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風華正茂

什么原因促使“窮二代”選擇“絕后”?

粵之風 · 2010-09-16 · 來源:網絡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窮二代”為啥不相信“窮三代”能夠自己改變命運(轉載)  

近日來,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夠優越而表示自己不愿生育下一代的帖子,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內各大網絡論壇。窮人家的孩子注定要長期   

在窮困的環境下掙扎、他們所受的教育將比社會其他階層落后許多、他們的“窮人命運”將很難得到改變……種種理由使得一部分收入不高的年輕人在網絡上公開表態不愿生育下一代,并引起了不小的共鳴?! ?/p>

   

                                      
查看原圖  

   

結婚生子,然后將撫養孩子成人,再然后,當自己逐漸老去的時候能夠有兒孫圍繞身邊,享受天倫之樂,我想,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沒有誰會主觀上不愿意過這樣美滿的生活。然而當前,社會中卻出現了一批無奈的“被丁克”的年輕人,他們不愿意生“窮三代”,除了自身的生存壓力大之外,這其實是審視社會公平的一個絕好切入點?! ?/p>


也許有人說了,窮二代生出來的孩子未必就是“窮三代”,孩子可以憑借自己的奮斗和努力改變命運,改換門庭。對,這樣的想法不是沒有道理,但關鍵就在于為什么“窮二代”會沒有信心,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能改變命運?這才是真正刺痛人心的問題?! ?/p>


窮二代是有過切身感受的,當他們穿梭在人群中艱難的生存,因為自己沒有一個富爸爸而處處落后于他人的時候,他們怎能忍心讓自己的孩子再重復自己的悲劇。之所以不愿意生孩子,不是他們不愿意生,而是他們不敢生,因為他們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已經感受到了由貧富差距帶來的自卑,感受到了社會的不公平,而這種不公是他們沒有能力去改變的。他們知道,即便自己的孩子將來很有能力,也未必能夠出人頭地,因為社會根本就不會為他們提供改變命運的公平的平臺。一開始就輸在起跑線上,一生也會永遠落后于他人,我想沒有哪個家長愿意自己的孩子過這樣的生活。  


不愿意生窮三代,其實是窮二代對這個社會失望的表現,他們不再相信這個社會是可以公平競爭的,他們不再天真的奢望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孩子能有咸魚翻身的那天。社會是現實的,更是殘酷的。在缺乏公平競爭機制的情況下,只能是強者更強,弱者更弱,自己有高學歷,有高能力,遠遠不如有個有權有錢的官爸爸或富爸爸更管用?! ?/p>


王佳俊有個官爸爸,所以她就能冒名頂替拿著別人辛辛苦苦考來的高分上大學,而把父母是平頭百姓的羅彩霞踢下競爭臺。如此種種事件,不斷地在我們身邊上演,以至于我們會認為,這才是社會的常態:有權有錢者的后代踩在別人的頭上前進也沒有什么不正常,他們先于別人占有更多的社會優質資源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當越來越多的人對這種現象麻木甚至不得不認可的時候,我們怎能相信窮三代還會有公平的機會改變命運?  


當越來越多的窮二代不愿意生育的時候,我們的社會危機也隨之不斷加劇。減少貧困的代際傳遞,這是當今社會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一個橄欖形的社會才可能是和諧的社會,然而,如果情況向反面發展,變成了啞鈴型,那將是非常危險的,一旦中間層斷裂,社會將會分化成對立的兩級,而一旦產生對立,矛盾就會激化,社會將陷入無休止的矛盾和紛爭之中!  


我們不奢望所有人都能在奔向富裕的道路上完全的齊頭并進,但最起碼應該給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機會。《論語》中提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應盡可能地暢通社會各階層的流動渠道,讓更多的貧困家庭能夠通過努力過上富裕美好的生活。而這有賴于更為合理的社會分配機制(包括二次分配機制),更為公平的社會資源分配機制,以及更多更公平的個人發展機會。  

什么原因促使“窮二代”選擇“絕后”?  

