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7日下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政治學會會長李慎明教授應邀做客“明德論壇”主講建黨百年的經驗、成就與啟示。
李慎明教授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出發,重點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的基本經驗、偉大成就和歷史啟示。講座受到同學們的廣泛關注,現場互動積極,反響熱烈。以下是本次講座內容的回顧:
主要內容
一、黨的百年奮斗的偉大歷史貢獻
首先,李慎明教授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對外關系和世界影響上回顧和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的偉大歷史貢獻:
(一)從經濟上看
黨成立百年來社會結構最為根本的變化就是經濟基礎中所有制的巨大進步與變遷。經濟是整個社會結構的基礎,而所有制是經濟基礎中的核心。李慎明教授結合生動翔實的典型歷史案例為大家回顧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完成建國并開始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大歷史節點。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邁進。
(二)從政治上看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終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后又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艱辛探索與艱難開拓,經過改革開放時期的飛速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全面加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三)從思想文化上看
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先后形成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先后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第二次歷史性飛躍。李慎明教授指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正確的領導下,黨正處于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我們堅信,黨一定能夠很好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三次歷史性飛躍。
(四)從對外關系上看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面對侵略,前仆后繼,英勇反抗,終于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始終奉行社會主義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斷增強同世界各國和各個地區經濟、貿易和文化的往來,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發展同各國人民的友誼,堅決捍衛國家領土與主權,擊退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的種種威脅乃至侵略,為世界的和平事業作出重大的貢獻。
(五)從世界影響上看
中國共產黨的成功,不僅對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具有深遠的世界意義。現在,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進一步宣告了國內外一些人所謂“歷史終結論”論調的破產,同時向世界提供了應對發展困局、破解治理難題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尤其在從嚴治黨、國家治理、全球治理等方面,中國共產黨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給世界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特有方式和方案。
二、正確看待建黨百年的四個不同歷史時期
接著,李慎明教授將建黨百年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四個不同歷史時期,將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的關系,改革開放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這兩組關系作為研究重點:
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求是》2019年第7期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關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文章中特別提到“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
正確區分改革開放前后兩個不同歷史時期,具有特別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這里的核心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是正確認識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問題。李慎明教授仔細辨析國內外對毛澤東同志的一些誤解和歪曲,以客觀的成績總結了毛澤東時期偉大的成就,呼吁我們應當理性看待相關言論,不要將艱辛奮斗的建國時期與改革開放后的四十多年割裂甚至對立起來。
在回顧了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的基礎上,李慎明教授提出:這兩個歷史時期本質上都屬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都是在黨的領導下,這是根本屬性,但又有區別。從經濟上看,前者是粗放性發展,讓一部分先富起來;后者是高質量發展,積極穩妥地實現共同富裕。從政治角度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一定意義上講,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讓一部分先富起來容易,實現共同富裕難。
三、黨的百年奮斗的基本歷史經驗
最后,李慎明教授從九個方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的基本歷史經驗:
(一)必須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是我們黨百年奮斗取得輝煌成就的根本經驗。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指明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本與根。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馬克思主義所闡明的基本原理,在實現共產主義之前,全都不會過時。在黨的理論建設中,必須首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
(二)必須建立一個革命黨,并要堅持刀刃向內,堅持自我革命,始終保持其革命性、先進性和純潔性。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一定要牢記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我們決不當李自成”的深刻警示,著力解決好“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性課題,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否則“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這決不是危言聳聽。” 我們黨必須認真領會和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上述重要指示精神。
(三)必須盡快形成黨的堅強正確的領導核心,全黨要堅決維護這一核心。
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是我們黨和國家今后一些年緊緊抓住前所未有的機遇、應對世所罕見的挑戰的命脈所系,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和贏得新的戰略機遇期的關鍵所在。因此,“兩個維護”是我們黨的政治命脈,是最根本的政治要求、最重要的政治紀律、最嚴肅的政治規矩,我們要毫不動搖踐行“兩個維護”,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四)必須認清和牢記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普遍真理。
毛澤東指出:“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黨的路線正確就有一切,沒有人可以有人,沒有槍可以有槍,沒有政權可以有政權。路線不正確,有了也可以丟掉。”這一結論是我們黨經過多次血的教訓得出的科學理論和成功經驗的結晶。
(五)必須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就必須始終牢記毛澤東關于“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的殷殷教導。“兩個務必”是真正的共產黨和共產黨人內在與外在有機統一的鮮明標志和標識。從一定意義上講,普通百姓評判共產黨和共產黨人標準就是在任何情況下始終堅持“兩個務必”的作風。
(六)必須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華民族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100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70多年的歷史都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論斷,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與發展。黨的性質、宗旨和綱領是決定我們黨必須領導一切的根本合法性所在。
(七)必須始終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這一根本原則。
1956年3月24日,毛主席曾指出:“實現共產主義是空前偉大、空前艱巨的事業。因為艱巨,所以偉大。在這艱巨斗爭的過程中,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走的是前無古人的道路:斯大林犯錯誤是題中應有之義,赫魯曉夫同樣也要犯錯誤;蘇聯要犯錯誤,我們也要犯錯誤;但是重點在于共產黨能夠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克服自己的錯誤。”
(八)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黨誕生百年以來始終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和列寧所說的帝國主義時代與時代主題的關系。
2017年9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這是我們對馬克思主義保持堅定信心、對社會主義保持必勝信念的科學根據。”李慎明教授認為,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決不能有急躁心理,要有足夠充分的持久作戰的思想準備;同時又要看到世界各國人民逐漸覺醒這一根本力量和世界社會主義光明燦爛的前途,充分發揮用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和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偉大斗爭精神,堅定信心,奮發有為。在這一歷史進程之中,我們要兼顧眼前利益,更要看到長遠的根本利益,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統籌謀劃。
(九)必須堅持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懈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本質上是對共產主義新的社會形態的描述闡發和豐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涵;及時回應了時代的呼聲,是建立最廣泛國際統一戰線的根本戰略。
現場互動
講座最后,李慎明教授也對我們提出了殷切希望。在場同學備受鼓舞,同時同學們針對講座內容向李慎明教授進行了現場提問,收獲了李慎明教授的耐心解答,頗受啟發。至此,講座圓滿結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