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80后畢業四年來對中國的思考!(轉)
一轉眼,畢業已經4年多了,我的小孩也已經3歲多了。曾經還以為自己很年輕,感覺自己還是個孩子,回頭想想,這一切都已經遠去了。子曰“三十而立”,三十,如同懸掛在頭上的一把劍,就要落下來了。畢業之初,作為一個懵懵懂懂的少年,不知不覺就步入了社會的洪流,為了理想,曾經興奮過,為了夢想,曾經奮斗過,面對現實,曾經妥協過,面對誘惑,也曾投降過。但是,面對生活,我從來沒有放棄過思考,曾經隨波逐流但也沒有放棄過自我。這些年,經歷了很多,也希望能將這幾年的一些體會和你交流。
關于中國經濟:連老外都知道中國的經濟是個奇跡,連續20年10%的增長,甚至更甚,因為一開始國家虛造GDP,到近幾年國家壓制GDP,可以說中國對外公布的GDP從來就不是真實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20年的高速增長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這20年的經濟增長,給中國帶來了什么?要說中國的經濟增長,首先要認識到中國的經濟是怎么增長的,我認為,中國的經濟是由世界工廠的地位帶來的。我曾經思考過一個什么樣的國家才能成為世界工廠,為什么世界發達國家摒棄政治成見選擇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
我想,作為一個世界工廠,首先要有以下幾個條件:
1.必須有足夠的勞動力:要想做世界工廠,必須有充足的勞動力,這是基礎。中國有14億人口,有足夠的勞動力保障;
2.該地區要有穩定的政治基礎和環境:不容置疑,這個地球上,比中國更不民主的國家沒有幾個了,專制的統治決定了穩定的政治環境;
3.勞動力要有一定的智商:如果沒有一定的智商和教育保障,沒有足夠的技能,無法參與到現代化工業中來;
4.勞動力要極其低廉;
5.該地區無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人是不可能成為廉價的勞動力的,人有了信仰就有了不能放棄的東西,而中國,經過無數的磨難,信仰已經成為卑賤的東西,而金錢才是人人追求的目標;
6.該地區人不能太懶:非洲人不行,太懶了,賺多少花多少,而中國,就如同我們的歷史書上所說的那樣,“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善良的民族”;
7.該地區要有足夠的資源:做世界工廠,原材料很重要,能源也很重要,中國地大物博經得起折騰,煤炭儲量第一,很多資源在全球名列前茅;
8.該地區政府允許環境遭受瘋狂的破壞:勿容置疑,中國在發展的同時,環境已經遭到了重創。
由以上的條件,就不難理解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會放棄多年的成見和對抗,接納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成為世界工廠了。
我經常后悔,自己初中的時候沒有好好學習,不過我還依稀記得政治課本上對萬惡的資本主義的描述,我還記得“羊吃人”的圈地運動。而中國所發生的一切,和當初的資本主義是何其的相象?農民喪失了土地,成為了無產階級,無奈到城市成為民工,成了這個摩登時代上無法停止的齒輪,驅動著中國巨大的機器勇猛向前。沒錯,我們這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短短的十多年培養出了許多世界級的富豪,在他們眼里,幾十量悍馬是玩具,幾千萬的豪宅是小意思,但是?這背后呢?這些企業的員工有幾個能買得起房子?恐怕這就是中國經濟的真實寫照,中國的經濟如同一個滿手鉆戒的闊太太,后面跟了一群衣衫襤褸的傭人。中國的經濟,是流水線上的工人,每天十多小時,一個月500來塊的工資站出來的。是那些在礦井下,每年要死6000多個人的礦工挖出來的。是江浙滬那江南水鄉,現在到處都是黑乎乎的水換過來的。是那億萬純樸的農民,喪失了土地,到城里打工,出賣血汗得來的。
