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理想之旅

奚兆永:評晏智杰教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指導地位的再思考》一文

奚兆永 · 2006-06-03 · 來源:本站原創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評晏智杰教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指導地位的再思考》一文

奚兆永

劉國光教授在關于我國經濟學教學與研究問題的談話中談到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指導地位問題。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也是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具有極大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問題。但是,晏智杰教授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指導地位的再思考》一文1里卻對此表示了不同的意見。這件事情,理所當然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這篇文章里,我想談談自己對晏智杰教授《再思考》一文的一些看法。

一、關于所謂“兩家并重”或“兩個基礎并存”的問題

晏文說,“從一統天下到兩家并重,在中國的具體條件下是一個歷史的進步,因為這是實踐所要求的,并且已經對實踐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晏文所說的“一統天下”,即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作為指導思想的局面,而晏文所說的“兩家并重”,即西方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并重的局面。人們要問:從“一統天下”到“兩家并重”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我們從中央領導人的講話和有關部門的政策文件里看不到有這樣的精神。在鄧小平著作里,我們看到,他曾不止一次地號召人們“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1985年,他在黨的全國代表會議上說,“我們現在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時代和任務不同了。要學習的新知識確實很多,這就更要求我們努力針對新的實際,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們運用它的基本原則基本方法,來積極探素解決新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基本問題的本領,既把我們的事業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推向前進,也防止一些同志,特別是一些新上來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復雜的斗爭中迷失方向。因此,我希望黨中央能作出切實可行的決定,使全黨的各級干部,首先是領導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時間學習,熟悉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從而加強我們工作中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只有這樣,我們黨才能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建設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直達到我們的最后的目的,實現共產主義。” 2實際上,早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提出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方針,直到他的晚年,也從未放棄過“四個堅持”的立場。1993年9月,他在與其弟鄧墾的談話里說,“我們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提出‘四個堅持’。沒有這‘四個堅持’,特別是黨的領導,什么事情也搞不好,會出問題。出問題就不是小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越性在哪里?就在四個堅持。”3當然,四個堅持不只是一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問題。人們講四個堅持往往強調其中的堅持黨的領導和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兩條,其實,正如鄧小平所說,“四個堅持是‘成套設備’”,是缺一不可的。特別是堅持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更處于靈魂和統帥的地位,尤其不可或缺。離開了馬克思主義這個理論基礎,共產黨就會退化為修正主義的黨,社會主義社會就會蛻變為資本主義社會,無產階級專政就會異化為資產階級專政。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有人將其僅僅歸之于經濟問題,其實,指導思想的變化才是更為根本的問題。江澤民同志說,“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及最近南斯拉夫政局的演變等事件,除了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原因外,執政黨內和群眾中發生思想變化、思想混亂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社會,沒有共同的精神支柱及其以此為基礎的思想上的穩定,是很難保持社會政治穩定的。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如果動搖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這個精神支柱,動搖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就會導致思想混亂,那將是國家和民族的災難。”4

