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理想之旅

電影公社:《相約戰火蔓延時》討論現場

關奇 · 2009-04-11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電影公社:《相約戰火蔓延時》討論現場

時間:2009年3月1日下午

主持人:感謝各位參與我們的討論。下面首先請馬曉霖先生談一下他的感想。

馬曉霖:看到這部片子我覺得又回到了那個地方。在這個片子里,我們看到那個伯利恒旁邊的拉馬拉的那個大水塘,是非常有名的一個大水庫。從這部片子,大家也可以看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千百年來這種同父異母的堂兄弟的關系。發展到今天,淵源太長久,因素也太復雜了。通過這部片子大家也可以看到,隔絕巴以之間的因素,有一個是空間上的隔離。這里面的一個道具——實際上不是道具——生活現實中存在的,就是檢查站。用檢查站把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隔開,各自生活在各自的空間里。包括東耶路撒冷的清真寺,在形勢緊張的時候只有四十歲或者四十五歲以上的男士,才被允許到這清真寺去禱告。青年一代阿拉伯人或穆斯林是不允許多呆的。(以免)爆炸或者丟鞋子、扔石頭,和以色列軍警發生沖突。這是一種空間上的隔膜。過去猶太人在西耶路撒冷,經過“六日戰爭”,東耶路撒冷也被他們占了,約旦河西岸也占了。就算按照聯合國分割巴勒斯坦的181號決議來講,不但以色列占了決議分給他們的全部土地,而且把留給阿拉伯人建國的土地也占去了一大半。所謂的“綠線”以內的土地,實際上已經被國際社會默認為以色列土地,。在“綠線”以外,巴勒斯坦人生活的一些大中城市——當然這大中城市和中國的不能比——最多也就十幾萬,幾十萬平方米。除了這些城鎮,還有一些難民營。以色列在它的綠線之內,城市、鄉村、吉布茲,在被占領土上,還有一些非正常的定居點,包括軍事定居點。在空間上,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隔開了。這個隔離,是活生生的,是巴以對抗和對沖的象征物。天天在提醒那里的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是兩個不共戴天的對立民族。另外一個情況就是情感隔離、隔絕,因為他們的父輩之間的那種血仇,互相不接受。中東這個地方有一種文化,即家族部落之間的血親報復的文化,非常有淵源。無論猶太人還是阿拉伯人,都講一個規則,就是以眼還眼,以血還血,以牙還牙,到現在還在見血。就部落、家族、個人來講,一個人如果不為家族的人復仇,那么這個人可能在家族中就沒有地位。如果超越一個家族、部落,從國家來講,就造成了這種以色列和周圍阿拉伯國家之間,跟現在的巴勒斯坦哈馬斯之間的這個以暴易暴,以暴制暴,循環報復這種現實。這種心理上情感上的隔閡,是這些年的戰爭造成的。這個仇恨沒有辦法克服。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歷史或者宗教,孩子受到的教育就是這種意識:從亞伯拉罕時代,這塊土地就是上帝應許給我們的。穆斯林有他們的說法,猶太人有他們的說法。都有根由,都能從《圣經》上,《古蘭經》上找到淵源,而且都能被史學家、社會學家,通過考古、實物得到證實。這個說白了就是他們祖祖輩輩共同生活過的地方。就是因為太多太多的各種復雜的因素,造成今天的對立。實際上,雙方現在都對對方產生了恐懼,這種恐懼勝過了仇恨。同時他們也都不愿意這種仇殺、仇恨再延續下去,也都想著,帶著一種顫悠悠的心情,想和對方實現某種程度的和解、和平。但是,通過這個電影大家就可以看到,這個現實是非常脆弱的。他們所處的大環境,大背景,都不可能允許普通老百姓,能像電影里那么大一個來往。我在那生活過一段時間,我知道,在和平時期,實際上很多猶太人跟阿拉伯人相處的很好。高層領導之間的私人信任、友誼,也是非常感人的。包括打仗打得最厲害的時候,阿拉法特可以到巴拉克家里作客,雙方談判代表之間可以談笑風生。并不是我們在新聞里看到的那么冷冰冰的,一打仗我們就老死不相往來,不是這樣。實際上巴以之間是非常復雜的水和乳之間的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不能把誰吃掉,誰也不能把誰趕走,誰也離不了誰,水乳交融的局面。我覺得從這部電影導演這個意圖來看,也很清晰。希望可以給巴以兩個民族的后代之間,創造一個比較寬松的相互了解的環境,比如雙方的小孩相互摔跤啊,打斗啊,踢球啊,玩彈弓啊,彼此了解對方的文化,對方的生活環境,進而可能消弭雙方的積淀已久的仇恨。但是,大家也看到了我們不希望看到的。兩年之后孩子成人,他們來往就非常困難。因為現在的巴以的社會的思潮主流是對抗,是你死我活。所以任何有理性,有勇氣要在雙方之間實現和平的人,在這種潮流中,處于這種漩渦,也很難左右社會發展。尤其是雙方零星的沖突,這個戰爭,造成了人員傷亡,進而把這個創痛,這種仇恨,這種不信任,通過遺傳細胞,去放射,去擴大,影響整個社會事務。這是非常非常慘的。若干年前,我對巴以和平是充滿了希望的,這些年越來越感到悲觀了,覺得太難了。我1999年去加沙,為新華社建加沙分社,2002年回來,在那生活了三年。其中一年半時間,是過渡自治的后期,雙方還算在度蜜月。再往后一年半,通過和平方式沒有辦法落實巴以《奧斯陸協議》簽訂的條款,巴勒斯坦人覺得以色列右翼上臺,那就沒有革新了,左翼上臺,他們也就一拖再拖。