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團隊的名稱是行知隊,口號是奉獻自我,我們是最棒的團隊。我們一直堅信用腳做學問。團隊一共有九個隊員組成,五男四女,比較合理。
在下鄉之前,準備工作是少不了的。一個好的開頭,往往能贏得一個成功的結局。和大家一樣,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目的只有一個:確保下鄉活動順利進行。首先,通過電話,我們了解了當地的一些基本情況。在討論時我們得知那邊竟有一名當地的大學生,趕緊把他揪出來,問這問那,直到他直搖頭才罷休。至此對對當地有了大概的模糊的印象,然后是集體分工,一系列的職務等著我們去承擔,隊長,跟隊已有人選,我毛遂自薦擔任安全員,都說安全第一嘛,我當仁不讓,安排完后,大家一致表示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建設一支團結向上的最棒的團隊,最后,就是下鄉活動安排了,支教,調研,文藝,到人,一一齊全,我們便踏上征途了...
因為臨時分組,各隊員彼此不是很熟悉,下鄉前的這些準備還是必不可少的,既為下鄉作了充分準備,又能增進各隊員間的交流,更好的為這個團隊服務,所以不要小瞧了下鄉前的準備,效果在下鄉時自有體現,
滿懷信心,我們來到了目的的。當地的情況和我們預想的有所不同。平原地帶,所以村民相對集中,又是鄉鎮中心,經過規劃,所以整體比較富裕。到達之后。我們便按計劃支教和調研同時進行。
本次下鄉活動主要是支教和調研。根據工作需要,我們把團隊分成支教組和調研組。我被分到調研組,主要負責調研工作。
調研工作從到達的第二天就開始了。我們先是漫無目的的隨機走訪村民,和當地村民談天說地,了解當地的基本情況。與此同時,我們還了解到,當地的村民對文藝的熱情非常高,文藝能人也很多。這堅定了我們在結束時開一場文藝晚會的信心。全村的走訪讓我們很快融入到當地的生活,也讓村民知道有一群大學生來到他們村,拉近了和他們的距離,為我們以后的調研工作順利開展打下基礎。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就開始藥材種植的調查。在當地人的幫助下我們得到了當地藥材種植戶的名單。我們對這些人進行了詳細的訪談,對當地的藥材種植情況有了大體的了解。
在前三天,我們全身心的投入調研。第四天,我們把調查的情況匯總,交給調研組長。在寫中發現所需要的東西沒有,我們便立即再次走訪,直到把所需的材料逗弄器都弄齊,最后完成一篇漂亮的調研報告。
至此,我們的調研活動進程很明顯:先是全村的摸底調查,然后對課題進行專項調查,了解情況。最好是后期補充工作,把遺漏的東西再補回來。調研中,各隊員團結互助,合力完成任務,非常漂亮。
當然,和大多數團隊一樣,我們隊也曾出現了調研疲勞期,但是跟隊和隊長與及各隊員都能及時調整,使疲勞期壓至最短,使調研工作圓滿完成。
支教主要由支教組負責。我們對員克服艱苦的條件,進行支教活動,也獲得村民的一致好評。
期間,調研組呵支教組既分工又合作,服從安排,到需要的地方去,支教的去調研,調研的也去過一次老師癮。使得工作很順利的開展。
文藝是一個使團隊活躍的法寶。我們也非常重視文藝的重要性,在整個過程中文藝一直伴隨著我們。紅色歌曲,經典老歌,各種特色團隊游戲,讓微笑一掃那些無聊和疲勞。
文藝晚會是放在最后一天晚上的。很多村民都到觀看,很成功。當然其中準備工作的辛苦,成功后的喜悅只有我們心里才最明白。
活動下來,我們是成功的。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有一個好的跟隊和一個好的隊長:團隊能否發生良好的化學反應跟這兩位有很大的關系。他們兩配合的很好,既主內又主外。跟隊言傳身教,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隊長有很好的人格魅力,敢作敢當,大家都很佩服,他們也能和大家很好的溝通,具備了優秀領導人的素質。所以我們都很愿意配合工作。
2.各隊員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擔負著建設團隊的神圣使命。隊長和跟隊統籌安排,支教組和調研組長安排相關事宜,安全員和紀律委員負責團隊的安全和紀律,執法如山,文藝委員...攝影和記錄員...后勤部長...大家各司其職,又相互幫助。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打造一支優秀的團隊。
3.有一套很好的團隊建設體制和理念。首先讓隊員明白這是一支嚴格的支農隊伍,必須有嚴格的紀律要求和良好的生活作風。我們每天晚上都有2~3小時的例會。程序是批評與自我批評.表揚與自我表揚.工作安排與總結.話感動。大家將一天的所見所聞所感與大家分享。表揚別人和自己,批評自己和別人,氣氛時而活潑時而嚴肅,大家都非常坦誠相待例會也將白天發現的問題拿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和解決,避免問題的堆積,很好的促進團隊的發展,大家一起進步。
4.與當地的村民關系處理融洽,與村民同吃同住,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為我們的工作開展打下很好的群眾基礎。
5.挖掘當地的人才。我們順利的拉來幾位當地的大學生和中學生,為我們提高了很多幫助。
成功背后肯定有不足之處,只有發現問題才能為下次活動提供更好的借鑒。這次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過早的制定下鄉計劃,沒有很好的結合當地的特殊情況。因為當地是典型的平原,和我們預想的不一樣。
2.沒有和當地的先進帶頭人很好的結合起來。獨立性太強,沒有更好的利用當地的資源。
3.沒有更好的發揮文藝這一塊的特長。本來那的文藝基礎很好,可是我們只在最后一天才有一次晚會。如果能多幾次,一定能更好的聯絡村民。
4.和當地負責人沒有很好的溝通。支教雖然很成功,但也有明顯的不足之處,和當地的組織者沒有想到一塊。還有,雖然參加勞動,但是是在人家勸阻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和當地人很好的溝通才能把事做的更好。
下鄉雖然結束,但歷歷在目,給我太多記憶和感動??偨Y這次下鄉,感慨頗多,回去再好好想想。
振泉
2009年9月4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unz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