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80后,并沒有親身經歷那個時代,在看了烏有和旗幟網那么多文章,以及和許多老同志的交談后,加之個人的思考,對于毛主席和他的時代的也有了一定得認識,作為一名晚輩,難免會有認識不周到、不客觀的地方,懇請廣大網友能賜閱和指正。另外此文寫與左派同志,毛主席的軍事治國等謀略早已被做左派同志津津樂道,我將一筆帶過,不做贅述。
對于他,提到他有人咬牙切齒,有人伏案痛哭,也有人崇拜至極;有人說他太狂妄,連唐宗宋祖也不放在眼中;有人說他太殘忍,對待與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居然和朱元璋有一拼;甚至對于他和他的人民以及所處的時代,說的一無是處。在看了一些人所謂的回憶錄,難免個人成分較多。對于一個偉人和一個時代的評價,應當歸還于他所處的時代背景,與客觀實際相結合,拋開個人情感和榮辱得失,做人如此,行文亦如此。
作為一位歷史巨人,他熟讀軍事著作并嫻熟應用,無論是在抗日戰爭還是在其后的國內戰爭中,他的軍事和謀略不是一般歷史人物所能相比的。即使是被神化了的諸葛,也最多和他比個平手。他的軍事奇跡無法一一列舉,看一個人,看他的對手如何反應就足夠了。在朝鮮戰場上,那些“長了眼睛的手榴彈”讓裝備精良現代化的美國軍丟盡了臉面,雖然許多人會說,朝戰不是以和談告終了嗎?話隨如此,但將當時交戰雙方綜合實力以及國際地位來對比,勝敗已經不言而喻。即使在后來的美越戰爭中,美國人更是不敢跨越“雷池”半步,被充分束縛手腳的美國兵無法施展拳腳,最后也是垂頭喪氣退出越南。美國人的兩次失敗,也都是在中國的間接和直接參與下導致,時光飛速到二十一世紀,當毛主席三個字逐漸在國人眼中淡化和平靜后,美國人對于毛澤東三個字依然驚鴻未定,軍事實力和士氣相對毛澤東時代已經不可同日可語,但是他們比任何人的都清楚,真正打贏一場戰爭這些往往不是決定因素。在毛主席逝世后的三十多年來,他們打遍世界無敵手,這讓他們倍感寂寞和無聊,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敢與中國正面接觸,也只是指使一些中國周邊的一些二桿子愣頭青不斷和中國制造些小摩擦,他們無法肯定這支由毛澤東一手創建的人民軍隊在三十年來的改革中還有多少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成分存在。
他的思想,且勿談國人的崇拜程度,單單是從今日世界一波接一波的毛澤東熱就可知道。他的思想無需用權力來推銷,也不是口頭上嚷嚷經不起推敲的空架子,他的思想雖然是在許多年前的國內國際環境中形成,但是對后來的無產階級革命依然起著巨大的指導作用。雖然許多人說,馬列已經過時,馬克思預見衛星上天了,預見原子彈問世了嗎?這些形而上學的觀點無須辯駁。國內國際形式再將如何改變,但是階級斗爭永遠無法改變,只要階級一直存在,馬列毛的思想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的思想,在其后的社會主義革命中,永遠被無產階級革命者信仰和應用。
他的經濟建設,對世界受壓迫的兄弟國家的貢獻,都無法一一列舉。許多人說他不懂經濟,十年文革讓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云云。如果沒有毛主席和他的人民經過長期艱苦的奮斗,其后的改革又將如何談起?我們所熟知的殲8、兩彈一星、運十、核潛艇、大型驅逐艦、農田水利建設等等都是在何時誕生?今天我們坐著火車到云南,你有沒有想象過這些都是在什么背景下建設?到了新疆的人們呢,戈壁沙灘變良田難道是上帝賜給善良的中國人的?喜歡將那個時代說的一無是處的人們,你們如何不去對比呢?更不要說在79的對越戰爭中,更是將越南這個昔日的兄弟國家打的狼狽不堪,如果經濟崩潰到邊緣,這一切將從何談起?
