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其實并不是很想活”、“漫無目的的頹廢”、“什么都不想干”、 “頹廢到憂傷”,這些散發(fā)著絕望特質(zhì)的話語,配上生動的“葛優(yōu)癱”、“懶貓癱”等表情包,成了新聊天形式的流行內(nèi)容。從這些話里,我們明顯地感受到了某種情緒——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蹉跎歲月、找一個最省事省力的方式活著的消極情緒。
可以說,頹廢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而導致頹廢的因素,有兩個是不能忽視的:
1、不斷努力,不斷失敗,不斷沮喪,喪失希望,陷入絕望,失去了進取的動力這是一種情況。
2、不用努力,或者不怎么努力,天上掉餡餅,地上冒黃金,也會失去進取的動力。
舉一個例子吧:
玩過電子游戲的都知道,最討厭打“地獄模式”和“通關模式”。
一個游戲,不論你怎么玩,都活不過1分鐘,這會讓人抓狂,恨不得摔了電腦,那么游戲者很可能會主動放棄游戲,以避免自己遭受過度的負面信號的沖擊。當然游戲設計者是不會讓你卸掉的,他們的目的是讓你燒錢或者插播廣告賺錢,不然他們開發(fā)這個游戲干什么呢?難道他們?yōu)榱巳祟惖慕夥哦_發(fā)?搞笑吧,告訴你,就一個目的——賺錢。
同理,隨機行走都能通關的游戲,對任何人來說都沒有樂趣。游戲之中,如果一部分人開了掛,另一部分人自然就是地獄模式,最終,兩者都沒有快樂。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社會,投入資源以后不能反饋正面的信號,或者即使不投入資源也能獲得豐厚的回報,那么對所有人來說,其實都失去了最大的樂趣。
在當今這個階級固化的社會,很多底層人民,很勤奮,很賣力,可是就是上不去,這是導致他頹廢的很大一個社會因素。當然,有生活在社會頂層的頹廢者,他們年輕時沉湎于大麻或酒色,可是,這些并不妨礙他們成年以后成為所謂的“成功人士”。當然,他們在內(nèi)心之中,仍然是麻木的,頹廢的,感覺不到快樂的,需要感官刺激讓自己振作。
諸如:美國至少11位總統(tǒng)有過大麻吸食史;海天盛筵中嫩模在這里日入20萬,沉湎于大麻和酒色;小布什兄弟倆都抽過大麻,并不影響他們當總統(tǒng)、州長。清朝的穆章阿以吸食鴉片為榮,這并不影響他當軍機大臣。
吸毒的青年奧巴馬
在這里,我絕不是慫恿大家學習上層社會的惡習。而是想說明,世俗所謂的成功與“頹廢”與否并沒有必然聯(lián)系。
成功人士,是怎么成功的,怎么在位置、財富、學歷方面優(yōu)秀的,眾說紛紜,我覺得還是一位85后江蘇首富說的最實在:
總結(jié)我人生只有三個字,生得好。
如果要描述客觀現(xiàn)實的話,應該說,還是某位老者說得很有道理:
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斗,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人即使很努力也看不到未來,于是,選擇了沒有希望就不會失望,沒有掙扎就沒有痛苦。最終,他們放棄掙扎了,選擇犬儒了。反正怎么玩都是死,不如放棄操作,讓自己的角色自由行走就是了。這樣,遭受負面反饋打擊的時候,對自己內(nèi)心的傷害和沖擊會更小一些,以避免自己的內(nèi)心反復受到挫折的蹂躪。
所以,現(xiàn)在的問題,不是如何讓他們積極向上,成為優(yōu)秀人士。而是這個社會如何在讓積極向上的人獲得必要的回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能確保他們之中的大多數(shù)人通過努力,能獲得與努力相稱的結(jié)果,那么他們自然會振作起來,積極向上。
否則,最好還是別喚醒他們的上進心。如果他們像狗一樣生活也活不下去的話,或者說,把他們的游戲難度變?yōu)槌壍鬲z模式的話,他們就可能起來修改整個社會的游戲規(guī)則,調(diào)整游戲的參數(shù)。那樣的話,對有些人來說,真未必是好事。
一個游戲,對所有人來說,應該難度一樣。只有這樣,大家才都能獲得足夠的樂趣,也都愿意把游戲玩下去。一部分人作弊開掛,大部分人地獄模式的游戲,大多數(shù)人肯定會退出,最終會被人放棄。如果所有人不能放棄的話,那么調(diào)整游戲規(guī)則和參數(shù),只是時間的問題。
