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風華正茂

劉湘波:大學教師的新村夢

苑航 · 2008-01-03 ·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悼念劉老石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劉湘波:大學教師的新村夢

     

       

 

      (劉湘波:中國人民大學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項目部主任,大學生支農調研總指揮,2006中國最具行動能力三農人物)

     在采訪劉湘波之前,一位知情者透露,如果你問劉湘波他女兒的名字叫什么,他可能一時想不起來,但你跟他談“新鄉村建設”,他會頓時興奮起來。他也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但絕對是一個超級志愿者,一個優秀的NGO人。于是,我撥通了劉湘波的電話,他說你來感受一下吧,今天是我們今年暑假最后一天培訓,明天就分十幾個小分隊到農村去了。說完,他匆匆忙忙掛了電話。

    如果不是對NGO人那份好奇和崇敬,在那個周末,我也許不會拖著病后未愈之身倒了2次公交3次地鐵趕赴位于北京通州沙古堆的大學生志愿者培訓基地去采訪劉湘波。那一天,北京的氣溫35℃,而我的體溫38.5℃。

    偶然使他闖進NGO

    2000年7月,劉湘波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哲學系,并獲碩士學位。畢業后,他來到天津科技大學任教,成為一名大學老師。200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時任《中國改革》雜志總編輯的溫鐵軍。當時溫鐵軍提出要建這樣一個學校:收留那些沒事做的農民工,培訓他們一定的技能,再回到社會,以尋求更好的生存之路。后因種種原因,這個學校沒建成。

    此后不久,溫鐵軍在他女兒那里得知有的大學生放假沒錢回家,便拿出自己的錢給那些貧困大學生,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家鄉搞農村調研,回來后把調研材料交給他。這樣既鍛煉了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又給一直關注農村狀況的溫鐵軍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劉湘波從溫鐵軍的做法里得到了啟示。作為一名大學老師,他很了解現在一部分大學生的思想,畢業后掙錢買車買房,過上有錢人的日子似乎成了他們最高的追求目標,對于社會,他們并沒有什么責任意識。這一狀況讓劉湘波感到擔憂。大學生需要正確地引導和教育,要讓他們肩負一定的社會責任。大學生要得到更好地鍛煉,一定要走出校園,到最艱苦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去。于是,他利用課余時間到各大院校張貼海報,招募支農志愿者。

    劉湘波的做法得到了各大院校大學生們的積極響應,首次就有100多人報名參加培訓,隨后下到農村各地,創建農村實踐基地,并組織當地農民建立農民合作社、文藝隊、夜校等。大學生的到來,為沉寂的鄉村注入了活力,受到了當地農民的熱烈歡迎,農民參與的熱情極為高漲。

    2002年12月,劉湘波與溫鐵軍等人創建了《中國改革》雜志社所屬的“鄉建中心”(后改建為“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擴大招募志愿者的范圍,擴建農村基地,在實踐中完善培訓內容,并于2004年12月創建“梁漱溟新鄉村建設中心”。中心宗旨是:通過激勵和幫助,使農民自強自立,團結協作,用自己的力量建設家鄉,最終實現經濟、文化、環境的和諧發展。

    從2001年至今,短短5年時間,劉湘波利用寒暑假和五一、十一的假期,組織培訓了全國各院校社團帶頭人600多人次,下鄉1萬人次,創建了100個農村實踐基地,幫助農民組建了40多個農民合作社,30個農產品協會,40多個文藝團體和夜校。

    在實踐中劉湘波認識到,要改變農村貧窮現狀,捐款捐物不能徹底解決問題,農民要富,必須統一起來,組織起來,靠自己的力量改變現狀。于是,從2003年開始,劉湘波和他的團隊在北京北六環租了多間平房,用于培訓全國各地的農村帶頭人,并請專家講授中央最新政策、如何創建合作組織等。3年時間里,開展了20次培訓,人數達到千人。培訓后的農民欣喜地說,真是脫胎換骨了。回到農村后,這些參加培訓的人都成了當地的致富帶頭人。

