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之批判
——暨若干錯誤思想之糾正
按:我寫作此文的目的,并非如同一般的將現在中國大學的某些不良現象做一番描述,大抵竟等同于發泄不滿。我寫作此文的目的,是想通過哲學辯證的方法揭露當代大學的深層次的、本質的問題,并希望通過此種手段發覺問題、認識問題并試圖解決問題。
1·當代大學教育下的錯誤思想——錯誤的價值觀、人生觀
由于缺乏有效而正確的思想教育,現在大學生的思想分化嚴重。由早期的小學、中學的一味聽信課本、老師式的灌輸式強迫式教育,到大學的爆發式的放任式教育,由于缺乏適當的緩沖和督導,由于沒有指導方向而產生的思想爆炸,產生出各種各樣的價值觀、人生觀。我們不能說其中的某些人的思想是錯誤的,但大多數是不怎么正確的,特別是由拜金主義、利己主義和社會黑暗論而引出的“只有做壞人才可以成功”這一錯誤思想——這可以從現在大學畢業生的質量和素質上得到驗證,對于許多不合格的畢業生來說,“成熟變成了老卻心死”。為什么會產生那么多不準確的思想,我認為主要由以下幾點:
1、沒有令人信服的指導思想。從歷史上看,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史,我們會發現重要的一點,即:一個群體,必須存有一種強大的、令人信服的指導思想方能把這個群體統一起來、發展起來。在諸子百家時候雖然思想繁多,但分門別類得很清楚,人們可以清晰的進行選擇,而當代中國的思想界趨于混亂,本來的“毛澤東思想”這一指導雖然只是改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卻由于當今社會的復雜性遠遠過去幾十年,大學生看到了許多往往和指導思想相去甚遠的事件,比如腐敗致富、關系升學、關系發財、關系求職等等,因此對指導思想產生懷疑、不信服,甚至叛離!
2、沒有掌握成熟的唯物辯證法。如上所述,看到了一些黑暗的、不好的一面,就片面的、粗糙的丟棄了一些正面的、向上的指導思想,轉而進入利己思想、唯我思想,嚴重的甚至墮落為“損人利己”思想——認為在現在的社會只有通過不良手段方能取得成功。雖然這些思想是通過分析現實得到的,但由于分析不全面,因此是錯誤的。
3、沒有良師的教導。大學的老師,往往等級越高則和學生見面的機會越少。而和學生接觸多的,往往是學生辦公室的老師——甚至由于某些學辦老師不負責任,連學辦老師都很少和學生見面。思想上的教育,必須通過長時間的、細心的指導,否則無法深入內心,也就無法建立一定的成效。更嚴重的是,有些老師自身的素養也不夠,舉一例以證明:一次上黨課,某老師談著談著,談到有些學生認為入黨不公平時,馬上戛然而止,不再深入探討——因為她自身的修養不夠,無法用她應該掌握卻沒能夠掌握的馬克思哲學來對“入黨不公平”這件事進行分析和批判,不敢用馬克思哲學來面對這件事——更是由于她自身對黨并未完全信仰。這樣造成的嚴重惡果是:學生由于老師的行為而愈發對馬克思哲學的價值產生懷疑,因而就向那位老師一樣“把入黨當做求職升官的一把鑰匙而已”,也因而不對馬克思哲學感到任何實質的興趣,也就不會深入研究馬克思哲學——這樣的人加入中國共產黨,將嚴重降低黨員干部的質量,甚至毀滅黨!“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一個合格的馬克思主義者,可以并且敢于利用馬克思哲學思考和分析一切問題——包括‘黨內腐敗’!”。
4、沒有正確的家庭教育。由于父母一代正逢改革開放初期,思想混亂,難以分清是非,許多家長把社會上的一些不好思想——比如社會黑暗論、利己論等灌輸給自己的孩子,孩子從小接受這樣的教育,長大了很難擺脫這種不良指導思想的影響。更由于這些不良思想符合當今社會的某些現象,孩子更是對此深信不疑。
還有其他一些原因,但主要的核心的是上述四種原因。人的思想對于人是最重要的,好的思想可以使人生幸福快樂甚至偉大,壞的思想可以使好人變成壞人。所以,糾正當今大學生的錯誤思想至關重要,因為中國的未來在年輕人一代手中,而年輕人的中堅力量在于大學生。如果大學生不愛國,如果大學生也干壞事,那么我們的國家就只有滅亡一條路可以走!