當然,我們也看到,在改革開放的復雜形勢下,西方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蜂擁而入,要始終堅持“四個原則”,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鄧小平在總結1989 年出現的那場政治動亂時說,“四個堅持本身沒有錯,如果說有錯誤的話,就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還不夠一貫,沒有把它作為基本思想來教育人民,教育學生,教育全體干部和共產黨員。這次事件的性質,就是資產階級自由化和四個堅持的對立。”5他還說。“過去兩個總書記都沒有站住,并不是選的時候不合格,選的時候沒有選錯,但后來他們在根本問題上,就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問題上犯了錯誤,栽了跟頭。……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這些年來每年我都講多次,但是他們沒有執行。”6看來,在“講”和“執行”之間還有很大距離。在這里,干部問題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毛澤東曾說,“我們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修養,現在已較過去有了一些進步,但是還很不普遍,很不深入。我們的任務,是領導一個有幾萬萬人口的大民族,進行空前偉大的斗爭。所以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馬克思留念主義的理論的任務,對于我們,是一個亟待解決并須著重地致力才能解決的大問題。……在擔負主要領導責任的觀點上說,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斗力量”。7但是,從“過去兩個總書記都沒有站住”的情況看,從我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出版和學習的情況看,從一些省部級干部和培養高級干部的中央黨校教員的背離馬克思主義觀點的言論看,毛澤東當年所提出的這一問題在今天仍然具有很現實的意義。所幸的是,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為首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的極端重要性,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工程。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雖然中央從來沒有說過要變“一統天下”為“兩家并重”這樣的話,而且江澤民同志還明確批評過“在思想文化上提出取消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主張指導首先的多元化”等錯誤傾向,強調:“馬列主義、毛澤東想、鄧小平理論,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一切工作的行動指南,是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振興中華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也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強大的思想武器。”8但是,聯系經濟學界的情況看,在一些高校,特別是重點高校,用晏文的話說,“事實上形成了西方經濟學與以《資本論》為經典的經濟學并重的局面”;而他在幾年前寫的一篇文章則更加坦率,說“目前的基本狀況,從我們的指導思想和教學安排來說,是馬克思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這兩個基礎并存。”不過他沒有告訴我們,為什么會出現“事實上形成”兩種經濟學“并重”的情況,更沒有告訴我們“兩個基礎并存”怎么會成為“我們的指導思想”的?在我看來,形成的原因不外兩個:一個是外因,即西方意識形態或西方經濟學的滲透;一個是內因,即我們的一些經濟院校領導缺乏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功,沒有免疫力。這些年來,我們不斷派人出國訪問留學,又不斷請外國學者到我國來講學交流,西方經濟學的書籍更是大量被翻譯出版,一些人,特別是一些擔任經濟院校領導工作的人,被西風刮得頭暈目眩,完全迷失了方向。在他們看來,一切都是西方好,而西方經濟學才是科學的經濟學。當然,就具體的人來說,原因可能是各不一樣的。有的人背叛“老祖宗”改換門庭是出于利益的考慮,被人收買的結果;而有的人則是怕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或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西方經濟學要讀大量原著,而且發表成果較難,而販賣西方經濟學的“代價”則低得多,“劃得來”;等等等等。據晏智杰教授本人介紹,他曾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長(1986-1989年)和經濟學院院長(1993-2002年),作為學校的領導成員之一和經濟學院的一把手,本應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但是,我們從他的書里看到,情況遠非如此。早在1989年,他就反對馬克思關于“古典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的劃分;在他后來撰寫的《古典經濟學》一書里,甚至把馬克思的經濟學說也作為“古典經濟學”的一部分放在該書之中加以論述。在晏智杰教授看來,被馬克思肯定的古典經濟學和被馬克思批判的庸俗經濟學是沒有區別的,而代表無產階級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代表資產階級的古典經濟學也是沒有區別的,它們都可以叫做“古典經濟學”。還值得注意的是,在晏智杰教授寫的《古典經濟學》、《邊際革命和新古典經濟學》里,對各種庸俗的資產階級經濟學說批評很少,更遑論用馬克思主義進行嚴肅的批判了。更有甚者,在論述“龐巴維克的理論”一章時,還專門設了“對馬克思學說的批評”一節,不僅大量引述龐巴維克批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觀點和論據,而且在自己寫的評論里一再肯定龐巴維克的批評,說它是有道理的,“至少在邏輯上是無懈可擊的”。而在論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部分,一章是介紹,一章是批判,批判的篇幅遠遠超過介紹。在這里,晏智杰教授大講所謂“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歷史局限性”,大講所謂“勞動價值論的偏頗及其后果”,還大興問罪之師,責問“勞動價值論能作為價格決定論的唯一基礎嗎?”在他寫的《勞動價值學說新探》、《燈火集——勞動價值學說研究論文集》里,也充斥了否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宣揚要素價值論、均衡價格論的內容,其對馬克思經濟學的否定和對西方經濟學的褒揚在經濟學界是極為罕見的。這個事實也清楚地說明;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不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處于指導地位,就是西方經濟學處于指導地位,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兩家并重”或“兩個基礎并存”的問題。晏智杰教授之所以提出“從一統天下到兩家并重”或“兩個基礎并存”“是一個歷史的進步”,其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削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指導地位,不斷提升西方經濟學的地位,并最后取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指導地位。

