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質的政治思維也需要包容嗎?
楊思遠
4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一篇社論,提出執政者當以包容心對待“異質思維”。我以為這篇社論的主要問題在于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把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原則照搬到處理具有對抗性的階級矛盾當中,這種混淆不是認識問題造成的,而是有政治目的,這個目的不是它所宣揚的“社會和諧的構建,健康心態的形成”,而是普世價值派為奪權做意識形態宣傳。
“異質思維”在現實生活中到處都有。公交車上有愿意為人讓座的,有不愿讓座的;撿到錢包的人有拾金不昧的,有不愿交還失主的。但是,社論所倡導的“異質思維”,顯然不是日常生活中這些人民內部矛盾的是非問題,而是異質的政治思維。這有兩點證據:一是社論主張具有包容“異質思維”之心者,不是公交車上需要別人讓座的乘客,也不是要回錢包的失主,而是執政者。社論所要求的是執政者要包容異質的政治訴求,是政權的“異質思維”要求執政者包容。二是社論所舉示的多元化時代的三個“異質思維”例子,初看似乎平常,細品都有強烈的政治意味,這是作者高明之處。第一例是感到有“鴨梨”的商品價格,第二例是訴訟不公平,還有一例是有爭議的改革措施。這些例子背后并不都是人民內部矛盾,引起人民強烈關注的是其背后對抗性的階級矛盾的出現及其作用。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國社會已經形成了具有不同的經濟利益和政治訴求的對立的階級格局。人民大眾和特權買辦階級的矛盾,中華民族和國際壟斷財團的利益矛盾,無產階級、半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都是對抗性的階級矛盾,私有化、殖民地化實際上已經使社會主義中國變得百孔千瘡,滋長出新的剝削階級。但是,中國共產黨依舊是執政黨,人民政權尚沒有丟失,現在是這些新生的剝削階級要奪取政權了,要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包容他們的異質的政治思維了,滿足他們異質的政治訴求了。這樣異質的政治思維,執政的中國共產黨需要包容嗎?可以包容嗎?能夠包容嗎?包容得了嗎?
有一種異質政治思維,要結束共產黨一黨執政,三年來有突出表現,怎么包容?如何包容?
有一種異質政治思維,要在中國搞三權分立,搞聯邦制,結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近年來同樣有突出表現,怎么包容?如何包容?
有一種異質政治思維,要私有化和殖民地化,三十年來就沒有中斷過,怎么包容?如何包容?
吳邦國委員長在今年兩會上提出“五個不搞”,就是不想包容這股異質的政治思維,不能包容,也包容不了。
對抗性的階級矛盾是無法調和的,從來沒有彼此包容過,過去如此,于今尤烈。蔣介石取締共產黨赤色宣傳,日本鬼子宣揚大東亞共榮,他們包容過“異質思維”嗎?從來沒有!如今,向外資賤賣央企和國有銀行,允許國人有“異質思維”嗎?逼迫工人下崗,允許工人有“異質思維”嗎?被征地拆遷,被上樓,允許農民有“異質思維”嗎?強力推行轉基因主糧種植,允許“小白鼠”們有“異質思維”嗎?土地財政推動的高房價,允許房奴們有“異質思維”嗎?油價上調通貨膨脹,允許百姓有“異質思維”嗎?圍追堵截上訪者,允許苦主有“異質思維”嗎?吃人不吐骨頭的剝削階級們,誓死捍衛了受害者說話的權利了嗎?他們這是一種什么胸懷?更是一種什么自信?剝削階級宣揚容忍“異質思維”統統是騙人的鬼話。
為了混淆視聽,普世價值派抬出了毛主席的話,但絲毫也不能幫他們的忙。“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這是毛主席在延安紀念張思德的追悼會上講的一句話,是針對人民內部矛盾講的。但在對待敵我矛盾時則不同,毛主席贊賞魯迅痛打落水狗的精神,主張“將革命進行到底”。對待鮮花,允許“百花齊放”;對待毒草,則堅決鋤掉。區分不同性質的矛盾,是毛主席的辯證法;混淆不同性質的矛盾,是反動派的辯證法。
可見無論是革命階級,還是反革命階級,敵對利益,敵對政治思維之間,誰也沒有包容過誰?!胺彩菙橙朔磳Φ模覀兙鸵獡碜o;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包容?豈能包容得了?包容敵人就是對自己的殘忍。東郭先生包容了狼,狼卻不包容東郭先生;農夫包容了凍僵的蛇,毒蛇蘇醒后并不包容農夫,農夫最終死于被包容在溫暖懷里的毒蛇??梢?,敵我之間想包容也包容不了。實際上,主張包容“異質思維”的人,并不包容執政者,因為社論里說執政者有“語言暴力和真實傷害”??墒恰罢Z言暴力和真實傷害”就不是“異質思維”嗎?就不需要包容嗎?可見,普世價值派尚未成為執政者,就已經沒有包容之心了。
