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本一:
長江大學三名大學生救人落水死亡真相
這是一名在現場大學生的留言,不禁讓我淚流滿面……
下午兩點多鐘,在荊州市沙市區長江邊兩名十二三歲男溺水,當時十幾名大一學生見勢組成人梯下水救人,其中還有不會游泳的和女同學,當第二個小孩快救上岸時,由于一個女同學體力不支所以鏈接從她那兒斷了,人梯散了,自她以后的九名大學生落水,頓時救喊聲一片,在溺水附近就有兩條漁船,船上有人,但沒一個人去救落水的同學。此時,恰好碰上冬泳隊三名六十來歲的老人,經過他們和同學們的奮力營救,只救起了六名大學生,其他三名大學生因為沒有及時得到救助而溺水犧牲。
事后,消防隊是第一個趕到現場的,但推說身上沒潛水衣等救援裝備就在江邊“打撈”一會兒(新聞鏡頭)就上岸要返回去,旁邊幾名哭泣的大學生跪著相求,恰好此時記者也趕來了,他們就 在腰間系根繩子重新到江邊裝腔作勢了一番,并無下水找遇難者的意思。
而海事局的船去看了一下就走了。
學校的領導在兩個小時后也趕到現場,與剛才提到的兩漁船的老板商討打撈尸體的費用,一俱尸體一萬二,由于當時學校領導都沒帶現金,就跟漁夫商量先把人找到以后再付錢,可漁夫堅決不同意,校領導又提出開支票,漁夫堅持要現金,并把船停到岸邊,聲稱沒拿到現金就不下水,學校領導沒辦法,就回校取錢,黑心的漁夫居然就坐在船上等著錢來,任憑三位同學遭受著江水寒氣的侵蝕。
四十多分鐘后,校領導把錢帶來了,漁船老板才讓人開始下水打撈。當撈起第一位同學時,觀者哭聲一片。那撈起尸體的位置距漁船不到三米,當時只要船上的人把漿丟過去就能獲救,我在旁看了心里好難受,而尸體上來時醫生還拿氧氣去搶救(新聞鏡頭),此時離事發都三個來小時了。撈起第二個同學時,漁船的老板停止行動,說二萬四錢沒到位,拒絕打撈尸體,聽到這話旁邊譴責聲一片.,最后全體師生跪倒一片,觀者動容,漁夫仍不去打撈。到六點多才找到第三位同學,而這些新聞上卻說是消防和海事局把這些少年英雄的遺體打撈上來的。
當你看了我說的一切你也許不太相信,但仔細看新聞畫面就能看到消防隊五六人在淺水里走,海事局的影兒都沒見到過。太寒心了,我實在看下去,漁船老板…………
據說那些經常有溺水事件發生的地方,當地都有打撈隊,打撈一個尸體12000。所以,他們一般是見死不救的!那是他們的財路啊!
煙塵的感想:突然想起《雷雨》中的周樸園,他故意造成決堤事件,從死人身上發家致富,所以魯大海罵他賺的是斷子絕孫的錢!而從那些漁夫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周樸園的影子!)
