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湖北經濟學院一大一新生用弓箭射殺流浪貓一事在微博持續發酵。
9月20日下午,湖北經濟學院發布通告:已予退學處理。
郭松民簡評:
有點看不懂中國大學了。
真是不教而誅,草菅人命!
即便是一個被判了刑的罪犯吧,監獄還要努力改造他,使他能夠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學校不是教育人的地方嗎?教育一個“大一新生”,難道不是學校的責任嗎?退學了以后還怎么教育他呢?
翻遍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包括《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并沒有什么條款直接支持學校的開除決定。
這位“大一新生”的行為可能并不恰當,但罪不當死,仍然是教育問題,湖北經濟學院的處罰決定可謂于法無據。
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理由也許是違反“公序良俗”?
但是像潔潔良這種,侮辱革命先烈、宣傳軍國主義、給日本戰犯招魂,算不算不違反公序良俗?
但為什么沒有這樣快速嚴厲的處理?
對潔潔良的處理整整延宕了半年多,難道國家和民族的尊嚴還不如一只流浪貓?
看來,“白左圣母”的理念在某些高校,已經超越黨章憲法,超越了普通的法律法規,形成了一種“殺無赦”式嚴酷專制。
這位“大一新生”比被射殺的小貓更可憐,他成了一只被獻祭的羔羊,被用來宰殺后取悅于那些歇斯底里的“愛心”人士。
02
9月16日,為了替三年前被吃掉的寵物馬報仇,美國得克薩斯州73歲的老婦朱迪·科克倫(Judy Cochran)親手開槍打死一條12英尺(約3.7米)長、580磅(約260公斤)重的鱷魚。
綜合《每日郵報》、“今日美國”等外媒報道,三年前,科克倫飼養的一匹迷你馬失蹤,她懷疑是鱷魚吃了它,因此三年來一直在尋找那條她所認為的、吃了寵物馬的鱷魚。
16日,科克倫突然接到女婿來電,稱已用一只死去的浣熊做誘餌,成功引鱷魚上鉤,并將其控制。科倫克持槍趕赴現場,將這條鱷魚一槍斃命。
“我們認為這就是那條三年前吃掉迷你馬的鱷魚,”科克倫表示:“就像這么大,能夠輕易吞下它。”
“要我說,別惹奶奶,”科克倫說道。
郭松民簡評:
好厲害的老太婆啊!
霸道!這是第一個印象。
為國內公知推崇的美式“程序正義”,連影子也看不到!
“我們認為”就是全部的理由。
2003年,小布什總統發動伊拉克戰爭,理由就是“我們認為”薩達姆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從對待一個國家到對待一條鱷魚,只要被美國標定為敵人,就直接瞄準開火。
有血性,眥睚必報!決不寬恕“仇敵”,三年過去了還是念念不忘(盡管這條鱷魚有可能是被冤殺的),一定要親手擊斃才算解恨,這是第二個印象。
全民皆兵,全民尚武,這是第三個印象。
73歲的老奶奶,據說已經做了曾祖母,還能夠一槍擊中要害,可以算是美國版的“不愛紅裝愛武裝”了。
今天的中國,當年的“鐵姑娘”、“女民兵”可能還有這樣的功夫,但她們也正在老去。
“八十年代新一輩”之后的人,就不好說了。
03
前兩天,剛看了具有傳奇色彩的“美國狙擊手”的故事。
前美國海豹突擊隊員克里斯·凱爾,在伊拉克戰場共射殺255人,其中160人獲得軍方確認,成為美軍歷史上“最致命狙擊手”(先前的紀錄由海軍陸戰隊狙擊手卡洛斯·哈奇考克在越南戰爭中創造,確認射殺93人)。他更有著1920米超遠距離爆頭的紀錄。
在伊拉克期間,凱爾兩次被射傷,遭遇6次炸彈襲擊,幾度命懸一線。但他置生死于度外,先后四次主動重返伊拉克戰場。
凱爾1974年4月8日出生于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敖德薩。父親是一名假日學校教師。凱爾剛8歲時,父親就給他買了一支來復槍,之后又送他一把霰彈獵槍。
在父親帶領下,凱爾從小就愛上狩獵。父子兩人時常一同到野外獵殺野鳥和鹿。
電影《美國狙擊手》通過一個細節展示了父親是如何教育年幼的凱爾的——
凱爾擊倒了一頭鹿,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槍,向獵物走去。
父親卻在背后喝止了他:“永遠不要放下手中的槍!”
郭松民簡評:
中國的大一新生,因為用弓箭射殺一只流浪貓,被直接退學了。
美國的男孩在8歲時,就獲得了一支來福槍。
如果他們兩人有一天在戰場上面對面呢?
04
開學第一課,隆重推出一眾小鮮肉,這是一種教育;
射殺一只流浪貓,被直接退學處理,這也是一種教育;
開學第一課,被父親授予一支來福槍,到叢林中射殺一只野鹿做禮物,這同樣是一種教育。
當有人鼓吹“讓孩子遠離劉胡蘭”、嘲笑“小兵張嘎”、污蔑“王二小”、譴責“潘冬子小小年紀就殺人放火”時,就更是一種教育。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誰說較量還沒有開始?
較量,早就開始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