如何糾正?其實只要認識問題的本質就完全可以解決任何問題。問題的本質已經分析,但由于“只有做壞人才可以成功”這一思想在當今大學生群體中影響甚廣、危害甚大,且至今沒有人正面批判過,問題亦較復雜,因此單獨拿出進行批判。
從“黃光裕案”到“牛根生被質疑”,“從王石的中國企業不能捐款論”到“李澤楷的電訊盈科私有化”,本來的偶像成為道德侏儒。人們的信仰更加不穩定,更加對“只有做壞人才可以成功”這一說法產生“偷偷摸摸”的崇拜。有的人最后將之成為人生準則并信仰之,有的人雖然也信服這一觀點,但由于內心存有的中華民族的本性良知而對此產生抗拒,從而走向矛盾和墮落。難道我們就只有這兩條路可以走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客觀上:
首先,做壞人有相當大的心理壓力,特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觀力量強大,更使在中國做壞人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譴責——這也是許多人寧愿選擇墮落也不選擇從惡的原因之一。當然,不否認有部分人做了壞人還心安理得,他們有他們那一套辦法,比如虛偽到連自己都欺騙的地步,做了壞事還欺騙自己說是做了好事,反而悲嘆別人的不理解!這種吸毒式的精神解脫法,總有一天會到達走火入魔以致喪心病狂的階段!
其次,做壞人會得罪很多人。“小人同而不和”,壞人都有貪婪、自私、奸詐、勾心斗角等“個性習慣”,內部的爾虞我詐已經司空見慣,哪天沒有把利益分配周到,內部火拼就成為唯一的出路。所以我們常常看到一個貪官落馬牽出一大群貪官——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義氣——連黑社會的江湖義氣也沒有!另一方面,外部也要遭到正義人士的精神上和肉體上的討伐,再加上他們內部也存在某些有良知卻由于身在其中導致條件不成熟而無法伸展正義的人士——一旦時機成熟他們馬上會走向正義的一方,因此,做壞人早晚會墜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主觀上:
首先,和客觀相對應,做好人使人感到輕松和幸福,使人生美滿。雷鋒、焦裕祿式的偶像是偉大的,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宜推廣,否則會適得其反,使人們認為做好人就要在很大程度上犧牲自身甚至生命——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我們完全在照顧好自身家庭、不犧牲或不過度犧牲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做好人,你可以拿自己的工資或獎學金買零食、買手表等,多余的再捐款——當然也可以不捐款,只要把錢用在正當途徑即可;你可以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同學有難題找你幫忙你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他——這些都能讓人感到快樂和幸福。因此,做大好人困難,做一般的好人卻很容易。
其次,一方面不愿意做壞人,一方面又由于當今社會的復雜性而不愿意做好人。那我們也完全沒必要走向自我矛盾和墮落,我們可以做“中人”,所謂“一毛不拔”、“明哲保身”,雖然不偉大,但總比那些壞人好上一百倍!
最后,做好人至少是不做壞人也可以成功。大的說李嘉誠、比爾蓋茨,小的說我們身邊那些讀書用功、靠自己本事而非拍馬屁等見不得人的手段獲取獎學金、三好學生等等的人不也是比比皆是嗎。他們自己取得了成功,同時也取得了別人的尊重,獲得了快樂和幸福。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認識到,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容易產生錯誤思想,但只要站在全面的、充分的客觀現實下和科學的辯證法的前提下,我們就能認識到“只有做壞人才可以成功”等思想完全是錯誤的!
