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毛澤東思想,做共產主義接班人
——烏有之鄉舉辦毛主席關于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戰略思想研討會簡訊
作者:肖紅
在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團體——“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一百周年前夕,2020年1月11日,烏有之鄉網站在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沙灘后街55號院的原北京大學二院樓“亢慕義齋”復原室舉辦了毛主席關于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戰略思想為主題的研討會。來自京津高校師生和社會各界的老中青三代共產主義者近30人參加研討交流。
范景剛主持研討會時首先介紹了“亢慕義齋”。1920年3月31日,李大釗在北大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專門撥了房間作為研究會的活動室,成員們親切地稱之為 “亢慕義齋”,“亢慕義”取義于“共產主義”一詞的德文音譯。要做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首先必須做一個馬克思著作的讀者,在“亢慕義齋”里,李大釗組織有志青年搜集整理和翻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人的著作,他們時而伏案研讀,時而走進群眾中進行宣講。齋室內墻壁正中掛有馬克思像,像兩側貼有一副對聯“出研究室入監獄,南方兼有北方強”。“亢慕義齋”的名字把博大精深的馬克思主義學說與中國文明典雅、簡潔地結合在一起。青年毛澤東對于馬克思學說的接觸,就與這一研究會有極大關系,他曾回憶道:“我在北大圖書館當助理員的時候,在李大釗手下,很快地發展,走到馬克思主義的路上。看了大量馬克思主義的書籍,其中最重要的一本就是《共產黨宣言》。”范景剛說到,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辦研討會,研討毛主席關于培養青年接班人的思想,有著強烈的歷史感、現實感、使命感、責任感,我們油然而生對以毛澤東、周恩來、鄧中夏等為代表的20世紀的時代青年的無限崇敬之情和對21世紀登上歷史舞臺的馬克思主義進步青年的無限熱愛之情。
范景剛接著講述了毛主席提出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思想的背景,指出這個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尤其是其中關于把培養革命接班人與防止“和平演變”密切聯系起來的戰略思想,至今還閃耀著真理的光芒,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1950年代末期,當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帝國主義戰略思想家杜勒斯剛一提出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和平演變”戰略的時候, 就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視。他反復告誡全黨、全國人民要提高警惕。1964年以后, 毛主席把防止“和平演變”問題正式提上日程, 并提出應當采取的一系列的實際步驟,從四清到文革,毛主席發動了思想深刻、影響深遠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培養和造就了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人民日報》刊發《關于赫魯曉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一文,文章提出如下重要內容:
為了保證我們的黨和國家不改變顏色,我們不僅需要正確的路線和政策,而且需要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所開創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事業是不是后繼有人的問題,就是將來我們黨和國家的領導能不能繼續掌握在無產階級革命家手中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子孫后代能不能沿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道路繼續前進的問題,也就是我們能不能勝利地防止赫魯曉夫修正主義在中國重演的問題。總之,這是關系我們黨和國家命運的生死存亡的極其重大的問題。這是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萬年大計。帝國主義的預言家們根據蘇聯發生的變化,也把“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在中國黨的第三代或者第四代身上。我們一定要使帝國主義的這種預言徹底破產。我們一定要從上到下地、普遍地、經常不斷地注意培養和造就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具備什么條件,才能夠充當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呢?
