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命運80后:走出愚民的幸福!!!
——一名80后女青年的生命解讀與展望
快要過年了,雖說現在的年味兒淡了,可這畢竟是我們中國人心中最重的一個節日。人們也比往常更需要一些溫暖和幸福的感覺。
幸福是人人都想要也在追求的。信上帝的相信幸福在天堂,信菩薩的相信幸福在廟堂,看著現在肥頭大耳、握著手機、腳蹬旅游鞋、拖著行李箱的和尚尼姑,那份信仰或許就更堅定了吧。那如我這般不奢望去天堂也不進廟堂的人的幸福在哪兒呢?
相信與我一樣茫然的人有很多。
這時候,我們需要用回憶來撫慰自己的心靈。童年的回憶蕩漾在心中,盡管在細節上各不相同但總歸還算美好。然而,現實的殘酷容不得半點溫情。簡單重復的工作內容,少得可憐的工資,還要遭受上司或同事的責難,想要有一點幸福的感覺,確實太難。
總是想要逃避。回到小時候已經不可能,那我回去讀書,回到相對純凈的校園,總可以吧。
于是,積極地開始備考,也許這個想法可以為我看似進入了死胡同的生活找到一條活路。然則,回想起我十幾年的求學生活,回想起我曾經求學過的上百位授業恩師們,卻又兀自擔憂起來。
小學時對于老師是有些盲目崇拜的,只認老師講的,就是錯的也是對的;中學時,已經有了些反抗精神,對于那些“暴政”的老師敢于聯名向學校寫信提意見了,叛逆情緒比較嚴重……
對于“灌鴨式”教學,如果沒有一點反抗精神,我想也很難證明我們曾經青春年少過吧。現在回頭去看,當時的反抗和叛逆應該不止是對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唯分數論”,更多的是對于老師本身言行不一致和唯利是圖本性的暴露的一種蔑視。
現在的老師,被學生家長宴請、送禮或錢已不必太遮遮掩掩了吧,更多的時候,他們已經迫不及待,設立各種名目的輔導班、學習班,旨在“提高學生成績”,實際上呢?個把小時就10元、20元甚至50元、100元的收費,把市場經濟的潮流真真實實地引到了中學甚至小學的校園里和課堂上!
是的,利益、金錢已經完全侵蝕到這些“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頭腦中,操縱了他們的思維和行動,以至于從他們口中傳達出來的知識——所謂最圣潔的知識,也染上了顏色。
從另一個方面說,老師是一個沒有創造性的職業。也就是說,“老師”必須附著于“學生”才能體現他的價值,按照現在的教育體制,老師的本職工作是照本宣科,經濟社會以“錢”為本,老師除了做好本職工作沒有別的致富門路。然而,逐利和貪婪是人的本性,知識也是資本。于是,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了以錢為主要目的,以騙為主要手段的“高壓輔導”……
我有些心寒了。
這時,也許有人會不同意我的看法了,你怎么能把自己的幸福觀判斷不清的問題加罪于老師呢?人生主要還是靠自己啊!
我承認,幸福觀的問題不是單單老師就能解決的,我們的家庭環境、所接觸的社會環境對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對生活的認識理解都會對這個問題造成影響。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我們所接觸到的老師無疑對我們的思維方式甚至整個人生觀、世界觀方面的影響更深遠一些,甚至是根深蒂固的。
曾經我以為,在無聊落寞的時候有朋友陪你聊天或傾聽你的心聲,就是幸福;曾經我以為,在過年過節時能夠收到一堆祝福短信雖明知是轉發但還是被轉發者的情誼所感動,開心地一笑就是幸福;曾經我以為,有家人牽掛有戀人擔心,就是幸福……我還以為,有童年和校園里美好而單純的回憶,就可以一直幸福!我曾經被這些所謂的幸福迷惑了,明明知道那樣短暫卻還是迷戀其中……
現在我知道,這不過是自我安慰的一支香煙,明知有毒,欲罷不能。這種個人的、虛妄的幸福,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反而會扭曲我們的心靈,最終可能獲得別人看來的幸福實際卻是丟失了靈魂的空空軀殼。
在這個利益與金錢構筑的社會里,當你身邊的親友都跳進這張大網時,他們也希望你在這張網里,更希望你成為這張網里一個有力的結點。要想成為這個結點,你就必須有值得別人來和你結在一起的利益點和價值點。這個利益點和價值點就是你今后能否幸福的關鍵所在。
如果你完全沒有任何可利用的價值,自然也不會帶給別人利益,那么,你的朋友會越來越少,祝福短信也會越來越少。即便是親人,也可能因為你的無能而遠離你甚至拋棄你——在金錢社會里,誰還會和一個“沒有利用價值”的人來往呢……到那時,你若再想感到幸福,就只剩回憶可用,這回憶,就真的成了精神鴉片了。
吸食鴉片的后果是人人自知的,“精神鴉片”的危害一點不比真的毒品差。人的創造力是勞動中形成的,精神萎靡不振,失去生活動力,無論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都無法正常進行,又如何創造,如何活下去呢?
生存出現危機,幸福就更不要提了。
不是我在刻意嚴重化這個問題,而是事實如此。魯迅先生說,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難道,我們僅僅連自己并不幸福這個事實都不敢面對嗎?
有時我會慶幸,慶幸我的家庭環境是良好的,我的親人們教給我更多的是勤勞、善良、用良心說話的農家本色;慶幸我所遇到的朋友、老師大都是好人,她們盡可能地照顧我、保護我,甚至傾心傾力地教我、培養我;更慶幸我已經長大,有了相對獨立且明確的是非觀,不會輕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意識和習慣已更傾向于對事物本質的探究。
仔細回想我曾有過的“幸福時光”,認真體察下我們曾自覺短暫擁有過的“幸福體驗”,不能不說是相當遺憾的——因為痕跡太少、內涵太淺和數量稀缺,不僅很難找到關聯的事實和感覺,連其間本該存在的特質也相當的縹緲。唯獨堪成形狀的,是公務員朋友們對收入和福利的滿足,是國家財政編制內尚無吃飯、穿衣、住房及看病隱憂的老師、事業單位干部們的輕松,以及“堅信國家宏觀調控”的富豪老板們的豪爽與愜意……如此等等,然而這也是我所不敢親近或信任的,因為我的眼界里多是貧苦勞動人民生活狀態下的艱難與凄苦而他們的眼里卻好像只有上司、伙伴與同僚,因為他們可以每天毫不心疼地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甚至吃飽喝足后還能去夜總會“放松下”而這些于我卻是恐怕連做夢也不敢想,以致他們沒有任何“危險”的感覺而我卻感覺處處是危險!
有一朋友說:坐井觀天、自娛自樂、自私自利、窮奢極欲、唯利是圖和好逸惡勞,以及因此而形成的毫無危機意識生活狀態下的幸福,是愚民的幸福——愚蠢者的幸福。對于這句話,我雖未必能完全理解,但我的生活經歷卻切實地告訴我他說的是客觀、全面和深刻的,因而也是正確的。
所以,我決定走出愚民的幸福!同時也熱切地呼喚80后一起由其中走出來!
新時期農業創新實踐者
偉人學會(www.cnhelper.com/bbs)主持人:吳芳
2008年12月25日
友聯及責聯:
13469367634(湖南)13939862004(三門峽)
E-mail:[email protected]
QQ:282764265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