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就指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9后來他們在《共產黨宣言》里又重申了這一思想,認為:“任何一個時代的統治思想始終不過是統治階級的思想。” 10這一思想已經為人類歷史和當今各國的現實所證明。我國《憲法》“總綱”第一條莊嚴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工人階級在社會上是物質的領導力量,當然要求它的思想——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上是精神的領導力量。江澤民同志說,“問題的實質,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11他還明確提出,“必須堅定不移地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絕不允許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關鍵首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并堅持運用它來來分析和研究今天的實踐。” 12顯然,晏智杰教授所說的“兩家并重”或“兩個基礎并存”論是和這些論述背道而馳的。

當然,晏智杰教授也知道,“兩家并重”或“兩個基礎并存”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必然要受到挑戰和質疑,但是他還是認為“這是實踐所要求的,并且已經對實踐起了很好的作用”,“是一個歷史的進步”,這就很令人費解了。但是從上面提到的他的對待西方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態度看,這又是不難理解的。說穿了,搞“兩家并重”或“兩個基礎并存”正是為了適應用西方經濟學取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需要。晏教授斷然否認這樣做是“抬高這個,壓制那個”,但是無情的事實是,無論是他的書和文章,還是北大經濟學院教學和科研的狀況,西方經濟學早已成了“主流”,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地位則大大地被邊緣化了。這究竟是“很好的作用”還是很壞的作用?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歷史的倒退?人們是不難作出自己的判斷的。

我們批評指導思想的多元論,批評經濟學領域的“兩家并重”或“兩個基礎并存”論,當然不是要取消西方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而是要改變目前存在的在教學與研究中削弱、否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片面提升西方經濟學的地位以及在西方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中不加批判地照搬照抄的現象。關于如何對待西方經濟學,列寧在1900年和1909年先后講的如下兩段話,是很值得我們反復學習和深入體會的:

“不是閉起眼睛不看資產階級科學,而是注意它,利用它,批判地對待它,不放棄自己完整的明確的世界觀,這是一回事;匍匐在資產階級科學面前,重復馬克思‘有片面性’等等這類具有十分明確意思和意義的詞句,這是另一回事。其次,如果說到‘重復和轉述’,那么重復和專署柏姆-巴維克和維澤爾、桑巴特和施塔姆勒本身,難道先天地比重復和轉述馬克思更值得注意嗎?” 13

“正如政治經濟學教授雖然在實際材料的專門研究方面能夠寫出極有價值的著作,可是一旦說到政治經濟學的一般理論時,他們中間任何一個人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不可相信一樣。因為在現代經濟生活中,政治經濟學正像認識論一樣,是一門有黨性的科學。總的說來,經濟學教授們不過是資產階級手下的有學問的幫辦;而哲學教授們不過是神學家手下有學問的幫辦。”14

我們需要注意、學習、利用、借鑒西方經濟學的某些成果,但是從根本上來說,西方經濟學是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應該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批判地對待它,認識到它的資產階級性質,而決不能對其盲目崇拜、盲目照搬,更不能將其提升到指導思想的地位取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二、關于所謂“傳統馬克思主義”能不能成為指導思想問題

晏文說,“中國應該建設和探索自己的經濟學,雖然距離成熟的經濟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從已經取得的成果來看,可以肯定地說,在指導思想上應當是,立足中國需要,符合中國國情,借鑒國外理論政策,解決中國問題,而中國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正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是當代馬克思主義。如果不是這樣看問題,而是一味堅持傳統難看上主義經濟學的指導地位,勢必不能客觀地看待這些年在我們的經濟學理論中已經或者正在確立的一系列的基本原理,甚至還會產生懷疑和抵觸。”

在這里,晏文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區分為“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和“當代的馬克思主義”,認為只有“當代的馬克思主義”能夠成為指導思想,而所謂“傳統的馬克思主義”是不能成為指導思想的。顯然,這種把“當代的馬克思主義”和所謂“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割裂開來并且對立起來,只肯定“當代的馬克思主義”而否定“傳統馬克思主義”是指導思想的觀點,是經不起檢驗的,是完全錯誤的。