中國的經濟增長了,那老百姓得到了什么呢?受教育的成本越來越高,可笑的是,貴族式的大學收費,產出的大學生卻賣成了蘿卜白菜的價格。看病的成本就不用說了,一旦進了醫院,不被剝掉一層皮,恐怕難以出來,中國絕大多數人得了一般的病是不敢去醫院就醫的,至少我就是一個。房子呢?不用說了。回頭來看,老百姓的收入呢?有幾個老百姓的收入是和GDP同步增長的?公務員除外。
中國的經濟,是非常獨特的。中國的GDP高速發展,但是通貨膨脹率卻很低,也就是說物價的漲幅并不高,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老百姓沒有錢,物價漲不起來。中國的存款很多,但是消費很低,這是因為老百姓有點錢,都攢起來等孩子上學、看病、買房子用了,不敢消費。中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屢創歷史新高,但是老百姓的收入卻不見漲,國富而民貧。
中國經濟的實質是與民爭利,國家的每一分錢都是從老百姓嘴里奪來的。中國不比美國,可以依靠對外的貿易和戰爭的侵略為國內的老百姓謀福利,中國的政府就如同一個不合格的管家,瘋狂擄掠老百姓的錢財不說,還不能好好管理,按道理說,一個國家富有了,老百姓的福利應該提高,而我們呢?這二十年有多少福利離老百姓越來越遠了?錢,很多都是被貪腐掉了,吃喝嫖掉了,而中國十多億的老百姓,用自己的雙手,努力的工作,在貿易不對等的前提下,為歐美發達國家提供廉價的鞋子、衣服、玩具、日用品。難以想象,如果沒有中國廉價的商品,歐美國家人的生活水平會倒退到什么程度。我們的鞋子到西班牙,會被焚燒,我們還沒有話說,我們的商品到歐美,到處遇到反傾銷。我們的政府當然是有錢的,和空客、波音合作,一下子就是上百家的飛機,幾十億美元的訂單。薄熙來自豪的放話說,中國,未來幾年至少還需要上千家飛機。當然了,薄熙來還有一句話也很有名,中國用上億件襯衫才能換來一架飛機。我tmd搞不懂了,中國要那么多飛機干什嗎?讓我們的民工兄弟坐著回家過年嗎?
現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是中國需要的東西,價格就猛漲,而中國富足的,價格卻一直疲軟。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按道理說,最大的買家,在價格談判過程中應該有足夠的話語權,但是這幾年的情況大家都看到了,鐵礦石價格總是單方面漲價,和日韓企業談判一下,價格就定下來了,別人根本不帶你玩。作為世界工廠,銅是制造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銅的價格大家也都知道了,一路狂飆。中國國儲局在3500美元作空,結果一直被國際炒家逼空到4000美元,結果可想而知,應該是賠了幾億美元。中國現在是石油第二大進口國,結果油價就大幅拉升,從30美元一直最高到80來美元,中航油是新加坡上市的國企,玩紙貨抄石油,也是看空,結果賠了5億美元,破產了事。順便展開一下,要是在大陸,上市公司胡搞,破產了事,小股民只能看著股票變廢紙,還沒有什么辦法,但是在新加坡,對不起,國際股東不答應,國家只好對企業進行重組,重組,就是拿納稅人的錢往里補。中國的煤炭世界第一,但是煤的價格呢?中國的很多稀有金屬儲量全球第一,比如稀土、比如鈦(航空航天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價格卻一直上不去。當然了,中國富有的還有勞動力,價格就不用說了,中國大量的服裝、鞋子,也是便宜的要死,如果不是便宜的要死,西班牙人也不至于燒你的鞋子啊,因為價格便宜到別人的十分之一,別人根本沒有辦法競爭。中國政府無能的例子很多,比如房地產,在中國或者說上海,房地產受益最厲害的應該是老外,在中國的股市,這一年多受益最厲害的也應該是老外,一句話,玩不過別人。