巴勒斯坦人眼看著局面是這樣,定居點不斷在擴大,以色列人的日子越過越好。過去通過打仗打不回來。通過國際社會的壓力,放棄武裝手段,通過和平談判,談判也是解決不了問題。國家也不讓你建立,出境也是受到了限制。經濟上,巴勒斯坦自治之后,經濟狀況反而倒退惡化了,不如以色列占領時期。這就形成一個復雜的局面。背后實際是以色列的原因。以色列實際上是用一種方式在懲罰巴勒斯坦。你要獨立,那你就過苦日子。因為土地資源、市場、水源,基本都被以色列控制在手里。加沙的自來水是不能喝的。比如說要做鹽水鴨的話,放自來水直接鹵就行,不用加鹽。加沙人喝的水,是從約旦河西岸,還是來自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把它加了三分之一的海水。所以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介紹這樣的情況。我們有的教授天真地認為,巴勒斯坦這個社會缺乏啟蒙,他們沒有跟上現代化的步伐,跟以色列之間的落差,是被啟蒙過和沒被啟蒙過的差別。或者說,一個是完成了現代化建設,一個是沒有完成現代化建設。為什么說天真呢?像巴勒斯坦一個被占領的狀態,多少年被周圍的強鄰爭來奪去的一個民族,她不可能左右自己,她怎么可能完成現代化建設?她連基本的溫飽,基本的發展,基本的人權都不能得到保障,怎么可能去搞現代化?所以我剛才說了,巴勒斯坦人可能是沒有機會,沒有條件進行一種文化的啟蒙。她沒有條件進行現代化,但這個原罪絕不在巴勒斯坦人。當她可以接受一個好條件的時候,她沒有機會自己做主。當他們可以做主的時候,最好的條件,時機已經過去了。他們的條件已經很難接受了,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要生存,要發展的話。所以他們現在,巴以之間的談判是這樣的。最近我也在思考這個巴勒斯坦的問題怎么解決。特別像美國新的政府上臺之后,我準備要寫一個建議,要有一個前提,第一以色列軍隊要實現和平。猶太人是一個危機意識很強的民族。千百年都是顛沛流離,這個民族的創造性,她的智慧,也完全必須在高壓狀況下才能發現,才能夠產生。包括以色列社會有些思潮也認為,一旦巴以和平解決的話,以色列這個國家就會失去精神動力。當它成為北歐那樣一個高福利國家的時候,這個國家的創造力,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可能會停滯。相反,這個社會的各種思潮,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之間的這種摩擦,可能會使這個國家充滿了活力。從這個角度來講,很多專家分析,以色列并不想完全解決這個沖突。實現和平付出的代價可能更大。實現巴以和平,她得到的就是,每年可以避免發生若干爆炸,炸彈,自殺式襲擊。而她失去的東西太多:戈蘭高地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約旦河西岸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整個巴以之間經濟上的完全一邊倒的依賴和被依賴的關系。所以我相信以色列的思想家會算這個賬,他太精明了。與其我犧牲我的發展,犧牲我的資源,使巴以之間成為正常關系,不如就保持這種關系。他尤其相信這種措施。這么多年,包括對巴勒斯坦土地的蠶食,包括奧斯陸協議,都是不斷削弱巴勒斯坦的權利。從美國來講,有一種說法是,美國也不希望中東實現完全和平,那樣她就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無處插腳了,因為沒有插腳理由。在各方保持沖突的情況下,各方無法打破僵局的情況下,往往求助于大國,大國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中東我認為要實現和平的話,必須有兩個前提。美國,以色列,真心要結束這種狀態,真心要在中東實現永久和平。所以我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僅是巴勒斯坦跟以色列之間的沖突,還有敘利亞跟以色列之間的沖突,黎巴嫩貝卡谷地的沖突,還有伊朗對以色列的態度,關系非常復雜。所以我說要解決巴勒斯坦跟以色列的矛盾,先必須從地區大國的關系的梳理開始。美國跟伊朗之間的關系正常化,美國跟敘利亞之間的關系正常化,然后再推動以色列跟伊朗之間的關系正常化,以色列跟敘利亞關系正常化,然后再來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因為巴勒斯坦問題在這些大關系沒解決的情況下,她跟以色列之間有任何和平的妥協,進展,都會中途流產。因為背后這個牽涉太多。所以我覺得,今天看了片子,這個活動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觀察問題的角度。我覺得從這幾個片子來選的話,組織者還是煞費苦心的。我覺得從非常中立,非常超脫的立場,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的巴以沖突的現狀,能給我們提供很多思考的維度。過去大家都是從新聞中或者從報道中看到,但這個電影,紀錄片我覺得,更真實,更深刻,更全面揭示巴以他們的生存狀況。我想說的就這么多。謝謝大家!      