在今天的官方新聞報道中,我們最少聽到的一個詞匯就是:XXX提高了我國在國際地位與聲譽。這句話今天來說對于中國意義并不那么大了!早期,美國政府自朝鮮戰爭以后,無論在亞洲從事什么,都會以各種方式是事先告知中國。例如,美軍打算武力力停吳庭艷南越政府,通過巴基斯坦轉告中國,希望中國理解與支持。美軍試圖武力打擊緬甸紅色高棉。也要通過渠道與中國交流!為何?那時中國閉關鎖國。沒錢。窮!動亂!為何美軍還是如此?而80-02以前美軍無需在于中國交涉什么。中國實際成為聯合國投票機械。那個時候,中國最喜歡的怕就是棄權了!NO對于中國那個時候,太難了!而跨越中間,前面中國到處對美國說NO!現在中國懶得連話都無需說!只是搖搖頭!用中文說:不行!{本段摘自微微昆侖}
他的思想,軍事,經濟等等,已經讓那些自以為有經天緯地之功的人無地自容,秦皇漢武又拿什么與他相比呢?如果你對毛主席的這些功勞感覺到震驚和崇拜的話,那么這也僅僅是一個開端,這些功勞和榮譽相對于他的另一件事是顯得微不足道的。
許多人說他是顛覆者,自己辛苦創建的國家被他在文革十年搞的一塌糊涂。想起在朝戰中犧牲的毛岸英,以及他逝世后的這么多年里,他被國人冷靜,被許多人批判和漫罵,他要維護的是自己的家族利益呢還是個人威望呢?將他的子女和其他領導人的子女去對比呢又能說明什么呢?那些說他和朱元璋有一拼的人,良心何在。朱元璋作為一個階級領袖,他要維護的是朱家王朝的地位。而毛主席也是另一個階級的領袖,如果是一個既得利益的階層說出這話倒可理解,但時常在工人農民的隊伍里也聽到,鍵擊于此,伏案痛哭。
他一生視人民為導師,而在文革中,卻反其道而行之。離開他,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文革無法發動,他率領著一幫吹鼓手,他在的時候,隊伍很整齊,當他離開時,南腔北調都出來了。甚至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都無法理解和肯定他的文革,更別說人民大眾,他只是靠著個人威望發動文革,在文革的結束,當逐漸背離他的路線時,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沒有幾個站出來維護,人民維護的更是很少,如何說明這一現象呢?
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歷史的必然,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復雜程度也必將遠高于任何一個朝代取代另一個朝代,社會主義同以往的階級社會相比,沒有剝削和壓迫,是公平的社會,而在此之前的所有朝代都是階級社會(原始社會除外),雖然歷史由人民大眾來書寫,但歷代統治階級根據自己的統治地位選擇和修改,剝削階級的意識占據社會主流,“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學而優則仕”,這些傳統的階級意識根深蒂固。從陳勝“茍富貴莫相忘”到劉邦“大丈夫當如此”農民階級在幾千年里始終沒有逃脫這個怪圈。
階級的這些東西,他不是隨著階級的滅亡而被帶進墳墓,而是留下來繼續腐蝕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的建立,雖然無產階級處于領導地位,但是對社會意識的改造需要一個漫長和復雜的過程。毛主席曾經這樣說: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戰線是資產階級專了無產階級的政,是“黑線專政”,知識分子的大多數世界觀基本上是資產階級的,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他也清楚的知道,如果對無產階級改造不徹底,那么無產階級的政權也無法鞏固。他靠著個人威望發動文革,以馬列的階級理論來改造人民,目的就在于此。而對他后面的那群吹鼓手,到底有沒有起到效果呢,許多人高喊著毛主席萬歲的口號卻以這樣那樣的理由方式逃脫和拒絕改造。
