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年幸福婚姻第一殺手與應對
聞訊“伙伴”不擂鼓,隨手摟去“兩萬五”。(2.5萬億)
戶戶獻出六、七萬,十三億人皆悲苦!
主流忙于關博客,宏良黎陽說不得。
怒發沖冠向何處,資改“精英”罪當磔!
開頭幾句,不是主題。但眼睜睜看到當下一系列罪惡現象,悲憤而發。
有網友對被美國摟去我勞動人民天量血汗錢2.5萬億,提出追查外管局的責任,是策略還是幼稚?這那里是外管局大員的頭顱就能承擔得起的?這一震,相當于8個“5.12”汶川大地震啊!
發個帖子批幾句有什么意義?還不如沉默。所以,近來已中斷了對《高中歷史教科書》的批判和對于其他社會問題發表意見,也暫時停止了發帖。
但想來想去,我們就此停止爭鳴,不是自動放棄了對于走資派、漢奸和一切反人民的反動分子的斗爭嗎?不能。我們要繼續努力,我們要利用僅有的輿論空間首先在輿論上同他們斗爭到底!我還希望這個帖子能夠長壽。因為一年多來,我已經有三個帖子是短命的,那都是費了些心血寫成的。在網站往往只能掛一天半天。5月31日的《大國悲音》掛了一天后被刪,就是個例子。昨日,一篇向蘇鐵山老師等數十名網友致敬的帖子,掛了不到十分鐘就被刪了,請問,這些人為什么這么心虛?
真正的共產黨人是襟懷坦白的。明確地說,這個帖子,也是存心要挖資改“精英”們的墻角的。
就幸福而言,不同時代,不同的人,不同條件下,其幸福觀或幸福感是不同的。比如,在毛澤東時代,絕大多數勞動人民,他們以能夠親眼見到毛主席就深感幸福,尤其是突然見到了毛主席,就更是激動得睡不著覺,工作起來也會干勁倍增。因為那時勞動人民與國家領導人都是平等的。很多人可能還記得新疆的那位庫爾班大叔,不遠千里騎毛驢到北京見毛主席的幸福情景的故事。在那個時代,這樣的故事很多很多。很多青年以能夠當上勞動模范到北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見為最大幸福。文化大革命期間,1800萬紅衛兵先后到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見的幸福感,很多人可能至今還記憶猶新。而那時的女青年,則以能夠愛上一個人民英雄、勞動模范或先進工作者為幸福。經過毛澤東時代的絕大多數青年人,盡管不覺得那時物資豐富,但人們的精神卻是很愉快的,幸福的。
三十年來至今,那些持續制造謊言,顛倒黑白,把毛澤東時代誣為一無是處的極少數人,比如像李銳、茅于軾、辛子陵、謝韜、楊繼繩們,不過是些在骨子里就好逸惡勞,以偽自由民主搞“輪流坐莊”(多黨制)為名,行地主資產階級專政之實,不勞而獲,企圖永遠騎在人民頭上當老爺的封建殘余分子,地主資產階級分子,黨內叛徒和帝國主義分子及其走狗。而這些人,畢竟是極少極少數人。那時,他們這些人,是不能夠像今天這樣可以不勞而獲,為所欲為,任意壓迫和掠奪廣大勞動人民的。所以,他們痛恨毛澤東時代不足為奇。
這些情況,今天許多青年人一時是難以理解的。這是三十年來所受的教育不同使然。聽到偽精英們編造的謊言太多,所受的欺騙太深了的緣故。當然,我們也不會要求把當年青年朋友們的幸福觀,強加到當代青年們的頭上。也不會要求當代青年們回到毛澤東時代去。
在這里,我不是為了同青年朋友們泛泛而談人生幸福價值觀問題。而是希望同大家一起交流當代條件下,人們“仰望星空”過后,青年男女“腳踏實地”的愛情和婚姻生活幸福與目前住宅制度的關系問題及應對策略。
關于性愛幸福問題,北大孔和尚孔大俠有個論斷:“能夠在禁欲和縱欲之間保持一個良好的平衡,才會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四十五歲風滿樓》p255)這是僅僅從人的性心理和生理來說是完全正確的。大俠的根據是美日等國很多人存在性心理和生理障礙——“不能人事”,不是他們體質不行,而是他們長期“拿性太不當一回事”所致。