主持人:馬曉霖先生給出了一個路線圖,比任何路線圖都更理想。但我覺得好像不太可能。這個我們以后再討論。      

主持人:我覺得這個片子是很有價值的。這就是我們巴勒斯坦電影月的節目設置的問題。我們后面還有一個《圣地的殺戮》,這部片子就是一個文獻性的。它不是從181號決議開始,它是從猶太復國主義開始,從19世紀末期一直到當代。那個片子就很好。我認為一部片子反映問題的全貌肯定是不足的。所以這里有政論的,還有故事片,還有紀錄片。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可以的。還有一部《加沙與死亡》。那部片子里面反映血腥的戰爭。它當然不能反映真正的戰爭場面,但里面很真實的劍拔弩張的場面。      

馬曉霖:我覺得一個大的事件里,一部片子不可能完全表現。而且反映中東沖突的片子都拍濫了。這部片子打動我的,是它很真實。它自然主義的方法,很真實的兩個家庭的孩子,從客觀看,最后出現的猶太教堂,清真寺這種祈禱啊,也足以完成您剛才說的文化的背景介紹。我們不可能看成是南非的,拉美的,一定是巴以的。因為這里的拉比呀,戴黑帽禱告,很清楚的。我覺得這部片子,再讓他們有一個更高的,有點苛求了。因為能做到這樣,已經是太難了。      

