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風華正茂

打破Matrix,走向解放

張角 · 2009-10-30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打破Matrix,走向解放
——揭露拜物教詭計

張角

引子

    我們身處在商品的世界里,眩目與豐腴的商品秩序奠定了社會和諧的基石。我們的一切通過商品來交流,通過商品來衡量。我們被商品化,商品提供我們所有的定義與標準。



一.詭異圖景

    我們需要借助電影《MATRIX》的隱喻來揭示我們目前的處境。這是一個無比詭異的圖景,每個人都不可能獨自超然,資本Matrix將踐踏一切桃源仙境,踐踏一切“第三條道路”,踐踏一切畏畏縮縮的改良小丑。

    這個圖景就是:

    我們的神經系統完全由MATRIX控制,我們的一切感官都是MATRIX提供的一段程序,我們被驅使完成剩余價值的創造。

    我們有雙眼,但是從生下來那一刻起就被蒙蔽了,我們看到的一切無非是視覺神經的幻想而已,簡而言之:我們的眼睛從未睜開過。

    我們有雙耳,但是從分娩那一刻起就被捂住了,我們聽到都是經過MATRIX過濾的聲音,簡而言之:我們聽到的全都是謊言。

    一切感官所引起的知覺都要符和MATRIX的設計。




    這個貌似全能的MATRIX有一個致命的程序Bug就是不能掩飾“痛苦”。當然它意識到這一點,有無數的“補丁”來為其自圓其說,然而直到今天也無法徹底彌補。

    所以無數的宗教由“痛苦”起航,然而他們最終駛向自我麻痹。但馬恩列斯毛反其道行之,為人類奠定了真理的道路。

    我們的一切痛苦都是由資本一手造成的。不管MATRIX如何偽裝,如何推托責任,都無法抹平現實的苦難。它借助于“性格”、“才能”、“人際關系”、甚至“天意”,來為“痛苦”生造理由。它制造謊言,但卻欲蓋彌彰;它挑撥仇恨,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我們的一切幸福都是由資本一手臆造的。MATRIX預先設定了幾個坐標,當人們處于資本增殖的曲線,當單向度人的坐標趨近于這些預設坐標,神經系統會作出相應的反應,此時此刻這種感官反應叫做幸福。車,房,婚姻,事業,一切有坐標的人就是這樣被“幸福”的。

    結論:在MATRIX里,我們是奴隸。
   

二.唯心主義專政

    子彈上膛,坦克車坐鎮,這只是資產階級專政的一個方面。今天的專政則無孔不入。因為MATRIX控制了我們的神經系統,真實已經被顛覆。由于MATRIX幾乎切斷了我們與客觀實在的聯系,它對我們實施著唯心主義專政。

    新聞《印度拍肥皂劇阻農民自殺》里面講到:農民自殺率過高的問題是阻礙印度持續發展的頑疾。印度政府在將幾十億盧比投資在農村但效果甚微后,終于意識到單一的經濟手段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于是政府決定籌拍以農民為中心的電視劇,滿足他們精神上的需求。另據一個對全國6.5億壯勞力所作的調查顯示,如果有來生,很多人寧愿選擇做一頭歐洲的牛,而不愿做生活在印度的農民。面對這樣觸目驚心的數字,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近日決定拍攝一部每集長約半個小時的肥皂劇,以此作為幫助農民抵御沮喪和絕望情緒的“新武器”。

    這則新聞向我們透露了資產階級專政的新動向,那就是資產階級媒體工業實施的視聽專政(唯心主義專政的一種)。尤其在專制國度里,電臺與電視臺牢牢掌握在專制政府手里,他們就像封建社會里的神怪奴役著人民的頭腦。

    為什么說視聽專政屬于唯心主義專政范疇呢?

