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究竟唱的是哪出戲——首都大學生質疑2010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宋廣輝 沈夢菲
“劉曉波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揭曉后,北京高校大學生紛紛感到意外,有人開始還以為網上報錯了,或是有人故意搞了個惡作劇。
記者近日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外交學院等首都高校了解到,同學們紛紛感到疑惑:中國人民致力于維護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諾貝爾和平獎卻頒給藏獨領袖達賴喇嘛,組織策劃暴力事件的疆獨分子熱比婭也被列為提名人選。中國人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經濟社會迅猛發展,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諾貝爾和平獎又偏要讓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服刑人員、主張走西方政治道路的劉曉波獲獎……諾貝爾和平獎究竟唱的是哪出戲,為什么老是和中國人民過不去?
從互聯網上得知劉曉波獲獎的消息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大四學生劉暢和同學們一起進行了交流。他們查詢有關資料,還查閱了與諾貝爾先生遺囑相關的內容——諾貝爾和平獎應該授予那些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舉行和平會議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同學們感到奇怪,劉曉波對世界和平作了什么貢獻?把“和平獎”授給他,這叫“和平”嗎,能促進“和平”嗎?
北京電影學院大三學生張亮等同學,當晚在宿舍里討論分析了好半天,大家都覺得這是西方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精心策劃的損招兒和“政治秀”。張亮告訴記者,同學們都認為,諾貝爾和平獎評委的“冷戰”思維和“政治化”傾向近年來是愈演愈烈了,通過授獎的方法,把所謂的中國“人權問題”放到全世界媒體的聚光燈下,吸引眼球,借此損害中國的名譽,貶低中國的成就。張亮說,這種手法看上去高明,實際上很卑劣,“諾貝爾先生留下的崇高獎項,被玩弄成了政治道具,損害的不是中國,而是諾貝爾和平獎本身!”
在中央民族大學,許多同學也很不理解,由挪威議會選出的5名諾貝爾和平獎評委究竟圖個啥。該校新聞學專業大三學生郭瑤對記者說,疆獨分子熱比婭也曾是諾貝爾和平獎的熱門人選,熱比婭策劃發動的新疆“7•5”事件,給新疆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這種人有何資格獲得“和平獎”提名?
在清華大學,許多學生認為,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又處于高速發展的社會轉型期,出現各種矛盾和問題勢在難免。中國的問題只有通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通過不斷改革和自我完善來解決。把諾貝爾和平獎授予極力鼓吹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人,其政治用意是十分明顯的。該校材料學專業學生寧星之認為,社會在發展,歷史在進步,無視復雜的社會和歷史背景,硬要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等于刻舟求劍。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學生謝麗莎等同學,特地在校園里做了一個隨機抽樣調查,結果沒有一個受訪同學認為,解決中國的問題,需要走劉曉波所鼓吹的西方道路。她介紹說,調查中,同學們都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其優越性。黨和政府在推動民主、保障人權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同學們的高度認可。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生鄭澤豪對記者說:“西方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把劉曉波當塊磚頭搬出來,目的是要砸中國政府,進而在中國引起混亂。他們顯然低估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思想成熟度,最終是自己砸自己的腳。這些西方勢力如果真有善心幫助中國發展,就應該少搞齷齪的小動作,少兜售越治越糟的虎狼藥。”
“西方某些人真有那么好心,真的希望中國好起來嗎?”在外交學院2008級本科生楊亞薇看來,經過改革開放帶來的高速發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國際地位舉足輕重。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說話的分量越來越重。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給一些國家帶來重創、中國經濟表現獨好的背景下,他們心理失衡,老是酸溜溜的。有些人害怕出現一個強大的中國,所以處處跟中國唱對臺戲,對中國橫挑鼻子豎挑眼。西方有些人認為,沒有遏制中國發展,是他們對外政策的失誤,所以近年來頻頻對中國實施“軟制衡”。中國奉行“和平崛起”,他們就鼓噪“中國威脅論”,中國經濟穩步前進,他們卻抓住一些枝節問題,炮制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等論調。總之,就是想“唱衰”中國。此次操縱諾貝爾和平獎,就是他們利用手中的話語權,對中國實施“軟制衡”的一個表現。
楊亞薇告訴記者,外交學院許多師生都認為,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已淪為西方別有用心的人操控輿論的工具。他們的目的,就是借機炒作中國的人權問題,煽動中國民眾對政府的質疑和不滿。這樣,既可以抹黑中國的國際形象,在國際上孤立中國,又可以借人權問題對中國施壓,從而在國際談判中多個制約中國的籌碼。“說白了,最根本的是,里面有國家利益之爭,他們是借人權問題,打擊遏制中國發展”。
中華女子學院管理學院審計專業學生李煒對記者說,我們并不否認,社會面臨轉型期的中國,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但我們更不能否認,黨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視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在改善民生、促進民主方面做了許多努力,成績有目共睹。同學們對國家的建設成就感到自豪,對中國的發展充滿信心,相信黨和政府會在反腐倡廉、發展民主、保障人權的道路上將走得更好,為人民謀更多福祉。任何風吹草動和風吹浪打,都改變不了我們立足國情、一心一意謀發展的信念,都動搖不了青年一代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
北京大學新聞專業學生謝思楠說:“國際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看不得、看不慣中國好起來,難免要四處挑事,我們不會受其蠱惑和利用。當代中國青年是理性的一代,永遠會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
(《環球視野》第319期,摘自2010年10月18日《中國青年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