  按照晏智杰教授的說法,“當代馬克思主義”是指“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那么所謂“傳統馬克思主義”就是指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了。這種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割裂開朗并且對立起來的做法,是完全違背事物發展的邏輯的。按照事物發展的邏輯,馬克思主義是源,而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流。所謂“源”是指上游,而所謂“流”是指下游。照道理說,沒有上游就沒有下游,沒有馬克思主義這個“源”,也就不會有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樣一些“流”。事實也正是這樣。從某種意義上說,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馬克思主義與一定歷史時代和一定國家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列寧說,“我們完全以馬克思的理論為依據,因為它第一次把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給這個科學奠定了鞏固的基礎,指出了繼續發展和詳細研究這個科學所應遵循的道路。” 同時他又指出,“對于俄國社會黨人來說,尤其需要獨立地探討馬克思的理論,因為它所提供的只是總的指導原理,而這些原理的應用具體地說,在英國不同于法國,在法國不同于德國,在德國又不同齬額國。”15正是由于列寧獨立地探討了馬克思的理論,他運用馬克思的理論和方法,分析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新的經濟現象—— 生產集中和壟斷,提出了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最高階段的理論,他還分析了帝國主義發展不平衡的規律和俄國的特點,得出了社會主義有可能首先在一國取得勝利的理論。由于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斯大林稱“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專政時代的馬克思主義”。顯然,列寧主義的出現并沒有否定馬克思主義,而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應用中國的革命實踐,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和用贖買的辦法改造民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思想,從而產生了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也不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否定,而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豐富和發展。在毛澤東以后,鄧小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運用于我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踐,產生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或鄧小平理論。在這里,鄧小平理論也不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否定,而是對它們的發展。同樣,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出的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也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鄧小平理論和我國當前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實踐相結合的產物,當然也不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否定,而是對它們的豐富和發展。還需要指出的是,對于整個馬克思主義的源頭即狹義的馬克思主義來說,后來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包括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都只是在某些方面或某些具體問題上的應用和發展,而不是在所有方面、所有問題上的全面發展。過去林彪說毛澤東“天才地、創造性地、全面地繼承、捍衛、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那是說的過頭話。相比之下,后來十一屆六中全會的評價就比較客觀了。那里說:“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16請注意,這里強調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而不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發展,更不是什么“全面地”發展。應該說,在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上是很難有什么全面的發展的。恩格斯曾說,“即使只是在一個單獨的歷史事例上發展唯物主義的觀點,也是一項要求多年冷靜鉆研的科學工作,……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審查過的、充分地掌握了的歷史資料,才能解決這樣的任務。”17這種情況也適用于毛澤東思想之前的列寧主義和它以后的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因此,無論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歷史上和現實生活中起過多么重要的作用,它們都是馬克思主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具體國家和具體問題上的運用和發展,而不是對馬克思主義在所有方面和所有問題上的全面發展,它們都不可能取代作為源頭的馬克思主義。晏智杰教授企圖以“當代馬克思主義”取代“傳統馬克思主義”的說法和做法顯然是錯誤的。                                                                                                                                                                                                                                                                                                                                                                                                                                                                                                                                                                                                                                                                                                                                                                                                                                                                                                                                                                                                                                                                                                                                                                                                                                                                                                                                                                                                                                                                                                                                                                                                                                                                                                                                                                                                                                                                                                                                                                                                                                                                                                                                                                                                                                                                                                                                                                                                                                                                                                                                                                                                                                                                                                                            

當然,晏智接教授也提出了“傳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不能成為指導思想的“根據”。對于他的這些“根據”顯然有加以剖析的必要。

