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老師好:此篇為散記最后一篇,為了文章連貫性,現將第四章和第五章內容合并為一章投給您。至此,心頭如釋重負,我總算對我的一顆拳拳之心有了一個交待。真誠感謝老師對我的抬愛和鼓勵,為您們堅守世間大道、弘揚民族精神和人間正氣付出的辛勤勞動深表敬意。
韶山行散記(五)
彭水周
法國現實批判主義文學大師雨果有一句經典名言:公訴一完畢,形形色色的私人報復就開始了。上個世紀90年代末,歷史巨變,在那個變革思潮激蕩神州大地的非常年代,配合西方顛覆勢力的污毛反毛的污泥濁水逆流洶涌,再加上西方有計劃有步驟地布局顛覆解體世界上版圖面積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陰謀得逞,一時間,針對同樣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國,國內外反華倒社勢力甚囂塵上,一時擁毛還是倒毛考驗著民族的良知。那些心胸狹窄、心理陰暗的反毛分子挾一己之私,極盡招搖撞騙血口噴人之能事,胡唚什么毛澤東送兒子去朝鮮戰場是為將來接班“鍍金”,真可謂滑天下之大稽。二戰時,毛岸英在蘇聯參加蘇聯衛國戰爭難道不是鍍金?新中國剛成立,毛岸英便被主席派往山西投身轟轟烈烈的農村社會主義建設,與當地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不是鍍金?為什么還要拋棄親人和新婚不到一年的愛妻奔赴炮火紛飛、時刻面臨生命危險的朝鮮戰場去鍍金?在朝鮮戰場上,毛岸英所在的志愿軍指揮部無疑是美軍伺機打擊的首要目標,其危險性不言而喻。其實,以管窺天、以蠡測海的反毛份子不可能想到,有著偉大民族情懷的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在很多時候在很多重大問題上往往孤峰孑立,在是否出兵朝鮮這個重大問題上,他力排眾議,使飽受戰火創傷、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同社會主義鄰國朝鮮一道,共同抗擊心懷沛公之意的美帝侵略者,首要的就是要保衛新中國不受侵犯,不讓西方列強在祖國的大門前筑起一座時刻窺伺威脅祖國安寧的堡壘,同時鞏固世界社會主義國家陣營。派出愛子同其他中華民族優秀兒女一道抗美援朝,既是豎起一面鼓舞人心的旗幟,又是新中國國家意志的體現。再說以毛澤東于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在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心中建立起來的巨大威望,如果存有絲毫狹隘的私心,有讓兒子反復到最艱苦、最危險的地方鍍金的必要嗎?
主席父母的墓碑前有塊祭臺,上面放著兩塊供人拜祭的蒲墊。墓地的一側有一個專賣鮮花的小攤點,在我佇立冥想的時候,斷斷續續有前來祭奠的游客買花在墓前祭拜,墓前早已擺滿了沾著晶瑩雨珠的鮮花。我也在花攤上挑揀了一白一紅兩支鮮花,敬獻在兩老墓前。
墳塋右側一方石壁里,嵌著一塊白色石碑,上面鐫刻著主席專為母親撰寫的“祭母文”,通篇沉郁傷悼的古韻寄托著無盡的哀思。毛澤東敬仰、推崇母親“不作誑言,不存欺心。潔凈之風,傳遍戚里。但呼兒輩,各務為良。”的高尚品格。因祭文是用古文結體,較多游客看不太懂,我便擔任起臨時翻譯,邊高聲誦讀邊逐句給他們講解,大家邊聽邊頷首感嘆。
和同伴返回時,雨仍在下,置身于莽莽林海間,隨著腳步的移動,行將被柴草湮沒的山間小徑不時隱約可辨地呈現眼前,恍見孩提時代的毛澤東和山沖里的小伙伴們在這山野里放牛、打柴,追逐戲嬉的情景,眼前一棵棵如哲人般肅立的參天古松應見證過這樣的場景吧。斯人已逝,青山不老。主席那句洞悉人生的豪邁詩句浮現腦海: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剛下到主路上,就接到導游小郭的電話,說是團里的成員除我倆外,其他的都已集合在停車場了,催促我們快點過去,集體乘車前往下一站“慈悅書院”。同伴年紀稍長,記性欠佳,不辨返回路徑,恰巧我也是個路盲。幸好我記得我們從起點出發時距停車處不遠的標志性建筑“毛家飯店”,我開啟手機導航,循導航所指示的路線走去。
沿途觸目可見層層梯田,我想,這梯田同全國其它山區的梯田一樣,是在那個火紅的年代修建的吧?水田里有白色的灰色的水鳥姿勢優美地輕盈起落覓食,有一臺小農機在田間耕作,攪碎映在水田里的白色的天光。