“學姐,你知道嗎,這場悲劇完全可以避免的,”聽著學妹既憤慨又悲傷的語調,我的心很痛很痛,“如過那些船上的漁民肯施救的話,那兩個孩子很輕松地就可以被救起來了!可他們就坐在船上不動,當時班上的好多同學都哭著跪下來求他們下去救人,他們依然像被釘子釘在那里一樣,死都不動,他們就是不救呀!后來,消防隊的人來了,但那時已晚了,況且他們連任何可以救助的設備都沒有。繩子都還是后來拿來的,那些人來看了一下后轉身就要走,我們班全班同學都給他跪下了,剛好這時記者也來了,他為了作一下秀,就滿臉不情愿地在腰間系根繩子慢慢地向水中走去,裝模作樣地在水中較淺處游了幾圈就又上來了。突然之間發現,人情真的好冷漠…………”聽完后早已淚流滿面,深深地為那三位學弟叫不值。而另一位學弟,接通電話還沒說一句話,就已經泣不成聲,我又是一陣哽咽,本來是安慰別人的,可我控制不住自己…………
(來源:華媒網 http://www.ccvic.com/2009/1029/40234.shtml)
網上版本二:
長江大學救人大學生遇難全過程
10月24日上午十點多,荊州市長江荊江段的寶塔灣沙灘,微風,江水無聲。陽光輕柔灑在寬闊的沙灘上,閃爍一片炫目的光。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廣電專業30多名大一新生正在此野炊。
因為H1N1流感的暴發,學校取消了包括軍訓在內的所有集體活動。那天,是他們自9月進入大學以來的第一次集體活動。
“是我提議的,正好趕上周六,天氣又好。所有人都歡欣鼓舞。”09級廣電一班班長姜夢淋對記者說。
寶塔灣,這片海灘常被荊州當地人形容為“美麗的殺手”或“美麗陷阱”。
美麗,是因為這個占地接近4平方公里的沙灘非常平坦,是整個荊江段少數幾個可以觀賞長江沿岸風光的平灘。
但這個灣地勢非常險惡。岸淺,而離岸不足10米遠就是很深的河溝,溝里水流是暗流,且非常湍急。
“人一掉進去很難上來。”常年在長江寶塔灣鍛煉的韓先生說。
據當地宣傳部門透露,每年此處因游泳戲水而淹死的人都有5、6起,“僅我們寶塔灣游泳俱樂部自2003年至今就義務救出游客100多人。”
在寶塔灣,立著一塊標志危險的牌子。據當地人說,這是今年7月剛立的。
姜夢淋對這塊牌子并未注意,只是和同學們沉浸在野炊的歡樂中。
3個小時的野炊結束后,大家自由活動,有的三五成群追逐嬉鬧,有的在江岸邊閑談漫步,還有幾個赤腳站在水里互相灑水。
姜夢淋在和何東旭說話。何東旭是班上的體育委員。
事后回憶,姜夢淋覺得那天自兩點以后就開始進入夢境,一個噩夢,至今未醒。
救人者成為被救者
李佳隆救落水少年時無暇顧及自己不識長江水性,且無救人經驗,在水中失去意識
10月24日,2點10分,突然有人喊,“有人落水了”。
隨后傳來呼救聲。
距姜夢淋不足100米的江灣處兩名少年在水中掙扎浮沉。因為周末,當天在寶塔灣觀光的游客很多,迅速圍攏了100多名群眾,但沒有人下水施救。
正在水中嬉鬧的李佳隆距少年落水處只有50米。
聽到呼救聲,他飛奔而至,分開人群,連牛仔褲都沒來得及脫就跳入水中,向落水少年游去。
幾乎與此同時,陳及時也和衣跳入水中,逆流而上向另一名少年游去。
陳及時是長江大學城建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大一學生,當時正和同學在寶塔灣一處游船樣式的飯店吃飯。
李佳隆是09廣電專業年齡最小的學生,身體最瘦弱。這名來自貴陽的17歲少年之前從沒在游泳池之外游過泳。
“當時怎么想的?當時什么都沒想,就是想救人,要救出少年”,李佳隆后來對記者說,“陳及時所在的基建學院在另一個校區,我們素不相識”。
在水中,李佳隆拖住一名少年,同時被少年緊緊抱住,動彈不得。
“牛仔褲也吸水,雙腿越來越重,游泳的動作越來越僵硬,我感覺到,江水下面暗流洶涌,仿佛有漩渦將我向下拉。”李佳隆說。
李佳隆決定放棄營救,先游回岸邊,但此時一點力氣都沒有了。
“當時我想過堅持,一定要堅持住,但最后大腦都迷糊了。我和少年離岸邊已經很近了,我知道我堅持不了了,就大喊我不行了,然后就沒意識了”。
姜夢淋說,李佳隆從跳水救人到喊不行也就是5分鐘,隨后方招和徐彬程迅速地跳入江水。
方招去救李佳隆,徐彬程則游向落水少年,將其拖出水面送到岸邊,方招也將李佳隆救上岸。