觀眾:因為今天機會比較難得,馬曉霖先生來了,有兩個問題想請教。第一,我是漢族人,不太清楚。但是我聽到一個說法,就是我們中國的回族啊,如果往前追溯,他的祖先有可能是阿拉伯人,有可能是波斯人,也有可能是猶太人,不知是不是這個情況?第二,我注意到這部片子的拍攝時間是1997年到2000年。我們現在普遍認為,在奧斯陸協議簽訂到2000年這段時間,是至今為止,巴以和平進程最接近成功的一次。雙方最后爭奪糾結的焦點就在圣殿山的歸屬。這時沙龍所謂不請自到,造訪了阿克薩清真寺,使得這次和平機遇喪失了。我想請教馬先生,據您了解,沙龍這次參觀阿克薩清真寺,是否真的有這樣的效力。      

主持人:第一個問題我替馬先生回答你。中國的穆斯林,尤其是回族,主要是有三種來源。一個是阿拉伯,一個是波斯人。這兩個是經商。當時廣州、泉州、杭州,當時是穆斯林非常大的聚居區,現在沒有了。但是,現在杭州有一個鳳凰寺,比阿克薩清真寺還早。還有一部分,我們八十年代看過一個片子,在菲律賓那個地方,最早是阿拉伯人,后來荷蘭殖民者占領了那個地方,改名叫菲律賓。當時菲律賓那里的國王來中國朝覲。這個國王眷戀中國當時的美景,就不愿意走。他往回走的時候,到山東德州這個地方,他死在那了。他的長子回去繼位,他整個王室留在了中國。這也是一個來源。還有一個來源是突厥人。突厥人是和維族,哈薩克族這樣的后代。總之是這樣一些來源。當然,回族和漢族混血最多。猶太人,我為什么搶馬先生這個話題呢?我老家就是開封,中國唯一有原住民猶太人的城市。我小學的門口有一條教經胡同,是U型胡同。教經胡同是猶太人最早的聚居區。當時的猶太人是跟隨進入中國的穆斯林來做生意,他定居在這個地方,全盛時達到上萬人。開封當時只有三十萬人,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了。這些猶太人逐漸沒落,到1860年,他最后一個拉比去世了。猶太教沒有拉比,它的文化符號就沒有了,它還有民族符號。后來遇上二戰,日本和德國是盟國,它和德國一樣要屠殺猶太人,猶太人聽說后,就改稱回族。現在回族里有一部分姓艾的、姓金的、姓賽的、姓趙的,基本都是猶太人。因為他來到中國的時候正好是宋朝,趙宋賜姓。     