   

                          文/粵之風  

   

   

最近,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夠優越,而表示自己不愿生育下一代的帖子,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內各大網絡論壇。窮人家的孩子注定要長期在窮困的環境下掙扎、他們所受的教育將比社會其他階層落后許多、他們的“窮人命運”將很難得到改變……種種理由使得一部分收入不高的年輕人在網絡上公開表態,不愿生育下一代,并引起了不小的共鳴?! ?/p>

“窮二代”拒生“窮三代”的觀點一出,立即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并迅速分裂為兩大陣營。支持者認為,與其繼續“傳窮接代”,還不如別讓孩子出來受這個苦。有網友說,“養育孩子是一輩子的責任,若是沒相應的經濟能力,還是不要隨便制造責任。”與此同時,反對者也不少。這部分網友表示,做父母的沒有權力不讓孩子出世,因為孩子畢竟是維系家庭幸福的紐帶,也是社會的希望所在?! ?/p>

據國內某知名門戶網站開展的一項投票調查中則看到,有45%的網絡投票者表示,不生育“窮三代”的說法“沒錯,是生存壓力下的無奈之舉”?! ?/p>

筆者以為,“窮二代”拒生“窮三代”是深層的社會原因所造成的,應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 ?/p>

首先,不合理的社會資源配置,讓“窮二代”感到生存的壓力,所以拒絕生養下一代?! ?/p>

不想要孩子的年輕人所受的教育程度都不低,最起碼也受過高等教育。但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大學生就業難,就是找到了工作,相當一部分大學生也是勉強就業,就是說工作不穩定,所從事的工作與其所掌握的知識不相符。例如學工科出身的大學生在殯儀館給死人當化妝師,又如學文科的大學生在沐足城當技師。筆者不是歧視這些職業,而是想通過這樣的事例來說明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公平。因為這些人的前輩不處于社會的頂層,手中沒有掌握可以給子女受益的社會資源,他們的后代們沒有辦法享受社會資源的優勢。例如在公務員的招考中,在與別人的競爭中,一個有背景的人和一個沒背景的人的競爭結果是不同的,在同等的條件下,錄取的肯定是有背景的人,淘汰的必然是沒有背景的人,除非沒有背景的人的優勢高出有背景的人很多。又如掌握著社會資源分配的人,一般都有能力讓自己的后代進入工作穩定且收入較高的工作崗位,“窮二代”們只好在較底層的社會里參與競爭。在這樣的環境下,“窮二代”承受著生存的壓力,不愿意生育下一代就是很自然的事?! ?/p>

其次,分配制度的不公,生存壓力過大,生育成本過高,降低了年輕夫婦生孩子的意愿。  

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實現了總體經濟巨大飛躍,但是配套的社會制度改革相對滯后,使得社會競爭環境相對嚴峻。由于分配制度的缺陷,出現了一些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越來越窮的現象。現在很多大學生剛參加工作的工資是與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倒掛的。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方,一個剛畢業的大學本科生的工資也就是二千元左右,在較不發達的地區恐怕就是一千元左右,剛剛超過過了發達地區最低工資標準920元的最低線。就當前的消費水平而論,這點錢也只夠維持自身的生存,根本沒有足夠的剩余來養育下一代。社會的生存壓力過大,生育成本過高,大大降低了年輕夫婦生孩子的意愿?! ?/p>

最后,“獨一代”承擔著照顧長輩的壓力,使許多“窮二代”不愿意生養下一代?! ?/p>

現在的年輕人面臨照顧多位老人的壓力,許多人不愿意再生一個孩子來加大這方面的力?,F在大部分處于育齡段的年輕人都是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后出生的“獨一代”,面臨給老人養老送終的壓力。獨一代結婚后,最少面臨照顧四個老人的責任,如果再加上祖父母,有的可能要照顧八位老人。他們已經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必須負起照顧老人的責任,頗感經濟與精神上的壓力。由于自身的生存環境惡劣以及來自家庭的壓力,已經讓本來有限的收入無法滿足日常的最基本開支,年輕人也就很自然不愿意因為多一個孩子而加大自身的壓力?! ?/p>

