務,在家的時間少,總是各處跑。可能因為這個原因,鑫上學時沒能好好學習,后來小學沒畢業就和兄弟志和森一樣輟學了。雖然他的父親非常舍得為他花錢,小時候我們都沒什么玩具,他的父親給他買了挺多玩具。

  不知道鑫是何時開始外出打工的,幾年前我在西安見他時,他在餐館里做服務員,經常換工作。鑫曾經和父親一起去唱過孝歌,不知為何后來沒有一起做了。

  前幾年,我們經常在QQ上聊天,這兩年很少交流的。如今他做了上門女婿,已經當爸爸了,去年春節沒有回來過年,他的父親也不在家,去給逝者唱孝歌去了。

  鑫的記憶力挺好,還喜歡編順口溜這樣的東西。我覺得他是非常聰明的,如果他一直上學,現在會是什么樣的呢?

  下面附上幾首鑫編的順口溜

  2014年4月9日 21:30

  眼淚汪汪離家鄉,想起家里二爹娘,你們年齡這么大,保重身體要健康,孩兒是個孝子,不能陪你在家鄉,我們年輕出外闖,是好是壞也得嘗,孩兒走后別惦記,還望爹娘把心放!(鑫的母親很早就過世了,這是不是他內心對母親的渴望呢?)

  2014年4月3日 15:23

  朋友說話莫盤問,本人名叫XXX,年齡二十正青春,身高一米六余零,家住XXXXX,小名就叫XX村!山下瓦房共三間,我家生活很簡單,早上稀飯中午面,晚上雞蛋炒米飯,只要朋友不棄嫌,就在我家玩幾天!

  2014年4月13日 00:59

  好心煩來好心煩,找個網友聊聊天,發了信息四五遍,回復內容太簡單,沒有意思我下線,拿起遙控電視看,飛虎神鷹我愛看,燕雙鷹飾張子健,他的武功神一般,一身風衣氣質顯,戴上墨鏡真好看,他與杜馬來開戰,兩個對手打半天,又精彩來又好看,看的眼睛困犯犯,趕緊睡覺明上班!

  八

  弟弟的故事

  這是我的親弟弟,我比他大兩歲多。因為村小只有4個年級,所以我們只在一起上過一年學,后來再也沒在一個學校上過學。雖然放假了經常一起玩,可是對弟弟,我卻不夠了解。

  我們一直各自在學校上學,上完高二后,我選擇了休學,再后來又選擇了輟學。或許是由于家里爸媽對我們讀書要求還是挺嚴,弟弟沒有早早輟學,但上高中后,只上了一個月,他就不讀了,選擇了輟學。我從來不知道他愛不愛學習,也不知道自己輟學對他是否有不好的影響。

  小時候,在家里不時會看到他的臉上帶著傷痕,似乎在學校和人打過架,我也不知道他是否經常打架。作為哥哥,上學那些年,我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電視、玩乒乓球、聽音樂,雖然也經常和弟弟一起玩,但卻不知道主動去關心他,問他在學校的情況,他也沒找我傾訴過什么,更沒有找我幫過忙。

  弟弟有一個好朋友,是從其他村莊移民到我們村莊的,可以說這個伙伴深深的影響到弟弟的人生。這個孩子從小在學校就花好多錢,也不知道錢是哪里來的,那時家里給小孩的零花錢都不會太多,似乎從小學起,他們就一起在吃喝上開始享受了。原本弟弟在家吃飯就比較挑,穿衣也要穿好的。后來聽說那個孩子經常在家里偷錢。我上高中弟弟上初中的時候,有一次聽媽媽說弟弟在家偷了三百元錢,吃喝完了。媽把他打了一頓。

  弟弟輟學后打工也是和這個孩子在一起,后來有一次我讓他到我身邊和我一起,但當時我上班沒法照顧他幫他找工作,對他照顧不夠,后來他又走了,又回去這個朋友身邊,但這次他這個朋友卻背叛了他——弟弟走后我怕他沒錢給他卡里打了幾百塊錢,當時他并不知道,回蘇州后,他這個朋友騙他說錢是他打的,還讓弟弟還了他。后來,弟弟知道了他的騙局。這個朋友的背叛對弟弟的傷害挺大的。

  08年的時候,弟弟的這個朋友和我的兄弟志一起搶劫,當時還叫了弟弟,不過他沒有去。

  弟弟從我身邊離開后給我發了QQ郵件,跟我講當時在我身邊沒人陪的孤獨,那時我才發現他的內心的承受力沒那么強,那時他已經快17歲了,可是讓我覺得心理年齡還很小。 后來我總想和他在一起照顧他,可是每次都沒能如愿,我們曾經一起進過一個工廠,可是還沒工作又一起走了,之后又各奔西東。

  弟弟的性格過于內向,去餐館做過服務員,當過廚師學徒,也去美發店做過學徒,只是都沒能堅持下去。這么多年,弟弟也很少去過其他城市,一直呆在蘇州,如今又進了工廠。只是他的脾氣不太好,有時和同事、領導一言不和工作說不干就不干了,也因此,經濟上也常常非常窘迫——有時走到沒有錢吃飯的地步。

