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之大學,何處尋求大師?!
讀大學,應當讀什么?一讀圖書館,二讀大師。
一個具有個人魅力的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甚至是影響學生的一輩子。
可是敢問當今之中國:誰敢狂稱大師?誰又配稱大師?
隨著季羨林先生的仙逝,一個沒有大師的時代接踵而來。可以說,季老帶走的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生命及魅力,同時也帶走了一個時代,一個擁有真正大師的時代!
我知道,自己乃后生晚輩,天資愚頑,慧穎遲鈍,不能隨意妄言。可是,正因為自己慧根較淺,更需要大師的點撥,方可成器。
亂世不僅僅出英雄,也出狂客,劉文典、熊十力、梁漱溟、吳雨僧、李叔同、陳寅格、王國維、趙元任、梁啟超、辜鴻銘、蘇曼殊、章太炎以及其余諸位不能一一列舉之先賢前輩,哪一個不十具有真才實學的大師級人物?即使是季羨林,也不敢不會不可能對這些狂人學者稍有待慢或心生不敬之意。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文人,你可以狂,但前提是你要有狂的資本!
當今之文壇,勘亂無比。當今之大學,難以入目。試問一句:有誰敢說自己比沈從文、錢鐘書、季羨林諸公厲害?是王蒙?孔慶東?余秋雨還是其他哪位?嚇死他們,也不敢說!一個沈從文、一個錢鐘秋、一個季羨林,此輩諸公尚且備受后人推崇,令后人敬仰。諸位可知:沈從文是劉文典的弟子,錢鐘書是吳雨僧的學生,季羨林是陳寅格的高足?
我實在是不明白,有些人,怎么這么不知廉恥?動不動就擺出一副‘天下唯我獨尊舍我其誰’的駕式,竟然還敢以大師自居。有些人見了這些虛假的文人,還畢恭畢敬的在他們面前點頭哈腰的伺候著,比對自己的親爹否親。而那些所謂的大師還會積極的配合,一方面顯示自己的博學多才,另一方面又要作出一副平易近人關心后輩的溫和。我都替他們感到臉紅,真不愧是大師啊,連臉皮的厚度都是大師級的。
作為一個文人,如果連最起碼的謙遜和自知都沒有的話,那可真是愧對了文化人的稱呼,同時也玷污了知識分子的崇高。
某些人的丑事,我都不想說,因為丟不起那人。我想對那位詐捐且素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稱的文化大師說:為自己留點兒臉面,死后好入祖墳。為子孫后代留點兒臉面,不要讓他們夾著尾巴作人。為中國的知識分子和文化界人士留點兒臉面,我們不敢高攀和您平起平坐!
我們能夠從他身上學到什么呢?學他如何詐捐?如何為自己沽名釣譽?如何偽裝自己?他的作品,有一種非常奇特的作用:催眠!如果你有失眠的癥狀,那我建議你看他的作品,絕對有效。這個作用,倒是另曹雪芹都望塵莫及。有誰看《紅樓夢》能看睡著的?
諷刺,莫大的諷刺!
如今這個沒有大師存在的世界,讀大學,也只能讀圖書館了。
我所在的學校,連個副教授都沒有,甚至有的老師連研究生都不是。難怪我們系主任說:“咱們學校的很多老師,根本沒有教大學的資格,都是靠關系走后門進來的。”中國的后門開的真大,都開到大學里來了。
我并不是說,非要老師有多高的學歷。當年,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中,王國維一沒有留過學,二沒有得過博士學位,教師應以學識為標準,不能拘泥于文憑資歷。可是,你學歷不高,有個人魅力也行啊。一個沒有良好道德操守及內涵修為的老師,不可能培養出多么出色的人才。
社會總是說大學生素質不高,心理承受能力差,專業學的不精等等,為什么不敢追根朔源察一下問題的根本在什么地方呢?老師對這個專業尚且一知半解,卻非要我們學生把它學精。這就好比是強迫男生懷孕,任務也太艱巨了。懷才我還勉強可以,但是懷孕真的不是我的特長。
我知道,自己人微言輕但又生來喜歡率性直言。如此這般,不免遭人謾罵。但是,我可以忍受,不可以接受。
在這個沒有大師的校園里修行,也只有把自己當作大師來培養了。
大學的老師們整天忙著評職稱發論文,哪有什么閑功夫輔導學生啊!作為學生,我們要想開點兒,不要認為自己交了錢就應該怎么怎么樣。我們要試著理解他們,因為人家也不容易啊。讓我們共同祝愿他們: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彼此之間爭個魚死網破,斗個你死我活吧!
奉勸大家一句:千萬不要過分的依賴學校和老師,要不然,你會后悔一輩子的。如果說,大學的老師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謙遜一點兒也好了,可是偏偏有那些魚蝦把自己當成龍王,以大師自居。而令我們感到驚訝的師,這些所謂的大師級老師們,除了年齡和吹牛皮的膽量比我們大之外,實在是找不到還有什么大的地方了。還有一個,不過,我不好意思說,你認真思考一下,應該能夠想的出來。
我們的青春和未來交給這些人,真是可悲可嘆而又無耐啊。
這是一個沒有真正大師而又大師泛濫的時代,我們需要的不是這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而是具有真正真才實學的狂客大師!如果這個社會沒有大師,那我們就從自己的腦海中磨滅大師這個詞。因為它太過于沉重,我們誰都承受不起。
告別了擁有大師的時代,剩下的就只能是平凡和平庸!
那些真正有大學問的人,從來不以大師自居。只有那些跳粱小丑,才不知天高地厚厚顏無恥恥不知羞羞活于世的自稱大師。我們要擦亮自己的雙眼,認清這些偽學人的真正面目,讓他們無處容身。
今世已無真狂客,隨處可聞偽大師!
