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國主義的衰亡不可改變(征求意見稿)
——學習《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迎 春
特朗普的表演結束、拜登上臺了,美帝國主義國的前景必然是繼續衰敗。列寧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以下簡稱《帝國主義論》),揭示了帝國主義是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揭示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等一系列經濟規律,這些都指明了美帝國主義必然繼續衰落的前景,是我們認識帝國主義的有力武器。
一, 美帝國主義的霸主地位
《帝國主義論》指出:“壟斷制,寡頭制,代替了自由趨向的統治趨向,極少數最富強的國家剝削愈來愈多的弱小國家——這一切便產生了帝國主義的一些特點,使人必須說帝國主義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資本主義。”“------必須說帝國主義是過渡的資本主義,或者更確切些說,是垂死的資本主義。”“很明顯,私有制經濟關系和私有制關系已經變成與內容不相適應的的外殼了------必然要被消滅的。”(《列寧選集》第二卷 第842、843、844頁)美帝國主義正沿著列寧指出的發展趨勢在不斷地滑行,但是,這種“垂死”與“被消滅”是一個過程,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斗爭的曲折歷史過程。
正如列寧指出的:“如果以為這一腐朽趨勢排除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那就錯了。不,在帝國主義時代,個別工業部門,個別資產階級,個別國家,不同程度地時而表現出這種趨勢,時而又表現出那種趨勢。”(同上書 第842頁)美帝國主義的興起與衰落,正是這種趨勢的具體表現。
美帝國主義取代了大英帝國成為霸主。
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已經發起過兩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歐亞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被戰火打成為了“廢墟”,而美國本土不僅沒有遭受戰火的蹂躪,而且趁機發了大財,取代了日不落的大英帝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戰后,美國的工業占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的比重竟超過一半,控制國際貿易的三分之一,占有世界黃金儲備的四分之三,真可謂財大氣粗,賺得盆滿缽滿。
美帝國主義作為世界霸主,在經濟上的表現主要有兩條:一是戰后歐洲國家要恢復經濟,美國拋出了“馬歇爾計劃”,提供二百多億美元援助,儼然成為了“救世主”;另一條是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各國中央銀行可以用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充分表現出美帝國主義的財大氣粗。
二, 再現英帝國衰落的過程
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后,雖然登上世界霸主的寶座,但是,仍然和大英帝國一樣逃不掉衰落的命運。戰后至今的歷史,就是美帝國主義不斷衰落的曲折過程。
二十世紀70年代,美帝國主義的霸權地位急劇衰落: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停止各國中央銀行用美元兌換黃金;70年代中期,美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并存的危機發展到了嚴重程度;尼克松總統在沒有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的條件下到北京訪問,資本主義世界的西德、日本工業的恢復和發展等等,都標志著美帝國主義的衰落。
與美帝國主義的衰落相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特別是1949年新中國的建立和加入社會主義陣營,并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極大地打擊了美帝國主義軍事上的囂張氣焰,加上社會主義陣營經濟的高速發展,原子彈的試驗成功等,社會主義大有“東風壓倒西風”的趨勢。
但是,美帝國主義的衰落不可能是直線的,而是曲折、起伏的歷史過程,是世界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兩個階級、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前途斗爭的歷史過程。