有專家認為,“窮二代”、“窮三代”問題的提出,本身要將其放在“富二代”、“富三代”這樣的語境下來看。為什么在經濟發展的今天,反而出現了這樣的話題?為什么“窮二代”會沒有信心,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能改變命運?這才是社會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我們的社會要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就應當盡可能地 減少貧困的代際傳遞,盡可能地暢通社會各階層流動的渠道,讓更多的貧困家庭通過努力過上富裕美好的生活。而這有賴于更為合理的社會分配機制(包括二次分配 機制),更為公平的社會資源分配機制,以及更多更公平的個人發展機會?! ?/p>

專家分析的很透徹,一句話,有賴于政府積極推進深層次的改革,才能讓“窮二代”改變不想生兒育女的意愿!  

深度挖掘:“窮二代”絕育源于對不公平現實的絕望  

《我不想給月薪2500元的窮老公生孩子》、《已經生了“窮三代”的“窮二代”,你們對得起你們的孩子嗎?》……近日來,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夠優越而表示自己不愿生育下一代的帖子,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內各大網絡論壇。窮人家的孩子注定要長期在窮困的環境下掙扎、他們所受的教育將比社會其他階層落后許多、他們的“窮人命運”將很難得到改變……種種理由使得一部分收入不高的年輕人在網絡上公開表態不愿生育下一代,并引起了不小的共鳴。(《文匯報》 8月30日?。 ?/p>


  有社會學專家說這是一種“相對貧困”引發的焦慮。并認為,如果這種現象繼續發展下去,有可能會造成一種人口素質的“逆淘汰”。的確,這是時代的悲劇,是社會發展的一個硬幣的另一面。當然,我們不否認其中一面,即如今絕大多數公民的物質生活條件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更為殘酷的現實也預示著貧富分化日益嚴重,社會資源占有量和社會地位的代際傳遞日益明顯。這已經不是浮躁和功利所能解釋得清楚的了。  


  當那些富有知識和財富的階層把“丁克”視為一種時髦時,窮二代的“丁克”卻是對整個社會的失望和控訴了。如果用法國社會學家圖海納的“馬拉松”理論來表述,近些年來社會結構最重要的變化是,從一種金字塔式的等級結構變為一場馬拉松,每跑一段,都會有人掉隊,即被甩到了社會結構之外。被甩出去的人,甚至已經不再是社會結構中的底層,而是處在了社會結構之外?! ?/p>


  他們的生計和生活都是脆弱的和不確定的,而且,在中國,那些被排斥在體制之外的窮二代靠的是黑色收入維系生活,失去生活來源的陰影就像齊脖的洪水,隨時會將他們淹沒,他們無法突破這個被封鎖的世界。而且,社會資源分配方式還打上了“世襲”的烙印——出生決定命運的世襲制最終推翻了按年齡層分配的制度合理性,使得貧富不均很可能在代際間傳遞,這也就使得不同的收入階層逐漸斷裂化、碎片化、結構化?!稗r二代”、“窮二代”、“富二代”和“官二代”等現象的呈現,便是明證?! ?/p>


  恩格斯在他最著名的著作之一《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曾著重說明了很多生活貧困的工人如何易于患病以至死亡的必然性。他指出,“食物的量也和它的質一樣,是由工資決定的。”那些工資少的工人往往“不是直接由于饑餓而是由于它的后果死掉的”。西方學者查德威克也指出,貧困與疾病之間存在著一種直接的、動態的聯系,一方面是貧困導致了疾病,同時疾病又導致了貧困,兩者之間會產生一種惡性循環。那么,我們也可以從這個層面去理解為什么窮二代不愿意生育,產生“窮三代”。貧困讓窮二代萌生了絕育的念頭,如不絕育則會產生出窮三代,代代相傳,無窮無盡。這與此前屢禁不止的“越窮越超生”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對比,也在一定程度上警示我們,生育的質和量,其實也是區別貧富的一個社會性標桿。易言之,貧富階層的區隔和分化已經越發前置,從不輸在起跑線上,到窮二代不愿生窮三代,有一個灰色而清晰的軌跡?! ?/p>