中國的房地產:
你對房地產一直很感興趣,并且是房價會持續上漲的堅定支持者。那我就來說說房子這個問題。
首先很搞笑的一點就是,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一個全民所有制的國家,一個土地所有權都歸國家的國家,居然會出現老百姓買不起房子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嘲諷。玩一個游戲,首先要明白你的對手是誰,房地產這個游戲,一方面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銀行,房地產商+炒家可以算作單獨一方的勢力,但是他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和國家趨于一致,或者換句話說,房地產已經綁架了中國的經濟,使得國家沒有辦法只能和地產商站到一起。最弱勢的一方,就是老百姓。當中國經濟面臨危機的時候,國家突然發現房地產是一個很好的春藥,結果這劑春藥被政府毫無節制的利用直至今天這種騎虎難下的局面。政府的利益當然在于通過出賣土地可以得到大筆的財政收入,當然,順便可以增加GDP。銀行的收益在哪里呢?舉個例子說,比如我全家,一輩子辛辛苦苦存了30萬,存在銀行,銀行得付我利息,但是如果我們用這些錢買一套60萬的房子,這三十萬存款取出來,不用走出銀行的大門,就變成了銀行的資產,你還倒欠銀行三十萬,你欠的這三十萬變成了銀行的業務。中國的銀行都是笨蛋,根本沒有什么賺錢的手段,只能靠存貸差茍延殘喘,但是貸給國企或者其他企業,死賬壞帳率是很高的,房地產貸款是銀行業務中最優質,回報最高的業務之一。發展房地產有如此的好處,國家和銀行自然抱著房地產這個春藥不放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地產商只是這個游戲中的一個道具而已,既然是道具,就免不了兔死狗烹的下場,所以,我知道的,很多房地產老板都是加拿大籍或者其他國籍了,這個游戲總歸有終結的一天,他們早就準備好了退路。最后誰為中國瘋狂的房地產埋單?只能是勤勞勇敢的老百姓了。
我相信國家出臺了這么多政策都不是為了打壓房地產而是為了維持房價的,我也相信有不少所謂的剛需,我也相信人民幣升值還會帶動國際游資購買房產。很多人認為國家出臺國X條是為了打壓房地產,這個認識是非常錯誤的,最受不了房價暴跌的就是國家,因為房價一跌,首先危害的就是銀行,銀行會變成房東,而銀行的后面就是國家。所以國家說了,要嚴格執行土地審批制度,土地作為房地產的原材料,審批程序嚴格了,那供應量就減少了,價格自然就上去了。所以國家說要提升土地轉讓金,這都是提升原材料成本的做法。國家說5年內二手房交易要收取20%的增值稅,這就是為了保護房地產商,很簡單,我在同一個地方買一套房子,要想賣出去比房地產商的成本要高20%,這個游戲怎么玩?等等等等,諸如此類,所有的手段無非就是提升原材料的成本,增加流通環節成本,所有的手段我只看到對國家有利,看不到對老百姓有利。但是,房子,作為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商品,漲到目前的樣子,我想也是到頭了。上海的房子我們暫且不說,無錫的房子,5000左右的比比皆是,可是無錫人的工資呢?1000左右的比比皆是,房價已經到了很變態的程度了,不管你怎么吹,說土地稀缺,甚至還有傻B說土地不可再生的(國際公認土地是可再生資源),剛需如何強烈等等等等,最后老百姓沒有購買力,那都是扯淡。上海的房價06年略有跌,而成交量嚴重縮量,這就是表現。舉一個例子吧,我老婆的一個朋友,自己母親常年臥病在床,自己一個月收入2000左右,老公是山西的,月收入3000左右,兩個人買了一套40萬的房子,裝修花了十來萬,我想他們至少貸了20多萬的款,還借了十來萬。