他們必須是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而不是像赫魯曉夫那樣的掛著馬克思列寧主義招牌的修正主義者。
他們必須是全心全意為中國和世界的絕大多數人服務的革命者,而不是像赫魯曉夫那樣,在國內為一小撮資產階級特權階層的利益服務,在國際為帝國主義和反動派的利益服務。
他們必須是能夠團結絕大多數人一道工作的無產階級政治家。不但要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還要善于團結那些反對過自己并且已被實踐證明是犯了錯誤的人。但是要特別警惕像赫魯曉夫那樣的個人野心家和陰謀家,防止這樣的壞人篡奪黨和國家的各級領導。
他們必須是黨的民主集中制的模范執行者,必須學會“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必須養成善于聽取群眾意見的民主作風。而不能像赫魯曉夫那樣,破壞黨的民主集中制,專橫跋扈,對同志搞突然襲擊,不講道理,實行個人獨裁。
他們必須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富于自我批評精神,勇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而絕不能像赫魯曉夫那樣,文過飾非,把一切功勞歸于自己,把一切錯誤歸于別人。
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是在群眾斗爭中產生的,是在革命大風大浪的鍛煉中成長的。應當在長期的群眾斗爭中,考察和識別干部,挑選和培養接班人。
范景剛說,今天,我們正面臨新的形勢,深陷資本主義危機的美帝國主義正全面打壓中國,企圖向中國轉嫁其國內危機,我國內部資本主義因素的積累也導致經濟危機的壓力增大,資本主義的禍害讓我國勞動人民受夠了苦頭,強烈期盼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能夠恢復和彰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經歷過曲折正迎來了新的戰略機遇,這時候非常需要著眼于戰略全局培養接班人,而毛主席關于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思想仍然有著顯著的現實意義,值得我們大家深入學習研究,并加以應用。
之后,大家踴躍發言,積極討論,表現了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仰的高度自信心和強烈使命感,特別是很多中青年同志表示要以毛主席倡導的老中青三結合思想指引下,在與人民群眾結合的社會實踐中,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大風大浪中,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將共產黨領導人民的社會主義革命事業進行到底,實現一個美好的大同世界!
有與會同志指出,正是毛主席當年培養和造就了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為中國拴上了一根保險繩,保證了中國雖然經歷了社會主義事業的嚴重曲折,卻沒有步蘇聯后塵發生黨垮臺、國解體的悲劇,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復興奠定了寶貴的基礎。在當前,社會主義事業正在迎來復興的歷史機遇,我們要努力培養和造就新時代的社會主義事業生力軍,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把中國社會主義事業推向新境界。
發言中,范景剛又觸景生情,在馬克思畫像和兩句對聯前特別指出,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低潮之中,在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經歷嚴重曲折之際,21世紀的中國高校中出現一批真誠地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進步青年,追求我們共產黨人的理想和事業,這是十分寶貴的,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抱著珍惜和愛護的態度來熱情地歡迎他們和幫助他們,他們是真誠的馬克思主義者,是真誠的為著工農階級勞動人民的利益而奮斗的,他們是優秀的時代青年,是我們共產黨的新生力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未來希望,我們黨應該積極地向他們敞開胸懷,給以溫暖,教育培養,把他們發展成為組織上的共產黨員,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讓他們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
陳洪濤同志發言強調了只有像毛主席所說的那樣跟人民在一起,跟生產者在一起,永遠跟最大多數人站在一起,才可能通過群眾斗爭的鍛煉和考驗,最終達到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標準!這些話,不是只停留在口頭上說說,一定要用具體行為去表現。當勞動群眾需要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能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支持他們?如果談起毛主席熱淚盈眶,講起革命激情洋溢,寫起文章天花亂墜,但是當勞動群眾需要的時候你卻站不出來,你再說自己是“毛主席的小學生”,你再說自己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者,只能是假的,因為你根本沒有站在最大多數人的一邊。當然,每個人的具體條件不一樣,我們不是要求大家都去做一樣的事,但我們一定要力所能及地、以各自有利的形式積極參與到群眾斗爭中去,走出書齋,走向社會。我們現在坐在“亢慕義齋”,這墻上還掛著一百年前的對聯,“出研究室入監獄,南方兼有北方強。”一百年前的第一代馬克思主義者當時就是抱定這樣的決心去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他們就知道要從研究室走出去,我們當然比他們當年的條件好的多,安全的多!我們更應該“出研究室入社會”!“出研究室入群眾”!
一些老同志談了學習毛主席提出的五條標準的心得感受,結合歷史變遷,更加深入地認識到毛主席關于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的深遠意義。
最后,范景剛同志總結道,今天我們老中青三代共產主義者在“亢慕義齋”活動,認真學習研究,討論交流,砥礪心志,就是要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的新時代,實踐毛澤東思想,做共產主義接班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