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自有后來人
——高中生致 張宏良 教授一封公開信
張宏良 教授:
您好!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幾天前通過網絡看了您的講演——《寒冷的冬天》,有一些話堵在心里,不吐不快。如果您有興趣可以看下去,那便是我的榮幸了。
我是個90后,2008年夏天開始接觸烏有之鄉,09年初開始關注您的若干演講,包括《毛澤東——中華民族崛起的希望》《2009年形勢預測》《今日長纓在手,何日縛住蒼龍》。說實話,剛開始接觸到您的思想和講座的時候,我是很驚訝的,驚訝于中國還會有這樣一群為國家前途擔憂的知識分子,也徹底地顛覆了我曾經的觀點:當今中國已經無人愛國。后來,隨著了解的深入,我也專心的研究起了毛澤東的著作,真正感受到了毛的偉大和氣魄,也更加理性的看待建國后的一系列政治運動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畢竟我之前也是“課本派”,一提文革便破口大罵的。
我也曾在烏有之鄉上發表過幾篇文章,由于我是高中生,社會經驗少,因此幾篇文章大多是立足于身邊同學的思想動態和90后的生活狀態等等。
我在前幾天看到了您《寒冷的冬天》,有一個明顯的感受——您的笑容減少了。以前的幾次講座,我看到你有時還可以甩幾個包袱,搞幾次笑,活躍一下氣氛,可是在1月9日的講座中,明顯感受到這種“包袱”和“搞笑”銷聲匿跡了,剩下的只是嚴肅和擔憂。在談到“一個中國”原則的變遷的時候,當提到中國的“一個原則”有可能成為分裂中國的原則的時候,你說了一句:“大家不要笑啊。。。”也許言者無心,可是屏幕前的我卻感受到了一種已經笑不出來的無奈。在提到“債轉股”“轉基因”的問題時,你幾次不由自主的嘆氣,甚至自言自語:“太過分了。。。”
也許形勢真的很嚴峻?囿于年齡閱歷,許多問題特別是經濟問題對我還是太深奧,也許慢慢會懂吧。
我想跟您探討的是,您對于青年的擔憂。
講座中您發自肺腑的表達了對我們這一代青年的擔憂,您說失去了毛澤東的中國不是一股繩,特別是當代的青年不及俄羅斯青年那樣愛國,因此“失去了民眾支持的崛起,無從談起。”對于祖國前途的擔心溢于言表。
其實,長期以來我也和您一個想法。我在初中的日記中甚至比您更激進:“中國人一盤散沙,自顧自,沒有民族意識,盲目崇洋媚外,數典忘祖,忘記國恥,不思報國,祖國前途何在?”在去年年初我發表在烏有之鄉的文章《我看90后》中也是如是擔心:“主席說,我們是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我們卻只能在物質的刺激、精神的貧乏、信仰的真空和沉重的書包中踽踽獨行!”
身邊同學的表現也的確讓我失望,我經常納悶:我的這些同學,長大以后到底能不能撐起這個國家?
但是 張 教授,不要灰心,革命自有后來人!
人是環境的產物,我們這一代青年是在全面否定毛時代的宣傳和物質主義個人主義泛濫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想讓我們在這種環境下仍然個個“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是不現實的,因此這一代呈現出“一盤散沙”不僅不足為奇,而且順理成章。
但是人總會成熟起來,對于90后來說,雖然可能追求物質,可能桀驁不馴,可能漠視時事,可能表面看起來鄙視這個那個,但在內心深處,有兩個字依舊存在——愛國。
只要這兩個字還在,事情就沒有您預想的那樣糟糕,“寒冷的冬天”也一定會過去。
去年四月風暴的時候,我們班許多男生也有去家樂福“溜溜”的打算,但學校禁止了沒有去成。同樣去年奧運前夕,我們學校貼吧置頂了一個帖子,支援境外留學生護圣火的新愛國主義運動,我校的草根學生在沒有任何官方組織的情況下,發帖上千。前幾天中午吃飯時候,我把美軍要借道新疆的事情說出去后,整個桌子的同學無不義憤填膺,平常不怎么關心國事的也只拍桌子:“咋還能駐軍呢?”其中一個同學特意叮囑我:“有消息一定要告訴我,持續關注啊!”我表姐平常根本不看新聞,可卻在去年七五事件過后給我發了個郵件,讓我關注新疆事件……這些都令我很驚異。
其實,在關鍵問題上,青年一代有時候并不那么令人失望。您也曾經寫過文章稱贊80后的一些作品,比如《superstar毛主席》《China Standup》等等。其實,許多事情還是您不知道的。08年五一二大地震之后短短幾個小時,百度“汶川吧”發帖速度暴增到了刷屏的水平,這些關注災區的網友絕大多數是我們青年人哪!地震默哀那一天,qq群的網友自覺地將字體調整為灰色以示哀悼。每當敵人興風作浪,青年人也都頂了過去。前幾年有一個女的在百度公然辱罵周總理,遭到網友人肉搜索和板磚橫飛,讓階級敵人無處可逃,只能束手就擒。有人說過,貼吧那群青年人,雖然平常吊兒郎當,但在民族大義上還是很講原則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青年一代的心理狀態。
其實,很多人的愛國情結被社會環境這個大氣場給掩蓋住了,社會大環境漠視愛國,甚至污蔑愛國者為“愛國賊”,因此許多人不是“樂于賣國”,而是“羞于愛國”,因此,一旦大氣場稍微改變一下,比如奧運會、疆獨鬧事、借道新疆、出售導彈等等,青年作為一個群體,就會冷不丁突然爆發出一片紅海洋。
張教授說我們這一代比不上日本、俄國崛起時的青年,我看未必,中國青年人就像一座火山,在一片冰雪皚皚之下看起來很沉寂,99年炸館、06年抵制日貨、08年四月風暴,這些都是火山的幾次小爆發,但是,我們的能量是蘊藏在地下的,一旦有人激發了他,這座火山的爆發將摧枯拉朽,讓賣國力量消失于無形,右派膽敢動手分裂肢解中華民族,他們一定能夠感受到青年人的鐵拳!我們做的不會比伊朗差,比俄羅斯差,相反,我們也許會創造整個人類的奇跡!