馬曉霖:感謝王飛。王飛是我們民族的青年才俊,讀了很多書。第二個問題,阿拉法特和拉賓也簽了一個框架協議,經過五年過渡自治,再談難民問題。難民可不可以回歸?怎么個方式回歸?第二個問題就是水資源的劃分。第三個,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邊界怎么劃?還有一些猶太人定居點,怎么拆除?還有一些比較大的定居點,是不是要和巴勒斯坦人換土地?還是保留下來?還有就是東耶路撒冷,圣殿山的歸屬。實際上,談的結果,最終都不理想。到2000年《戴維營協議》的時候,當時執政的巴拉克政府,因為前面和平談判訊號放得比較足,給巴勒斯坦開的條件是感覺比歷屆政府都優厚的,這時就引起了以色列國內右翼勢力的反對。而且這種右翼勢力絕不是少數,而是以色列的主流民意。覺得把耶路撒冷給巴勒斯坦人,不能接受。所以當時巴拉克面臨壓力,整個聯合政府當時就垮掉了。克林頓的任期也要滿了。克林頓任內對巴勒斯坦是非常好的,盡管他的內閣基本都是猶太人。他就想建功立業。因為奧斯陸協議是在他主持下簽訂的,他想把這個進程劃個完整的句號。另外他也想挽救巴拉克這個和平談判的伙伴的政治命運。他把阿拉法特和巴拉克一塊弄到戴維營去談,最終沒談成。因為阿拉法特認為不具備簽最終和平協議的條件。他只是迫于美國的壓力,迫于巴拉克的壓力去了,結果像難民問題等議題,根本就沒談。起先,克林頓說,不論成敗,責任不在你身上。后來巴拉克在國內的日子實在太難過了,于是美以雙方就把所有責任都歸在阿拉法特身上。這對阿拉法特來講是冤枉的。這個談判也等于是挽回雙方蜜月期的最后的機會。此前在去戴維營談判之前,我去采訪阿拉法特,阿拉法特說,如果戴維營談判不能取得成功的話,巴勒斯坦人民要第二次武裝起義。因為前面幾次,要么談判取得進展,要么讓巴勒斯坦建國,哪怕有限的國家,以色列也不干。以色列擔心,一旦你建國,就是主權國家,你和我談判地位就平等了,以后就很難辦了。在這種情況下,阿拉法特從94年開始自治,到99年吧,到2000年。六七年的時間。他覺得沒辦法跟老百姓交代了。經濟上很糟糕,政治上也沒有自己的地位。實際上,巴勒斯坦內部,巴解組織和社會上,已經醞釀了對以色列的強烈不滿。在當年的5月,巴勒斯坦土地上就爆發了兩個禮拜的大規模沖突。我認為,這是對后來的一種預演。巴勒斯坦已經最好準備起義,而以色列方面已經做了應對了。所以,老奸巨猾的沙龍,他當時作為議員,他想篡巴拉克的權,把政府搞垮,由他上臺,所以沙龍就選擇戴維營談判失敗之后的時機,明知巴勒斯坦這邊醞釀了火山,他就去揭蓋。他闖上耶路撒冷圣殿山,闖上阿克薩清真寺,引起巴勒斯坦不滿。也就是說,明知你要放鞭炮,他那邊拿打火機去把鞭炮點著了,后來局勢就不可收拾了。所以,實際就談判來講,沒有談到最核心,而且不成熟。埃及也反對,埃及警告阿拉法特,你無權就耶路撒冷地位作出任何讓步,因為耶路撒冷不屬于巴勒斯坦,而是屬于所有阿拉伯人,所有穆斯林。包括敘利亞,敘利亞到現在也不承認巴勒斯坦是個獨立的實體,認為是敘利亞的南部。所以事情非常復雜。     

看了這部電影我很沉痛在哪?剛剛出生的嬰兒,就沒有希望和前途。因為我在那邊,有太多的朋友,從官員到鄰居的小孩,都死掉了。你看他們通過美國朋友來給他們組織一個家庭見面,勉強地相互交流,你看最后那一刻,他們都很舍不得,哭得一塌糊涂。但我有個直覺,若干年后,沒準他們在戰場上就要槍口相向。因為以色列人長大以后要當兵的,如果巴以之間沖突的話,他必須要拿槍去鎮壓巴勒斯坦人,或者去守衛定居點,守衛耶路撒冷。那么這邊的哈馬斯,影響大量巴勒斯坦青年,要去解放自己民族的土地,他可能就拿槍,可能就捆炸彈。很有可能哪天發生悲劇性的一幕,兩人槍口對準,發現是小時候曾經抱頭痛哭的小伙伴。而這時候雙方有各自的使命,各自的信仰,都為了保護自己身后的親人和土地,那一刻,是讓人心碎的。所以這個電影我看了非常沉痛就在這兒。      

主持人:我們請伊薩德先生,他是加沙人。他父母在戰爭中承受了戰火。我們請他來講講。他漢語可能一般,但是有個翻譯。     

翻譯:他說,首先感謝大家舉辦這次活動。對于這個問題,他作為一個巴勒斯坦人,他不想多說什么。因為,他可能會有一些帶有自己的感情色彩的。這樣別人就不會說他帶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他說,他今天來想聽一聽中國人對于巴勒斯坦問題的一些聲音。他基本同意馬曉霖先生的看法。因為他在加沙也生活過一段時間。最后,再次感謝大家對巴勒斯坦的支持,對這個問題的關注。      

主持人:還有沒有朋友想發言?      