晏文提出的第一個“根據”說:“社會主義是否可以搞市場經濟? 傳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回答是否定的:商品生產與市場經濟是私有制和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資本主義是其最高和最后階段;未來社會必須以計劃經濟取而代之。”晏文的這些說法其實是似是而非的。實際上,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與私有制并無必然的聯系。馬克思說,“商品交換過程最初不是在原始公社內部出現的,而是在它的盡頭,在它的邊界上,在它和其它公社接觸的少數地點出現的。這里開始了物物交換,由此侵入公社內部,對它起著瓦解作用。”18實際上,商品交換之所以必要,真正的條件是社會分工,而不是私有制。當然,恩格斯曾經說過,“一旦社會占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被消除,而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也將隨之消除。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將為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 19這也許就是晏教授認為“傳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否定商品經濟、主張用計劃經濟取而代之的根據。但是,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后來斯大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書中對恩格斯的話作了很好的說明:“恩格斯所指的是這樣的國家,在那里,不僅在工業中,而且也在農業中,資本主義和生產集中都充分發達,以致可以剝奪全國的一切生產資料,并把它們轉歸全民所有。因而,恩格斯認為,在這樣的國家中,在把一切生產資料公有化的同時,還應該消除商品生產。這當然是正確的。”“如果可以公有化的不是一切生產資料,而僅僅是一部分生產資料,而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有利條件已經具備,那該怎么辦呢,——無產階級是否應該奪取政權,在奪取政權以后是否必須立即消滅商品生產呢?”20答案當然就是否定的了。在這里,斯大林實際上肯定了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也需要商品生產的問題。不過,斯大林認為生產資料不是商品,后來毛澤東糾正了斯大林的說法,肯定了生產資料也是商品。怎么能說“傳統馬克思主義”是否定商品生產的呢?至于社會主義實行計劃經濟,也有一個條件問題。只有在全社會利益完全一致、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極大地提高的情況下,才能夠真正實行計劃經濟。現在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還是一個不夠格的社會主義,上述條件顯然還不具備。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當然不否定實行商品-市場經濟,但是,從長遠看,在條件成熟時,社會主義總還是要實行計劃經濟的,這恐怕也是不能否定的。

晏文提出的第二個“根據”說,“經濟學是否應當是多元要素的供求均衡價值論呢?回答也是否定的。傳統理論認為商品價值源泉只有勞動,而且是抽象勞動,其它要素要么只是勞動的條件,要么只是勞動的對象,不可能是價值源泉。”晏文的這一說法就更沒有道理了。我們知道,主張多要素價值論和均衡價格論而否定勞動價值論的,是西方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而決不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實際上,晏智杰教授本人在上世紀90 年代初為《現代西方經濟學辭典》寫的“勞動價值論”詞條里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也是完全肯定并且大加贊揚的。他寫道:“馬克思在創立無產階級經濟學的過程中,批判地繼承了古典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科學成就,克服了其中的缺陷和矛盾,創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剩余價值論,深刻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動規律。” 而在為同一辭典寫的“薩伊,J.B.”詞條里,對薩伊則進行了批判性的闡述。他寫道:“薩伊自稱為亞當·斯密(A.Smith)經濟學說的注釋者和宣傳者,實際上把亞當·斯密學說庸俗化了。其著作的主要意義在于拒絕勞動價值論而以效用論、供求論等取而代之;隨之而來的就是拒絕亞當·斯密基于勞動價值論的產品分配論,而以‘生產三要素論’和‘三位一體’故事抹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剝削關系。他認為商品價值是由勞動、資本和土地這三個‘要素’提供的‘生產服務’共同創造的,……。”21但是,上述文字墨跡還未干,載有他撰寫的詞條的《辭典》還在出版的過程中,晏教授的觀點就完全變了。.1995.年8月,他在《學術月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價格決定和勞動價值論——對一種傳統觀念的質疑》的文章,開始了他對原來認為是科學的勞動價值論的批判。與此同時,對于他原來認為是庸俗的理論的東西包括效用論、供求論、要素價值論以及這些理論的大雜燴的均衡價格論,則大加贊賞,推崇備至。他不僅將他曾經認為是“把亞當·斯密學說庸俗化了”的薩伊和亞當·斯密一道堂而皇之地放進了他的《古典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一書,而且還在一篇文章里說薩伊的“三要素論”“是對第一次產業革命新現象的科學總結。”22本來,一個人要轉變觀點,改換門庭,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似乎他人也不必多加干涉,但是,晏教授通過詞典這樣的媒體向讀者表達自己的觀點的,觀點變了,應該通過一定的形式對讀者作出交代才是負責任的態度;而實際上,晏教授不僅沒有任何自我批評,對讀者沒有任何交代,反而運用各種媒體(主要是書籍和報刊)一再宣傳他的“新”觀點,這是對讀者極不負責的。他的這些“新”觀點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學術界的批評,許多同志都寫了批評的文章,筆者也寫了四篇文章與之論戰。23面對學術界的批評,晏教授只是一再重復自己的觀點,卻沒有用應有的嚴肅認真態度對待這些批評,現在居然把自己所主張的“新”觀點說成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的“在我們經濟學中已經或正在確立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之一,并且用它來否定所謂“傳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證明”它不能成為指導思想,這豈非咄咄怪事?!難道晏教授不感到自己這樣做是太過分也太可笑了嗎?

