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西部地區(qū)某高校研究生跳樓自殺的消息,我不禁大吃一驚,遂向一位在該校讀書的朋友詢問此事,朋友告訴我:“一位畢業(yè)剛剛一年的研究生回學校跳樓了,當場死亡,懷里抱著他的學位證書,據說是因畢業(yè)一年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到底是誰把他逼上了絕路?幕后的黑手是誰?帶著一串串的問號,我到網上搜索對這個事件的新聞報道,網上的說法與朋友的一致。“又是找不到工作惹的禍”,我感到憤憤不平。其實早在2006年11月,就有一名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因找不到工作在福建跳樓身亡。哎,清華的高才生都難找到合適的工作,我們何必怪自己本事不行呢,只能說生不逢時罷了。
十年前,見到一個大學生,人們也許會覺得何等榮幸。現在,真的是見怪不怪了。當前我們培養(yǎng)大學生、研究生的方式是批量生產,恨不得一夜之間把全國人民都變成大學生。假如這樣的話,我們在教科書或者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可以寫到: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在一夜間大幅度上升。這樣的報告拿給領導看,一定能得到領導的褒獎。我們一向都熱衷于龐大的、聽起來振奮人心的數字,我們的目標定的很宏偉,動不動就趕英超美,難道不是嗎?目前,中國擁有博士授權資格的高校超過310所,美國只有253所。2006年美國培養(yǎng)出5.1萬名博士;中國大陸是4.9萬名,到2007年的博士數超過5萬人,2008年繼續(xù)上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家。擴招的速度確實快了,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說:“從1999年至2005年每年遞增25%左右,遠遠超出國民經濟發(fā)展速度,這不能說是一個理想的科學發(fā)展。2007年,普通高校大概1900多所,一半以上是擴招后新增加的學校,其中一大部分是中專升上來的,理念、制度、師資、設施等各方面準備都不足。”
大躍進式的發(fā)展必然帶來嚴重的后果。麥可思人力資源信息管理咨詢公司于2009年7月1日發(fā)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6月底,應屆本科生的簽約率僅為40%,高職高專學生簽約率為33%。遠低于政府部門公布的68%。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全國統(tǒng)一高考,是許多普通人家的孩子憑借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身份和命運的捷徑,而“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更被人津津樂道。但是,在高考擴招十年后的今天,跳“龍門”似乎變得越來越難。有人諷刺說“博士到處走,碩士不如狗”。更可憐的是,有的人可能還會在背后說“上大學有啥用,還不是一樣給人打工”,這種情境是何等悲涼。我們的孩子為了考大學,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是非常龐大的(這正好刺激消費),父母為了孩子,投入再多都在所不惜,補習班再貴都報名,輔導資料在多也不為多,孩子十年寒窗苦讀,竭盡全力,最大目標就是考上大學。上大學是一項投資,投資的結果是形成人力資本,擁有人力資本的好處是這些人力資本和股票、存款、住宅、機器設備這樣的資本一樣能夠為它的擁有者帶來收入。當大學生在付出經濟上的成本和時間上的機會成本而得不到相應的長期意義上的合理投資回報時,豈不是一種錯誤的投資決策,豈不是一種時間資源的錯誤配置?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當這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懷揣遠大理想踏進大學的校門時,大多數人并沒有意識到最大的困難不是過去的高考,而是將來的“工作”。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愉快的憧憬,他們在心中默默的祝福自己的錦繡前程,想到大學畢業(yè)之后,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領一份令人羨慕的薪水,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可是啊,十年看過去,彈指一揮間,今非昔比,學歷的貶值速度堪比超級通貨膨脹時期貨幣的貶值速度。帶著激情而來,帶著失望而歸。許多人踏出校門之后,就像大海里的一葉扁舟,毫無方向。在屢屢碰壁之后,那份揮斥方遒的豪情逐漸消逝殆盡。當他們拖著疲憊的身軀返回家鄉(xiāng)時,心中積滿了苦水和滄桑。生存壓力和輿論的壓力加重了他們的思想負擔,也許他們做夢都想找到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他們多么期待仁慈的上帝能幫他們一把,上帝在哪,見鬼去吧。
時下,大學畢業(yè)生當清掃工、搓澡工、交通協管員的新聞不絕于耳。就業(yè)壓力下,這些“飯碗”值得珍惜,但端起來也有些無奈。若干年后,在擁擠的就業(yè)市場,會不會出現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當清掃工、搓澡工、交通協管員?這是極有可能的,如果我們繼續(xù)盲目的擴大招生規(guī)模,以后去上大學估計會被認為是逃避工作的做法罷了。我們不要再沾沾自喜,陶醉于擴招的功績了,市場經濟中的“供求原理”是稍微懂一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明白的道理。何謂學歷貶值,不外乎是文憑太多了。
我想,當一個人選擇結束生命的時候,之前他的心里一定是經歷了激烈的思想斗爭。離開,還是留在這個看不到希望的世界?作了各種權衡之后,才最終做出決定。在那一刻,他看到的只是灰暗的前途,他對生命的意義感到了絕望,對現實的世界已毫無眷念。“沒有活頭了”人們常常如是說。那位跳樓的研究生抱著學位證書死去,或許是在表達對學歷貶值的不滿吧。
是誰把他逼上了絕路呢?盲目擴招導致的學歷貶值當然難辭其咎。然而,我的導師趙磊教授并不滿意這個回答,他說:“如果盲目擴招是兇手的話,那么停止擴招就能杜絕次類血腥了么?未必。把大眾教育變成精英教育,即使研究生不失業(yè)了,難道就沒有別的什么‘生’失業(yè)了么?即使沒有研究生跳樓了,難道就沒有別的什么‘生’跳樓了么?”
是誰把他逼上了絕路呢?真正的兇手是誰呢?「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