郭松民:我對巴勒斯坦問題不想說太多了。我和韓德強老師有一個談巴勒斯坦問題的視頻專門談巴以問題。剛才這個影片我不想多談了。我只是作為普通觀眾談談我的感受。我中間有兩度落淚,一個是巴勒斯坦那幫小女孩在表演節目,在一起唱一個節奏感很強的歌曲。后來有一些宗教活動,宗教祈禱的場面。我看了這部片子,我有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無論猶太人還是巴勒斯坦人,宗教在他們的生活中非常重要,而且宗教給了他們行動的方向,給了他們信念,也給了他們反抗的力量。我反過來想想我們這個民族,我們漢族,是一個世俗理性非常強烈的民族。假如有一天,我們不幸落到巴勒斯坦這樣的地位,沒有宗教支撐,我們會不會在刺刀下過著一種“好日子”,我們會不會反抗?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如果我們不能重建我們的信仰,我們遇到這個情況會怎么樣?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供大家思考,我就不多說了。      

主持人:大家應該知道,郭松民是前空軍蘇—27殲擊機飛行員。還有哪位朋友想發言?好,給你三分鐘。      

觀眾:我覺得包括我在內的很多朋友,關注巴勒斯坦,和加沙之戰有關系。在這之前我對巴勒斯坦的了解是很抽象的。戰爭的時候,我上網看一些新聞和評論,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我發現搜狐網上的新聞和電視一樣,幾乎是一邊倒的。這讓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以我的經驗,但凡網上憤青一邊倒地支持某一方,肯定是有問題的。然后我就去查一些資料,發現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網上這么多人一邊倒地支持以色列,那我還不會有這個動機去尋找真相。我看了一些海外的網站和新聞信息渠道,我覺得我們國內的宣傳,都是非常片面的。包括在這十幾天之內,我們會認為——剛才馬老師提到的——以色列是一個民主的國家,包括在網上看,有些年輕網友的一些言論,比如說巴勒斯坦人,其實他們生活水平并不是很差,比我們中國人還要強;第二,他們是依靠援助生活的。等等。我覺得這里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中國人應該怎么面對巴勒斯坦問題。中國畢竟目前還不是一個真正有世界影響的大國,巴以和平問題的解決,還是美國起很大作用。我們中國的政府和老百姓,對這個問題不起很大作用,這是一個現實。但是,作為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我們要有一個態度,一個觀點。我覺得我們現在很多國內的輿論也好,老百姓的看法也好,我們已經很片面地去看這個問題。這一方面可能是宣傳的問題。以色列可能是做了很多公關。包括王飛說的,它請了很多記者去參觀。      

