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有的社團講,社團的成功不在于做了多少活動,特別是形式的活動,中國的形式主義已經害死人了,你們還想去害死自己嗎?千萬不要助長沒有意義的形式,一定要把它槍 斃。我們要做有內容的東西,回去后要下大功夫,經常開形勢會,講形勢,講任務,講我們我們怎么才能對社會做出真正的杰出的貢獻,這樣社團里面就可以形成一種“家”文化,就有一種認同。
不是說弄一個活動校領導很高興,媒人也報道了,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三五年后我們這個社團能培養出幾個溫鐵軍來,還可以培養出其他人的來,比如說劉老石——行動者嘛,還有李昌平。
我們要出一大批又紅又專的人,你們能培養出這么一批人我就覺得非常了不起。
我們那個中心和溫老師的中心沒法比,我們只有三個老師,剛建了幾年,我們是一個研究機構,你們是行動。你們行動的 和我們做純粹的研究的有差異,但也有很重要的一致的地方,我們都有為農民做點事情,為國家做一點事情的決心,既然有這個決心,其他的都好辦。我把我們中心成不成功的標準定我過十年走出一批真正在全國有水平有影響有能力的人。
當然我們中心現在也不錯,也有幾個碩士從你們這邊讀過去的,有一位叫趙曉峰。結果他剛開始去我們中心得時候覺得很不適應,僅僅看到我們中心紅的一面,沒有看到專的一面。每個月要讀六到八本理論性的著作,當然,一般的比較容易讀的小說和社會學理論性教材不算, 而是要有點難度的。這個難度是什么概念?一般你早晨7點 左右起來到晚上你11點鐘睡覺,這中間午休只睡五分鐘。除了午休、吃飯和必要的上課之外,你全在圖書館看書,不可能有時間做別的事情。以這樣的一個標準,定的任務比較堅決,這樣的話,說是經過兩到三年的閱讀,知識面有了非常大的增長。
就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才的話,這樣的人有三個標準:第一是,知識基礎,你們夠不夠啊?大部分人是不夠的,你們讀了多少書啊 ?不多。第二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要只看表面的東西,你說你熱血沸騰,那有怎么樣,如果你方向不對,越是熱血沸騰,后果越壞。所以光熱血沸騰不行,還要把你的熱血沸騰轉化成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動力。第三個,要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覺得讀書很愉快,最后你做研究時才做的下去,真正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碩士階段。
博士階段要大量地接觸農村,要真正把中國到底是什么搞清楚。經過六年的培養,你出來的時候就能成為比較有水平的三農專家。我們要培養的是有水平的三農專家,而不是低水平的。今天的三農專家,我在前面批的一些觀點都是主流三農專家的觀點,我覺得這種人是 危害三農,危害國家的,危害我們民族的,他們出的盡是餿點子,我希望大家不要這樣 ,要出一些好點子。
如果你將來不做三農研究,當了大老板要幫助農民,當然要找好辦法,這個社會很復雜,不要幫了少數的食利者如孫大午,而忽視了大多數。
今天還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他們想通過這些活動來為自己謀取利益。
所以,這個意義上講,我對大家有非常大的一個希望,你們關注三農是很重要的第一步,也是很不重要的第一步,真正重要的在塑造自我上面。不僅是你們,你們回到社團去的時候,大家要講說我們怎樣才能有一部分同志,坐下來研究問題,來閱讀、來思考、來理解,把這樣一種熱情變成一種行動。這不是盲目的行動,要有理論有思考。
最后我希望中國的話語權掌握在我們這些又紅又專的在同志手中,而不是掌握在那些勢利的投機分子的手中!今天我們學界的投機分子太多,而真正對國家和民族負責任的人太少。
這是我要講的,好,就講到這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unz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