    我們知道唯心主義切斷了人的主觀認識與客觀實在的聯系,并以扭曲或顛倒等諸多方式阻礙這種聯系。著名的貝克萊主教在《人類知識原理》里這樣寫道:

    “每個觀察人類認識的客體的人都看得清楚:這些客體或者是感官真正感知的觀念(ideas),或者是我們觀察人心的情感和活動而獲得的觀念,或者是借助于記憶和想象而形成的觀念…… 憑著視覺,我獲得光和色的觀念,獲得它們的強弱濃淡和不同種類的觀念。憑著觸覺,我感知硬和軟、熱和冷、運動和阻力…… 嗅覺使我聞到氣味,味覺使我嘗到滋味,聽覺使我聽到聲音…… 人們觀察到一些不同的觀念彼此結合在一起,于是就用一個名稱來標志它們,稱它們為某物。例如,人們觀察到一定的顏色、滋味、氣味、形狀、硬度結合在一起(togotogether),就認為這是一個獨特的東西,并用蘋果這個名稱標志它;另外一些觀念的集合(collectionsofideas)構成了石頭、樹木、書本以及諸如此類的感性實物……”

    這段名言后來被總結為“客觀實在即感覺的組合”。這個大膽的斷言發表于1710年,那時候資產階級還沒有足夠的實力來實現貝克萊主教的哲學夙愿,400年后的資產階級通過現代科技,借力媒體工業,終于再造出一個“真實世界”,在這個“真實世界”里“感官構成了真實的要素”。當然這個“真實世界”完全符和資本的利益。




    法西斯宣傳家戈培爾說:謊言重復一萬遍就成了“真理”。資產階級媒體工業通過視聽元素不斷刺激人們的神經系統,進而營造出一個幻像世界。這個幻象世界存在于新聞聯播主持人那字正腔圓的口氣里,存在于春節聯歡晚會的喜氣洋洋里,存在于諸多肥皂劇所營造的和諧社會里。

    由于人們的神經系統長期受媒體工業刺激,他們的行為只是習慣性條件反射而已,這就是Matrix的實質。

    英國哲學家弗雷澤站在唯心主義立場上對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作過如下評述:“全部問題的關鍵就在這里。在唯物主義者看來,感性現象是由物質實體或某種誰也不知道的’第三種東西’引起的;在貝克萊看來,感性現象是由理性的意志引起的;在休謨和實證論者看來,感性現象的起源是絕對不知道的,我們只能按照習慣用歸納的方法把它們當作事實概括起來。”

    原來如此,絕妙絕妙!唯物主義可惡就可惡在刨根問底。而貝克萊騙人們說感覺就是真實;休謨恐嚇人們說“真實是不可能知道的”,一切無非是現象的歸納而已。

    這樣一來,到了二十世紀現象學橫空出世,胡塞爾的“現象即本質”成就了資產階級的千秋大業。

    如果說視聽專政還停留在感性階段(即資產階級根據資本的意志重構了感官世界),那么資產階級對于人類知識的粗暴踐踏,對于現象的重組扭曲,則表現出資本對于真理的極端蔑視,顯露了資本不僅要重構感官世界,還要重構歷史與邏輯。因為資產階級清楚地認識到,重構的感官世界如果沒有歷史與邏輯的支撐是不牢靠的。因而此時唯心主義專政也就上升到理性階段。

    我們姑且稱這一階段為邏輯專政。我們引述一段資產階級經濟學圍剿勞動價值論的典故即可說明這一專政的特征。

    商品的價值是由什么來決定?資產階級重構了如下邏輯:




    1.邊際效用(對商品的主觀欲望,欲望越強烈,價值就越高)

    饑餓的人吃肉餅,吃第一個肉餅,他一定會覺得味道好極了;增加一個肉餅,即吃第二個肉餅,因為有第一個肉餅墊底,所以,給他帶來的滿足程度肯定不如第一個肉餅;依此類推,吃第三個肉餅,他一定覺得味道不如第二個肉餅……




    2.均衡價值(邊際效用的升級版)

    一種商品的價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是由該商品的供給狀況和需求狀況共同決定的。可以通過均衡價格來衡量商品的價值。所謂均衡價格是指商品的供給與需求相均衡,從而它的供給價格與需求價格相一致的價格。需求價格是指消費者對一定數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價格,它由一定量商品對消費者的邊際效用決定。供給價格則指生產者提供一定量商品時愿意接受的價格,它由生產一定量商品所需支付的邊際成本決定。

    資產階級依據主觀感覺與常見現象重構了經濟學邏輯,而商品背后所凝結的人類勞動則被忽略掉了。于是我們看到的是一大堆光怪陸離的函數曲線,高深莫測的偏微分方程。它們無非是要說“剝削有理,壓迫有理”。