讀大學,應當讀什么?一讀圖書館,二讀大師。
一個具有個人魅力的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甚至是影響學生的一輩子。
可是敢問當今之中國:誰敢狂稱大師?誰又配稱大師?
隨著季羨林先生的仙逝,一個沒有大師的時代接踵而來。可以說,季老帶走的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生命及魅力,同時也帶走了一個時代,一個擁有真正大師的時代!
我知道,自己乃后生晚輩,天資愚頑,慧穎遲鈍,不能隨意妄言。可是,正因為自己慧根較淺,更需要大師的點撥,方可成器。
亂世不僅僅出英雄,也出狂客,劉文典、熊十力、梁漱溟、吳雨僧、李叔同、陳寅格、王國維、趙元任、梁啟超、辜鴻銘、蘇曼殊、章太炎以及其余諸位不能一一列舉之先賢前輩,哪一個不十具有真才實學的大師級人物?即使是季羨林,也不敢不會不可能對這些狂人學者稍有待慢或心生不敬之意。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文人,你可以狂,但前提是你要有狂的資本!
當今之文壇,勘亂無比。當今之大學,難以入目。試問一句:有誰敢說自己比沈從文、錢鐘書、季羨林諸公厲害?是王蒙?孔慶東?余秋雨還是其他哪位?嚇死他們,也不敢說!一個沈從文、一個錢鐘秋、一個季羨林,此輩諸公尚且備受后人推崇,令后人敬仰。諸位可知:沈從文是劉文典的弟子,錢鐘書是吳雨僧的學生,季羨林是陳寅格的高足?
我實在是不明白,有些人,怎么這么不知廉恥?動不動就擺出一副‘天下唯我獨尊舍我其誰’的駕式,竟然還敢以大師自居。有些人見了這些虛假的文人,還畢恭畢敬的在他們面前點頭哈腰的伺候著,比對自己的親爹否親。而那些所謂的大師還會積極的配合,一方面顯示自己的博學多才,另一方面又要作出一副平易近人關心后輩的溫和。我都替他們感到臉紅,真不愧是大師啊,連臉皮的厚度都是大師級的。
作為一個文人,如果連最起碼的謙遜和自知都沒有的話,那可真是愧對了文化人的稱呼,同時也玷污了知識分子的崇高。
某些人的丑事,我都不想說,因為丟不起那人。我想對那位詐捐且素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稱的文化大師說:為自己留點兒臉面,死后好入祖墳。為子孫后代留點兒臉面,不要讓他們夾著尾巴作人。為中國的知識分子和文化界人士留點兒臉面,我們不敢高攀和您平起平坐!
我們能夠從他身上學到什么呢?學他如何詐捐?如何為自己沽名釣譽?如何偽裝自己?他的作品,有一種非常奇特的作用:催眠!如果你有失眠的癥狀,那我建議你看他的作品,絕對有效。這個作用,倒是另曹雪芹都望塵莫及。有誰看《紅樓夢》能看睡著的?
諷刺,莫大的諷刺!
如今這個沒有大師存在的世界,讀大學,也只能讀圖書館了。
我所在的學校,連個副教授都沒有,甚至有的老師連研究生都不是。難怪我們系主任說:“咱們學校的很多老師,根本沒有教大學的資格,都是靠關系走后門進來的。”中國的后門開的真大,都開到大學里來了。
我并不是說,非要老師有多高的學歷。當年,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中,王國維一沒有留過學,二沒有得過博士學位,教師應以學識為標準,不能拘泥于文憑資歷。可是,你學歷不高,有個人魅力也行啊。一個沒有良好道德操守及內涵修為的老師,不可能培養出多么出色的人才。
社會總是說大學生素質不高,心理承受能力差,專業學的不精等等,為什么不敢追根朔源察一下問題的根本在什么地方呢?老師對這個專業尚且一知半解,卻非要我們學生把它學精。這就好比是強迫男生懷孕,任務也太艱巨了。懷才我還勉強可以,但是懷孕真的不是我的特長。
我知道,自己人微言輕但又生來喜歡率性直言。如此這般,不免遭人謾罵。但是,我可以忍受,不可以接受。
在這個沒有大師的校園里修行,也只有把自己當作大師來培養了。
大學的老師們整天忙著評職稱發論文,哪有什么閑功夫輔導學生啊!作為學生,我們要想開點兒,不要認為自己交了錢就應該怎么怎么樣。我們要試著理解他們,因為人家也不容易啊。讓我們共同祝愿他們: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彼此之間爭個魚死網破,斗個你死我活吧!
奉勸大家一句:千萬不要過分的依賴學校和老師,要不然,你會后悔一輩子的。如果說,大學的老師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謙遜一點兒也好了,可是偏偏有那些魚蝦把自己當成龍王,以大師自居。而令我們感到驚訝的師,這些所謂的大師級老師們,除了年齡和吹牛皮的膽量比我們大之外,實在是找不到還有什么大的地方了。還有一個,不過,我不好意思說,你認真思考一下,應該能夠想的出來。
我們的青春和未來交給這些人,真是可悲可嘆而又無耐啊。
這是一個沒有真正大師而又大師泛濫的時代,我們需要的不是這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而是具有真正真才實學的狂客大師!如果這個社會沒有大師,那我們就從自己的腦海中磨滅大師這個詞。因為它太過于沉重,我們誰都承受不起。
告別了擁有大師的時代,剩下的就只能是平凡和平庸!
那些真正有大學問的人,從來不以大師自居。只有那些跳粱小丑,才不知天高地厚厚顏無恥恥不知羞羞活于世的自稱大師。我們要擦亮自己的雙眼,認清這些偽學人的真正面目,讓他們無處容身。
今世已無真狂客,隨處可聞偽大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