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中國知識分子以“科學民主”為理念的“五四”精神,賦予當時和往后的中國人,有了一個嚴肅和重要的目標。為使“五四”精神發揚;目標早日的實現,海內外中國人,年年紀念“五四”。在永不忘懷時,既研討、又反思,既努力推行、又大肆宣揚。大家對“五四”精神達成了新的共識:“五四”運動有政治成分,也有文化成分,應該將它稱作救亡的政治運動以及文化和思想的啟蒙運動。
90年中,世界一直朝科學進軍,中國當然也不例外。唯獨民主,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都難以實現這一神話。因為民主光其字面的含義就指人民主政。美國這一最民主的國家,就因不讓民主政而發生了更悲壯的“五四”――“肯特悲劇”。
“肯特悲劇”發生於1970年5月4日。那天早上;美國俄亥俄肯特州立大學,叁百多名反越戰學生聚集在校園內的廣場上,他們呼吁當時的總統尼克松結束越戰,不要將越戰升級到柬埔寨。一百多名美國國民兵手持步槍,與學生對持。中午下課了,成群的學生走出課堂,廣場上頓時增至二千多人。一名校警拿著擴音器喊話,要求學生離開校園,但許多學生卻大喊:“停止越戰!豬玀滾離校園!”等口號。
戴著防毒面具的國民兵,向學生發射催淚瓦斯罐,膽大的學生以石頭和撿到的瓦斯罐反擊。在“你退我進,你停我抗”時,18名國民兵突然一字排開,向學生開槍。僅僅13秒時間,國民兵發射了61發子彈,四名學生當場被擊斃,九名學生受輕重傷。
在該校新聞系就讀的學生約翰·費洛拍下了多張現場實況的照片。
該校心理系學生米勒,只有20歲的他,頭部中彈倒在血泊中。一名女生目睹米勒中彈,跪在他尸體邊驚叫的照片,震驚全球。這張照片,立即被美國多份報刊和電視臺采用。該照片讓約翰·費洛獲得1971年普立茲現場新聞攝影獎。
美國著名的雜志――“LIFE”,於1970年5月15日,即慘案發生11天后,詳細報道“肯特悲劇”殘酷的真相和美國國民兵赤裸的本質。
然而,俄亥俄州的大陪審團在調查該慘案后,認為美國國民兵可以全部無罪開釋,他們反而起訴24名學生和一名教授“煽動暴亂”。經過14個月的庭訊和耗費納稅人20萬美元的開庭費后,25名被告,被判無罪。
隨后,4名罹難學生的家長和9名受傷學生的家長向政府提出民事訴訟,經過叁個多星期開庭,他們敗訴了!家長們非常氣憤,不服判決,要求重審。又經過數月的折騰;家長們獲庭外和解了事。
死者家長各得1萬5千賠償;一名重傷而變成終身殘廢的學生獲35萬,8名輕傷學生各得3萬多。(注:美國法律一直都認為,死者死了,就一了百了,而活著的受傷者反而要承受更多的痛苦,所以應該獲得多于死者的賠償。)
美國肯特州大自1970年后,每年也紀念“五四”。5月4日這一天,校方在白天舉辦追悼會,晚上舉行燭光追思會等。學校有一個房間,專門展覽當年“五四”事件的史料。學校常舉行一系列演講,請教授向大一新生,講訴“五四”肯特慘案的來龍去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時不我待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