人民日報是共產黨的喉舌,共產黨是執政黨,執政者的喉舌呼吁執政者要包容“異質思維”,這等于說人民日報的這篇社論是執政者自己說給自己聽的,是自我嘟囔。要不就是人民日報的這篇社論已經不代表執政者,而是站在執政者對立面伸手要政權的人說的。沒有精神障礙的人,誰會在人民日報上自我嘟囔呢,所以要警惕的是后者。
中國正處在社會矛盾凸顯期,矛盾之復雜,形勢之嚴峻,主要不在人民內部矛盾的凸顯,而在于階級矛盾趨于激化,在這個特定時期,一股政治勢力已經浮出水面,提出政權要求,全黨全國全軍不能不高度警惕。不知道我的這篇“異質思維”,能否得到包容。
附文:
人民日報評論部:以包容心對待“異質思維”
2011年04月28日0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思想觀念的價值,在競爭中才會彰顯,在實踐中才能檢驗。“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自信。那種扣帽子、抓辮子的辯論方式,“不同即敵對”的思維模式,本質上都是狹隘虛弱的表現,無助于社會和諧的構建、健康心態的形成。
同樣看待一件商品價格,有人顯得很“淡定”,有人表示“鴨梨”很大;同樣面對一樁刑事案件,有人焦慮等待“正義到來”,有人則在尋找“程序瑕疵”;同樣衡量一項改革措施,有人雙手贊成,有人卻提出質疑……今天的中國社會,正處在一個思想和文化多元、多樣、多變的時代。
這無疑是一個歷史性變化。從一種聲音到百花齊放,從千人一面到豐富多元, 反映出思想的極大解放,也體現著中國的前進方位:在改革深水區和攻堅期,不同利益的調整與博弈,自然帶來不同訴求的表達;隨著開放擴大和全球化深入,傳統與現代、國外與本土,不同價值觀念也必然產生碰撞交鋒。
多元表達難免會有“異質思維”,甚至給人“雞同鴨講”的感覺。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欣賞理性平和討論,期待聞過則喜的態度,但也不無遺憾地看到,一些人在討論中容不下異見,相互對罵、攻訐,動輒給對方扣上嚇人的帽子,用意氣之爭代替真理追求;一些人對待批評建言,非但不虛心聽取,反而搞起了“誹謗定罪”,甚至以權力意志壓制不同聲音。
魯迅先生說過,辱罵和恐嚇絕不是戰斗。思想觀念的價值,在競爭中才會彰顯,在實踐中才能檢驗?!拔也煌饽愕目捶?,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自信。那種扣帽子、抓辮子的辯論方式,“不同即敵對”的思維模式,本質上都是狹隘虛弱的表現,無助于社會和諧的構建、健康心態的形成。
在這個意義上,以包容心對待“異質思維”,在對話中協調立場,在交流中化解矛盾,我們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識,推動思想觀念的進步。相對于普通民眾,手握權力的執政者尤其需要這種“包容”。如果說前者的狹隘只是語言暴力,后者的狹隘則可能帶來真實傷害,比如“彭水詩案”、“靈寶帖案”;如果說前者的包容體現的是素質修養,后者的包容不僅是一種“雅量”,更是執政為民的需要、法治社會的要求。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批評或許有對有錯,甚至不乏各種偏激聲音,但只要出于善意,沒有違反法律法規,沒有損害公序良俗,就應該以包容的心態對待,而不能主觀地歸之為“對著干”。相反卻應看到,在一個多元社會,尊重不同的聲音和意見,既是尊重公民的表達權,也是紓解社會焦慮、疏導矛盾沖突的必然要求。
大智興邦,不過集眾思。其實,不同聲音乃至反對的意見,還是提高執政水平的重要資源。所謂“聽不到不同意見不決策”,只有允許不同聲音存在,才能了解掌握各方面情況,做出理性判斷和正確決策。所以毛澤東同志認為“讓人講話,天不會塌下來”,所以鄧小平才說“七嘴八舌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鴉雀無聲”,所以中央領導才反復強調“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監督政府”。
多元乃繁榮之奧秘。一個社會越是向前發展,就越需要多樣的個性表達,越需要整合各種意見形成統一意志的能力。以包容心對待不同聲音,在“存異”中“求同”,我們的社會就不會成為“一袋各不相干的馬鈴薯”,并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不斷凝聚、升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