而謀害中國當代青年男女的愛情和婚姻幸福的第一殺手,既不是心理或生理方面的,也不是價值觀方面的。日本有10%的男青年“不能人事”,有可能是縱欲所致。但中國當代絕大多數男女青年“不能夠人事”,幾乎到了“絕欲”程度,卻不是縱欲和禁欲之間的度把握不好,而是資本家、偽精英和走資派們把青年們愛情和婚姻幸福的唯一自由空間——“洞房”完全剝奪了。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廉思主編的《蟻族》一書提供的有關數據,是一個參照:"蟻族"存在"婚戀困境"。"蟻族"中,未婚人數占總數的比例特別高(93%),絕大部分處于未婚狀態。……"。如果經濟條件允許,該群體的結婚比例應該比較高,但目前只有7%,結婚的比例很低。
去年4月下旬,我在烏有之鄉發了一貼,提出了關于解決住宅問題的一個思路。雖然很粗糙,但是,提出的原則是值得堅持的。當時提出解決住宅問題的思路,并沒有與青年朋友們的愛情和婚姻幸福問題聯系起來。將這二者聯系起來,是后來進一步綜合觀察與思考的結果。
最近,在網上流傳著一首關于高考0分的作文,其中的一個段落,證明去年我提出的這個原則與當代青年的愛情和婚姻幸福是有直接關系的:
“別了最美的青春,
從明天起, 我進入另一個世界
從明天起, 做一個幸福的人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sunhontao2010年四川高考0分作文《最美的青春》)
去年我提出解決住宅問題的基本思路的核心原則如下:
住宅地權,人人生而具有;任何人或機構無權侵占或出賣;如果有人勾結起來剝奪他人生而具有的住宅地權,并以此創造GDP或謀取暴利,是對于個人天然權力的惡意侵犯。
這個思路的核心原則——“住宅地權,人人生而具有”,應該視為人們住宅權力的天然法則。中國原始社會“有巢氏”為什么萬古不朽,就因為他為人類解決了“住宅”問題。
這個原則有三個主要內容:一個是人人生而具有的住宅土地權任何人或任何機構都無權剝奪。因此,居民購買住宅時對于這部分地權面積的土地應費稅全免;比如,假設法律規定每個人,生而具有住宅土地權為50平米,那么,這50平米土地費稅都應該免收。當然,這個人人生而具有的住宅土地權,應根據大中小城市有一個適當的區別,比如一線大城市規定人均30平米,二線城市規定為45平米,以此類推;另一個是對于居民住宅,只應收取建筑設計、材料和建筑機器費稅及支付勞動報酬;三是對居民住宅超自有土地權面積部分累進增收費稅。比如兩人生而具有的住宅土地權合而為100平米面積,那么超過100平米以外的部分,就應按市場價格收取土地費稅。但超面積部分也不是無限制的。如果無限制,巨富人群又會侵占他人地產權力。所以,應該以超面積部分的大小累進增收費稅。比如,超出120平米的費稅率增加多少,超出150平米費稅率再提高多少,以此類推累進增收費稅。再設定一個住房面積的最高限額。比如,不管你是誰,有多高的地位或多有錢,一戶人家的住宅面積最高都不能超過300或400平米。這個住宅面積最高限額在大中城市尤為必要。當然,這個設想很粗糙,還有很多具體矛盾,比如,進入某個城市工作多少年的居民才能享有該城市的住宅土地權,鄉鎮或農村的住宅土地權是多少等等。
這個思路,雖然是一個初步設想,但如果能夠推動原則實現,就能夠讓絕大多數當代青年男女,甚至未來的子孫們都能比較順利地牽著相愛的人的手,進入明亮的洞房!這可決不是理想主義的烏托邦,而是很務實的主張。
這個思路的聲音,由于不是什么茅于軾、吳敬璉、厲以寧一類“高端經濟學家”或重要領導人提出,而是出于無產階級之口。所以,盡管有人在我的文章的跟帖中對此發表了深為贊同并認為是可行的意見,但在偽精英們、資本家和地方政府聯合支持下一路高歌猛進的房地產市場大潮中,早就被淹沒得無聲無息了。
此后,一直想以當代住宅問題為題,同青年朋友們開展一次“務實的”關于愛情及婚姻幸福問題的思想交流。共同討論和認清當代青年人的愛情及婚姻幸福與住宅問題的關系,青年朋友們應該如何共同努力推進當前的住房制度革命等等,為此,看了很多資料和搜集了很多信息,也積累了一些材料,但卻一直未能如愿。原因很多。這里不多說了。
今年兩會期間,我除了高度關注關于反“轉基因”主糧種植問題外,我還特別關注到大會關于住宅問題方面的信息。有兩位代表很有價值的意見,有必要在這里反映出來。
