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青(中)大都是在中國無用武之地的人才
-----因為現實的用武之地全部被撈私利的人占據了,所以這些人只能在網絡上來釋放不平!
文/汪華斌
最近可能是因為發表的博文激烈了些,從而引來了不少質疑;說我無才無能何以能評說別人干事的人,如鐵道部的領導為國為民嘔心瀝血;使我們社會日新月異,而我卻只能到國外去賺錢維持生存;因而我應該對社會感恩戴德,因為我在享受這些人給我們的新生活。本來我從不對任何觀點發表意見,而這次卻不得不說了;因為我在任何一個崗位上都會比現在的崗位人貢獻大,所以我才敢激情憤慨;并不是碌碌無為的人能成為憤青(中)的,而是位卑未敢忘憂國和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會憤,而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是啊!為什么我們要憤,首先是因為我們‘英雄無用武之地’;其次是現在舞臺上的‘英雄’實在太令人失望。如何‘憤’?不是謾罵,也不是質問;而是能分析問題,這就是中國的‘憤青’(中);它不僅是一介草民關心國家命運的體現,更是“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本色;當然還有就是占據自己崗位上的人的不滿。試想如果滿意,他們有必要‘憤’嗎?試想如果他們有用武之地,他們有時間來‘憤’嗎?看今天的中國大地,有幾個當官的上網;連我們的官方網站都不更新,從而出現了我們紅十字會公布的地震捐款竟然是在地震前的行為;這說明中國人多么偉大,竟然知道要地震了而提前捐款。這就是我們現在的官,也是占據我們這些沒有事而‘憤’的人的崗位者;這樣的行為你還能不‘憤’嗎?那除非你是一個冷漠的人,要么就是一個的確沒有能力的人。因為有能力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我在這個崗位上會如何,這這正好就是與現實崗位者的差別;從而產生了‘憤’,當然也只能是郁悶的釋放而已;因為我們連現實的合理化建議都沒有人看,難道還真的有人關心網絡上的‘憤青’(中)的語言嗎?充其量只能是我們自己的問心無愧罷了。
當全世界對“共產主義”產生質疑時,我們也對這個虛幻的意識形態色彩進行了改革;當然改革初期的確是可以摸石頭過河,因為沒有一個現實的什么樣社會等待我們選擇。然而改革三十多年了,我們還可以用摸石頭過河來名正言順地撈私利嗎?這就是我們社會為什么‘憤青’(中)越來越多的原因。一方面是大批的人才閑置,另一方面卻是無德無才之人不斷給社會和國家造成損失;這就是所謂“中國特色”。一方面是我們的國際地位越來越低,如現在任何小國都敢向我們挑釁;另一方面卻是我們的當權者高談闊論現代中國“崛起”和“振興”了,因為中國的GDP已經達到世界第二了;對于這樣的社會你還能沉默嗎?這就是中國‘憤青’(中)產生的社會根源。這些人才被閑置,而社會又不如意;從而閑置的人只能在網絡上‘憤’,這‘憤青’(中)實際就是當年的屈原而已;最多只是表達自己的情懷,而實際卻是對社會沒有任何辦法;因為我們社會與網絡是兩股道上跑的車,根本沒有溶合成一股道;所以網絡上的‘憤’與現實的‘不公平’只能是越來越大;這也是中國特色。
有人說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的節目是‘憤’,而我看未必;它只是把我們網絡上‘憤’的話題引入到現實的辯論秀而已。更為重要的是參加辯論的人本來就是既得利益者,他們最大的本事就是平抑‘憤’而不是解決‘憤’;所以有很多雖然議論相當精辟,而實際卻還是沒有任何作用。舉例說明我們社會總說分配財富,可百分之八十的老百姓全部自謀出路了;那分配財富不還是在百分之二十的人身上嗎?就如同我們現在的保障房竟然只能安排公務員,而沒有住房的老百姓并不在保障機制之內;這就是中國社會的‘憤’,如何解決;起碼還沒有人看到問題的實質。還有一種‘憤’就是讓優秀的人去當官,當能為老百姓謀福利的好官。然而現實的優秀誰評價,當然是領導說話算數;這不是有個腐敗市長在被雙規前的考評竟然是‘要提拔的好領導’嗎?結果兩天后竟然因為腐敗而被雙規了;這難道還能不叫人‘憤’嗎?因為這社會太滑稽好笑了;當然對有識之仕來說是心痛。誰能‘憤’?當然是這能心疼的人‘憤’呀,這就是中國社會的‘憤青’(中)的本色。
為什么網絡上‘憤’而現實沒有人‘憤’?這也是中國特色;因為我們現在老百姓與領導產生決然相反的兩種認識,如老百姓認為不公平,而領導卻認為很公平;老百姓認為小國敢向我們挑釁是沒有尊嚴,而領導卻認為這中國不稱霸的體現;老百姓認為中國經濟危機,而領導認為中國經濟高漲。總之在尊嚴感、榮譽感和自豪感上,我們今天的老百姓與領導肯定是大相徑庭;由于位卑未敢忘憂國和沒有話語權的原因,老百姓只能在網絡上‘憤’;然而這‘憤’的老百姓并不等于沒有能力,因為他們中治國安民之人多的是;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用武之地而已。
最后說一點本人,如果我是國家質檢總局的負責人,我敢說中國大地的假冒偽劣決不會這么泛濫成災;如果我是中鋼企負責人,我敢說我們也不會有鐵礦石損失9000億美元的現象出現;總之一個能用ISO9000救活破產企業的人,肯定不會是一個夸夸其談的人;這就是我,一個只能在網絡上發泄自己郁悶的人;但決不是一個不學無才之人。只是因為沒有用武之地,所以我才能在網絡上與縱多的憤青(中)們共憤而已;這就是我的心酸。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