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中國人買房子,那都是全家老小,幾十年的存款全部填進去的。很多年輕人敢買房子,也都是建立在對未來美好預期之上的。但是我知道的是,中國在04年之前都是降息通道,利息已經非常低了(降息是為了刺激消費,中國銀行的儲蓄非常高,這些錢又貸不出去)。而這幾年,中國進入了加息通道,如果我沒有記錯,05年到現在,已經兩次加息了,這只不過是開始。國家也很矛盾,加息怕壓制消費,不加息怕流動性過剩,所以這兩年有三番五次的提升存款準備金率,變相加息。隨著加息,你還貸的成本會越來越高。但是你的工資呢?中國的經濟已經高速增長20年,這已經是奇跡了,難道中國的經濟會一直持續下去?其他地區已經有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苗頭,比如越南等地,而中國這幾年有什么東西?高科技沒有,服務業沒有,金融業一塌糊涂,除了廉價的勞動力,我看不到中國發展了什么。所以說,這種買房子的方法是非常恐怖的,一旦加息,而個人失業,這樣的家庭就會遭遇滅頂之災。房地產是金融產品,是資本市場,最后只有老百姓為高房價埋單,怎么買法,我不知道。日本的房地產,香港的房地產都是前車之鑒,我搞不懂,怎么會有那么多老百姓對于房價如此樂觀,最簡單的道理,這個世界上沒有只賺不賠的生意(這幾年房子算是),也沒有只漲不跌的市場。別人炒房地產的是做生意的,如果賠了,大不了是損失利潤,任何生意都是有賠有賺的。但是我們小老百姓呢?你的房子要住一輩子,你的貸款要還幾十年,這個風險,你考慮過了嗎?日本的房地產曾經有很多人跳樓,香港的房地產也曾經搞的很多人跳樓,中國大陸憑什么會避免這個過程?我說過了,中國是個無能的政府,無能的政府所有錯誤的決策只能讓老百姓為他埋單,國企改革如是,醫療改革如是,教育改革如是,都是出賣老百姓的利益而已。房地產最終如是。現在地產方面的風險已經逐步暴露出來了,胡溫政府作為親民政府也不能讓房價繼續漲下去了,但是要想維持房價不變,也是不可能做到的,這是市場行為投票的,由不得某些人的意志為轉變。房價漲起來,和股票差不多,2年能漲個3/5倍,跌起來,我相信是不會差的。
對了,還要談一下最近出臺的征收土地增值稅的政策,消息發布當天,股市20多家房地產公司跌停,一直到現在,很多房地產公司的股票跌了30%左右還沒有緩過勁來。為什么這個政策引起這么大的反響?增收土地增值稅,就是為了避免地產公司囤積土地,奇貨可居,你不是說沒有地了嗎?那就別藏著掖著了,拿出來晾涼吧。這樣大大增加了地產商囤積土地而不開發的成本,變相增加了市場上的房產供應量,結果會如何,我們拭目以待吧。我不相信,中國960萬平方公里上住不了14億人,日本diao大的地方,還能住2億人呢,而且日本是什么地理環境?火山、海洋、地震……最搞笑的是最近有一個新聞,是萬通集團的董事長寫的一篇文章“聽黨的話,按政府的要求辦http://blog.sina.com.cn/m/fenglun”:
“前天晚上,在中城聯盟內部,我與萬科的王石、郁亮和建業的胡葆森開了一個電視視頻溝通會,大家一起聊聊最近的情況,最后我們達成一個非常清晰的共識,一個是政府這些調控措施,包括對完善稅收這樣一些政策都是非常積極的,而且有些政策以前也出過,只是現在在執行力度上加大了。”
據我所知,地產商這種通氣的聚會是很多的,他們經常聚在一起交流。這個太搞笑了,你什么時候看到過同業者有如此親密的關系?麥當勞會和肯得基這樣做嗎?聯想會和惠普這樣做嗎?沃爾瑪會和家樂福這樣做嗎?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地產商之間根本不是競爭關系,他們沒有利益的對立,他們共同的對手(應該說算不上對手,頂多是獵物)是誰呢?你說呢?
濫用春藥,讓房地產很快達到了高潮,該用的手段都用了,虛假廣告、官商勾結、發布虛假信息、專家口交助興、政府全力支持,如同有的人說的,現在,能買得起房子的基本都買了,買不起的,你就是打死他,也買不起了。高潮已經過了?還會留下些什么?