一位是全國政協,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梁季陽委員,他3月8日下午的大會發言:認為造成當前高房價的病根在于土地壟斷,規范房地產市場要降低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程度;他說,需求大于供給是錯誤的輿論導向。公開批評指出:“世界上沒有一個大國是靠出賣土地來支撐政府支出的。”梁季陽委員發言8分鐘,獲得了在場2000多位委員的5次掌聲。
另一位是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代表,提出了一個解決城市居民住房難的思路。他認為,政府應該建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基本住房保障制度是對每個公民公平權益的保障。就是建立覆蓋全民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城市也可以嘗試地、房分離的辦法,即國家給城市居民提供土地,蓋房的錢由居民們自己想辦法。
杜德印代表今年在兩會期間提出的這個思路,正與我去年4于26日在烏有之鄉正式發帖,以《走出危機的契機:實施“全民住宅”工程》為題討論過的基本思路完全吻合。
最近,網友白陽也提出了“住房問題現在卻成為中國青年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的見解,說明人民的感受和認識是完全一致的。
這里,我們是拋棄了人的本質,僅從人的一個重要側面來談人生的幸福與某些事物的關系問題。我們知道,人是需要愛情和友誼的動物。人如果沒有愛情,沒有友誼,生活在冷漠之中,是沒有絲毫幸福可言的。這就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這一著名詩句的來源。當代社會頻出的自殺現象,與此不是沒有關聯的。何況還會遭到莫名的歧視和人格的侮辱。
裴多菲這首著名詩篇還有后兩句:“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這首詩告訴人們,對于人,自由是最可貴的。生命、愛情和自由,它們的排列順序是:自由>愛情>生命。我以為,這是人生幸福的一個比較正確的排序,是一個真理。
當然,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生命自然是最可貴的。但是,有了生命,沒有愛情和友誼,人的生命也就沒有什么意義。對于熱血滿腔的青年人是如此,對于老年人,也是如此。但是,人們建立愛情和友誼,除了一定程度上價值觀的影響外,不是完全沒有客觀條件的。
今天,中國的社會主義,已經被走資派、漢奸和偽精英們弄得面目全非。當代青年勞動者不僅被人為地強行剝奪了無產階級的階級大愛和階級友誼,也被徹底剝奪了一切自由。他們除了可以自由地為任一個資本家當牛做馬以外,他們幾乎一無所有。甚至很多青年連自我思考的能力也被完全剝奪了。這不是青年們自身的問題,而是社會的腐朽墮落環境與教育倒退的必然結果。
失去自由自然是不幸福的。如果說沒有了自由,還擁有愛情和友誼,也還是談得上些許幸福的。失去了自由,同時又失去了愛情和友誼,對于一個人來說,就無絲毫幸福可言了。
當代社會生活事實證明,青年真正愛情與婚姻幸福的喪失,是與他們無力購買高價住宅直接關聯著的。青年朋友們相愛牽手結婚,最起碼條件,需要有一間洞房。然而,在當代,這對于絕大多數青年來說,卻用一輩子的努力都做不到。他們買不起高價住宅,甚至無力買得起一間明亮的洞房。男女青年相愛,但怎樣牽手步入婚姻殿堂養育兒女?很多青年往往因此徹底失去了真正的愛情和婚姻幸福生活。盡管你可能累死累活地努力奮斗著。
同時,當代女性選擇男性為伴,常常不得不以男方有沒有住宅為先決條件。因為她們不愿意為了成家之后還要到處搬家或長期為著歸還房貸而憂愁著,或蝸居著和痛苦著。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女青年為了住宅問題不得不委身于自己完全不愛的男人,甚至有許多女青年不得不痛苦地出賣自己本應獲得個人幸福的美貌青春。對于這許多女青年,她們愛情幸福就被無情地徹底剝奪了。她們可能掙到了住宅,但卻不得不告別自己真正的婚姻幸福。