    資產階級實施邏輯專政,把堆積如山的現象用邏輯(形式邏輯為主)組織起來。他們不斷地蒸餾提純,像研制毒品那樣不斷提高純度。人類社會的整個“教化機構”就是他們的“毒品”工廠,而道貌岸然的教化工作者就是研制“毒品”的藥劑師。他們以規訓為手段,懲罰為后盾,唯心主義的軟暴力披上了理性的色彩。

    那么這樣的教化機構是指學校系統嗎?當然不是。在中學里,老師對學生灌輸“小爬蟲”思想:好好讀書,將來謀求一個體面的工作,筑就美好的生活。周杰倫的《蝸牛》被收入上海中學生愛國主義歌曲推薦目錄之列。歌詞中寫道: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撐著夜往前飛……總有一天我要屬于我的天......




    這固然是一種教化,但是邏輯專政實施教化并不止于此。在大學里,教師用考試的辦法把資本重構后的邏輯(經濟、歷史、哲學等等)強迫學生服從。

    這固然是一種教化,但是邏輯專政實施教化并不止于此。事實上,教化無處不在。從視聽專政到邏輯專政往往是相互轉換的。教化場合往往因地制宜,絕不僵化,也絕不限于固定的場所。

    比如說老板召集員工開會,談完業務后推薦大家看《狼圖騰》,說是要打造狼性企業。這就是教化,老板在重構社會生活的邏輯,并抽象為“狼性”。那么由此可見唯心主義專政分為視聽專政和邏輯專政,正如封建社會里的神權是套在人民頭上無形繩索,唯心主義專政也是這樣的繩索。

   

三.拜物教本質

    我們從詭異圖景看到了專政的事實,但是這只是透過假象看到真相而已。真相背后還有本質,需要我們由表及里,去蕪存菁,實現革命之抽象。

    在這個星球上的人類分為兩大階級: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剝削階級代表了資本的利益,貫徹著資本的邏輯,維護著現存的秩序,從軟件到硬件建立起合理化的配套設施,這些設施被稱之為上層建筑與意識形態。用他們的話來講:這一切都是天經地義。

    舉例為證:

    父母撫育孩子,孩子孝順父母,這一切都是天經地義。學校里好好學習,將來謀求好的工作,這一切都是天經地義。在職場先上爬升,搞好人際關系,服從上司,這一切都是天經地義。

    年紀輕的時候要熱愛時尚追趕潮流,掏錢把自己打扮成“潮人”或“達人”,在很酷很in的喧囂聲中整齊劃一、步調一致。想發泄和解悶就有體育和娛樂來打圓場。年紀大了就得成家立業,而所謂立業的標準就是買房成為“業主”。安分守己是正道,創業發財是捷徑。

    知榮曉恥的牧師告訴你:社會差別是存在的,個中原因是復雜的(甚至是神秘的),追求平等是徒勞的。老婆(或老公)孩子熱炕頭,和諧盛世一家親。

    所以我們發現從搖籃到墳墓的一切可能性都由MATRIX算計好了,人們所擁有的只是一段滿足資本增殖的程序代碼而已,酸甜苦辣都在里面,只要接通了人類的神經系統,一切應有盡有。下面讓我們來解讀一下這段程序代碼:在MATRIX里生活的本質就是人們要生存,必須拿私人勞動在社會上交換。私人勞動換成錢,用錢來買到生活必需品(也即別人的私人勞動),在這里錢只是充當了一般等價物。實質上就是私人勞動與私人勞動相互交換。一言以蔽之:人們要靠賺錢養活自己證明自己。

    《資本論》對此的解碼是:




    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現的勞動產品的價值關系,是同勞動產品的物理性質以及由此產生的物的關系完全無關的。這只是人們自己的一定的社會關系,但它在人們面前采取了物與物的關系的虛幻形式。

    在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里,一般的社會生產關系是這樣的:生產者把他們的產品當作商品,從而當作價值來對待,而且通過這種物的形式,把他們的私人勞動當作等同的人類勞動來互相發生關系。

    綜上所述:被剝削階級用自己的勞動力(這是商品)去換生活必需品(這也是商品)。看起來是物物交換,實際上是假象。列寧指出:凡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看到物與物之間的關系的地方(商品交換商品)馬克思都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

    所以MATRIX并不是自古以來的天經地義,現在人類所采取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只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階段而已。馬克思稱之為“拜物教”。

