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金融危機對中國民眾生活的影響,恐怕現在首當其沖的是今年大學生找工作很難。這是因為前30年的快速發展,已經積累了許多矛盾,即使沒有金融危機,也已導致就業需求與可提供就業崗位嚴重脫節。從需求來說,多年的連續擴招,積壓的待業大學生不少。據國家人事部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超過560萬,近兩年沉積的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約有480萬人,2009年需就業的大學生高達千萬人。而從能提供的就業崗位來說,還出現了一定的萎縮。其中包括許多中小企業長期產業結構沒有調整或自身經營管理出現了問題而不得不停產,有許多甚至是悲壯地倒閉。長期經濟景氣助長的繁榮思維,使鋼材價格、房地產價格、化纖原料價格等飆漲,能源等大宗商品短缺,吸引很多企業進入了這些行業并走上了快速擴張的道路。這種過度擴張導致了現在一些大中型企業陷入了財務困難甚至破產危機。還因為世界金融危機導致在華外資、合資企業進人的大門也幾乎關閉了。由于今年大學生求職的壓力很大,很多人便想參加公務員考試試一下,這也無可厚非。結果是2009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出現了史上最“慘烈”的一次競爭。截至10月26日(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報名審核最后一天),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報考審查通過人數達104萬余人,而最終能捧上“飯碗”的僅僅13566人,淘汰率高達98.7%。各職位平均競爭比例為78:1,相較于去年的60:1大幅提高。
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如此嚴竣,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政府正積極地從各個層面提振國民對經濟的信心,而保障就業則是最能樹立信心的舉措之一。中央高層提醒當前既是困難又是機遇,抓住機遇出手要快,措施要準、工作要實,擴大內需,求促進經濟增長,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兩年內投資4萬億擴大內需,資金投放的方向主要是鐵路公路,居民住宅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降低貸款利率、減稅讓利,擴大出口解救中小企業。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院袁鋼明研究員認為,“特別是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在國家刺激內需政策的影響下,服務業將釋放更多的就業機會。而那些過熱的行業,如證券、金融、房地產等,則可能會出現一個寒冬。”他還表示,中國經濟不大可能處于長期下滑態勢,而本屆政府十分重視就業問題,他預計,就業市場出現的不景氣現象應該只在這兩個季度,到2009年開春就會得到緩解。這也就是說,這4萬億投資,很有利于拉動大學生就業。
昨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出通知,強調要把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穩定就業局勢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來抓。舉措有鼓勵國有企業帶頭承擔社會責任,盡量減少裁員。對關閉停產企業已解除勞動關系的人員,及時足額發放失業保險金。要配合有關部門結合當地實際,明確本地優先重點發展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和企業,完善鼓勵發展的資金支持、金融信貸、社會服務等扶持政策。重點做好城鎮新增勞動力特別是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和困難群眾的就業工作。擴大政策覆蓋范圍,提高補貼標準。要大力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不斷加強和改進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服務,特別是為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就業服務,幫助其盡快就業。
讓我們多給予他們鼓勵和信心吧!
此外還要做好就業信息公開與及時傳播,以幫助個人做出準確決策。
同時,作為大學畢業生要想盡快找到工作,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能眼高手低,大學生在大學里學的只是理論知識,而真正能學到經驗和能力的還是要到工作崗位上和社會上去歷練。眼光不能老瞅著大城市、大機關、大企業、大單位;剛參加工作,待遇期望值也不能脫離實際。當前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多在中西部地區和一些小單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許那里正是你大顯身手發展的平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