耳聞的不說,我親眼所見的就有好些相愛的青年大學生,走向社會就業和未就業的,因為住宅原因,最后都不得不灑淚而別忍痛分手。這樣的事,大多數人身邊都可能發生過。許多青年自身就痛苦地體驗過。
現實生活證明,即便一個老頭或丑陋的男子,只要有錢購買豪華住宅,就有可能強娶美貌青年女子甚至誘奸幼女,因而也就剝奪了一個青年美貌女子或一個幼女的終身幸福;而一個英俊小伙或強壯青年男子,因為沒有足夠的錢購買高價住宅,就不能娶到他心儀的美貌青年女子,這個青年男子的終身幸福也就可能徹底泡湯而陷于終身苦悶。
這種現象與青年就業與否的相關程度是比較低的。因為對于當代青年們來說,只有極少極少的青年有可能獲得高薪就業機會。這極少數青年中大部分要么有關系、有后臺,要么父輩擁有巨大權力或巨額財富,要么有著較好機遇,只有更少得可憐的青年,是因為付出了極其艱巨的努力而獲得的。這極少極少數人對于高價住宅是不在乎的。因而,他們要娶得心愛的青年女性過上甜蜜生活也是不成問題的。而對于絕大多數青年來說,即便就業有個比較理想的工作,他也只能終身對著高價住宅望房興嘆。所以,要想娶得心儀的女性為妻,過上自己想望的幸福生活,也就成為夢想甚至妄想了。
同樣,即便大幅度提高勞動者報酬,其增長的速度和幅度,也遠遠跟不上住宅價格的增長速度和幅度。一套住宅,足以將一對戀人一生奮斗所積累的全部財富吸干。甚至要傾其兩代人的努力和積累,才能買得起一套并不寬敞的住宅。
我們由此認定,謀殺絕大多數當代青年愛情與婚姻幸福的第一劊子手,就是市場化制度的高價住宅。其背后真正元兇是走資派、資本家和偽精英們。而最終禍根是資本主義剝削制度。
我們知道,三十年前,新中國走的是社會主義道路,雖然由于剛剛開始社會主義建設,為鞏固人民的新政權有許多重大的基礎性建設要做,比如治理水患和農田基本建設,工業化基礎建設、國防建設、科技與文化教育建設等等,加之帝國主義國家對于社會主義國家的仇視和封鎖,而且是在中華民族歷經百年戰爭之后,極端貧窮落后,百廢待興,社會能夠動員的財力和物力都很有限,因此,那時住房條件還是緊張的。但房地產是公有的。工作調動時,組織上都會考慮給調動者安排住宅問題。在工廠里或某個單位工作的青年,一旦確立戀愛關系,只要向組織提出申請,組織上按年齡要求批準了結婚,單位(工廠)就會積極為結婚青年解決住房問題,盡管不是那么理想,但至少青年們不用因此而犯愁。并且,那時的女青年選擇對象,也不是以男方有無住房為條件,而是以男方是否積極上進為標準的。至少,這就是真正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一個側面的充分體現。
現在,經過洋奴們近三十年的西化洗腦,男女青年們的價值觀都發生了根本變化;福利化的住宅制度也被走資派、偽精英們和資本家們聯合起來徹底顛覆了,容納男女青年們愛情幸福生活和養育兒女的重要空間——住宅,成為了極少數人掠奪絕大多數人財富的殺手锏,這就為青年們解決愛情和婚姻問題設置了人生愛情幸福道路上的、幾乎不可逾越的最大障礙。
對此,還是有人很“關心”的。為了解決當代青年們的幸福生活,“著名的”茅于軾先生創造了70歲買房的“光輝理論”。并且,在重慶市提出要為廣大買不起住宅的勞動人民建設大量公租房時,茅于軾先生又非常及時“英明”地指出“這不合算”,并且曾經強調過經濟適用房“不能建廁所”。
最近,“一生只崇拜過一個外國人”的張五常先生,面對必然崩潰的房價,又以“大師”自居,要用臭不可聞的、“拿得準才能掌握”的、而且是“今天的后起之秀一般沒有學過”的“邏輯與概念”,要“向北京的朋友解釋資產價值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了。在他眼里,房價高就是“財富”,“房地產是財富累積的倉庫”,并且安慰勞動人民說:“只要地價升后不跌,中國人民的收入早晚會上升”。 不過,張五常先生如何解釋美國人民的收入早就上升過了,為什么“兩房”今日也會徹底破產,人民也會買不起房?