晏文的第三個“根據”說,“社會主義是否應當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回答同樣是否定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社會主義作為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過渡時期,始終存在階級斗爭,必須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只有共產主義才是和諧社會;所以,共產黨的哲學是斗爭哲學;才有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才有‘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綱領。晏教授的這些說法顯然是錯誤的。實際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并不認為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過渡時期;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里所說的共產主義是包括社會主義(作為低級階段)在內的,過渡時期其實是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的時期。當然,后來的實踐表明,由于意識形態的滯后和世界資本主義的包圍,即使在社會主義社會也還存在階級和階級斗爭,還需要有無產階級專政,但是,這和構建和諧社會并不矛盾。我們今天提出構建和諧社會,難道今天已經沒有階級和階級斗爭、不需要無產階級專政了嗎?顯然不是這樣。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說,“由于國內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斗爭還將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對把階級斗爭擴大化的觀點,又要反對認為階級斗爭已經熄滅的觀點。對敵視社會主義的分子在政治上、經濟上、思想文化上、社會生活上的各種破壞活動,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和進行有效的斗爭。”2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序言”里也寫得很清楚:“在我國,剝削階級作為階級已經消滅,但是階級斗爭還將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中國人民對敵視和破壞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內外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必須進行斗爭。”至于無產階級專政,也以“人民民主專政”的名義寫進了《憲法》第一條。其實,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并不是說社會已經和諧了,恰恰是因為社會還不夠和諧,所以才需要“構建”。階級斗爭,社會矛盾以及人和自然的矛盾,都是客觀存在,提出構建和諧社會,正是為了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當然,矛盾的性質不同,解決的方法也不同,并不是都要用斗爭的方法來解決,但是,也不能把斗爭二字從共產黨的字典里取消。實際上,無論在經濟上、政治上和思想文化上,還是在軍事上、外交上和民族問題上,有些事情不斗爭是不行的。晏教授把毛澤東關于階級斗爭的論述都當成反面的東西,其實,許多論述都是有理論根據的,是很寶貴的經驗總結,是不應該棄置不用的。就拿“以階級斗爭為綱”來說,由于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一切社會現象的總根源,所以一切馬克思主義者都非常重視階級斗爭,都非常重視運用階級分析的方法來分析社會現象。列寧在《卡爾·馬克思》一文中說,“某一社會中一些成員的意向同另一些成員的意向相抵觸;社會生活充滿著矛盾;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各民族之間,各社會之間,以及各民族、各社會內部的斗爭,還看到革命和反動、和平和戰爭、停滯和迅速發展或衰落等不同時期的更迭,——這些都深入所共知的事實。馬克思主義提供了一條指導性的線索,使我們能在撲朔迷離、一團混亂的狀態中發現規律性。這條線索就是階級斗爭理論。”25列寧說的這個“指導性線索”不就是毛澤東說的“綱”么?既然黨的文件和國家《憲法》都承認有階級斗爭存在,說“以階級斗爭為綱”又有什么錯誤呢?當然,我們不能將其泛化或“擴大化”,用到與階級斗爭無關的一些領域;過去在這方面的教訓還是應該汲取的。