    馬列毛主義考察了古代社會,設想了未來社會,其論證要點如下:

    1.在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人們共同勞動,共同消費,每個人的勞動都直接表現為整個公社勞動即社會總勞動的一部分。人們的生產關系并不采取為物與物的關系的形式。

    2.在封建社會,“人身依附關系構成該社會的基礎,勞動和產品也就用不著采取與它們的實際存在不同的虛幻形式。它們作為勞役和實物貢賦而進入社會機構之中。” (《資本論》)

    3.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勞動已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生產力已隨著每個人的全面發展而增長,一切社會財富的資源都會充分地涌現出來,一一只有在那時候,才能徹底打破資產階級法權的狹隘觀點,社會才能把‘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寫在自己的旗幟上。” (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列寧《國家與革命》予以引述)

    既然拜物教只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階段,那么就讓我們把天經地義踏在腳底,來它個“造反有理”。

    解構如下:

    父母只是把孩子當作私有財產,只是為了保值增值而已:親親為大,服從資本。學校灌輸的思想的是要做資本的忠順奴仆:學好本領,服務資本。職場的友善和忠誠都是在為資本補充新鮮血液。年輕的流行元素只是為資本的運動添加潤滑劑。年長的成熟穩重只是在官僚科層里(公司與機關均如是)夯實和諧的地基。

    任何一個明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都是承認階級斗爭的,他們一方面欲蓋彌彰,另一方面則明火執仗。他們認為資產階級專政是可能的,這已經由MATRIX演算過億兆次。

    而馬恩列斯毛認為無產階級專政是可能的,替代拜物教的共產主義是可能的,這便是結論。



四.反抗之路:Path of Neo

    Neo是電影《MATRIX》里覺醒者的形象。Neo證明了反抗是可能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知道:現代兵器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而發展的。“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貴族城堡的城墻,現在抵不住市民的大炮了”,兵器“不但影響了作戰方式本身,還影響了統治和壓迫的關系”。(恩格斯《反杜林論》)然而我們知道人民反抗的武器總是取之于敵用之于敵,無論是有形的武器還是無形的武器均是如此。正如膾炙人口的革命歌謠所唱的那樣: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一切反動派都是人民的運輸大隊長。

    MATRIX的統治不得人心,越來越多的Neo從痛苦中醒來,遲早要導致程序的總崩潰。拜物教崩塌之時便是人民歡顏之日。

    馬恩列斯毛告訴我們:反抗之路就是開展持久的人民戰爭。MATRIX正在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有人說:“沒有外國入侵、國家擁有統一完整的全國政權和行政力量、存在一整套“代議制”政體制度的情況下開展武裝斗爭是不可能的。井岡山道路在今天沒有可行性。”

    讓我們舉例反駁之:

    (1)印度人民戰爭

    自1967年納薩爾巴里起義以來延續至今的印度人民戰爭,已經造就了規模可觀的人民解放軍與較鞏固的游擊區。人民戰爭正在造成印度反動派的警力嚴重不足。

    2007年(到10月31日止)印共(毛)在武裝斗爭中消滅的反動分子或反動武裝人員大約571人,去年同期是610人。為對付印共(毛)領導的武裝革命斗爭,印度當局采取了對重點區域實行重點清剿的反革命戰略。一開始時,反動派重點關注毛派影響的八個邦中的33個地區,但效果不理想。目前,他們縮小了關注的范圍:僅重點關注4個邦中的8個地區。這些地區都是被毛主義者牢固控制或影響較大的地區。切蒂斯格爾邦是毛主義者比較活躍的地區。兩年來毛主義者在該邦戰果豐碩,據統計共700多名反動分子及其爪牙被消滅,其中包括250名印度安全部隊的反動軍警。





    2007年1月到2月間,印度共產黨(毛澤東主義)勝利召開了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來自16個邦的100多名代表出席這次秘密會議。(載于“星火共運”,紅星綜合摘譯)

    (2)菲律賓人民戰爭

    菲律賓共產黨從1968年重建起就處于秘密狀態,開展人民戰爭持續至今。

    人民軍隊在日益擴大和深化的群眾基礎之上進行著廣泛和激烈的游擊戰爭……地區司令部的能力得到了發展,現在它們指揮著數個游擊戰線,領導著總部排,并能集中數個排發動進攻。游擊戰線的指揮官們能夠靈活地發動排規模的進攻行動并指導班規模的行動。組織結構、部署方式、戰術與技術在襲擊、伏擊和逮捕行動中都被證明是有效的,這些行動造成了敵人人員和武器的損失。

