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一個小我和一個大我。人的理想和社會能不能結合到一起呢?肯定能。
記得上次社會實踐的時候老師說,如果你每時每刻惦記的都是吃的喝的之類的消費品,那就真的滿足不了你的要求。但是人的理想是不同的,當你心系天下,關心國家,把自己的立場建立在為人民為天下的人民的時候,其它的東西就真的是身外之物了。
“四面云山都入眼,萬家憂樂總關心”這句話不時的回響在我的耳邊。
這些天在看新聞的時候,多了一份感同身受。過去在看新聞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是置身事外的,頗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之意。以如今的心態觀之,事情不是那么簡單。只有將天下大事盡收于胸,才擁有那無與倫比的氣質。毛澤東但是在求學之時,是胸懷天下但是過于急躁,空講大道理不夠注重收斂含蓄。他遇到了一些好老師,但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有這個心。感想敢做,相與做之間的結合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他也有做錯的時候,當他把張干校長“趕出”學校的時候,楊昌濟跟同學們講了這樣的話:通過這件事情,我只希望同學們今后,遇上別的事情的時候,不要憑個人的好惡,不要以一時的沖動,不要單從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一個人。因為那樣做出的判斷,常常是有失公允,常常是會傷害到別人,最終也令自己后悔莫及的。毛澤東始終記著這句話,建國以后,他將張干校長接出來贍養,對自己早年錯誤做了遲到的道歉。責任越大,能力就越大。要是當年毛澤東聽從父親的安排,安安分分的在家里做個富農,我們就不會知道有個毛澤東,改變了我們整個歷史進程。有人說,時勢造英雄。若不是毛澤東出來或許還有李澤東領導中國走向勝利呢。以今天看來,卻是英雄造時勢。孫中山先生同樣有一顆憂國憂民之心,也推翻了封建王朝,但最終沒能徹底改變中國的模樣。
對于我自己,我就是要不停的學習。就像楊昌濟老師說的那樣,只有讀書(不管是有字之書還是無字之書),你今天的問題才有可能在明天找到答案。
科技救國、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究竟什么樣的形式能救國,拯救人類。
在血色浪漫里的鐘躍民提到,一個人可以有很多謀生手段,但絕不能拿當兵當做你的謀生手段,軍人不是你混飯吃的職業。提到現在的事兒,好多人就是把自己的工作當做自己的謀生手段。企業是這樣,工人就也是這樣。當然,我們國家現在還有真正把自己的工作當做一生的事業來做的人。不僅僅是自己的謀生,還為了整個人類的解放和自由而努力。有的人說,這種人是偉大的,可仔細想想這種人也是平凡的。只是因為其他人在做人不該做的事兒,而他們做著應該做的事情罷了。
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的問題,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回答。我自己的回答就是,世界的萬事萬物都跟我有聯系,我要愛護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