“此時我們已經看不見陳及時了,只見那個少年還在水中掙扎”。姜夢淋說。
李佳隆上岸后,已口吐白沫人事不省,有同學迅速撥打120,將其送到醫院輸液。
人梯斷裂,8人落水
方招、何東旭等自發手挽手搭人梯救少年,2人位列最前,落水后未能被冬泳老人救起
“李佳隆上岸后,方招和徐彬程決定再次返回水中救人。”姜夢淋說,當時圍觀的人群大概有200多人,沒人下水營救。
姜夢淋還記得,120來拉李佳隆的時候說,這里水下地形復雜,暗流洶涌,每年寶塔灣都會淹死好多人。
“我們排人梯時沒有人組織,也沒人提議,就自發地手拉手,挽著向深水處走去,想救回少年。”姜夢淋說。
方招、何東旭和姜夢淋都排在人梯的最前面。
突然何東旭腳下一滑,人梯瞬間斷裂。姜夢淋等8名同學落水。圍觀的人群一陣驚呼,岸上的學生哭做一團,叫喊救命。
“我在水里也就是幾分鐘,落水后,我極力告訴自己要冷靜,努力回憶在游泳館中學習的游泳姿勢,可是大腦一片空白。”姜夢淋說,后來她被冬泳鍛煉的老人救起。
楊天林、韓德元和魯德忠是寶塔灣冬泳俱樂部的三名老隊員。當時,他們正在附近鍛煉,聞訊趕來,入江施救。
“距離事發處有100多米,我們跑過來也就幾分鐘。但長江水是渾濁的,人一旦沉水我們在水里根本看不見,沉水者很難幸存。”61歲的楊天林對記者說。
因為受過專業的游泳和救人訓練,魯德忠找來幾個救生圈扔下去,他和韓德元、楊天林很快就救出了6名大學生和那名落水少年。
而方招、何東旭則被水沖走。而陳及時更是不知去向了。
姜夢淋被冬泳隊老人救起后,老人告訴她那之前救人的三名同學可能救不上來了,“我當時腦袋嗡的一聲,就蒙了”。
參與救人的同學說,少年落水處有漁船,他們求其救人,船主說,活人不救,只撈尸體
“我們開始報警,110、119和120都撥了。”姜夢淋說,消防隊隊員來了后,說他們也不是專門的搜救隊,救不了。
李佳隆事后說,在兩個少年落水不足5米的地方就停著一艘機械漁船,20米處有一家叫藍色家園的水上漁船改裝的飯店。
“我們同學都給漁船的老板跪下了,求他們看能否撈救方招三人,老板說,長江上哪天不死人,不死幾個人我們靠什么掙錢啊?”當天參與人梯救人的一名同學說,“當時老板說了,活人不救,撈尸體,白天每人1萬2千元,晚上1萬8千,一手給錢一手撈人”。
“我們同學落水遇難后,能有人給我們扔幾個救生圈,就不會有人犧牲。”姜夢淋說。
荊州市冬泳隊的隊長王玨對記者證實了當天大學生向漁船下跪求救遭到拒絕的事。
參與救人的韓德元說,“如果那艘漁船施救,沒有人會死亡”。
“寶塔灣地帶落水遇難很多,于是就經常有些漁船停在附近,以打撈牟利,”韓德元說,“價格很高,一般不救活人,撈尸體,價格在一萬多,晚上更高”。
“現在救人能撈一句謝謝就不錯了,而且落水的大多是少年,救出后都不敢給家長說,哪還敢向家人要錢,現在已經形成一個民間牟取暴利的打撈隊,專靠此發財。”韓德元解釋說。
記者到離事發地不遠的荊州市公安局沙市分局水上派出所了解當天學生報警情況。
王玉秀告訴記者,寶塔灣附近的確存在一群人,專靠打撈落水者尸體牟取暴利的民間搜救隊,“救人不是義務,他堅持不救,政府也沒辦法。”
28日,記者向寶塔灣停靠的兩艘漁船求證收錢撈人的事,兩位船主均予以否認,稱當天船未在寶塔灣。
王玉秀說,水上派出所接到學生報警后,派警員去了現場。他們看大學生都上岸了,也就走了。
“我們主要職責還是巡邏治安,寶塔灣乃至荊州市并沒有一支專門的搜救隊”。王玉秀說。
記者了解到該水上派出所管轄寶塔灣等荊州長江段治安,連王玉秀一共7名警察,其中4人超過50歲,“平均年齡就是50,人少,精力也不行,事發當天我們的警員正好在別的江段巡邏,如早發現應不會出人命”。
冬泳隊的活動室是一個藍色的小鐵皮屋,壁上掛著一個銅牌“寶塔灣搜救基地”,創辦者是王玨。
王玨是長江邊長大的,深諳長江水性。他也知道周邊少水上巡邏的,就組織了一批愛好游泳的退休老人平時鍛煉,有人遇難則義務救助。
“我們的隊員年齡都在50歲以上,精力也有限,但能做一點算一點。”王玨說。
三少年未竟的夢
陳及時夢想住進自己設計的屋子;方招想成為明星;何東旭想當籃球巨星。同學回憶時唏噓不已
事發后,教育部授予長江大學徐彬程等15名同學“全國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大學生英雄集體”榮譽稱號,并追授了陳及時、何東旭、方招同學“全國舍己救人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