再不見當年生產隊社員集體出工的熱火朝天地壯觀場景。我猛然記起作家楊朔的散文《泰山極頂》里富于寓意的兩段話,一段是“有兩只小山雞爭著飲水,蹬翻了水碗,往青石板上一跑,滿石板印著許多小小的‘個’字,我望著深山里這戶孤零零的人家想:‘山下正鬧大集體,他們還過著這種單個的生活,未免太與世隔絕了吧?’”另一段是“我沉思地望著極遠極遠的地方,我望見一幅無比壯麗的奇景。瞧那莽莽蒼蒼的齊魯大原野,多有氣魄。過去,農民各自擺弄著一塊地,弄得祖國的原野是老和尚的百衲衣,零零碎碎的,不知有多少小方塊堆積在一起。眼前呢,好一片大田野,全聯到一起,就象公社農民聯的一樣密切。麥子剛熟,南風吹動處,麥浪一起一伏,仿佛大地也漾起綢緞一般的錦紋。”不免心頭涌起世事滄桑的惆悵感。回首歷史,正應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辯證鐵律,歷史的進程從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無論個人的目標是偉大還是猥瑣。
路旁梯田田頭傍山處,豎著一塊巨大的牌子,上面書寫著主席詩詞“七律.到韶山”中的半句詩:喜看稻菽千重浪。七個靈動飄逸的毛體大字,與眼前的田園風光相吻合。我想,眼前的梯田中或許有當年主席家耕種的吧。青年毛澤東為了實現救國濟民的宏偉抱負,主動將祖輩含辛茹苦置下的田產全部分給鄉親們,帶著兩個弟弟義無反顧地走出大山,投身革命大潮之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苦難的祖國在失去為反抗內外反動派壓迫剝削、爭取自由平等的包括主席6位至親在內的無數優秀兒女后,迎來了新生。開國大典,時值盛年的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前無古人地深情地喊出肺腑之言:“人民萬歲!”
“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下半句是“遍地英雄下夕煙”,這里的“遍地英雄”就是指人民,不單指為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而不舍晝夜地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的普通人民群眾,而且包括在歷次反帝反封建壓迫的革命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毛澤東始終視人民為真正的英雄,他說:“人民群眾最聰明,而我們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他還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我們乘車來到韶山之行的最后一站——慈悅書院。
這里原是韶山毛氏祠堂,在舊社會,祠堂里供奉著毛氏宗族歷代先賢牌位,毛氏宗族決斷族里大事及逢年過節舉行祭拜祖先祈禱人丁興旺、風調雨順儀式都在這里進行。我黨成立之初,毛澤東在韶山成立第一個黨支部,選擇這里作為秘密召開支部會議的會所。祠堂占地面積較大,里面回廊縈繞,房舍彼此巧妙銜接,予人百轉千回之感。書院解說員——一個年輕女孩,引著我們順著主席滿門英烈人物事跡圖片、雕塑長廊,逐一向我們講解毛家群英為革命捐軀的英雄事跡以及韶山淳厚質樸的風土人情。
“慈悅書院”較我們之前游覽的景點有所不同,給人的感覺雖說仍然圍繞著緬懷偉人、緬懷先烈、傳承紅色文化這一主題,但摻入了較多的商業元素,形成濃郁的市場氛圍。
靜心一想,勁吹數十年的市場經濟長風不可能被峰嶂杜之門外,每個時期的政治、人文乃至自然環境,無不打上鮮明的時代烙印。目睹眼前生氣勃勃的市場場景,我想,這也算是當今市場經濟體制下人文環境的一個縮影吧?繼而深思,這難道是以毛澤東為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鬧革命所想要的結果嗎?公道一旦淪陷,私欲便破繭而出;巍峨大廈崩坍,瑣屑紛揚遍地,美好的“高大全”烏托邦幻象破滅,代之以具象的各種色彩斑駁、形態蕪雜的碎片。“祖國母親”的意象抒情具象到朱自清“父親背影”式家庭情結,古老沉重的傳統文化貼著“仁義禮智信”的法相莊嚴的標簽,又抬起久已壓下的輝煌頭顱。以《讀者》為嗃矢的崇尚性情、禮拜中庸的心靈雞湯溫潤如玉,成為后革命時代啟蒙之再啟蒙,被壓抑的心靈視為人生圭臬而頂禮膜拜。無盡的以小我為中心,以家族、家庭、個人的傷痕、苦難為訴求對象的五彩繽紛的文藝作品沖破禁錮的閘門,洶涌泛濫,成為新時代文化革新的旗幟,成為引導茫茫大海中社會航船前進的的燈塔。