這就是“為富人說話,替窮人辦事”的茅于軾、張五常“精英”給勞動人民在住宅問題上出的主意和辦的唯一實事。對于他們,積累了“財富”(一堆死物資或死資源),就證明了他們這些“精英”存在的價值和“理論的正確”。但青年伴侶們住得上住不上房子他們是不管的。而恰恰青年們最不需要的是什么“財富”或“邏輯與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洞房”。
至于某些政府部門,為了顯示其“政績”,也與少數人勾結起來,經常向人民大眾發布虛假信息,給人們造成一種假象:高房價是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現在及將來的一個時期內,住房是剛性需求,而建設總是跟不上的。但實際情況卻完全相反。王小廣研究后發現:“過去5年里國內10%的最富人口買去了50%的房子,40%的富人買了85%的房子,剩下60%的普通百姓只買了15%的房子。”(轉引自時寒冰:中國社會已病入膏肓)還有學者提供的確鑿事實是,國家電網智能統計表明,全國660個城市有6540萬套住宅是空置的。空置住宅的這一數據以六個月的電表讀數是零為依據。所以,我們認為這個數據不僅很準確,而且巨大。如果加上今年以來大量投資住宅建設和銷售商品住宅量降價升的情況,到目前為止,空置住宅已經遠遠超出了6540萬套存量。這個數量,足夠3億左右的人居住。但這些天量住宅(物資財富)卻被掌握在極少數資本家、民間炒房團、銀行和部分政府官員手中。據郎咸平老師近日提供的情況,甚至有一部分房地產掌握在美國的高盛集團掌中。
這樣看來,對于茅于軾、張五常一類偽精英們、某些政府部門或機構的什么發言人的話、藍皮書、綠皮書、白皮書,還值得青年們相信嗎?住建部和統計局的官員們提供的證據可靠嗎?
那么,資本家們在住宅問題上也是一樣,與政府和偽精英們聯合起來向人民說謊,欺騙人民。他們則操縱市場,不斷地制造銷售火爆和價格上漲的假象。鼓動人民把手中的幾乎所有積累都爭先恐后地全部砸在住宅上,并且讓你背上終身債務。
所以,今天要徹底解決絕大多數青年們的住宅問題,遇到的阻力是巨大的。在目前的市場化住宅制度和高價住宅條件下,在偽精英們和貪官污吏及資本家們的聯合干預欺騙下,絕大多數青年個人基于解決住宅問題的努力都將徹底化為泡影。因為在不平等“發展”條件下,只有極其有限的少數人能夠通過奮斗,賺大錢并輕而易舉地買得起房。所以,目前的這種高價住宅狀況和住宅制度如果不進行革命性的變革,不能夠回歸毛澤東時代的福利化住房制度,當代絕大多數青年也許到了70歲還沒有足夠的人民幣買房。因為,當代青年們不能夠也像“著名的”茅于軾、李銳、謝韜先生們那樣,到了晚年,在揭去了“冤屈”的真右派帽子后還能夠獲得一筆不菲的額外的補償金,用于購買極其廉價的住宅。因為當代青年們只有可能成為終身的雇傭勞動者,獲得極其有限的勞動報酬,而沒有機會被打成右派之后再獲得補償。
提出這個問題,沒有什么特別的想望。只是希望當代青年朋友們能夠有所醒悟:“改革”后的住房制度,不僅嚴重侵犯了每個人的天然權力,也是對三十年前福利化住房制度的徹底顛覆。雖然當代住宅建造速度加快了,高樓大廈多起來了,住宅面積擴大了,但那不是為普通勞動者建造的,而且,那只是極少數人以違法形式侵占并出賣了大多數人的住宅地權,成為他們謀取巨額暴利的手段,絕大多數勞動人民卻不得不繼續“蝸居”著,真正回到了“泥瓦匠,住草房;紡織娘,沒衣裳”的60多年前的悲慘境地;只是希望青年朋友們能夠認識到高價住宅市場是當代青年們真正愛情幸福生活的第一殺手,而資本家、偽精英和貪官污吏們這個聯合體是其幕后的真正元兇,其真正根源是私有化的資本主義制度。這也是當代青年們必須首先要啃的一塊最硬的骨頭。
古人曰:上古穴居而野處。那是人類的原始時代。經過數百萬年進化,人類已經進入現代,特別是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又經過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大發展,創造了“奇跡”,進入“盛世“。怎么能還忍心看著兩情相悅的男女青年,牽起手來步入婚姻殿堂時,卻沒有一間明亮的洞房呢?這絕對是在“仰望星空”之后,一件真正“腳踏實地”的大實事!對此,任何眼淚和許諾都無濟于事。如果不能讓兩情相悅的青年們牽手進入明亮的洞房,我們又有何臉面面“為人父母”呢?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青年朋友們不能寄希望于任何人,甚至不能寄希望于再世的毛澤東。因為毛澤東那樣的人物不是幾十年或幾百年就能產生一個出來的,而只能靠我們每個人一起來共同努力,爭取自己天然合法的神圣的居住權利。首先就應該打倒茅于軾一類的偽經濟學家們,房地產資本家和政府貪官污吏,共同推動全國人大和中央政府,在社會主義中國建設一部領先于世界的、真正科學的、神圣的《全民住宅法》。這部法律至少應該在人類史上第一次確立一個恒久的基本原則:住宅地權人人生而具有。任何人、任何機構無論任何理由都無權侵占或剝奪這種天然地權!