“時間重新來過一百次,陳及時都會選擇跳水救人”26日,陳及時的同學董燁君稱,“他是個特別上進充滿集體榮譽感的人,敢于承擔責任”。
董燁君比陳及時大一歲,兩人即是老鄉又是高中同班同學。
董燁君說,陳及時一直有個夢想就是能住在自己設計的房子里,“他家很貧窮,父母都是農民,有個姐姐和妹妹,家里靠種地養殖為生,因為他父親39歲才有他,所以取名及時”。
“他說過他雖不是黨員,但他時刻愿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陳及時的大學同學對記者說,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地震中很多房子倒塌,那么多同胞遇難,陳及時希望自己以后能建造更堅固的房子,即使碰到地震也不會有那么多傷亡。
方招是廣電專業公認的“班馬“,班里的白馬王子。
方招最好的好朋友徐彬程對記者說,方招想成為明星,“他們學院正在拍一部青春偶像勵志劇,就是說一個現在的90后,樂觀向上不拋棄不放棄,執著自己的理想最后成功的故事”。
“如果24號不出事,我們25號就開拍了,他是我們的主人公。”徐彬程說。
提及何東旭的夢想,班長姜夢淋則笑彎了眉梢,“他想成為科比那樣的籃球巨星”。
“他是一個比較紳士的人,他經常會幫助女同學打水,拎東西,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是個男生嘛,應該紳士,應該保護你們女生”姜夢淋說,救人那天,何旭東本來是站在人梯的后面,但他說自己壯力氣大,主動站到我前面,才被水沖走的。
荊州萬人送別
有母親打條幅“兒子們,一路走好!不相識的母親為你送行!”一些市民送了一程又一程
10月28日,9點12分,三位大學生的靈堂前。在家長的陪同下,被救少年張志鵬、陳天亮來到遺像前,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頭,痛哭失聲,“三位哥哥,你放心的走吧,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做一個像你們一樣優秀的人,你們的爸爸媽媽,就是我的爸爸媽媽”。
跪在地上,張志鵬和陳天亮恭恭敬敬地將兩捧菊花,放在三位哥哥的腳下。
上午10時,三位大學生的追悼會正式開始。由荊州市委副書記傅立民主持,長江大學黨委書記張忠家致悼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打來電話,委托長江大學和荊州市委、市政府,看望慰問三位英雄的家屬,并送上慰問金。
荊州數萬市民來到靈堂。
有四位母親打著一個條幅“兒子們,一路走好!不相識的母親為你送行!”其中一位母親郭春香哽咽著介紹,她們四個母親本來不認識,都是自發來看他們最后一眼的。
在從荊州殯儀館去八嶺山火葬場火化的路上,一些市民自發送了一程又一程,300多輛的士和私家車,也是一路相送。
下午1時許,三位英雄的骨灰由其家人分別帶回了家鄉。
臨行時,陳及時年過半百的父親陳崇香拉著記者的手泣不成聲。陳父說,“他做了他應該做的事情。”
遇難經過
●10月24日下午2點,長江荊州段,兩少年落水
●大學生李佳隆入水救少年陳天亮,遇暗流并感體力不支
●大學生陳及時游向另一少年張志鵬,被浪卷走
●大學生方招入水救出李佳隆,徐彬程入水救出陳天亮
●10余大學生搭人梯救張志鵬,人梯被浪打散,8名學生落水
●冬泳隊隊員聞訊入水,救起6名大學生和張志鵬
●方招、何東旭、陳及時相繼沉入長江水底遇難
遇難背后
●事故地只有一塊警示牌;若有更多防護措施,此次事故可能不會發生。
●事發處江中有一漁船;若船上人員先對少年施救,事故可能也不會發生。
●救人學生多不熟悉江中水性,只在泳池練習;若大學生有更多水中急救常識,事故可能也不會發生。
(來源:湖南教育網、新京報http://www.hnedu.cn/web/0/200910/29083507491.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