由計劃經濟體制轉軌市場經濟體制,或許是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必由階段,但同其它歷史階段社會體制轉型一樣,在摒棄計劃經濟體制某些弊端的同時,連同閃耀著理想光輝的珍珠也一同拋棄了。可以說,世界上任何一種社會制度皆非十全十美,都具有自然法則的不對稱性。哲學辯證法告訴我們,自然萬物的不盡完美即是自然的本質美。西方數百年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史所形成的諸多痼疾已經表明,市場經濟體制并非人類社會體制的不二選擇。誠然,以追逐金錢和效益為原動力、以物競天擇為原教旨的市場經濟體制,能有效激發人性原始動力,刺激科技和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快速改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但與此同時,它對地球能源無遏制索取、消耗和必然派生的產能過剩,以及制度條件下形成的人人“孤島”的心理隱患,還有市場環境中人們日益膨脹的欲望形成反道德良知等等,均產生等量的反作用力。中華民族古老傳統文化的重煥生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過是對現行市場體制的一種反諷,它只是敷在處于高燒昏迷之際的病人額頭上的一帖清涼劑,努力對以金錢財富為終極追求目的的不古人心試作蒼白乏力的補救與修正,現實利益的利刃一旦劃開粉飾的溫情面紗,便會露出下面丑陋猙獰的本來面目。
魯迅先生曾在小說《狂人日記》中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自認為與魯迅在民族劣根性與啟蒙民眾心智認知問題上心靈相通的毛澤東,也曾不無警惕地告誡全黨:“如果共產黨也到了自己沒法統治或者遇到難處了,要把孔夫子請回來,說明你也快完了。”以魯迅和毛澤東的博學和睿智,觀察事物不可謂不洞幽燭微,敢于作出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論斷,自有其深刻的道理,而基于這一論斷的正是思想啟蒙導師和人民領袖的慈悲大愛情懷。被國民黨反動派和官僚資本家遺老遺少們所眷戀的民國黃金十年,正是中華民族遭受深重災難、中國人民飽受蹂躪屈辱的的10年。那時的舊中國,一名大學教授月薪幾百大洋,僅用幾個月的的薪酬便能在北京、上海等中國最繁華的城市買一棟豪華別墅,而占全體國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普通民眾,由于兵荒馬亂,饑寒交迫、朝不保夕地掙扎在死亡線上。魯迅筆下飽受封建勢力及鬼神桎梏奴役迫害的的祥林嫂,在被尊崇禮教的財主老爺和虛無縹緲的宗教信仰榨干最后一滴血汗和最后一絲希望后,恰如其傾畢生積蓄為廟里捐贈的一條門檻,遭歲月風霜剝蝕和無數的腳板踐踏后,枯萎的肉體連同卑賤的靈魂被舊制度、舊禮教的鐵棒打下冰冷的地獄。
市場經濟體制下派生的黃賭毒和其它一切社會丑惡現象,連同寄生其上的治療社會疾病的諸多機構,是推行市場經濟體制所導致的必然現象和結果,這原本多余的贅疣加重了社會運行成本。市場本質屬性還導致法律劍走偏鋒,公平于金錢的淫威下在正義的代言人——律師的口中往往成為屠戮正義的叛徒猶大。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漫長進程中,每一個發展階段自有其合理性,但歷史從來就是由人民書寫的,串珠成線的每個朝代的興衰、改寫,都不過是那個特殊歷史時期出現的卓越人物順勢而為的結果。站在人性的角度論品質、精神,毛澤東無疑是偉大的,他站到了一個世界歷史政治人物難以逾越的巔峰之上,宛若璀璨的啟明星,照耀著人類為探索建立理想大同世界而前進的方向。于廣義的時空之上俯瞰,毛澤東思想及其精神財富不只是屬于中華民族,還屬于全世界、全人類,當世界上任何一個弱小民族遭受外侮、當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平民遭受剝削壓迫時,他們都會想到這個不朽的名字。(全文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