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虛村烏有樓盤的售樓處里,水泄不通地擠著來買房的博士們。博士們汗流浹背,流出的汗將陳舊的衣服浸透,貼在背上,散發著令人窒息的汗臭味。售樓處里凳子挨著凳子,一排一排地,填沒了這排和那排之間的空隙。售樓處外是僅容兩三個人并排走的通道,咨詢處就在通道的那一邊。朝晨的太陽光從錚亮的玻璃窗射下來,光柱子落在售樓處里博士們躊躇滿志的臉上。
博士們幾個小時前就擠著公交過來,早就在售樓處排隊等著開盤,等到開盤,便蜂擁而入到了售樓處,氣也不透一口,便來到咨詢處咨詢,占卜他們的命運。
“10萬一平,首付30%”。售樓處的小姐頭也不抬地回答他們。
“什么!”博士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滿的希望突然一沉,一會兒大家都呆了。
“在去年,你們不是才兩萬一平嗎,還不包括公攤面積呢?”
“一萬也有過,不要說兩萬。”
“哪里有漲得這樣利害的!”
“現在是什么時候,你們不知道么?各處的剛需像潮水一般涌來,過幾天還要漲呢!”
來買房時擠公交像賽龍船似的一股勁兒,現在在每個人的身體里松懈下來了。前幾年臥薪嘗膽,連女朋友也沒處,苦拼事業,領導也不來作梗,好不容易升了職,翻了薪,誰都以為該買房安定下來了,哪里知道臨到最后的關口,卻得到比往年更貴的房價!
“還是暫時不買房的好,我們回去繼續攢錢吧!”從簡單的心里噴出了這樣的憤激的話。 “嗤,”售樓小姐冷笑著,“你們不來,我們就賣不出去了么?各處地方多的是土豪,剛需,頭幾期樓盤還有土豪沒搶到呢,現在人家表示可以全款呢。”
全款,土豪,那是遙遠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而博士們再不買房,卻就只能作為一句憤激的話說說罷了。怎么能夠不買房呢?前幾年見房價太高,就讀博士,博士畢業后苦拼事業,這些年事業也拼了,職也升了,收入也翻番了,再不買房,年紀大了,頭變禿了,就更難找女朋友了。
“我們去隔壁市吧,”在隔壁市,或許有性價比很高的樓盤等候著他們,有人這么想。
但是,售樓小姐又來了一個“嗤”,撫了撫黑框眼鏡說道:“不要說隔壁市,就是到哪里去也一樣。現在剛需的高峰期已來,隔壁市也是差不多的價位,這兩年的房價都是這樣,愛買不買。”
“到隔壁市買沒有好處,”同伴間也提出了駁議。“住在隔壁市,在本市上班,不堵車的話單程就要三個小時,每天花在路上六個小時,工作就沒有什么精力來,要是碰到加班,那就只能睡在單位里,休息不好,第二天工作就廢了?就接受他們給的價格,先入手套面積小的,等有錢了再換大的房子”
“小姐,能不能打點折?”差不多是哀求的聲氣。
“再打一點,說說倒是很容易的一句話。這要領導開會討論的。我們烏有集團是拍的都是地王,你們要知道,多打一點折,就是說替你們白當差,這樣的傻事誰肯干?"
“這個房價實在太高了,我們做夢也沒想到。去年的房價是兩萬,前年是一萬,你親自說的,我們想,今年總歸三萬左右吧。哪里知道需要十萬!”
“小姐,就是減少一點茶水費吧。”
“小姐,讀書人可憐,你們行行好心,少賺一點吧。”
另一位先生聽得厭煩,把嘴里的香煙屁股扔到煙灰缸,睜大了眼睛說:“你們嫌房價高,不要買好了。是你們自己買的,并沒有請你們買。只管多啰嗦做什么!有的是土豪來這里,不賣你們的。你們看,我電腦上等級預約的土豪多得很呢。”
在房價高低的辯論之中,在去本市隔壁市的爭持之下,結果售樓處里的博士們一個個都簽了約;臉上的氣色慢慢復了原,掏空三個錢包換到手的是或大或小的鋼筋混凝土。”
“先生,能用公積金貸款,是么?”三個錢包換不到兩房的首付房,先換成一房的,也不錯。
“你們這些傻B!”夾著一枝簽字筆的手按在鍵盤上,鄙夷不屑的眼光從眼鏡上邊射出來,“說好公積金貸款肯定會給貸的,誰好堵你們的資金鏈?但是開盤后領導們要研究,也許行不通,改為XX銀行的商業貸款”
一批人咕嚕著離開了子虛村,另一批人又從公交站跨上來。同樣地,在售樓處迸裂了希望的肥皂泡,趕走了上車所感到的快樂。同樣地,把萬分舍不得的首付,刷到售樓處小姐的POS機里,換到了或大或小的房子。
簽了約,暫時壓了心慌,話就多起來。相識的,不相識的,落在同一的命運里,又即將在同一個小區生活,于是話就多起來了,中聽的,喊聲“對”,不中聽,罵一頓:大家覺得正需要這樣的發泄。
“十萬的房價,真是碰見了鬼!” “前幾年房價大漲,首付不夠,不想欠銀行太多錢,就想著努力工作,多存點錢,減少月供的壓力,沒想到還是這樣,不如當時直接買房呢!”