    在采訪中,劉湘波一直強調,NGO組織不能擺花架子,不能靠錢養活,一定要真正下到農村辦實事,否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2004年5月,他得知山東一個村子,因村領導賣地沒有把款拿回來,村民砸爛了村委會辦公地,并扣留了9輛警車,村里沒有了村委會,一度陷入了癱瘓狀態的情況后,立即派出由12名大學生組成的下鄉隊伍來到這個村,組織農民學習相關的政策法規,創建農民合作社、農資商店,組建婦女協會、老年人協會、文藝隊、養豬養鴨協會等。村民開始忙碌起來,村里矛盾逐漸淡化,這個位于微山湖畔的村莊恢復了以往的平靜。

    今年4月27日,劉湘波在全國選出7家比較成功的農民合作社,組成了“國仁綠色聯盟”,其目的就是,增強彼此了解,生產銷售綠色食品,互相協助,走共同富裕之路。

     “我們這個團隊都不愛錢”

    劉湘波還有一個名字叫“劉老石”。最初到農村調研,農民都叫他“劉老師”,他說,自己懂的東西并不比人家多,叫“老師”太慚愧了,他自稱“劉老石”。他說,“老石”就是堅硬的意思,也代表自己搞新鄉村建設的決心。此后,“劉老石”就成了他另外一個名字。其實,他在大學同事中還有個綽號:老講。

    劉湘波平時課余時間都用在中心的工作上,沒有更多的時間寫論文、出書來評職稱,工作了6年,還是個講師,同事們就開玩笑地叫他“老講”。他說,老講就老講吧,既然選擇了別人不能理解的事業,就不會考慮太多的身外之事。自己下一步的打算就是辭去現在大學里的工作,踏踏實實地做一個真正的NGO人,用更多的時間下到農村,把新鄉村建設的具體工作做得更扎實。

    當我問他,真的舍得辭去大學里安穩的工作時,他猶豫了一下說,已經想了好久了,大學里并不缺一個像我這樣的老師,可新鄉村建設卻需要更多的像我一樣的志愿者。隨后,他略帶遺憾地說,辭職后,就要搬出現在學校分的房子,沒有地方住了。

    看來,“錢”對于現在的劉湘波來說很重要。但他說自己并不把錢當回事,這讓我有點懷疑。他在大學教書的工資并不高,開始在中心工作時每月的補助費是500元,這點錢連電話費都不夠。現在中心給他“漲”了工資,每月2000元,但不報銷車費了。他每月所得都用在中心的工作上,經常入不敷出。前不久,一個四川農村的志愿者母親的手軋傷,劉湘波實在沒錢了,就硬著頭皮從自己母親那里借了3000元錢,給那位志愿者的母親看病。

    針對大學生有熱情但缺乏持久性的特點,從去年7月開始,劉湘波在原來培訓基礎上,創造了“四輪培訓”,就是培訓兩個月,下去兩個月至一年再回來。前幾天,一個在農村工作了一年的大學生回到中心。他放棄了深圳一家公司承諾月薪4000元的工作,而在農村一呆就是一年,中心給他的補助每月只有300元。在他的講述里,劉湘波感動得哭了。劉湘波說,希望未來教育把大學生到農村去的這種方式納入正規的教育中去,讓成長中的大學生們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該承擔怎樣的社會責任,而不是總向“錢”看。他說,我們這個團隊都不愛錢,不是這樣我們不要。

    弱勢群體,心中永遠的痛

    在數次的農村調研中,劉湘波所到之處都是最偏僻最貧困的村落,而他見到的情景,又一次次刺痛他的心。

    2003年的一個冬天,他帶著親戚家的一個孩子到東北一個貧困村走訪,當時去的那家情況是,家里父親跑了,母親癱瘓,一個13歲的女孩支撐著這個家。房門破舊得關不上,母親躺在床上凍得嗷嗷直叫。墻上掛著被屎尿浸泡的被子,飯桌上放著半碗黑乎乎的東西。女孩說,今年夏天太忙了,沒顧上種菜,現在只有吃醬油泡黃豆。劉湘波帶去的那個孩子當時就哭了,把身上僅帶的50元錢捐給了母女倆。這一家母女成了劉湘波資助的對象,他當時找到村長協調,村長表示以后會經常派人來照顧這家母女。