啰嗦了這么多,也許您看煩了吧!我寫此文只是想告訴您:繼續為民族崛起奮斗吧!繼續社會主義復興的事業吧!也許當真祖國有難的那一天,我們會上的!
此致
敬禮
六億神州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附:我寫在“五四”九十年紀念時的詩
致我的先輩——寫在五四
十八歲學生遙祭先輩青年
又到了這個光榮的日子,
五四!
又到了這個蓬勃的日子,
五四!
又到了這個令人感慨萬千、熱血沸騰的日子,
五四!
站在二十一世紀的歷史關口,
站在中華民族的緊要關頭,
回望著九十年前的先輩,
我,一個普普通通的青年,
一個“九零后”,
有太多太多想對你們說——
——忘不了九十年前的你們,
當國家的榮譽再次慘遭踐踏,
當民族的尊嚴猶如斷壁破瓦,
當中國人的骨氣被踩在腳下,
當昔日的威嚴已如明日黃花,
這個民族在忍受,
這個國家在哭泣,
可這時——你們站了出來!
我的先輩們啊,
我怎能忘記你們為國家主權的響亮吶喊?
怎能忘記你們為喚醒國民而把淚哭干?
怎能忘記你們面對鎮壓與暴力卻挺胸昂然?
“還我山東”“外爭主權”,
這些響亮的口號,
是民族獨立的先聲,
是人民解放的號角,
是在那個看不到未來的時代,
打響的勝利的禮炮!
我的先輩們啊,
你們可曾看到,
當你們群情激奮、斗志昂揚三十年以后,
在一九四九年的那個秋天,
你們的夢想實現了!
當偉人的那一句“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響遍華夏,
當朝鮮妙香山上閃動著志愿軍的金戈鐵馬,
當無垠的沙漠騰起壯烈的蘑菇云,
當浩瀚的宇宙傳來《東方紅》的華美神話,
我的先輩們啊,
你們的功績被永恒鐫刻在雄偉的紀念碑,
任風雨剝蝕,
任烈日暴曬,
都將以蒼蒼茫茫的氣勢,
威武雄渾的壯闊,
永遠留在這個民族的記憶里!
我的先輩們啊,
你們的吶喊聲歷經了九十年,
穿透了歷史的隧道,
把握著時代的航標,
鼓舞著一代又一代像你們一樣的青年,
為著祖國的繁榮而站起身來,
投入時代的大潮!
先輩們啊,
看看我們八零后 九零后,
我們在物質的大潮中浸泡,
在情色游戲與暴力中逍遙,
在卷紙和練習篇中拷問著自己的頭腦,
在遠離政治的宣傳中罕見航標,
——但請你們相信,
我們依舊是八九點鐘的太陽,
在世界的東方照耀!
當大使館慘遭劫難,我們的憤怒遏制了美帝的狂飆,
當民族的苦難被任意玩弄,我們的吼聲淹沒了日寇的獰笑,
當邪惡的表演輪番上演,我們的歌聲回答了法夷的招搖,
當圣火一次次黯然熄滅,我們的紅旗在世界各地決絕的飄,
當國家發出召喚,我們的身影在災區不辭辛勞,
當夢想已經點燃,我們的汗水讓鳥巢的焰火直上九重霄!!
這就是我們,
你們的后輩,
我們在矛盾中掙扎,
在掙扎中探索,
我們定能找到自己的路,
請你們默默地為我們祈禱
九十年,白駒過隙,
逝人已矣,生者銘記。
我,十八歲的青年,
有幸站在了共和國的十字路口,
汲取著先輩的智慧,
把握著時代的呼吸。
祖國啊,
只要你發出召喚,
我愿為您付出青春與活力,
愿為您直面刀劍的寒光,
浴火的洗禮。
九十年前的先輩們,
定能佑我們接過火炬,
將您再一次托起,
不久的將來,
世界人民必將看到那只屹立東方的雄雞!
今天,
我的先輩們啊,
讓我們突破時間與空間,
讓我們突破活著與死亡,
讓我們緊緊相擁,
一同向人民共和國——
敬禮!!
六億神州 2009年5月4日 青年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