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風華正茂

建國初中國科技教育為何會取得重大突破

牧川 · 2010-09-23 · 來源:烏有之鄉
教育改革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建國初中國科技教育為何會取得重大突破  

   

   

要解釋今日中國科學技術教育水平退步的原因,我們不能僅盯著“學校教育”,僅從“學校教育”找教育退步的原因,卻忽略更大的天地。  

一個國家的教育是否成功,一個國家的教育是否能夠培養一批優秀人才和合格勞動者,其重點不僅在于學校,更在于畢業之后的實踐工作。大量的人才成才,并不在學校,而是在工作崗位。套用毛主席的一句話,“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講教育,必須結合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模式來講,而不能只盯著學校。只見樹木,不見樹林。  

我們有兩個參照系,一個是建國初科學技術教育,一個是美國科學技術教育。第一個是我們丟棄了很久的教育路子,第二個是改革開放后很多人追捧的路子。我們將今天的教育同這兩個參照系進行比較,看看當前科學技術教育究竟有哪些缺陷。這篇文章我們主要與建國初進行比較。  

   

新中國頭30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科學技術教育成就。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實現了原子彈、氫彈、火箭、衛星、雜交水稻、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世界上第一類斷肢再植手術、單晶硅……  

而現在卻連一個汽車的自動變速箱也造不了,制造單晶硅的技術也失傳了。毛澤東時代,自主研發的100噸的大飛機“運十”已經飛上天,而2009年啟動的大飛機項目,仍舊是一個組裝機。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慶偉透露,“未來的大飛機,我們的目標是國產化率要達到30%”。。  

中國科技報,瑞士洛桑統計數字,1980年的我國的科技競爭力在世界上排名第13,2002年排名降到了第35。  

面對這樣的數字,我們不禁要問,毛澤東時代為什么能夠取得科學技術教育的巨大成就?我們今天為什么難以取得?  

   

1、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發展方針;后來則是“造不如買、買不如租”,今天則成了世界加工廠。  

這兩個發展方針的表現結果之一,建國初大學生畢業后立刻就有了工作。而現在大學生出來很多找不到工作,或者找的工作不對口,大學的專業白學,英雄無用武之地。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樣一來,我們的很多高技術項目就下馬了。網絡上有文章《毛澤東逝世后下馬的尖端軍工項目》,列舉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下馬的項目,據相關人士透露,皆屬實。運10飛機下馬。截至1982年,中國空軍總計下馬原定項目31項:中國海軍總計下馬原定項目11項;第二炮兵部隊下馬原定項目多達45項;另外還自動放棄長城、曙光大型計算機項目,自動放棄工業自動化項目,自動放棄數字焊接系統等。  

作為世界的初級產品加工廠,中國也不需要那么多的高科技,不需要那么多的科技人才,只需要廉價勞動力。所以不改變這種國際分工格局,中國教育和科技水平不可能進步。  

國務院的報告,“在中國已開放的產業中,每個產業中,排名前5位的企業幾乎都由外資控制: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在這樣的產業基礎上,我們如何搞自有的科學技術研究?  

任新民是錢學森之外的另一位航天泰斗級大師,今年94歲!航天人親切地稱他為“總總師”。正是他極力推動了載人航天的重新上馬。載人航天1979年被叫停!  

任新民常說的一句話:“中國的航天事業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績,在世界航天界占有一席之地,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連給老同學的信中他也表達了這種想法:我們這些人有幸參加了航天事業,如果沒有國家大的決策——要干航天這件事,如果沒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方針,我們這些人即使學有所長,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試想,如果沒有國家大政方針支持,哪個個人、老師、學生可以搞出來這樣的重大科技項目?   

胡錦濤主席將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提到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我們對此舉雙手贊同。不過要達到這個目標,還需要很多努力。  

   

2、科學技術教育的民主氛圍,打破教授、學生、老農民的等級界限,對科學問題展開充分討論,人與人之間是同志般的友情;今天則是嚴格的等級制,學生不敢給老師提意見的,老師不敢對領導提意見。  

這一段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為了避免某些人的醋勁,我引用大科學家的說法。  

周光召,“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協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聯合早報文《周光召:今天科技界民主遠不如毛澤東時代》  

回顧“兩彈一星”的研究,那時候團隊精神和學術民主的氛圍都很好。現在,這種情況很難看到了,往往是院士或領導一講話,就再沒有人敢講話了;部門之間、學科之間的協作和交流越來越少,更不用說激烈的爭論。周光召的這番由衷的感慨,耐人尋味,令人深思。  

那個時候,沒有上下級的概念,沒有干部、群眾的區別,沒有知識分子和工人、軍人的區別。  

而當年我們沒有上下級之分,也沒有說誰是教授誰是剛畢業的學生,大家都可以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進行爭論。  

“兩彈一星”是中國科技史上的一個奇跡,它的成功得益于在特殊歷史環境下寬松民主的研究氛圍。然而,時至今天,這樣的氛圍確是很難看到,取而代之的是“院士或領導一講話,就再沒有人敢講話了”,“更不用說激烈的爭論了”。  

   

再看錢學森關于毛澤東時代學術民主的言論:  

“學術不夠民主,是科學向前發展的一個大問題。”  

“您沒有強調學術研究的集體作用,而集體是當今研究工作的有效形式。單干戶不行了。”  

 “我從周恩來同志和聶榮臻同志多年親自領導我們工作有一點體會特別深刻:對航天工作這樣高技術而又復雜的科技工作,必須用民主集中制。也就是要發揚民主,以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能力,各盡所能,分工負責;另外又必須強調集中,有組織有紀律,關鍵時刻要由領導決策,大家貫徹實施。要民主與集中并重,不能只民主不集中,也不能只集中不民主。”  