  所以,與其說是絕育,倒不如說是絕望。前者是個人求諸于己,以自己的身體作為對抗社會不公的僅有的旗幟,作為中國“無后為大”的傳統文化的顛覆;后者則是前者在思想和心靈上的深化,生育和宗族延續的欲望無奈地在挫敗感和被剝奪感中化為烏有,旗幟已經倒下,留下自己茍且偷生。不得不說,貧富懸殊、社會分化和等級歧視等問題就像一根根碩大而畸形的刺,讓任何有良知的人都深感不安?! ?/p>

隱含的社會危機:民眾生存本能和憂慮情緒的流露  

城市和農村居民因為經濟基礎、住房等現實條件,使自己的預期生育年齡推遲了2.1年。在北京等一線城市,小兩口月均收入達8000元以上才敢生孩子。記者從“中國城市和農村居民生育意愿調查”的數據發布會上得到上述信息。  

  小兩口月均收入達到多少才敢生育子女?調查顯示,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一線城市,受訪者的心理底線是8078元。對此,你有同樣的感覺嗎?筆者正處于“生育子女”的人生階段,頗為認同這一調查結果,甚至覺得收入再高一些才能“生育子女”,因為周圍同事的“生育子女”經驗足以證明從小孩出生到上大學對普通人來說意味著一個天文數字?! ?/p>

   

  無獨有偶,論壇上“我不想給月薪2500元的窮老公生孩子,我錯了嗎?”的帖子引起眾多關注,其理由就是“沒有多大信心,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內,生活估計不會有太大改觀”“現在的首要任務是生存”。對比之下,在筆者看來,無論是“老公月收入2500元不愿生窮三代”,還是“一線城市夫妻月收入不足8000不敢要孩子”,都是害怕后代成為“窮三代”的表現,都足以說明了公眾中間存在的焦慮情緒和對未來“向上流動”可能的絕望。這不能不引起社會的重視和警惕?! ?/p>

   

  一個首要的問題是“窮二代”的孩子注定是“窮三代”嗎?靠什么讓“窮二代”或者工薪階層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而不是無奈和憂慮呢?對于他們的憂慮,我們能說是缺乏責任感或者是逃避嗎?我們憑借什么來消除“不敢要孩子”的社會情緒呢?  

   

  厘清這些問題離不開對社會分化和階層板結化的認識,學者 孫立平 先生說,我國社會中出現了一個掌握文化資本、政治資本和經濟資本的總體性資本精英集團。目前,這個掌握總體性資本或者說全能性資本的精英集團不僅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似乎愈加壯大。而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全能性資本的一個根本特征,就是贏家通吃,與此相對應,則是“貧家通貧”。由于全能性資本過多地壟斷、操控了社會資源,從而限制、剝奪了社會中下層對社會資源的分享,這是產生“窮三代”憂慮的前提。  

   

  在“貧家通貧”之下,在巨大的生存壓力面前,教育、醫療、住房占去了收入的絕大部分,甚至其中任何一項花費都會將人牢牢套住的時候,加上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脆弱,致使民眾難以積蓄起繼續發展資本的前提下,在筆者看來,出現“窮三代”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著太多事實支撐的客觀情況。因此,出現“一線城市夫妻月收入不足8000不敢要孩子”就是民眾民生壓力的折射,更是對未來生活感到悲觀的反映。  

   

  現代心理學家發現,人與動物的最大差別在于,人對不存在的東西會產生恐懼——而不知這種恐懼從何而來。但是,隱藏在“一線城市夫妻月收入不足8000不敢要孩子”和“老公月收入2500元不愿生窮三代”背后的醒目事實是民眾生存本能和憂慮情緒的流露,他們恐懼的恰恰是生存和未來。這不僅僅是一種心理危機,更是社會危機和社會發展短板的證明?! ?/p>

   