    阿羅約政權的“奧普蘭班太拉亞行動”已經失敗了。它的目標是在一定時期內在一些地區集中軍警力量以摧毀當地的游擊戰線,肅清這些地區后再轉到另一些地區,以此來最終消滅新人民軍。然而現在沒有一個地區的新人民軍被消滅。軍方和武警的力量在任何時間內都只能有效控制10%的人口。他們能夠集中力量對付一些游擊戰線,給那里的人民制造災難。但新人民軍部隊能夠在每一個游擊戰線中避開他們或為了游擊戰線的發展轉移到另一個地區。而在大量其他的游擊戰線,新人民軍能夠自由行動,因為軍警的力量都被集中在少數幾個游擊戰線上。

    敵人由于受到新人民軍的伏擊、奇襲的致命打擊,由于盲目的巡邏和沒有明確目標的行動而不斷遭到失敗。他們發現自己經常受到新人民軍的狙擊手、民兵隊、火箭彈和人工控制地雷的威脅。他們自夸通過武裝當地人民,組建各種保安隊、自衛團增強了自己的力量。但實際上他們根本不信任人民,寧愿通過各種惡劣的反人權的行為來脅迫他們。比如辱罵、強迫檢查證件、食物封鎖、屠殺、非法拘禁、拷打、縱火和強迫遷徙等。他們也知道那些同意接受他們武器的人將很容易被新人民軍繳械。

    ……

    一個反美帝-阿羅約政權的廣泛統一戰線已經出現并得到了發展。它由工人、農民、婦女、青年、專業人士、企業家、商人、政治家、宗教人士的有組織力量組成。它甚至包括反阿羅約的軍、警官團體。在政治上,左翼聯合中間派和反阿羅約的右翼以反對最惡劣的敵人——阿羅約統治集團。(《進一步鞏固菲律賓共產黨以領導人民民主革命》菲律賓共產黨中央委員會,2006年12月26日,載于《星火翻譯專輯第4期》張正譯)

    (3)尼泊爾人民戰爭

    1996年至2006年,尼共(毛)踐行了持久的人民戰爭,到廣大農村發動武裝斗爭,在10年間動員起千百萬群眾投身革命,控制了80%的國土、廣泛建立了人民政權、實施了土地革命,消滅了大量反動國家的武裝力量,把受到國際資產階級援助的反動軍隊包圍在據點和中心城市中。

    以上三個例子,大國,小國,島國一應俱全,事實勝于雄辯。

    持久的人民戰爭,就是無產階級領導勞動群眾在統治階級的薄弱環節率先發動、以暴力局部砸碎舊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新國家的雛形:人民武裝和根據地;就是依托根據地,充分發動群眾,開展群眾性的武裝斗爭,運用靈活的戰略戰術,不斷消滅敵人、發展人民武裝、擴大根據地;就是通過這樣的持久戰,逐步轉變敵我力量對比,最終包圍并奪取統治階級的力量中心,奪取全國政權。持久的人民戰爭的本質是無產階級領導下廣大勞動群眾的持久的武裝斗爭,是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李順:《尼泊爾革命的性質和基本經驗》載于《星火導刊》第十期 P54-P55)

    又有人說:資本主義傳媒空前強大,讓我們回到原生態的鄉土文化,保留文明的火種。

    馬列毛主義對此的回答是:“不!傳媒就是戰場。”資產階級在使用硬暴力時是空前的唯物主義者(準確的說是唯“武”主義,認實力,認拳頭,認老大);而在使用軟暴力時則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唯心主義者。傳媒是Matrix實施專政的主要場域,放棄陣地只能意味著倒退投敵。資本傳媒已經通過狂轟濫炸方式開辟出一系列宣傳的新形式與新途徑,把這些形式與途徑棄置不用,這只能是脫離群眾的行為。全世界革命青年已經在傳媒戰中創造出了“惡搞”這一形式,這就相當于在人民戰爭的文藝戰場上孕育出了游擊戰的新打法。