“現在的房價太他媽貴了,前幾年買房銀行貸款的利率還打八折呢。” “為什么要不早點買呢。“
你這死鬼!要是初中畢業就去混社會做點小生意,現在說不定早發了,我同學做淘寶客戶一個月的收入還10000大洋呢”
“買房真得慢不得!”
“靠!我們買二手吧。我看二手房的性價比蠻高的。”
“買二手,離單位近,配套設施齊全,也不用擔心裝修的甲醛問題,好打算,我們一塊兒去!”
“就是,開發區的二手房也不錯。我們單位里的小王,不是么?在開發區什么樓盤里買了二手,聽說還帶學區房呢。學區房,算是學位的價格,折算起來比新樓盤的便宜20%呢!”
"你不要光看學區!開發區的二手房房價低,在路上的時間你承受得起嗎?小王在那里雖然買了房,可是那邊荒涼得很,附近都是亂葬崗,配套設施就是一個村級幼兒園,附近的生活設施幾乎沒有,坐專線也要三個小時才能到回校,自己開車也要兩個小時,如果開車上班的話,錢包那就更受不了了,到時連飯都吃不起,你還不知道?”
路路斷絕。一時大家沉默了。醬赤的臉受著太陽光又加上鬧心,個個難看不過,好像就會有殷紅的血從皮膚里迸出來似的。
“我們工薪階層,到底什么時候能有改善住房的條件?”一個人呷了一口酒,幽幽地提出疑問。
就有另一個人指著烏有樓盤的招牌說:“近在眼前,你要是收入再翻兩番就就好了。
我們吃辛吃苦,刷爆信用卡,還欠了一屁股債,好不容易攢了個首付,他們嘴唇皮一動,就把我們的血汗錢一古腦兒吞了去!”
“要是三萬,那就好了。憑良心說,三萬的房價,40平大小就可以了,我也不想多要。”
“你這呆子,在那里做什么夢!你不聽見么?他們樓盤有大把的土豪預約,要是這樣的房價房子早就搶光了”
“那么,我們的房子也是拿掏空三個錢包來買的,總得住得舒服一點吧?
“我剛才在咨詢處里這么想:現在讓你們沾便宜,我們暫時買在這里;趕緊上裝修,然后轉租出去,自己在單位附近租房,以出租來承擔月供!”故意把聲音壓得很低,網著紅絲的眼睛向售樓處斜溜。
“等你裝修后轉租?猴年馬月了,我們同事買房,在網上掛了一年半了,都還沒租出去呢!”理直氣壯的聲口。
“去年開盤的樓盤,早就有人轉租了,一二手價格倒掛,房租均價比市場上的還要低10%,就這樣,還是有大部分房租不出去”
“即使租出去了,房租離月供還差得遠呢”
散亂的談話當然沒有什么議決案。話說完了,牢騷也發了,大家各自散去回自己在城中村的出租屋。
第二天又有一批剛需來到這里買房。烏有樓盤里便表演著同樣的故事。這種故事也正在各處表演著,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
"房價影響消費水平"的說法成為都市間報上的時行標題。
ZF感覺房價影響消費,便開會,發通電,大意說:房價過高,剛需不堪其苦,應限制房價報備價格。棚改時在多建公租房。
銀行界本來在那里要做放貸款,便提出了救濟的方案:
(一)由各大銀行加快審批速度,增加放貸的力度,使剛需貸得起放貸;
(二)提供租金貸,使剛需不至租不起房而改為購房,造成供需失衡,
(三)提高房地產商的貸款額度,避免土地流拍造成供給的緊張。
出租屋市場是不聲不響。房價高漲,出租價格也會水漲船高,于他們是有利的。
社會科學家在各種雜志上發表論文,從統計,從學理,提出投機倒把之說簡直是笑話;" 房價影響消費水平""也未必然,房價即使不漲,在農民進城的趨勢下,房租也得漲。
這些都是都市里的事情,在"群眾"是一點也不知道。掏空了六個錢包,賣了老家的宅基地,或者借了三分錢四分錢的黑心貸;有的沉溺在股市里,希望運氣爆棚,連續經歷十個漲停板;有的過起佛系的生活;有的選擇丁克;有的向單位辭職,無奈坐上回家的綠皮火車,準備提前過上養老的生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