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由北京、廣州、杭州三地9名大學生組成的“大學生關注可口可樂小組”,用自己“臥底”一個月收集訪問來的數據和事例,發布了《可口可樂調查報告》,直指可口可樂各地裝瓶廠“存在大量的派遣工和其他非正式工,這些工人干著最危險、最苦、最累的工作,工作時間最長,工資卻最低,還被拖欠甚至克扣工資。”他們認為,可口可樂“應就違反中國法律向中國人民和可口可樂所有派遣工人道歉。”并向大學生和全社會呼吁,不喝可口可樂系列飲料,直至可口可樂達到提出的要求,呼吁姚明、劉翔停止為可口可樂代言。(12月17日《北京晨報》)
這原本有可能成為一條熱門新聞,然而各大門戶網站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冷處理”。我猜想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可口可樂是廣告大戶,門戶網站不愿得罪;二是可能認為大學生們的臥底調查可信度不高,大有“嘩眾取寵”之嫌。事實上,從有限的網友留言來看,褒揚大學生們的顯然沒有懷疑和否定的多,有人說“大學生們少見多怪,司空見慣的事也拿來大做文章”;還有人說“這些大學生無非是想借此出名”;更有人指責“就業形勢這么緊張,大學生為了讓自己暴得大名不顧讓就業形勢雪上加霜”……
確實,呼吁全國人民暫時不喝可口可樂,是有點“憤青精神”,背后也許還能找出點“民族主義情緒”的影子來;而大量使用派遣工、克扣工資、超長加班、不買保險、安全防護措施差等等,也確實堪稱當下勞動密集型企業的通病,涉世不深的大學生們顯然對他們即將進入的這個社會存有過于美好的想象,以為這樣的調查結果就堪稱“爆炸性新聞”,殊不知飽經滄桑的社會大眾對此早已“審丑疲勞”了。
但是,我依然要為大學生們通過臥底企業的方式來關注社會丑惡現象,表示由衷的欽佩和深深的感動。假使他們的調查結果是真實可信的,那么有關部門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盡管很多人對社會丑惡的心理底線已經淪落到法律規定之下,但法律必須得到尊重。事實上,違法用工行為居然能夠成為大眾眼里的司空見慣,這不能不說是勞動執法部門的失職。
如果說社會大眾對于違法用工的“泰然處之”,是由于多見不怪的“很精很老練”;那么,大學生們的“很傻很天真”,則象征著他們對法律的信仰和對底線的堅守。罪惡與丑陋在我們心中居然已經沒有底線了,法律成為“紙上規定”居然能得到我們的默認,這應該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該被嘲笑的,究竟應該是老練的我們,還是這些天真的大學生?
有人說,現在上大學越來越容易了,進社會卻越來越難了。難在哪里?如果是難在難于適應社會中那些黑色的潛規則,其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們經常能聽到有關大學生體驗社會、適應社會之類的“諄諄教導”,可是,如果所謂體驗和適應就是熟知社會的丑惡面并且提前做好被動適應它的準備,那么所謂“大學生進入社會”實在應該是一個象征墮落的反義詞。
大學生調查可口可樂違法用工,看上去似乎有點像“大戰風車”的唐·吉訶德,但卻充溢著年輕人的正義感和責任感。無論是在大學里體驗社會,還是將來出校門進入社會,大學生都不應該輕易摒棄當代年輕人所肩負的正義感和責任感。否則,我們的社會只會越來越世故越來越陰沉,而不可能越來越正義越來越陽光。這個意義上,這9名“臥底大學生”積極關注社會民生并且努力改變社會丑惡的精神,應該成為所有年輕人學習的榜樣。(盛翔)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