主持人:今年國際猶太人大屠殺反思會在中國南京大學召開。      

觀眾:這是一方面。這是客觀的。但另一方面,我們中國人主觀上來說,我覺得現在我們中國人也不太愿意去研究那些窮苦,貧困的那些人。我看過電影我有這個感受。比如看到以色列小孩,那一對雙胞胎,感覺他們很可愛的。而那個阿拉伯孩子,他怎么開口就是“正義”啊什么的。這樣,因為我們中國這么多年就是經濟發展單行道,去政治化的這樣一個,我們——如果沒有背景描述的話,我相信一個普通的中國老百姓——肯定會覺得,以色列孩子很可愛,這個巴勒斯坦孩子,滿口的政治化,不太喜歡。我覺得這背后有一種,中國人這十幾年來,我們突然就不太愿意去想,我們曾經生活的狀況。我們北京,現在都是高樓大廈,二十年前,這里很多都是和巴勒斯坦難民營的狀態是很相近的。現在主流的一個東西,很多老百姓吧,他不愿意理解這個問題。他希望擁抱一個他所追求的東西,他要擺脫另外一種。所以呢,我想我們中國人對于巴以政治解決,我們不可能做出什么貢獻。因為我們國家畢竟還不算一個大國。但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我們每個人有必要考慮一下我們的態度。當認定巴以一個很富裕,很現代化,一個沒有現代化,我們的立場在哪?我們是要遺忘自己的過去,和巴勒斯坦相似的狀況么?這個問題是很深刻的。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      

主持人:我覺得他講的,其實我們和巴勒斯坦有相似的處境和形象。而且我們中國經歷了外敵入侵導致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在列強的炮火下被迫進入現代性,這一點和巴勒斯坦從精神底色上是接近的。我總結一分鐘。巴勒斯坦問題,據我觀察,包括剛才馬曉霖先生提到的奧斯陸協議,在克林頓最想建功立業的時期,都推行不下去。而且那個協議本身是非常偏頗的。有一個叫高斯面,或者說一個面包上灑了一把餡,巴勒斯坦領土在奧斯陸協議上就相當于這個。就是完全不相連的若干小隔離區。每個隔離區之間的道路還由以色列控制。這種協議都無法執行,無法完成。并且它背后有大量的歷史因素,宗教因素,地緣政治因素,所以它非常非常復雜。我們根本沒有一個野心,或者我們更不奢望我們看到這個片子,能夠立刻得出一個結論。但是我非常希望,從這些片子了解一些真相。剛才有三位不約而同提到“現代性國家”。很多挺以色列的人,原因是以色列富強、民主。但它是不是一個現代性國家?它是一個非常強的政教合一的國家。甚至在攻打別國時,由拉比在作戰地圖前施法。它的議會里宗教極端分子非常多。猶太教是一個民族主義宗教,和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都不一樣。猶太教的上帝耶和華,那是猶太人自己的祖先。他決定了這個地方是他的,就要所有人都接受。這是赤裸裸的民族法西斯。我相信在很多宣傳上的一些問題,希望通過這些片子給大家一個揭示。比如還有一個,1947年,猶太人立國的第二天,阿拉伯國家共同攻打它。然后有人就信誓旦旦地說,按照國際法,首先攻打的為有過錯方。它要承擔責任。這是雙重謊言。第一個,181號決議是1947年11月3日,猶太人宣布建國是1948年,中間半年多都在進行戰爭。而且這個戰爭實在,即使不公平的181號決議所規定的阿拉伯人的領土上。所以這個戰爭到底是誰挑起,完全是兩回事情。第二個,國際法根本沒有說,哪個國家先挑起戰爭,就有權割裂它。這樣的謊言還有很多。當然,我個人還是希望,有不同的意見提出來。通過這些片子,我們互相交流。最終目的是為了我們中國人不要那么極端,不要顯得那么法西斯,那么毫無人道理念。在網上讓人覺得,看到打死人,那么血腥,都非常興奮。我覺得我們生活在中國,和這樣一群人生活在一起,我們感覺非常悲哀。好,非常感謝大家!希望下一次大家邀更多的朋友來!

“鏡頭中的巴勒斯坦”主題電影月

感謝巴勒斯坦資訊網的友情支持!

巴勒斯坦資訊網:www.palinfo.habago.org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4.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5.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6. 東南亞的宿命
  7. “鮮衣怒馬少年郎,誰人不識理塘王”
  8.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9. 焦慮富人走了沒有必要,走了天也塌不下來
  10. 把統一和特朗普吞并野心并列,是蠢還是壞?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7. 到底誰“封建”?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2.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5.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午夜老司机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制服.丝袜.亚洲.中文.综合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原创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