鍵擊至此,我們對于他為什么要發動文革也比較清晰。我們聯系當時國內和國際將其他幾件事情對比起來就更不難發現了,赫魯曉夫現象和大三線建設。“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這個道理他未嘗不懂,經濟搞不上去人民就不滿意。所以才有轟轟烈烈的大三線建設,但是赫魯曉夫的出現讓他明白,鞏固社會主義政權不是只靠搞好這些就可以了。赫魯曉夫的出現他已經預見到蘇聯滅亡的必然性,他對現實和未來的估計和判斷,不是憑借個人的主觀猜測,而是遵照客觀實際,他自己已是年邁老人,這些事由誰來做,怎么做,當時中國人民的客觀實際允許不允許這樣做,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否完成這些呢?這樣一件“支持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的事情他也不得不依靠自己的親人來完成,“誰讓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呢”,他為了無產階級革命貢獻出的親人實在太多。而同時他對他離開后中國將要發生的一切也已經有了足夠的預見,他已經沒有再幫他繼續革命的人選了,他不得不再一次將希望留給人民,留下正反兩方面的教訓,讓人民自己去選擇自己去完成。
他在離開的日子,沒有選擇幫他做另一件大事的四人幫來做領導人,看來他對人民的改造結果不滿意,更沒有將他認為可能走資的分子一網打盡,趕盡殺絕,而是耐人尋味的去選擇一個剛剛從地方到中央,無幫無派的老實人做領導人。這一切又顯示了他的偉大和高明。他晚年這樣說:“人生七十歲古來稀,我八十歲了。人老總想后事,中國有句古話,叫‘蓋棺定論’,我雖未蓋棺,也快了,總可以定論了吧!我一生干了兩件事,一是和蔣介石斗了那么幾十年,把他趕到那么幾個海島上去了。抗戰八年,把日本人請回老家去了。對這些事持異議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幾個人,在我耳邊唧唧喳喳,無非是讓我及早收回那幾個海島罷了。另一件事你們都知道,就是發動文化大革命。這件事擁護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這兩件事都沒有完。這筆“遺產”得交給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動蕩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風’了。你們怎么辦?只有天知道。”這一些問題耐人尋味,他這段話里的每一個字都值得仔細推敲,我們將他的一些話和他逝世后不久后就發生的對越戰爭聯系起來,更加發現他的偉大和高明之處,也再一次證明,他的一生不僅僅是站在中國人民立場是思考問題的,而是站在整個世界無產階級上思考的。限于能力關系,不做過多分析,請讀者自行思考。
如果說他領導的國民戰爭和國內建設是對中國人民的一大財富,那么他領導的文化大革命是對世界無產階級的一大財富。歷史的發展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任何歷史人物的出現都是有他的偶然和必然,任何歷史人物也是順應時代而為之,但是毛主席的出現遠遠超出了這個限制,由于他的出現,推進了整個世界歷史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也正是因為他的文化大革命,書寫了馬列在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后繼續革命的空白。他的文革也隨他的離開而結束,在其后的幾十年中,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走入低谷,許多人為此惋惜。而事實恰恰相反,由于他的文革,為后世社會主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又一次社會主義大變革做好了準備。他留下的那一系列的疑問,以及正反兩方面的教訓,不僅需要一代代中國人去思考,也留給世界無產階級一個沉重和有力的信號。
無論反動派對他如何詆毀造謠漫罵,無論國人怎么樣去看待屬于他和他的那段歷史,無論今天的中國還有多少他影子的出現,也無論你給他幾分過錯幾分得失,他和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已經結束,但是他在無產階級中的地位永遠不會改變。只要階級一天存在,他的思想就永遠閃放著智慧的光芒。他是一個真正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不在乎個人得失和榮辱,他的一生都在為被壓迫的人民而著想,他是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領袖,無論我們的后代對我們離共產主義多么遙遠而感到驚詫時,他在無產階級、在社會主義中的地位永遠不會改變,他和他的同志們,馬、恩、列、斯一起被書寫進世界無產階級的歷史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