  “生育子女”不僅關系到每一位國民的福祉,而且還關系到社會和諧。因此,它不僅是一個重大的民生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如果看不到“一線城市夫妻月收入不足8000不敢要孩子”和“老公月收入2500元不愿生窮三代”背后的公眾憂慮,單單囿于問題本身,并不能解決爭議,相反,還會導致問題的蔓延和加重?! ?/p>

   

  筆者以為,“月均收入達8000元才敢生孩子”也是社會情緒的表現,而消除“生育子女”就等于“窮三代”出現的公眾憂慮是整個社會的必答題。  

窮二代網友自述真實經歷:活不起我只能‘殺人’了  

窮二代:活不起我只能殺人了  

近日來,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夠優越而表示自己不愿生育下一代的帖子,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論壇。一部分收入不高的年輕人在網絡上公開表態不愿生育下一代,并引起了不小的共鳴?!案F二代”拒生“窮三代”的觀點一出,立即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有45%的支持者認為,不生育“窮三代”的說法“沒錯,是生存壓力下的無奈之舉”。與其繼續“傳窮接代”,還不如別讓孩子出來受這個苦。有網友說,“養育孩子是一輩子的責任,若是沒相應的經濟能力,還是不要隨便制造責任?!薄 ?/p>

我還真認識一個典型的窮二代,三十二歲,攜妻在北京打工。夫妻兩人月薪6000多,支付房租水電和生活費用之后每月大概要存2000多塊。日子過得稍稍有些拮據。存錢的目的很簡單,他們希望在北京有一處自己的住房,可往往是7月份還買得起4平米,到了8月份又存了兩千塊之后卻連3平米都買不起了……  

在這種生活狀態之下,朋友之妻懷孕了。  

朋友三十二歲,其妻三十歲,按說,到了要孩子的年齡了。朋友卻忍痛說:打掉?! ?/p>

我勸他:孩子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養活,有口吃的就中?! ?/p>

他很堅決:活不起,我就得殺人了?! ?/p>

最終那個所謂的“窮三代”沒能看到這個陽光明媚的世界?! ?/p>

朋友哭的很厲害,他攥著我的手說:你以為我不想要個孩子嗎?我想,管他兒子閨女我都想,可是,你告訴我,我咋養?我養的起嗎?先不說生個孩子得多少錢,咱好歹還算生的起,吃呢?吃啥?咱沒錢,吃不起好奶粉,吃便宜的不敢吃,名牌還能把孩子吃出結石呢;好,將來進幼兒園?上小學?咱沒錢,咱花不起那昂貴的贊助費;念不了一個好小學就念不到好中學,念不到好中學將來高考怎么辦?我沒有錢給他買分,也沒有錢供他念那種收費昂貴的大學,我更沒有錢送他出國鍍金;那咋辦?他不念書能有啥出息?跟我一樣一個月掙三千塊錢嗎?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吃不喝也買不起兩平米的房子?不念書我給安排工作嗎?我認識誰?我不是富翁,我沒有社會權利,誰給我面子?誰看得起我孩子?  

……  

他還說了挺多。  

總之道理就是,既然不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那何必要孩子受這份苦遭這份罪?窮人家的孩子注定要長期在窮困的環境下掙扎、他們所受的教育將比社會其他階層落后許多、他們在將來的入學、高考、就職等各個方面都會落后于別人,他們的“窮人命運”將很難得到改變……  

即便他的擔心并不多于,但是做父母的就有權力不讓孩子出世嗎?孩子畢竟是維系家庭幸福的紐帶,也是社會的希望所在。如果真的45%的窮人都生不起孩子了,那社會怎么辦?  

所以這一定已經是是一個社會問題了?! ?/p>

所有的社會問題便都有專家來解釋,專家認為:我們的社會要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就應當盡可能地減少貧困的代際傳遞,盡可能地暢通社會各階層流動的渠道,讓更多的貧困家庭通過努力過上富裕美好的生活。而這有賴于更為合理的社會分配機制(包括二次分配機制),更為公平的社會資源分配機制,以及更多更公平的個人發展機會?! ?/p>

專家的希冀是相當美好的,大概因為專家只看到了社會問題的存在,然后其實也想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更不會去想問題產生的原因,他們只會描繪一個非常美好的肥皂泡,騙所有的窮人說:你們要相信社會,相信政府,你們一定會和其他人一樣共同富裕的,你看,不是有二次分配機制嗎?專家,你說這話問沒問那些有錢人啊!  

