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6日至2月4日,正能量公社長征冬巡營活動于北京昌平十三陵附近開展,全國各地22名大學生、大學畢業生、高中生等參加。活動參加者以青年為主。他們所學專業有文有理,人生閱歷各不相同,但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學習、實踐、鍛煉。
1月26號,營員們到達北京集合,張云步同志主持開營儀式,進行活動說明、活動動員、活動分組等各項事宜。
長征夏訓營分為理論學習、戶外野訓、專項特訓、學者講壇、學生論壇、總結匯演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理論學習涵蓋理論、歷史、現實等。學習資料電子版提前發給營員,以便他們提前學習豐富完善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對社會的重新認識。
第二部分戶外野訓以一個50公里小長征的方式實現。1月27日營員們步行從營地至十三陵水庫再回到營地。旨在通過長時間的艱苦的行軍生活考驗并培養營員不怕困難、嚴守紀律、團結互助的意志品質,并且提供了這樣一個環境供他們思考。在行進的過程中,有負責文藝工作的李杰和楊喜兒同學領著所有人唱紅歌。同志們邁著堅定的步伐斗志昂揚,滿臉洋溢著新一代年輕人青春的活力。有營員說:“如果我一個人走這一段路,我一定放棄了,生活在集體中每個人的潛力是無限的。這個小長征不僅磨練人的意志,還能給我提供一個思考的環境。我想了很多,比如說眼下的路該怎么走完,將來往哪里去,如何擺脫自己的軟弱,如何看清這個世界,未來如何選擇等等,雖然大多都沒想清楚但還是很有意義的。” 中午我們剛好走到十三陵水庫,我們頂著寒風吃著午飯,很是艱苦。冬天的十三陵水庫雖然沒有春天那般生機勃勃,但自有它的美。營員們一邊欣賞風景一邊稍作休息。下午返回駐地,營員們的步子多少添了些沉重,但沒有一個掉隊的。活動中,男生幫助女生,體力強健者幫助體質較弱者,充分體現了互幫互助的精神。大家團結一致,朝著共同的目標邁進!
1月28日是第三部分專項特訓,營員們早早起床去史各莊做調研。史各莊村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地區,它是繼唐家嶺拆遷后出現的另一個打工者的居住地。這里的生活環境不是很理想,村子里的樓房高而密,街道顯得有些擁擠而且陽光很少。這次調研活動所有營員按大組進行,調研的主題是大學生畢業后的生活和工作情況,早晨10點鐘開始下午2點結束。有營員反映“調研結果總的來看不理想,大學生們只是打工賺錢養家,沒有什么幸福可言,他們是不滿意的,打工那么多年也沒有自己的房子,租的房子只是一個臨時落腳的地方不能稱作是家。他們大多不是北京人,但是北京人又能怎么樣呢,憑借自己的努力,照樣買不起房子。這個社會是要變一變了,該到了變一變的時候了,年輕人沒有朝氣,沒有希望,沒有出路,沒有安全感,更不用提幸福。”這次調研活動幫助我們了解到打工者的真實生活狀況,培養了營員的實踐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活動結束后,營員們的反應都很好,都很有收獲。晚上營員們在一起討論了調研情況。
2月2日的活動也是專項特訓的一部分,張云步同志組織營員們開展了演講、辯論賽、社團活動討論等一系列活動。演講辯論以兩個小組比賽的形式進行,社團活動討論分組小范圍討論再整體匯報的形式進行。晚上的民主生活會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思考自己、思考他人而重新認識自己、重新認識他人,進而改正缺點,做更好的自己。
1月31日,2月1日,2月3日是第四部分學者論壇。有現任《國企》雜志社研究部主任、原空軍航空兵部隊飛行員,退役后曾在多家媒體工作的郭松民老師。有國際共產主義友人陽早與寒春的長子陽和平老師,他是經濟學家,主要教授計量經濟學,歷史研究者,主攻中國現代史,被廣大師生譽為“最純粹的人”。還有北京工友之家的孫恒大哥。老師們的講座各有特色,郭松民老師層層深入的講說,陽和平老師長達7個小時的談話式引導思考,孫恒老師的唱談。營員們聽了這三場的講座,都很有收獲,對歷史,對社會,對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感覺自己身上的責任又重了一些。
其余時間和一些零散時間是學生論壇,營員們坐在會議室里看視頻討論,這期間涉及的話題有很多。這十天陸陸續續都在進行著,開始大家羞于發言到最后都積極抒發自己的感受。營員們的進步是很明顯的,從語言表達到思考深度。討論是熱烈而和諧的,爭論是友善的、為著解決共同的問題的。在這樣一種民主的氛圍下,大家積極開動腦筋,討論國家大事,研究未來發展。在這種相互信任、互相關懷的環境下,每個人的內心都是暢快的、愉悅的、充滿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這種感受絕不是庸俗的吃吃喝喝、玩玩鬧鬧可以得到的。
2月4日是最后的總匯演,節目很多,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大家的情緒很高漲,還有兩個組的視頻展示,分組進行的知識競賽等。
總的來說,這次活動圓滿成功,每個營員收獲很多,雖然有些同學身體不適但都堅持著、積極參與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