    什么是“惡搞”,它與持久的人民戰爭有什么關系?讓我們舉例說明之:

    互聯網上傳播過一個Superstar革命版的視頻作品。Super Star 是一首群眾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歌詞淺薄不知所云。但是經過了MATRIX的特殊處理,經由視聽專政的不斷刺激,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旋律,這一旋律很容易就被人民群眾接受。


    于是革命青年把Superstar的歌詞改掉,換成了革命化的歌詞,同時配上了革命化的影像,旋律為我所用。這就是“惡搞”。“惡”者讓敵人覺得惡心,這樣我們就站穩了階級立場。




    “惡搞”取材自敵人,用資本主義制造出來的無形武器去打擊資本主義。這一游擊戰法有廣泛的適用性,因為敵人每天都在制造著這樣的武器,所以巧婦不愁無米之炊。

    旋律的影響力是敵人開辟的,“惡搞”則站在了敵人的肩膀上進行著再創作。

    通過這樣的辦法擴大革命影響是可行的。

    傳媒就是戰場,借用電影《MATRIX》里的隱喻,馬列毛主義就是要不斷地向MATRIX發送革命的信號,喚醒越來越多的Neo,集合越來越多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擾亂MATRIX的陣腳,徹底砸爛資本主義體系。


    結論:電影《MATRIX》結尾處Neo終于看清了子彈的真面目,看清了它,子彈就傷不了人,看不清它,就被它擊中。如果我們永遠身處MATRIX的游戲規則,我們就永遠痛苦下去,不跳出游戲規則是永遠看不清游戲規則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入到開展持久人民戰爭的戰士的行列。摧毀游戲規則,我們在烈火中永生。




   

五.偉大的事業已經開始

    馬恩列斯毛是打破資本Matrix的革命指南。她要求我們:

    1.貫徹實踐論。破除迷信,把一切痛苦郁悶拋之腦后,因為這些玩藝兒本不屬于我們。一切事情都是需要艱苦的操作才能實現。在實踐中不要有什么心理障礙,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丟掉包袱,輕裝前進。我們所走的道路是前無古人的道路,要破除掉一切舊思想舊風俗舊習慣帶給我們的迷障。

    2.以階級斗爭為綱,綱舉目張。凡事看到階級就是深刻,看不到階級就是膚淺。善于識別剝削階級的一切偏見和迷魂藥。無產階級就是要有“六親不認”的氣度,就是要把齊天大圣的“不在三界之中,超于五界之外”的革命氣質貫徹到底。

    試舉一例:項羽和劉邦在廣武對陣,此時項羽因缺乏糧草,抓住劉邦的父親在兩軍陣前對劉邦說:“今不急下,吾烹汝父。”劉邦回答:“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項羽無奈,只好作罷。

    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

    3.顛覆舊規則。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不按常理出牌。

    貫徹科學社會主義是對資本主義游戲規則的顛覆。面對Matrix的邏輯專政,正面強攻注定是要失敗。必須開動“辯證邏輯”,與舊邏輯實現“斷裂”(語出阿爾都塞)。勞動價值學說之于資產階級經濟學就是“斷裂”;人民戰爭理論之于資產階級軍事學就是“斷裂”;等等。

    4.警惕修正主義。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被攻破。時刻認請他們的嘴臉。





    試舉一例:永遠銘記電影《MATRIX》里叛徒的形象,他厭倦了艱苦的戰斗生活,向敵人要求重返MATRIX,他叫囂MATRIX本來就比世界更真實。他對著一塊牛排說:“我知道這塊牛排并不存在,但是當我把牛排放在嘴里,MATRIX馬上會通過神經系統告訴我美味且多汁,無知就是快樂。”

    總結論:我們正在開創極其宏偉的事業,我們將走出Matrix必然性的爛泥沼澤。我們將為人類開拓的無限的可能性。我們要不知疲倦,用“韌”的戰斗,刺破渾天的黑幕,迎接黎明的第一線曙光。像毛主席一樣改造中國與世界是我們新的生活方式!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unz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3.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4.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5.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6.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7.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8.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9. 劉繼明|隨想錄(20)
  10. 東南亞的宿命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网址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影院在线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欧洲 | 日本无卡码高清免费v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精品 | 在线120秒观看视频日本大片 | 亚洲精品特黄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