建國初,人與人關系平等,知識分子、學生都不敢以權威和老子自居,在研究隊伍內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風氣,老工人、學生可以老資格的科學家同場辯論。即使鄧稼先這樣的老科學家也常常參與毛頭小伙子的拍桌子辯論。高度的學術民主氛圍,集思廣益,帶來了思想和技術的快速進步。  

大家對于今天的學術等級都有深刻體會的,這種例子就不再舉了。  

   

3、計劃經濟,打破部門利益界限,打破技術壁壘,統一協調分配人才、知識、物質資源;今天則是到處設置利益界限,各行各業、人與人之間都是利益界限。  

這個道理非常明白的,無需多講。計劃經濟,企業都是公有的,破除了技術私有觀念,最大限度的利用資源,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到重要的領域,實現突破。而現在,我們這方面的優勢已經失去太多了。  

   

4、理論聯系實際,教學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今天則是死讀書、讀死書,書本不聯系實踐,理論不聯系實際。  

說到第4節,我們才提到學校教育。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之一便是理論聯系實際。毛澤東時代的教育當然也是這個原則。當時的教育方針:“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當年的學生上山下鄉、進工廠,他們的書本學習始終與勞動和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套用毛主席的另一句話,“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在延安上山下鄉,這一過程使他認識了農村,認識了這個國家的基礎,培養了各方面的能力。  

而今天學生們大都是死讀書、讀死書,從小學到大學,讀了近二十年的書,卻沒有基本常識和動手能力。醫學畢業博士生,卻治不了發燒感冒,治不了常見病,很多醫生沒有儀器就看不了小病常見病;建筑系畢業學生,到工地兩眼一摸黑,什么都不知道;通信工程畢業的,卻不會接光纜;農業大學建在城市,學生們少有機會接觸自然和農村,學生們對三農問題沒有認識;社會科學的學生死啃書本,根本不關心社會,只關心考試。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其中很多人沒有基本常識,沒有動手能力,卻自視甚高、好吃懶做,瞧不起技術工人、農民工人。  

理論聯系實際,必然要求群眾路線,要求人與人之間真正平等,要求知識分子、官員、和勞動人民相結合,要求人民群眾具有充分的權利監督知識分子、官員。  

我們當前的教育習慣把科學技術看成是象牙塔,看成是一些具備特殊才華的人(科學家)研究出的成果。但是毛澤東時代卻對這種觀念進行了根本變革——社會依靠的是勞動人民,是勞動人民共同創造出社會知識和技術。科學家的任務在于總結、繼承他們的經驗,把經驗提煉成為一種理論,而后再把理論教給人民。如此一來,實踐經驗與理論相結合,科學技術取得突飛猛進。  

科學家也是勞動者,科學家應該歸屬于勞動人民之中,而不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不是高高在上的一個階層。  

新中國每一項巨大成就,其背后都是理論聯系實際和群眾路線,諸如大慶油田、赤腳醫生、火箭、衛星、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等都是如此。  

今天,我們埋怨學生們沒有獨立思考、行動能力,埋怨教育不聯系實際。如果我們真的想理論聯系實際,那么首要的則是人人平等、群眾路線。沒有這樣的認識,我們就沒有機會扎根到群眾中去,社會科學就接不了地氣,學生就認識不了真實的中國;沒有這樣的認識,學生就沒有機會深入到工廠、車間、農村、科研機構,學生們如果連實際問題都接觸不到,更遑論解決實際問題?  

學以致用,帶著問題讀書是最好的讀書方式,實踐是最好的學習。可是我們把實踐的機會全都掐斷了。  

   

   

5、為人民服務,全社會學科學、愛科學,求真務實,讓科學為人民服務;今天很多人則是口頭上尊重科學,實際鉆進錢眼里,不尊重科學,尊重的是金錢名譽利益,有奶便是娘。  

這一段或許要讓很多人大跌眼鏡了!  

毛澤東時代的科學技術人員、工人、農民、軍人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勁頭學習科學技術,造出原子彈、氫彈、衛星、火箭?毛澤東時代為什么能夠那樣求真務實,尊重科學?   

很簡單,為國為民,為了祖國強盛!   

現在很多人強調物質刺激,嘲笑過去的精神的作用。殊不知沒有精神的民族、沒有文化的民族,遲早會在人類歷史上消失。精神的刺激是遞增的,精神刺激的頂點便是無私無畏,大丈夫,為國為民。而物質刺激的作用卻相反,物質刺激在前期的時候其效應是遞增的,但是等過了一個階段,其效應就開始遞減。  

今天我們很多人是口頭上尊重科學,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實際上早就鉆進錢眼里了。列寧說“幾何公理一旦違背了資本家的利益,也會被資本家當做敵人而打倒”。今天的很多例子不就是這樣嗎!  

為了錢,科學算老幾?什么符合他的利益,他便說什么正確,便說符合科學?這在當前的經濟學界、法律界、社會科學界、自然科學界、商業界不是表現的很明確嗎?那么多的專家學者昧著良心說話,公然說謊,為資本家服務,這不是很明確嗎?當前的轉基因主糧爭論中,這一點不是表現的很明確嗎?他們早就把真正的科學拋到腦后了。他們關心的只是錢!在這樣的價值觀影響下,我們如何求真務實,如何取得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专区 | 亚洲九九视频一区 | 亚洲国产动漫日韩精品一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作爱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v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