中國股市的“神話”
中國股市的前世今生:中國為什么會發展股市?要從中國的銀行說起,中國的國有企業效益不好,只能向銀行貸款,銀行不能不貸,國企發展關系國計民生,而且,銀行國企是兩個孩子一個媽,都是自家的買賣。可是貸款給國企后他換不了啊,這樣下去銀行就會出現大量的死賬壞帳,每年國家都要拿出千億計的資金幫銀行填窟窿,這些錢哪里來的?當然是我們老百姓的。這樣下去不行的,國家受不了,怎么辦呢?搞證券市場,別國的證券市場是為了給好的企業融資,中國的證券市場的設置就是為了給國家排憂解難的。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卻以數百倍的價值上市,然后就是不停的圈錢、再融資,卻從來不分紅,這種企業在中國上市公司中比比皆是。所以,一個奇怪的現象產生了,中國經濟狂奔了十來年,中國的股市卻狂瀉了5/6年,有人說股市低估了,沒能反映中國經濟的實力,依我看,股市在下跌的時候一點都沒有低估,中國的經濟本身就不是中國企業創造價值帶動的,中國的gdp是什么?投資拉動型!!都是爛公司,股市能不跌嗎?5年的熊市,股市市值蒸發了幾萬億,這些錢是誰的?是廣大股民的,這就是老百姓為國家買的單。
這次股市為什么會起來:中國要馬上面臨金融業的對外開放,中國那點破家底,根本經不起折騰,如果金融業對外開放了,什么BC、CBC、ICBC最后都是一個“死”字。我說過中國的銀行基本上是依靠存貸差茍延殘喘的,服務是什么東西他們根本不知道,金融衍生品對他們來說是天外飛仙。面對wto協議,又不能耍賴,怎么辦,只能把銀行賣出去,引入戰略管理者,讓別人分享這塊蛋糕,你才不至于一個死,所以會有賤賣銀行之說,BTW,在賣銀行之前,國家為每個銀行差不多又支付了幾千億的現金,不然你的銀行資產太爛,別人根本不要啊。賣銀行不是目的,引進戰略投資者也不是目的,銀行還得上市。所以,中國的股市就按照政策的需要起來了。股市不紅火,老百姓不敢進來,股市不好,銀行賣不出好價錢。所以,這次股市起來,是國家的需要,是政策的需要。要知道,工行銀行市值曾經一度超過匯豐等銀行榮登全球第一大銀行的寶座,當然,隨著股價的下跌只是做了短暫的皇帝,中國股市的瘋狂已經可見一斑了。這次股市的崛起,國家順利的把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大秦鐵路、中國人壽等巨無霸的企業賣給了中國人民,用經濟學家的話來說,這是讓中國人民有機會搭上中國高速發展的列車,奔向幸福的小康生活。能不能小康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最后為股市的瘋狂埋單的,還是老百姓。銀行基本處理完畢了,但是國家還沒有罷手的意思,因為國家還希望把那些已經在海外上市了的公司再拿到國內賣一遍,就是在A股市場上市。比如中國銀行、中國人壽就是。不過,那些在國外上市的時候只有幾倍十幾倍市盈率的公司,到A股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幾十倍的市盈率了,自家人嗎,當然要賣個好價錢。
中國有沒有好公司?當然有,中石油剛成為全亞洲最賺錢的公司(注意,沒有之一),這幾年中石油給海外的股東帶來的收益應該是數千億計了吧,而國內的中石化呢?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中國的企業在海外上市的都是牛氣沖天,在國內上市的企業圈錢總是牛氣沖天,這僅僅是偶然嗎?!爛的公司你拿到世界上賣,根本沒有市場,別人不認帳啊,好的公司賣到國外亂來也不行,比如中航油,你玩完了,也得給我吐出來。中國老百姓就好說話多了,你的公司有多爛,不知道,反正你說值10億就是10億,大不了就是每人1塊錢嗎。
