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稱03年是中國網絡民主元年。我也是從03年開始有自己的電腦上網。現在,在網上看新聞都只關注各路網民對事件的反應。我一般不太關注新聞具體的細節,因為在中國發生任何事情都不是稀奇事。
這些年發生了些什么事情呢?
現在分階段表述
03-04年,“構建社會公平正義”時期,這段時間可以說是網民和政府的蜜月期(當然當時的xx確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但很多后來媒體都不敢提起了,也表現出了大不同于往屆政府的作風,為孫志剛案,民工討薪,非典等處理,當時深得民心),網民對政府充滿了期待和鼓勵。
04-05年,大激蕩,大調整時期:構建“公平正義”使草根和左派如打了一針雞血,異常活躍。但是卻觸怒了“三角集團”和“老一輩”。在中央的支持下,左派在04年取得了“郎顧之爭”的勝利,變的異常自信,提出了很多觀點,要求徹底清算“三角集團”和“老一輩”,一直躲在幕后的右派精英終于坐不出,提出“改革不可動搖,如不繼續深化改革,將.....("GC檔這個機構沒有注冊","xx這個職位FIFA")”。一時間陰云密布。而這一時期的網民,基本上大多剛剛玩膩了傳奇私服,還在等待魔獸世界的到來,對于各方正在大肆兜售的"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政府虛無主義","物權法".....這些不需要買游戲點卡的東西毫無興趣。
05-07年,“和諧社會”時期,和諧社會的理念早在2004年9月19日十六大三中全會就已經提出。但成為目前大家所理解的和諧社會。則是在05年的兩會之后。“構建社會公平正義”從此走入歷史。這一時期,網民對于新聞上發生的事件(礦難什么的),大多是以旁觀者的角度發言。這一時期被評論稱為"政治無知下的現實主義"。05年開始,中央3個月連下5個文件“調控”房價。
在歷史的重大變革時期,改良主義者都會粉墨登場。試圖在社會不發生重大變故的情況下,化解矛盾。然而這樣的遮掩,只能使將來的爆發更為猛烈和具有破壞性。
《xx客語》
07-08年,“前危機”時期,2007年3月16日,簽署《物權法》。并在2007年的十七大報告中,重申了“平等保護物權”原則,以此為界,代表了左派的徹底失敗。左派也開始了內部的分裂。而右派精英在取得徹底勝利之后,開始了史上最為貪婪和更無所顧忌的瓜分行動。這一時期,全國形勢開始有所變化,群體性事件激增。到08年更是創造了1月1大事的世界奇觀。但那時網上言論都還比較平靜(和現在比較),因為這些事情在天朝來說都不新鮮(07年的黑磚窯已經打過預防針)。除了一件,就是當時認為對中國沒有什么影響的“金融危機”。
===華麗的分界線=======================
中國80后是沒有政治意識的一代,的確如此。同60后、70后相比,他們的成長風平浪靜。出生在80年代,卻因為年紀尚小,與那個年代的民主運動、文化復興毫無關系。跨入小學校門,xxx事件發生;隨之而來,初級政治啟蒙由“四項基本原則”緊緊控制,高等教育則把“馬列”“毛論”列為必修課和研究生入學門檻。80后對近在咫尺的歷史一無所知。所謂“禁忌”,只是大學內部網絡瘋狂流傳的獵奇物,而非有切身之痛的記憶。不過,這種刻意塑造的忘卻,從某種意義上,并非壞事。
政治緊縮只是一種深藏不露的表面現象。80后其實懵懂的認同,似是而非的政治教育并非一種強制接受的價值觀,也非一種嚴肅的學術訓練,而是入學踏板石,甚至是記憶力測試。因此,“政治”更像是一次性用品,即用即棄。這也可看作,“工具化”的政治教育,客觀造成了一種“政治自由”。
我們可以把中國80后自以為擁有的“自由”看作一種“無知”。雖然橫向比較而言,中國的“自由度”并非完滿,但是80后一代身上,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不滿傾向。在允許的范圍內,他們有對意識形態不予理睬的自由,他們把這種自由,延伸為互聯網和短信中的娛樂勢力、草根言論,享受虛幻的色彩斑斕、智慧泛濫。
因此,中國80后的精神層面呈現出一種非常現實主義、世故虛無的傾向。在80后身上,看不到“告訴你,這個世界,我不相信”的怨憤沉重,也沒有“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來尋找光明”的單純希冀。根本而言,他們享受到更多改革開放的成果,而規避了政治中陰暗血腥的一面。這可能是西方遲遲不能看到中國80后有“民主”“自由”訴求的原因。
《中國80后:政治無知下的現實主義》
===更華麗的分界線=========================================
下一個是誰? 時間進入到敏感的09年。對躲貓貓,鄧清零,70碼等事件,網民回復大多是“如果你現在不行動起來,下一個輪到的就是你”。即將奔三的80后,終于在現實認識到,以前媒體報道的那些凄慘的事件,并不是個別人的背運,而將是需要每一個人共同去應對的。
整體而言,中國80后一直未遭遇重大的社會挫折,微觀而言,他們更加是享受太多寵愛的一代。而2009年的全球金融風暴,將會帶給他們第一次觀念的沖擊,將不是個別背運事件,而是群體危機。在未來,當家庭繼承財產的單向效應遞減,當贍養老人的壓力陡增,當現在不善儲蓄的他們,發現脆弱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將無法保障他們的生活,當他們自以為的高薪并不能讓他們承擔天價的房屋--那他們將不再只是社會事件的看客。
到那個時候,現今僅因為性格與天賦特質而分野的精英,將立足于不同的社會階層和利益群體。他們的力量對比,可會影響中國未來的政治格局?表象下的政治無知,與實然存在的權力意識,還有依然虛無的價值系統,將會帶給中國,一個如何的未來?
《中國80后:政治無知下的現實主義》
===最華麗的分界線=========================================
財富如海水,越喝越渴,時間進入到2010年度,“集團”對社會財富的“肥吃海喝”沒有絲毫停止跡象。房價在在地方政府的助推下一翅沖天。農業部門算是“清水衙門”苦于撈錢無門,竟打起轉基因的文章。xx蜜月已經早以是7年前的故事。再精彩的劇,剛開始看著新鮮。但如果連演出8年,只怕也已無人捧場,就算捧場也是來喝倒彩,看猴戲的。
那么現在的網友們都在說些什么呢?
在一個85后制作的視頻《樓市春晚》的評論貼中和百度樓市春晚吧中,喊打到之聲不絕于耳。
打到X產X!!!(原文是明文)
打到四流演員!!!(指資改派)
打到。。。
(這樣以前雖然也見過很多,但是純屬個別,且遮遮掩掩,偷偷摸摸,不像現在簡直有一呼百應之感,現在是篇篇有,站站有。后來想想,POLICE畢竟是體制內,而各站的管理員卻基本上是沒錢沒房的80后,現在刪貼遠不如以前積極,也是情理之中。)
每次都看得我不禁為這些網友擔心。也為自己擔心。
我希望中國接下來的發生的事情,不要是那種“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那種情景。如是那樣,在強敵如林的世界,中國要再花多少年才能重新站立起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