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毛主席、周總理和朱德委員長逝世30周年座談會上的發言
祝東力
各位前輩、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
今年是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朱德委員長逝世30周年。30年前的1976年,可以說是1840年中國近代以來具有重大歷史涵義和深遠歷史影響的一年,有太多歷史性的重要事件和災變密集地發生在這一年。同時,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作為新中國第一代黨政軍領袖群體的代表,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的相繼離去標志著一個偉大時代的結束。從此,20世紀后半葉的中國歷史——在很大程度上,還有世界歷史,都出現了巨大轉折。
30年來,我們經歷了改革和轉型,危機和動蕩,冷戰以蘇聯集團崩潰的形式結束,資本在全球擴張,新的帝國主義侵略戰爭在前南斯拉夫、阿富汗、伊拉克和黎巴嫩次第展開。今天,我們陷于這樣的困境:一方面是經濟高速增長下的富裕和繁榮,另一方面是資本集團對社會的盤剝,是權力腐敗,民生多艱,以及精神的迷茫和困頓。在某種意義上,我們仿佛又回到了中國革命的起點,同時,也相反相成地重新認識了中國革命的意義。毛、周、朱等第一代領袖群體所發動和領導的中國革命,以雷霆之力,通過自下而上的社會改造完成了民族獨立和解放的近代史課題,一舉走出了自1840年以來百年籠罩的陰影,使腐敗橫行和精神萎靡的舊中國煥然一新。今天,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國革命消滅了一個腐朽的高消費階層,用他們非法占有和無謂地消耗的國民財富作為投資中國新工業的基礎,從而使中國1949年以后的大規模建設取得了一個國內社會經濟的前提。即使是以“經濟”為中心的改革開放時代,仍極大地受惠于中國革命的這一巨大貢獻。
另一方面,作為中國革命的成果和體制保障,毛澤東等第一代領袖群體在上世紀50年代全面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社會主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經歷了曲折,付出了代價,并在今天又走到了一個新的復雜的歷史關口。今天,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已經足夠豐富,使我們能夠重新認識和理解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并不是與我們具體的日常生活無關的、高高在上的一套抽象的教條,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我們的就業崗位和工作環境,與我們的住房、教育、醫療健康和預期壽命都息息相關。總之,社會主義能使我們每個人合法地獲得并且享有一整套社會經濟權利。不僅如此,社會主義還應當意味著每一個社會主義公民平等地參與國家事務,參與管理國家、管理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這是一整套與社會經濟權利相對應的、更高層次的社會政治權利。關于這種社會政治權利,毛澤東曾經說過,“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最大的權利,最根本的權利。沒有這種權利,勞動者的工作權、休息權、受教育權等等權利,就沒有保證。”也就是說,社會政治權利是社會經濟權利的根本保證,更進一步,它也是社會主義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保證。應該說,爭取廣大勞動者的這種社會政治權利,正是毛澤東晚年奮力探索并付出了重大犧牲的未完成的課題。
30年,滄海桑田,恍如隔世。我感覺,30年來,我們是從一個思想和政治的制高點漸漸退縮,最終又在現實的沉痛教育下逐步向上摸索。面對30年前逝去的一代偉人,面對曾經中斷了的傳統,我們所能做的是什么呢?我認為,就是力所能及地用一切可能的方式保衛中國革命的成果,保衛社會主義,這是每一個中國社會主義者的職責,也是對毛主席、周總理和朱委員長最好的紀念。
我的話完了,謝謝大家!
2006-9-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