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會議之后,紅軍開始執行北上會合四方面軍的戰略計劃。然而,土城戰役,使得紅軍北上戰略設想難以實現。川軍歷經連年軍閥混戰,大大小小400多仗使得其戰力不弱,如果抱定土城不放,硬要北上,那么土城戰役將是一場陣地戰,消耗戰。紅軍還沒有打陣地戰和大兵團作戰的本錢,所以毛主席力主與敵人脫離接觸,轉兵向西南來到了三省交界處的扎西。
紅軍的軍事轉折實在時不容易,不僅要面對崎嶇難走的長路和高山,面對武裝和機械化的各路軍閥的優勢兵力的四處圍剿,而且要解決紅軍內部的其他路線和意見分歧。博古、李德等的錯誤軍事路線雖然在遵義會議上被批判,但是仍舊中中央政治局委員,而毛主席在軍事指揮上,也僅是周恩來的幫助者。這種狀況,大大限制了紅軍軍事指揮的效率。
蔣介石調派各路軍閥,意圖將紅軍圍殲在扎西一帶。扎西會議要暫時的放棄北上會合的路線。會上博古等人還是有意見,指責這是逃跑主義,毛主席則針鋒相對:能打而不敢打才是逃跑主義,避實擊虛則是策略,我們輸不起啦!
最后扎西會議調整了黨中央,總負責由洛甫來擔任。洛甫對于遵義會議的召開時有大功的,有威望,而且他還是從莫斯科回來的,可以團結其他有留蘇背景的同志,同時成立前敵委員會,毛澤東任前敵政委。如此一來解決了遵義會議尚未解決好的領導問題。
扎西會議后,紅軍擺出了繼續北上的架勢,調敵人向此匯集,而紅軍卻一舉從二郎灘和太平渡渡過赤水河,出兵敵人兵力空虛的黔北,取得婁山關大捷,再度占領遵義。吳奇偉遭受重創,差點兒自刎烏江。這是長征以來從未有過的大勝利。
賀子珍在扎西生下了一個女兒,主席見也沒見,就送給了當地老鄉。誰能體會毛主席和賀子珍他們心中的痛呢?山川無言,共產黨人的大愛足以壯懷!
雞鳴三省的地方風景十分不錯
扎西是個好地方,紅軍在此擴紅三千,而且對軍隊進行了縮編,增強了戰斗力。離開扎西前,還留下一支川南游擊隊在川滇黔一帶奮斗了十二年。
大勝之后,紅軍撤離了遵義,做出向東北以動向湘西賀龍率領的紅二方面軍會合的姿態,蔣介石又調兵圍追堵截,并親臨重慶督戰。
在距離遵義一百里的遵義縣楓香鎮茍壩村,紅軍開了第二次影響深遠的大會---茍壩會議。茍壩會議會址,位于貴州省遵義縣楓香鎮茍壩村馬鬃嶺山腳。
茍壩會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剛當了七天的前敵政委的毛主席,被舉手表決,撤職了。
紅軍大捷之后,林彪等提議進攻打鼓新場。張聞天召集20多位委員和將領開會,議題為是否進攻打鼓新場。毛澤東提出了不同意見:打鼓新場是一個圈套,不能上當。大會上,兩種意見的對比時1:20,會議從早開到晚上。毛主席心急如焚,說:你們硬要打,我就不當前敵政委。大家舉手表決,最后同意進攻打鼓新場。所以,毛主席的前敵政委就當了七天,就因為自己“意氣用事”被拿掉了。當天晚上,毛主席睡不著,對紅軍和中國革命的前途充滿的憂慮。出門之后,一時起意,便提著馬燈走了五里山路去找周恩來,他們聊了很久,周恩來同意了毛主席的判斷。然后毛周又一起找到朱德,達成了一致的意見。第二天收到情報,打鼓新場有敵軍增援,證明了毛澤東的判斷,所以最終確定放棄進攻打鼓新場。毛主席的前敵政委身份恢復。同時為了更高效的軍事指揮,成立周,毛,王三人小組統一指揮軍事,軍事問題不再開大會,為紅軍指揮調動節省了時間,贏得了主動。從此,遵義會議告一段落,毛主席重新回到了黨和紅軍的主要領導上來,從此開始從勝利走向勝利。
此后不久,紅軍三渡赤水和四渡赤水,不斷調動敵人,然后一舉跳出重兵包圍,到達江北地區,譜寫出新的軍事斗爭神話。
茍壩馬燈的故事,成了茍壩會議精彩插曲,成了今天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敵人的重兵包圍下,紅軍通過不斷地聲東擊西,調動敵人,為自己贏得了有利地時機來調整自身內部的領導,縮編軍隊,擴紅,并且創造了有利的戰機。不光殲滅了敵人幾個師,而且還擴紅三千。身處當時條件下的人們,經歷的該是一種怎樣的驚心動魄!或許當時只有那盞在漆黑的深夜里搖曳在山路上的馬燈知道。
四渡赤水中的兩會,使得遵義會議的成果落到了實處,在組織上使得毛主席重新回到了黨和紅軍的主要領導地位上來,紅軍從此開始從勝利走向勝利。
近期組團
1、9月11日·江西瑞金:第五季“走長征路,圓長征夢”大型紅色之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