現在國家要讓中石油這些企業回歸了,我想回歸的時候,賣給國人的肯定要是賣給國外的幾十倍,至于以后的盈利嗎,咱就不要想了。不過,只要國家對于股市還有想法,還希望從股市榨出一點血汗,那這個股市欣欣向榮的景象就不會停止。因為中石油、中國移動這些大腕還沒有回歸,國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好好宰一下老百姓的,而要想把這些公司賣出去,就需要營造一個很好的氛圍(中國人很講究氛圍的,開XX大之前都要營造氛圍),把更多的老百姓騙進來。對于股市,我相信最后的結果不會逃脫泡沫散去,但是現在還為時尚早。
為什么我把股市和房市兩個并列起來展開講,因為對于中國來說,老百姓的投資渠道很少,老百姓存錢不消費的原因也是因為他沒有辦法錢生錢,為什么中國一開始會出現股瘋,出現全民炒股,而這幾年又出現全民炒房?!人民幣處在升值通道,而且可以確定的是,人民幣的升值還沒有到瘋狂的地步,這才是有控制的緩慢升值,國家游資還會大量涌入中國。應該說房地產和股市,兩個都應該有巨大的機會,但是對我來說,房地產已經到了不能接受的地步,而且我一直認為房地產這種搞法是非常不道德的。股市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不是一般散戶可以玩的游戲。股市這一波經歷了兩次大的調整,第一次是6/7月份,還有一次就是現在,都是在散戶大規模入市的前提下進行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很顯然,在散戶大量介入的時候給其出其不意的打擊,當散戶割肉后再繼續拉升,在拉升的過程中,是需要有人不斷付出代價的。
對于中國的資本市場,我的理解是,房地產和股市是兩個托盤,銀行才是中間的杠桿,國家是天平的架子,至于什么時候天平往哪里斜,是由國家的意志決定的,是由銀行來協助完成的。
當然,說了這么多,中國并不是一無是處的,胡溫的執政能力還是不錯的,政府也表現出了一定的決心和誠意。中國的福利肯定會越來越好的,完全的義務教育開始普遍實施,醫療改革基本否定,可能推到重來。對于腐敗,建議你多留意新聞。06年到現在,中國的省長、省委書記,我估計換了一半以上了,都是在潤物細無聲的情況下進行的,而對官員的懲治,陳良宇和劉志華應該是兩個最典型的例子了,上海北京各打50大板。在國際上中國也并非一無是處,中國在非洲已經獲取了巨大的利益,召開一個會議,就能邀請到60個非洲國家的首腦,這不是其他國家所能做到的,歐美看著眼紅,就說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去tmd,大家還不都是一樣,誰也不比誰干凈。但是我看到是,這些轉變并不能掩蓋中國的問題,最簡單的一個事情就是這兩年滅門案特別多,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副局長殺死局長、XX局長被滅門的事情也很多。在社會失衡的情況下,人會變得鋌而走險。一個新聞看了讓人心酸,有人在銀行制造爆炸搶走了20萬現金,太搞笑了,這樣的罪行肯定是要殺頭的,一個人到了什么地步才會去做這樣的事情?但是一個官員貪污20萬會收到什么樣的懲罰呢?貪污200萬呢?現在恐怕就是貪污2個億,也就判個十多年吧。
中國的官員外逃已經不是新鮮事務了,最近看到兩條新聞,一個是朗朗已經成為香港籍人士,一個是李小雙申請加入香港籍,還有一個就是最近涌起的到香港生子的風潮。面對中國,我們不能太悲觀,可是絕對不能樂觀,我搞不懂,一個國家好到什么地步,才會讓幾乎所有的人都要迫不及待的離開他呢?貪官可以理解,但是李小雙這種在國內受到特殊待遇,過的很好的人也要離開,這是為什么?到香港生孩子成本不低,一趟下來好像要十多二十萬,又是什么原因讓這些人花費如此大的心思要去做香港人的爸爸?雖然同在國旗下。我知道的是,面對這個國家,他們可以逃出去,這十幾億人民是跑不掉的,我也愿意成為其中的一員,一共見證中國的現在和未來。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