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想起了一種人——那些不聰明還很忙的人。
他們喜歡發朋友圈:你見過凌晨四點的北京嗎?
你問他四點之前在干嘛,他可能一時半會兒答不上來。
1
你看起來很忙的樣子
只是在感動自己
同事K先生就是這樣的人,他看起來很忙,但你又不知道他在忙什么。
K先生特別喜歡請教問題,但永遠問不到點上,還特別喜歡召集大家開會“溝通”,證明自己的“努力”。
無論你是不是手頭有事,他都會用“xx總監和xx副總也來了”這樣的理由來逼你參加,營造出一種大家都很忙,你不參加就是偷懶的氛圍,不忙的話都覺得自己沒臉出現在他面前。
可是,每天開了十幾個會之后,同一項工作還是沒法有任何的進展,而真正屬于自己的工作,早就沒空做了。
這樣一來,怎么可能不加班?最后還要發朋友圈告訴大家,加班到現在!
這樣表面上的“忙碌”通常體現為,大量的時間都在做重復性的工作,討論一個毫無意義的方案,用一種看起來拼命努力的忙碌,隱藏背后心懷不軌的企圖心。
這到底是為了感動別人還是感動自己?
2
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你根本沒有思考從哪里發力
只有那些沒獲得好結果的人,才會說我真的盡力了。
總有人能翻出一堆雞湯來給你洗腦:
明星們每天只能抽空睡覺,一天飛5個地方,再累見到要合影的粉絲都會保持笑容;
CEO們都自豪地說:每天我只睡4個小時!
科比說了那么多話,最紅的就是:你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嗎?
因為努力,所以成功——這個公式給群眾們打了一針充滿希望的雞血。
在這種風氣下,每個人都必須隱藏好自己內心那顆“貪圖享樂和安逸”的心,逼著自己成為那個忙成狗,累吐血的人。
不然你就分分鐘被指責鄙視好嗎!
買不起學區房?為什么不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這么不努力,不負責,為什么還要生孩子!
父母感冒不給上進口藥?為什么不讓父母有更好的醫療環境,這么不努力,不孝順,枉為人子!
你買不起那個兩萬五的包?為什么不努力好好寵愛自己,這么不努力,白做女人!
一部分先努力帶動后努力,最后全民進入看起來拼命努力的忙碌狀態中,而這種忙特別具有迷惑性和煽動性:
大家都加班到12點, 我怎么能6點回家?沒有人在意其實是別人上班效率低。
大家凌晨2點還在發郵件,我怎么能睡覺?沒有人在意其實是方案本身不好。
大家周末都跑來加班,我去喝下午茶豈不是顯得很懶?
這種被迫式的努力方式就像漩渦,把所有人都吸進去。
在這種環境焦慮和內心自責的雙重鞭笞下,每個人只能一刻不停的往前跑。
可我們怎么還是買不起那套50平米的學區房?說好的努力就能成功呢?
在我們周圍有太多鼓吹“你必須拼命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的人,他們耗費大量的時間做一切累死自己的事情,來安撫焦慮的心和對成功的渴望,還把這種焦慮轉嫁到別人身上。
講真,這么表面的忙碌,其實十分費力。
但是lower很少去思考,究竟應該在哪個方面發力。
3
Winner從來不“拼命”
投胎才是捷徑
我有個土豪朋友,哈佛畢業,創業做的順風順水。
在我還在天天苦逼的加班時,他每天能花好幾個小時,給他家哈士奇做一頓狗糧;
在法國和澳大利亞都買了度假別墅,全世界亂跑著玩;
每天堅持健身一個半小時,越來越有型;
還常常沒事干就找你聊天,因為太閑了。
我總是問他,哈佛凌晨四點的圖書館人多嗎?你們成功人士不都只睡4小時嗎?困不困?
他翻了個白眼,凌晨四點誰去圖書館,那都是騙你這種天天加班的人的,睡不到8小時還敢叫成功人士?
所以說,抽象的吃苦可不是什么優秀品質、高尚情操,是“犧牲”啊,同志們!“犧牲”是什么曉不曉得啊?腦子不要被洗壞掉了。
所以,在吃苦前,我們應該問幾個為什么——
這個苦我該不該吃?我到底是在為誰吃苦?吃這個苦的意義在哪里?
吃苦和成功,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如果說吃苦就等于成功,那么幾千年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早就翻身了。
他們吃地主的苦還不夠多嗎?
吃沒有意義的苦,只會浪費你的時間,白白消磨你的意志——壓根不會通向成功。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看好了,是耕耘決定收獲,不是耕耘時候“吃的苦”的多少,決定收獲的多少。管你是苦著耕,還是甜著耕,用鋤頭還是用拖拉機,“有效”的耕耘才是關鍵。
我說,你這么不費力,背后總得有一篇累成狗的血淚史吧。
他說,窮人才覺得累成狗的努力才能賺錢,其實狗真沒那么累。富人誰那么苦逼勤奮。我認識的那些富二代真沒你想象得那么拼命。
我說,到底有啥不同?
他說,投胎投的好。
那些看起來很忙的人,總想著直接用時間換錢。而富人,手握資本,就把忙碌的表皮剝了,發現了這個交換的內核,馬克思的著作《雇傭勞動和資本》就說的很清楚啊。
那些看起來毫不費力的人,不是他們背后犧牲睡眠和健康去努力,而是他們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攫取了成功的“捷徑”,需要指出的是,只要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存在,不勞而獲的人絕對是少數,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還是很難擺脫瞎忙的境遇。
那些花大量時間看起來很努力的人,最喜歡說的話居然都是“我沒時間啊”,每一個說出這句話的人,都是在宣布,自己喪失了對時間的主權。
我覺得更應該同情這些人,這些人是被生活操控的布偶,時間會躲在陰影里冷冷地看著他們自我感動,最后呢?
留下一句話,我真的拼命了,因為他們沒時間拼了,只能拼命了,最后,我想說一句,朋友,身體真的很重要。
winner從來不拼命。
因為,他們用你的命換他們的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