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九日,來自全國各地和丹東本地的烏有之鄉紅色網友以及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老戰士共計一百多人齊聚英雄城市丹東,參加烏有之鄉舉辦的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活動。江城丹東,細雨蒙蒙,表達著每個與會網友對抗美援朝英烈的哀思,夜色闌珊,輝煌的鴨綠江畔,在慶祝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取得的勝利。
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紅色網友,相聚在鴨綠江畔,好像久別重逢的親人,大家臉上帶著真誠的微笑,雖不曾相識,卻有說不完的話,大家禮讓謙虛,互相幫助,互留聯系方式,一片深厚的同志情誼,用王立華大校的話說“見到你們格外親”。是共同信仰讓大家心連心,志同志。
報到當晚,大家在一起互相自我介紹,然后分地區進行交流討論,場面十分熱烈,各組的網友爭先恐后發言,頌揚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弘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對國家的前途命運給予了極大的關注。
七月二十日上午大會正式開始,會議由烏有之鄉鄉長范景崗同志主持。會議在全體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開始。會上宣讀了北京方面因故未能到會的老同志、老領導發來的賀詞賀信,他們是電視劇《毛岸英》導演劉毅然、魏巍女兒魏平、中組部原部長張全景以及國防大學和其他部門的老將軍、老同志。上午會議有各方面代表發言,他們是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綜合局原局長張勤德、總參宣傳部原部長王立華大校、通鋼老工人代表吳敬堂、遼寧黨史研究會王新年、復員轉業軍人代表王國軍、老干部代表牟洪福等,他們在發言中積極肯定了這次紀念活動的深刻意義,歌頌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也對社會上存在的弊端進行了抨擊。丹東當地的部分抗美援朝老戰士也參加了會議并前排就坐。
總參原宣傳部副部長王立華大校做了專題發言,王部長主要講了“三個致敬”,向抗美援朝的先烈和老戰士致敬,向為抗美援朝做出巨大貢獻的英雄城市丹東和丹東人民致敬,向來自祖國各地四面八方的紅色網友致敬。王立華大校洪亮清晰的聲音和飽滿熱情的話語,感染著每一位與會的網友,他的講話不時被一陣陣掌聲打斷,大家受益匪淺。
下午,由王立華大校做主題講座,他以翔實的資料和數據,從各個角度論述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性、必要性、正確性,深刻挖掘了毛主席決定打這場戰爭的心理活動和偉人的胸懷,以圖文并茂的手段,形象的描繪了朝鮮戰場的真實情況,實事求是地引用敵我雙方不同歷史時期所公布的具體數字和敵方將領的原話來證明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
當講到毛岸英烈士犧牲和毛主席保留毛岸英遺物的場景時,會場上下許多同志流下熱淚,有的老同志甚至梗咽。王立華大校也眼含熱淚,范景崗站長甚至在主持向志愿軍烈士和毛主席他老人家默哀時,聲音咽泣,充分表達了紅色網友對革命先烈和人民領袖深深的敬仰和無盡的思念。
通過王部長的講座,使與會同志又一次全面回顧了抗美援朝的壯烈場面,看到了志愿軍將士英勇的壯舉,感受到了毛主席和黃繼光母親同為共和國普通烈屬的崇高境界,看到了祖國大后方億萬人民前赴后繼支援朝鮮戰場轟轟烈烈的場面,看到了我們的戰士用落后的武器裝備戰勝強大敵人的勇敢和智慧,真正理解了毛主席和黨中央毅然決定抗美援朝的無比正確。使大家又一次受到國際主義、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
七月二十日晚上,本次會議在雄壯的志愿軍軍歌聲中圓滿結束。
與會網友表示,要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堅持公有制,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做強國夢、共富夢、工農幸福夢。
會議花絮:1、湖北有個同志來參加會議,不巧因當地雨天未能坐成飛機,就改成火車晝夜兼程,可是快到達丹東時,因大雨沖毀了一座鐵路橋,他說“火車也坐不成了”,只好改乘汽車,就這樣風雨無阻的按時到達會場報道,很是感人。就是這些普通人為自己的信仰無怨無悔的向烏有之鄉集結。
2、還有幾對是夫妻共同參加會議,有年輕的有年老的,他們是互相影響互相理解支持,為正確的信仰相扶前行。
3、有一位18歲的大一女學生,隨媽媽一起來參加會議,并積極發言,表示要關心政治,樹立正確的信仰,虛心向老前輩學習。令人欣慰。
4、這次會議有“兩多”,一是新人多,比如遼寧的某些城市,以前搞活動時只有一個人甚至沒有人參加,這次這幾個城市卻是參會人數最多的城市。二是公務員多,他們有在職老師、黨政機關干部,他們簡短的自我介紹折射出對真理正義的向往和追求。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