縱觀人類社會,但凡完成了社會革命的國家——打碎了舊的階級體系,實現(xiàn)了一定時間內(nèi)快速流動——都在經(jīng)濟發(fā)展、綜合國力上突飛猛進。
戰(zhàn)國諸國變法中,秦國商鞅變法最為徹底,沉重打擊了舊奴隸主的勢力,尤其是廢除了世卿世祿制,按軍功授爵,大大激發(fā)了地主階級的積極性,秦國統(tǒng)一六國也是自然之理;英國在光榮革命之后,蕩滌了封建舊貴族的種種阻礙,讓大批資產(chǎn)階級覺得我只要敢拼、干敢就一定會有回報(就算去當海盜,當好了也能混個海軍中將、授皇家爵位啊)。中國,怎么就能在短短30年的時間里,初步實現(xiàn)工業(yè)化,并成功發(fā)射兩彈一星大步跨入聯(lián)合國呢?正如開國大典上偉人的總結(ji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我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中國人民第一次有了主人翁意識。
中紀委特約節(jié)目解讀音樂《解放區(qū)的天》
王進喜、時傳祥等,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不辭辛勞無私奉獻,那是為了國家的建設,而不是為了資本家的剩余價值,于是各種生產(chǎn)競賽,各種破紀錄,各種戰(zhàn)天斗地。
大家知道這幅圖嗎?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在“住房商品化、醫(yī)療市場化、教育產(chǎn)業(yè)化”的今天,如果我黨能讓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醫(yī),那么一定是一次新的變革,必然極大地激發(fā)人民的積極性!
以日本為對比,一個階級固化的社會,是怎樣的死氣沉沉。90年代后的日本,經(jīng)濟停滯二十年,社會階級分明,上升渠道幾乎被掐死。就像柯南劇場版《貝克街的亡靈》里說的:“骯臟政治家的兒子只會成為骯臟的政治家,滿腦子只想著賺錢的醫(yī)生的兒子還會成為這種醫(yī)生,銀行總裁的兒子終將成為銀行總裁。”
那么日本的下層人民呢——少女去援交、去攀附上層階級的老男人;少年只好寄托于游戲、動漫、AV等精神鴉片,成為了一個社會現(xiàn)象——宅男。日本青年最典型的特點就是對國家政治、社會經(jīng)濟、公共事務的漠不關心,這源于對自己社會身份的不認同,“肉食者謀之”嘛,我關心又沒什么用干嘛要管呢,當然更主要的這也是日本統(tǒng)治階級主動地不讓本國青年覺醒——采用娛樂化、低智化、游戲化、低成本化,輕易就能獲取刺激性快樂的辦法來消除80%人口的不滿和不安感,讓這些loser安分守己,在不知不覺、毫無怨言并且伴隨著快樂和貧窮中虛度一生。
一位日本宅男在社交網(wǎng)絡的一句話“如果這個國家要讓我為他去死,那這個國家就去死吧”流傳甚廣,要知道,這可是七十年前開著飛機撞航母的大和民族啊,從堂堂熱血的“昭和男兒”到如今自我拋棄的“平成廢宅”,中間差的只是一次經(jīng)濟蕭條和一個固化的社會。
怎么辦?單靠喊幾個口號,進行幾輪思想教育,強迫學生背點正能量價值觀,年輕人就能不“喪文化”了?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永遠堅持唯物史觀的立場,永遠從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關系分析問題,為什么我去宅、我去迷戀二次元、我選擇頹廢,因為很簡單啊,當我努力奮斗卻不能改變?nèi)魏问虑椋瓦B房子都買不起的時候。我的奮斗又有何意義呢?
正所謂: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于是,人們蜷縮在“美麗”的新自由主義世界之中,將馬列主義庸俗化,把共產(chǎn)主義信仰當成笑話···現(xiàn)代迷信,牛鬼蛇神,朝陽仁波切,學誠法師、王林氣功等等開始粉墨登場。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