資產階級作為有幾百年歷史的統治階級,資本主義作為私有制的社會,具有深厚的經濟、文化根源。在兩個階級、公有制與私有制兩種力量之間的斗爭,由軍事、政治斗爭為主要形式,轉變為以經濟斗爭為主以后,資本主義國家幾百年積累的生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比較高的一面就顯現出來。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對美國人生活的富裕贊口不絕;我國的一些人也說,跟著美國走的國家都富裕起來了等等,總之,在這些人看來資本主義比社會主義還好,他們的心目中根本就沒有生產關系、共產主義等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有的只是“讓包包鼓起來”、“快快發財”、“時間就是金錢”等,從而導致1991年的蘇聯解體和我國的改革開放,使資本主義重新一統天下,有的資產階級學者竟喊出來“歷史終結”的歡呼聲。美帝國主義重新回歸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輕松地發動了入侵伊拉克的戰爭,把中東打得個稀巴爛,再次顯現出世界霸主的威風。
但是,帝國主義是寄生、腐朽、垂死的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不可改變。
資本輸出是帝國主義的必然。美國的資本家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逐漸把工業向工資便宜、成本低的國家轉移。最先轉移的是所謂的“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如衣帽鞋襪等的生產;以后是高檔消費品,包括電視機、空調、電冰箱;最后連汽車生產也轉移到外國,美國著名的汽車城底特律竟然宣告破產。正如特朗普在就職演說中說的:“工廠銹跡斑斑好似墓碑”。而紐約的資本市場卻空前繁榮,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金融帝國。正如列寧指出:“-----以‘剪息票’為生,根本不做任何事情,終日游手好閑的食利者階級,確切些說,食利者階層,就大大地增長起來。帝國主義最重要的經濟基礎之一——資本輸出,更加使食利者階層完完全全脫離了生產,給那種靠剝削幾個海外國家和殖民地的勞動為生的國家打上了寄生的烙印。”(《列寧選集》第二卷 第818頁)
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再一次重創了美國經濟。美國的工業生產持續下降,出現嚴重的財政赤字。里根競選總統職位的時候曾許諾要消滅財政赤字,實際執政8年,累計的財政赤字總額達14120億美元。而現任總統拜登僅提出一筆救濟金,就高達1.9萬億美元,一筆舉債已經以萬億為單位了,比里根執政八年的赤字總和還多;美國國債一項就高達二十幾萬億,超過了美國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債務越積越多,根本看不見頭,這是美帝國主義衰敗的集中表現。
美帝國的衰敗加劇了國內的階級矛盾,2011年發生了“占領華爾街”運動,充分反映了美國勞動群眾對于資本統治的憎恨與反對。特朗普就是利用廣大群眾的這種憤怒的情緒,打著“用美國人,買美國貨”,“美國第一”等口號登上了總統的寶座,是美帝國主義垂死掙扎的表現和結果。
三, 特朗普的垂死掙扎
特朗普當選總統就是這種衰敗的產物,而他在總統任期內的瘋狂表演,是美帝國主義的垂死掙扎。
特朗普就任總統以后,企圖改變美帝國主義寄生、腐朽和垂死的歷史趨勢,提出“制造業回歸”的要求,想重振美國經濟。其實,奧巴馬擔任總統時期就有過這種設想。但是,由于這種設想違背帝國主義的寄生、腐朽的發展趨勢,特朗普當政四年,加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蔓延,不僅沒有實現“制造業回歸”,反而是失業人數急劇增加,經濟更加衰敗,內部矛盾更加尖銳、突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特朗普喊出了“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而2020年的事實是美國的經濟呈現了負增長。不管特朗普當政以來簽署多少法令,仍然改變不了帝國主義寄生、腐朽的衰敗趨勢,而是加劇了帝國主義的死亡進程。
四, 美帝國主義今后將繼續衰落、死亡
特朗普的下臺,表明任何人也改變不了帝國主義衰敗的客觀趨勢。拜登繼任總統會對改變特朗普的一些瘋狂做法,但是,不可能根本改變不了美帝國主義的衰敗、死亡的歷史進程,這已經被美帝國主義的發展史反復證明。
美帝國主義作為垂死的資本主義,必然會把興起的中國會作為最主要的敵人,這也是不可更改的事實。不管是誰下臺、上臺當總統,作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的美帝國主義,絕對不甘心被別人取代,必然要進行垂死掙扎,拼死反抗,對此人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以為拜登上臺,中美關系可能“回歸正軌”,只能是一些人的脫離實際的“夢想”!
學習列寧的《帝國主義論》,簡要回顧美帝國主義的興衰歷史,目的就是要認清帝國主義的本質及其發展趨勢,丟掉幻想,繼續戰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