這個原則,除了壓迫和剝削人民的統治階級和一切邪惡勢力外,是能夠獲得全人類認同的。
同時,恢復毛澤東時代的福利化住宅制度,不僅讓中國的每個國民都能夠比較順利地住上理想的住宅,過上安定幸福生活,而且,為世界樹立一個榜樣。
實現這個目標,不需要任何高深的理論,更不需要茅于軾式的“科學計算”。“住有所居”是黨中央和人民政府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我們應當敦促并與黨中央一道,為人民提供滿足其基本需求的住宅而共同奮斗。
在這個理想實現之前,重慶市大量建設公租房,并以低于市場40%的價格出租給普通居民,是當前適合我國國情的急選。薄熙來同志關于“幫窮人造房是政府的責任”的主張和言出必隨的作風,毫無疑問,這是黨和當代人民政府所發出的最值得人民信賴的強音,也是讓人民充滿希望能夠看得見的唯一的一線曙光。如果說唱紅歌宣傳毛澤東思想具有“仰望星空”的性質,那么,政府為窮人造房和打黑除惡,則是當前“腳踏實地”的唯一壯舉,舍此之外,多是欺騙人民的空話廢話。這是值得各地青年朋友們共同積極努力,不懈奮斗,去推動當地政府盡快實行的近期目標。
為了將本屬于青年人的愛情與婚姻幸福還給當代及后來的青年們,我們是不是應該一起動手來徹底消滅擋在青年朋友們面前的高價住宅這個第一殺手呢?我們千萬不能相信茅于軾輩“70歲買房”或某些人“40歲買房”的鬼話 哦!請注意一個事實,當代很多人的壽命遠不及三十年前人們的壽命那樣長了。
至于采用什么樣的形式來推動這個理想的實現,是可以進一步討論的。目前至少可以先作為一個專題開展討論,同時,在各地成立“全民(人民)住宅運動青年合作組織”,這種組織可以稱之為“……青年合作社”或“……青年合作聯盟”或“……青年工作隊”之類均可。如果青年朋友們能夠開動腦筋思考,并自覺行動起來,成立這種為生計、為愛情和婚姻幸福存在的專業合作組織(這種組織是無需什么人或部門批準的,就像某幾個資本家聯合起來壟斷大蒜的銷售一樣簡單),我相信,會有無數人支持并參與到青年朋友們的這一極為“腳踏實地”的行動中來。
某,玉濤,還會有更多的人們,都會愿為青年朋友們這一壯舉的前驅,以獻出每個人的微薄之力。
末了,再提醒一句,青年朋友們要看到實現這個目標的高難度,千萬不要以為能一舉成功。不是因為提出的原則不對,而是人民住宅一旦實現這個原則,并回歸福利化,走資派、資本家和偽精英們的支撐點就歸于徹底毀滅。所以,他們對此會拼死抵抗。張五常“大師”最近出來特別提到房價問題,就是懷有特殊使命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要有堅定的必勝的信心。
唉!不知是否把問題說明白了,也不知青年朋友們是否聽懂了。無論怎樣,我還是會為此不懈努力的。盡管已經不是青年了。
2010年6月10日——20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