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橙子。
上期講到泰勒的貢獻及計件工資為什么和計時差不多。
在這里給大家補充一下:
泰勒所說的“差異工資制”不是傳統的計件工資制,泰勒的差異工資制包含三塊內容:1.工資按生產產品數量計算。2.定時制定生產定額。3.滿足生產定額的和未滿足生產定額的按照不同單價計算。簡單說就是,今天老板要求你這個工位要生產1000件產品,每件0.2元;生產不到1000件的話,按每件0.15元算。假如,同樣工位,三炮今天生產1200件,三炮今天工資就是1200×0.2=240元。狗蛋今天生產800件,狗蛋今天工資就是800×0.15=120。也就是說少干400件,工資少一倍。時間長了,狗蛋就不樂意了,也就辭工了。也就是說,這種制度不僅可以起到拉動工人生產積極性的作用,還可以起到淘汰“非一流工人”(泰勒原話)的作用。泰勒的這種手段加劇了工人之間的競爭,使生產變成“叢林”,工人之間的被迫競爭。一方面,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將工人的任務個體化、指標化,使工人無需關心其他工人的生產,阻礙了工人的生產積極性和團結。
現在中國的企業很少實行泰勒的計件工資制,一方面,一些服務型的行業,實行的是KPI績效管理機制(其實核心思想差不多,就是泰勒的計件制只有生產產品數量一個指標)。另一方面,大量的制造企業,是按最低工資給工人結工資的。也就是說即使勞動積極性降低,就憑市場上的勞動力價格,老板都有的賺。媒體上經常會提到中國勞動力廉價優勢,說的就是這個。打個比方,同樣的生產汽車配件的工人,干同樣的活,中國工人一個月2000,日本工人一個月2萬。這個毫不夸張,大家不信可以去網上搜,搜2010年的本田罷工。大家想,人家汽車廠,從日本到中國來建廠,遇見這么便宜的勞動力,他有興趣提高勞動積極性嗎?實在不行就雇兩個唄,再不行就三個,反正我有的賺,管他什么制度。上期我也給大家講過,工廠管理制度就是勞資博弈的一個結果,既然工人有的是,工價這么低,政府和社會也不關注這個事,你想他會干嘛?學壞唄。“工資低,勞動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大量雇傭派遣工“成為當時本田汽車公司的常態,而這一切在當時的社會居然都是合理合法的。
好,言歸正傳,上期說到隔壁廠的老王的工資是怎么定的?
在中國絕大部分的廠都是按照勞動法的最低工資標準,給工人發的工資。有些小黑廠甚至不按勞動法發工資,也就是低于勞動法發工資。為了簡化問題,我們隔壁廠的老王就是按最低工資發的。問題就變成了最低工資是怎么定出來的。
多少的青春少年,懷揣著夢想來到大城市打工。他相信: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報。因為老師是這樣教他的,父母是這樣教育他的。他進第一個廠,工作雖然枯燥乏味,但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同事都笑他傻,但是他相信:人在干,天在看。做事情一定要對的起自己。依舊每天努力的在干活,堅信自己一定會成功。時光荏苒,一年后,青年變成了主管。(臥槽,我怎么惡心的想吐)。現實中其實不是這樣展開的——時光荏苒,青年還在苦逼的干普工,老板是這樣想的,既然你這個活干這么好,就一直干吧。青年自己并沒有對自己放棄,要在自己的工作上發光發熱!只是看不慣別的工友,在路上遇見時,不時對他投來異樣的目光,私下議論他,腦袋是不是有問題。只是工資還是最低工資并沒漲。少年迷茫了,我努力、我奮斗難道錯了嗎?不!沒錯,是這個廠有問題!少年從此辭工,換了一個廠,沒想到,下一個廠還是一樣!輾轉多個廠后,少年到了富土康,富土康算是少年進的廠里比較好的了,但是富土康也這樣,少年絕望了,后面劇情請自行腦補。
我說實話,富士康不管從管理方式上還是從工資待遇上,都屬于深圳電子加工企業的中上水平,十年前,進富士康都要內部介紹的,工人寧可找黑中介花錢都要進富士康。別的不說,你看深圳哪家廠,你自離后還發你工資的?我跟大家講富士康不會明目張膽的違法,反觀我們某些國企,濫用勞務派遣工,富士康最起碼還和你簽合同,按勞動法辦事。當年全國總工會因為富土康跳樓事件,批評富士康加班過多,造成工人過勞死和自殺。把郭臺銘問懵比了,什么?跳樓和加班有什么關系啊?我們遵紀守法、幫政府創造GDP的老郭哪受得了這個氣,當即回應:“請領導走基層,聽聽群眾的心聲。”最近幾年,富士康導入自動化和搬到國外開廠,加班少了,工人們跳了,這么少的加班,我怎么生活啊!因為富士康是按最低工資來給結工人算的,最低工資太低,只能靠加班。
富士康叫板全總“點名批評”:希望你走基層
到正題了,最低工資是怎么定出來的?下圖是最近的幾個城市的最低工資標準。
制定最低工資標準,肯定是專家定出來的啦,專家肯定有很多科學依據的啦,專家肯定有很多公式的啦,公式一般人肯定看不懂的啦。什么比重法、恩格爾系數法、必需品法,光方法就很多,這里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老太太都聽得懂的內部原理。最低工資標準顧名思議是根據某一地區的最低生活水平定出來的,就是隔壁老王平常花費有:平常的衣食住行,贍養父母,醫療,子女教育,生活娛樂。這些成為制定最低工資的依據,看看北京和河北最低工資不一樣吧,那是因為兩個地方的消費水平不一樣,在河北吃一碗拉面和在北京吃一碗拉面價錢是不一樣的。有朋友講了,我如果拿最低工資,光是衣食住行,娛樂一下就花光了。哪還有教育子女、贍養父母的錢。最低生活水平大家知道什么概念嗎?就是你自己能正常生活就行,而且不能消費太高。所以:
最低工資標準=生產勞動力的消費品的價格=衣食住行+生活娛樂+(贍養父母+養育子女),這里有一個比重的問題,咱們不能說沒有。
也就是我們的工資的定價標準,主要不是憑借我們生產出來的產品增加出來的價值定的(傳說中的勤勞致富),我們的工資有一個市場價格,就是最低工資,他是根據我們衣食住行所需生活資料的價值的最低標準制定的。因為在某一地區最低生活標準,每個工人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打工永遠無法致富,只能保持餓不死。理論一點講就是:
資本家在勞動力市場上購買的是工人的勞動力(勞動的能力就是保證工人可以正常上班)而不是工人的勞動(勞動中賦予產品的價值),工資是勞動力的價值或者價格。但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現象方面,工資卻表現為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因此,資本主義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者價格的轉化形式,其本質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所以,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力價值一旦采取工資的形式就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關系,似乎工人的全部勞動都有報酬(只有一部分勞動有報酬,具體的根據各個工廠的剝削率而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