2·新的帝王——缺乏民主監督下的專制和專權
中國的學校,特別是大學,缺乏一種有效的簡潔的“向上級反映”的制度。因此會產生兩種不良情況:
1、在大學中,承接學生和學校之間的聯系的,學生主要通過班干部(以及學生會、分團委等學生權利機構),學校主要通過學辦老師。由于缺乏民主監督,班干部和學辦老師的權利被無限放大,“沒有監督的專權將產生腐敗”,班干部可以把學校給予的各種有利于自己的事物截下給自己,可以不經選舉讓自己成為三好學生和優秀班干部,可以把獎學金、助學金等通過種種手段留下自己用,可以決定讓自己或自己的“親信”加入中國共產黨等等等等;學辦老師同樣可以為了“減輕”工作,草率決定三好學生、優秀班干部、獎學金、助學金、黨員等等的人選。另外,由于班干部和學辦老師起著學生和學校的紐帶作用,而當腐敗和黑暗產生時,學生的情況不能經由班干部準確傳到學校領導層,學校的各種命令也無法通過學辦老師準確的傳達到學生,使學生和學校間“失去聯系”,導致所謂的“母校情節”大打折扣、甚至蕩然無存。
2、高中由于家長社會對高考的關注度相當大,因而如果哪位老師的授課質量不合格將遭受各方面的壓力,促使老師專心教書。但大學卻完全是兩回事,一方面家長主觀上對孩子上課的關注度不如從前,客觀上由于大學比高中難聯系、特別是許多家長離孩子讀大學的地方相距甚遠以至半個中國那么遠,也使關注度被迫降低,頂多也就看看學期末自己孩子的成績而已。同時,大學在一定程度上有“學習靠自學”這一說法,也成為某些老師授課質量差的借口。因此如果老師的教書質量很差也可以絲毫沒有任何壓力,也就很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如果遇上不知上進、不知道如何改進授課質量的老師更會使“誤人子弟”永久下去——雖然學期末有教師評估系統,但趨于形式化,因為學生即使提出意見也得不到反饋,幾次下去學生也就對評估系統失去了信任。雖然也有所謂的退休老教師的“聽課”,但作為老前輩的退休教師一般只會提出建議,很少提出批評,因此也收效甚微。
另一方面,學生的成績由老師決定,而非由實際考試成績客觀決定。何況試卷是由老師出的,因此無論什么情況老師都可以直接或間接決定學生的成績,間接決定學生在學校的待遇(比如由成績決定的獎學金)和地位(成績優劣)。學生的命運由老師決定,而老師缺乏實質性和有效性的監督(雖然有所謂學期末的針對老師教育質量的評估,但趨于形式),因此有部分學生向老師送禮品等類似“賄賂”之行為,而部分老師沒有良好的品德修養,竟然接受并憑借手中這點權利對其產生利好行為,敗壞風氣,使學生強烈不滿并導致對學校發生離心思想和行為。
綜上所述,學校必須建立良好的、有效的民主前提下的監督制度和打通并保障學生和學校間聯系的通道,上述情況就可迎刃而解。
3·兩個極端——極端學習和極端能力
由于就業形式嚴峻,學校開始倡導增強能力,不做書呆子。在此情況下,由于不能把握改革的力度,產生了兩個極端,其中以極端能力型為嚴重。
1、極端學習。即大學生一味看書,不關心社會上的事,缺乏必要的人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領導能力等,對于這一類很多人都清楚,在此不做贅述,且這種情況在當今較少見。
2、極端能力。極端的以培養能力為一切事物的法則,輕視甚至放棄課程學習,有的甚是走上邪路,把培養交往能力變成培養“拍馬屁”、做奴才獻殷勤奴性的能力,把培養領導能力變為培養“權術”的能力,把培養組織能力變成一味多搞活動(現在大學中許多社團和學生會搞的活動趨于形式化和數量化)。
以上兩類情況,都是由于缺乏辯證思想而把事物極端化而產生的認識錯誤。完善自己的辯證思想,就可以避免走向這兩類極端情況。
4·挫折下的敗將——閹了的男人和賣身的女人
由于社會發展,大學生從傳統大學生那種天之驕子降格為普通知識分子甚至普通勞動者,同時也由于大學的許多方面的不如意,導致一系列的精神打擊。在此情況下,產生兩類人。
1、墮落的男生。此類人像是被閹割掉勇氣和骨氣一般,由于不順心便一味墮落,整體以玩游戲、談戀愛、逃課睡覺等類似“吸毒行為”獲得快感、逃避現實。
2、墮落的女生。此類人像是妓院里的小姐一般,由于挫折而自甘墮落,認為人生已經窮途末路,有的選擇被“包二奶”,有的甚至選擇賣淫。
上面兩種情況的發生,都是由于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這也是中國教育的不足。但只要我們有建立在成熟的世界觀、價值觀上的樂觀精神和勇氣,我們就完全可以避免上述情況。
還有一些情況,但主要是以上四種情況應該批判。批判是為了獲得教訓,批判是為了獲得成長。我希望我的大學生同胞們,能夠掌握良好正確的人生哲學,避免上述四種情況的發生。樹立起正面向上的人生理想,偉大的人生理想,獲得幸福的人生,得到人生的樂趣,更希望我們一起能獲得為祖國為人民做貢獻的樂趣!
星期二 2009年2月17日 02:41:43
星期日 2009年3月8日 09:53:23 補充修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