有這閑心您還是琢磨琢磨怎么解決社會問題吧,我們窮,我們也不靠救濟,我們只希望有一個公平和諧的競爭環境,如此之下,我們相信,窮二代將更有力量!  

網友觀點:  


1、其實還是社會的公平機制出了很大的問題,這個社會你再有能力還是沒用的,窮人想要出人頭地,除了要有能力還要有機會,而這個機會對于窮人來說少的可憐,對于富人人來說機會多了很多...窮3代是很難靠自身的努力改變命運的,換我現在,也不敢生孩子了?! ?/p>



2、說穿了是政治制度問題,市場經濟好但若沒有配套真正對權力監管的制度則完全走樣:權力者拍手笑,強者恒強;無權者,無奈苦笑;貧窮者自認命,弱者恒弱。權力者制訂的政策對權力者有利立馬施行,對權力者不利則一拖再拖,窮人難以翻身。


3、有一些人是靠所學專業進了國有企業,工作中發現,基本上企業中60%的的人都是“關系戶”,這些人專業技術水平不過關,或者就根本啥也不會,為安置這些啥也不會的,便催生了個些附屬部門出來,沒有技術含量,但收入比一線干活的都高。實際上這樣的國有資產企業變成了家族式產業了,私下都是領導的子女親戚,又或者是某政界領導的子女親戚,單位領導可以自己開著公車作為私車上下班,企業的生產能夠維持下去,完全要靠這些夜夜加班的實干人員,靠勞動人民的汗水去養活這個龐大的關系鏈,雖然是不公平,但是我們沒有能力改變這個社會模式,再別談什么多勞多得了,很凄涼的,窮n代要想翻身,要有更高的自身能力還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4、這就好比登珠峰,富二代是從半山處的大本營處開始,他的父輩們修建了這個大本營,因此他可以藉此往上。而我們這些窮二代呢,此時要是在到大本營的途中那都是個中翹楚,大多數都在海平面以下找上岸的路呢,等你辛辛苦苦登上了岸,終于能看見陽光的時候,以為從此算是上了一個臺階,才TM杯具的發現,富二代已經登頂了。


5、不是他們沒信心,是這個社會沒有讓她們又信心的機會。一個窮孩子出生前就輸在“基因”上,一出生就輸在人生起跑線上,成長過程中又輸在教育培養上,成人后更是缺乏父輩的提攜,他們成功的幾率又有多大?即便能僥幸翻身,其間的心酸苦楚“掉三層皮”又豈是一般人所能承受?

  

》》》參與調查 窗體頂端   

你認為自己是窮二代嗎?  

1.是                   (87.8%) 3671   

2.不是                (12.2%) 510   

如果你是窮二代,你會生育下一代嗎?  

1.看情況吧,暫時先不要       (37.36%) 1562   

2.會,肯定會要孩子的         (31.48%) 1316   

3.不會,堅決不要             (31.16%) 1303   

如果你不想生孩子,原因是什么?  

1.擔心孩子出生后就輸在起跑線上,以后處處落后于別人  

                (43.65%) 1825   

·                                 2.生孩子,養孩子成本太高,自己承受不起  

                (43.27%) 1809   

·                                 3.其它                      (13.08%) 547   

如果你是窮二代,你是否相信自己的孩子將來會自己改變命運?  

1.不相信,在不公平的社會環境中,一代落后,代代落后  

                (73.02%) 3053   

2.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實現  

               (26.98%) 1128   

     

我要投票調查長期有效|投票人數:4,181人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一色屋任你精品亚洲香蕉 | 日本精油按摩视频福利精品 | 自拍亚洲日韩一区 | 亚洲欧美在线第一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在线资源AV每日更新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