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改革開放,從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大決策,到小崗村的18個血手印、從包產到戶,到經濟特區、從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到構建和諧社會。可以說80后就是改革的同齡人,見證了改革以來中華大地的滄海桑田。
80后一代往往被稱作是“寵壞的一代”,沒錯,他們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正是中國計劃生育政策貫徹,經濟建設促使中國人物質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精神生活領域也自由放開的時代,他們伴隨著改革時代的成長。他們的感情也無法與改革的歷程分開。
改革之初總設計師為我們勾勒出了未來美好的藍圖,許下承諾“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在他們享受了改革的成果的同時,那么他們也必須要承受改革的苦果。他們年少受寵,長大后卻要承受新“三座大山”,淪為房奴、X奴。《蝸居》的熱播集中反映了80后一代成為了“失落的一代”,面對艱難的殘酷的現實,昔日的純真已被撕裂了、碾碎了。
80后是垮掉的一代,但確實是被壓垮的一代。
懷舊傷感,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對于80后來說,這種感情更為強烈,當年的憧憬和今日的現實反差特別巨大。沒有當年承諾的小康生活,沒有先富帶動后富,沒有公平正義,取而代之的確實,“特權”“70碼”、“鄧玉嬌”、“富二代”各種各樣“特色”的產物。美好已經成為過去,這正是大時代造成的大悲情。不要再說80后是輕浮的一代,其實,他們已經成為沉重的一代。
中國的前進需要中國人民的愛。同樣改革的前進也需要改革同齡人的愛!如果不愛,難道不該分手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