  弟弟在外面很少跟家里聯系,也很少回家,我也猜不透他的心理,似乎在他的內心里,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還有很多創傷沒有愈合。比如他對家人的看法,對我的看法,對母親在他小時候的打罵……這么多年,自那個朋友背叛后,他就一個人在城市流浪,他的內心的孤獨,一定很深。他好像也沒幾個朋友,缺錢的時候,更多還是找家人。前兩年,他還借了網貸,后來因為沒還,還被人打電話到家里。

  不過有時,我又覺得弟弟活得很瀟灑——不管走到哪,永遠都只背一個小包,離開一個地方會把其他東西都扔掉。算一算,他離開學校也已經十年多了,可是到現在沒有積累下一點存款與物質財富。在農村,像我們這樣的年紀,都該成家了。也許這也是他不回家的原因吧,家庭給不了他想要的。窮人孩子早當家,他雖然在外面奔波多年了,可似乎還是不夠獨立。可是我們,除了獨立,自強,還有什么辦法呢?

  弟弟已經幾年沒回家過年了,現在我們聯系他也聯系不上。也不知道他現在過得怎么樣了。

  后記:同村的青年很多,之所以寫這八個,是因為過去我們最親密。在我所寫的這八個兄弟中,我算是讀書最多的,因為讀書,也慢慢的與伙伴們失散了。想一想,除了一起升入高中的同學,當年的很多初中同學去哪里了,似乎也沒怎么去關心。那時候手機又沒有普及,甚至連QQ都沒有,倒是電視基本家家戶戶都普及了,然后孩子們放假回家彼此之間也很少再串門了。而人越長大,似乎也越來越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真的是《越長大越孤單》。后來,我離開學校打工,一晃就是十來年。十年來,偶爾回家也基本不曾見面。小時候過年還要一起跑著玩,現在都沒有了,而很多人,過年都不曾回來。

  過去一起長大的伙伴,而今很多都是多年未見了。我們都很難再去隨便進別的鄰居的家門了,僅僅局限在就近的幾家。可能大家心理上都有那種疏離感與違和感,對人如此,對村莊亦如此。時代的變化總是在無形中影響著人,讓人的生活和心理,都發生著變化。在這個疲于生存的時代,我們很多人都囿于自己個人的生活,最多關心一下身邊的親人,甚至連親人也無暇顧及。

  就近的伙伴們見面時,大家都會懷念過去,童年的生活是那樣讓大家記憶深刻,難以忘記。想到那時,我們曾一起做各種游戲,一起漫山遍野的奔跑,一起下河,一起上山挖藥,一起去蓋新房的人家搬磚賺錢……我們懷念童年,是因為大家現在生活都不算很如意嗎?大家都早早的離開了學校出去打工,都成了社會的最“底層”。我從他們口中聽到的,只有前途未卜,缺少希望,也沒有多少安全感,自信。

  就拿我這個一直在學習在尋找的人來說,很多時候也是不自信的,雖然比他們有的多讀了幾年書。這其中當有這種底層生活對人的身心的影響,因為在這個時代,最底層的勞動者與勞動的價值都被嚴重的貶低了。我們的身份、經濟地位、社會地位,都是處于最低端。

  我們都是快三十歲的人了,三十而立,何為而立,如何立,立下什么,都極待我們去思考。只是我總想到過去在村莊里的我們,我們都是勤勞的孩子。可是我們也都很不幸,趕上了消費主義的潮流,當我們挖藥和搬磚賺錢時,既是想幫家里減輕負擔,也更是想自己拿去花,美好的事物太多了,可是我們卻得不到滿足。想起有一年春節,爸媽去外婆家拜年留下我和弟弟在家過年,我帶著他和森、林一起上街,把不多的壓歲錢花了個精光,買玩具手槍,吃一碗拉面,買了一副乒乓球拍,一副羽毛球拍……后來爸媽回來了,爸爸批評我不該把錢花完了,可是從小,我們何曾玩過玩具呢?我們的父母拼命的勞動,卻不曾給我們買過玩具。后來,看過三農學者李昌平老師的《我向總理說實話》才明白,我們這一代的青年時期,正是生長在農業稅負最高的時期,也就是90年代前后。

  半夜醒來,想著怎么來告別2018,想到這篇年初寫的稿子,當初一位老師幫投《天涯》雜志,遲遲未發,后來又投給澎湃,負責稿件的老師建議分開寫,并把每個人的故事再深挖一下。我很愧疚,我對兄弟們的了解實在有限。所以稿子放那一直未動,但我也還是想八個故事作為一個整體發布出去。所以還是改了自己發吧。

  在我醒來改稿的同時,鑫跟我聊天,他春節回來陪父親過年。鑫跟我感慨家鄉物是人非,“不過隨著時間的變化,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有些人交往交往著就斷了,現實會沖淡一切”,這種段子式的感慨,也是叫我不知道說什么好。也許,我們都迫切希望重新建立彼此的聯系,也確實會面臨許多的困難。

  在此辭舊迎新之際,我唯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兄弟們,都能不忘過去的自己,用勤勞的雙手,去建立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又想起了那首歌——《勞動者贊歌》

  離開了親人和朋友

  踏上了征戰的中途

  為了生活而奔波

  為了理想而奮斗

  ……

  ——2019年2月4日凌晨(農歷2018年臘月30)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小石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到底誰“封建”?
  6.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6.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 亚洲一级AV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 |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亚洲最新永久观看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