    2004年7月,劉湘波到湖北房縣一個輟學的初一女孩家走訪。這個女孩的母親是當年父親買來的,跑了;父親在外打工遇害,女孩和上小學四年級的弟弟相依為命。因欠學校200元學雜費,這個女孩被迫輟學。劉湘波了解到具體情況后,在這個村里找到了一個平時沒人照料的孤寡老人,安排這個女孩照顧,并給女孩交上了學費。同時表示,如果女孩表現好,他會一直資助下去,直到她大學畢業。劉湘波說,這是“德育與扶貧相結合”的教育方式,要讓孩子在接受資助的同時,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關愛別人,而不是培養一個“文化乞丐”。

    去年9月,劉湘波到一個坐落于神農架里面的貧困山村調研,就在他到的前兩天,這里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建在該村的鄉敬老院里,一位死去老人的一條腿,被另一個老人煮了!這件事讓劉湘波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說關注農村的弱勢群體,不能只靠當地政府,只靠某個組織,要靠全社會的力量,齊心協力,要像關愛親人一樣去關愛那些老人,孩子。

    在5個多小時的采訪中,劉湘波的電話響個不停,他也多次起身離去,一走就沒了蹤影。于是,我就在那個培訓基地的校園里,到處打聽“劉老石”哪去了。這次參加培訓的是全國各地高校社團的帶頭人和部分美國、日本、荷蘭、新加坡等華裔大學生志愿者,共有130人。今天是培訓的最后一天,明天就分組下到農村,所以今天也是劉湘波最忙的一天。

    在采訪中,我一直追問劉湘波,是怎樣的動機讓他選擇做一個NGO人?他說,也許是那一次,改變了我的人生。

    劉湘波所說的那一次事件,是在他上大學的那個城市里發生的。在那個城市的火車站,他經常看到一個年輕的乞丐在乞討,當時并沒在意。就在那一年的暑假,他又一次來到火車站準備買票回家時,他看到那個并不陌生的乞丐幾乎赤裸著全身趴在地上,奄奄一息,一只手無力地伸向地上的爛瓜。當時的劉湘波看到,那個乞丐的肛門里有無數的蛆爬出!那一刻他善良的心被強烈地刺痛——他固執地認為,這是一個沒錢回家的農民工,焦慮和饑餓使他精神恍惚,如果當初人們包括自己都幫他一下,這個鮮活的人怎會就這樣走向生命的盡頭!

    劉湘波在一次次懊悔中沉思,該以怎樣的方式去救助那些弱勢群體,城市的冷漠和農村的貧困,根源到底在哪里?直至今日,他在街上看到乞丐都會給些錢。我提醒他說,有假乞丐,別上當啊。他說,我寧愿相信那些乞丐是真的需要幫助,如果是假的,但愿我的幫助能喚起他們的良知。

    在劉湘波平靜的講述里,我分明感到這個東北男人骨子里的柔情。他說,由于自己工作忙,而愛人在工作之余也幫他做事,2歲的女兒沒人照顧,前不久被母親帶回了東北老家。雖然剛走幾天,還是很想她。女兒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天天跟爸爸在一起,去公園看魚。而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新農村建設搞到底。

  他對新農村的理解是:和諧,富裕。

     相關鏈接:劉湘波烏有之鄉講座課件下載:《大學反思與大學生支農》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5.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6.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7.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8.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9. 泰緬綁架更多內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貪心自找么?
  10. 雙石|大勢已去,無力回天——西路軍基本解體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中文字幕一级午夜影片 | 色婷婷七月综合丁香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少妇饥渴 |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