晏文還有一個“根據”說,“我們正在探索和實行的經濟運行方式,分配制度和私有制結構(原文如此,可能是“所有制結構”之誤——引者),等等,我們同樣不能從他們那里得到肯定的回答,可是實踐證明這些東西是必需肯定的。這是國情不同,時代不同,制度差異所致。”這樣說顯然也是經不起推敲的。實際上,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所以不能實行完全的公有制,而要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之所以要由原來的計劃經濟轉而實行市場經濟,這些,完全可以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關于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性質的原理來加以說明。列寧在1921年為什么要退卻,搞“新經濟政策”?就是因為考慮到生產關系要適合生產力的性質,生產關系跑得太快,對生產力的發展反而不利。1956年底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澤東聽說上海又出現了地下工廠,還聽說合作工廠做衣服要三個月才能拿,曾說,“最好開私營工廠,同地上的作對,還可以開夫妻店,請工也可以。這叫新經濟政策。……只要社會需要,地下工廠還可以增加。可以開私營大廠,訂條約,十年、二十年不沒收。華僑投資的,二十年、一百年不要沒收。可以開投資公司,還本付息。可以搞國營,也可以搞私營。可以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當然要看條件,只要有原料,有銷路,就可以搞。”26這些都說明,無論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還是按照列寧、毛澤東在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路,所謂“傳統的馬克思主義”都不會否定在走得太快了以后所采取的一些退卻的行動;晏文斷言“不能從他們那里得到肯定的回答”,顯然是太武斷了。當然,只有完全的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那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制度,但是由于我國生產力落后,還處在一個“不夠格”(鄧小平語)的社會主義階段,還不能實行那樣的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為了發展生產力,還需要發展一些非社會主義的所有制經濟,還要實行一些非社會主義的分配方式,還要允許人剝削人的現象存在。但是,毫無疑問,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這種狀況也是要改變的,在將來條件成熟時,還是要實行完全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這只要看一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六條有關“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規定,就很清楚了。關于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條件問題。目前實行真正的計劃經濟的條件還不具備,實行市場經濟無疑更有利于經濟的發展,但是,當實行計劃經濟的條件完全具備時,也會由市場經濟由轉為計劃經濟的。那種孤立地看待所有制結構、分配制度和經濟運行方式的觀點,是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唯物辯證法的。

實際上,關于所謂“傳統馬克思主義”能不能成為我國經濟學的指導思想的問題,是一個非常清楚的問題,它已經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序言明確地講到“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這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沒有什么傳統馬克思主義和當代馬克思主義之分,都是指引各族人民在各個領域勝利前進的指導思想;經濟學作為意識形態的一個重要領域更沒有理由例外,更應該接受這一指導思想的指引。晏教授提出“傳統馬克思主義”不能成為經濟學的指導思想,說明他缺乏一個公民起碼應有的“憲法意識”。他提出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在制造混亂。作為一個學者,他這樣做,真不知道他意欲何為?

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指導地位,并不是要從經典著作里尋求當今一切問題的現成答案,而是在教學和研究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并且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來觀察和解決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早在馬克思的巨著《資本論》出版時,有人認為“書里畢竟應該揭示出真正社會主義的秘密學說和萬應藥方”,而另一些讀者以為“從這本書里會知道共產主義的千年王國看來到底是什么樣子”,但是,恩格斯批評說:“誰期望得到這種愉快,誰就大錯特錯了。”他指出,“馬克思現在是,而且將來仍然是始終如一的革命家,并且在科學著作中沒有人像他那樣掩蓋自己的這些觀點。可是關于社會變革后將怎樣,他只是一般地談到。”27所謂“一般地談到”,是說馬克思所提供的是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不是解決未來社會一切問題的現成答案。馬克思沒有也不可能窮盡或終極真理,但是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卻開辟了進一步認識真理的道路。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列寧說,“我們的學說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他還說,“我們并不苛求馬克思或馬克思主義者知道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的一切具體情況。這是癡想。我們只知道這條道路的方向,我們只知道引導走這條道路的是什么樣的階級力量;至于在實踐中具體如何走,那只能在千百萬人開始行動以后由千百萬人的經驗來表明。”28毛澤東也說,“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不應當把他們的理論當作教條看待,而應當看作行動的指南。……不但應當了解馬克思 、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他們研究廣泛的真實生活和革命經驗所得出的關于一般規律的結論,而且應當學習他們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立場和方法。”29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的這些論述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從來就不是作為現成答案而是作為行動指南提出來的;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地位得到了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的明確的肯定。同樣,我們從本文第一部分鄧小平關于四個堅持的論述里也能清楚地看到,他對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也是非常重視、明確肯定的。他在晚年還語重心長地說 :“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還是要講。我們搞改革開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毛澤東。老祖宗不能丟啊!”30)晏智杰教授怎么可以置革命導師這些明確的論述于不顧,把鄧小平以前所有偉大馬克思主義者的理論都作為“傳統馬克思主義”而否定其指導思想的地位呢?

(本文觀點2006年4月6日《社會科學報》曾以《與晏智杰教授商榷》為題摘要刊登,此為全文)



1載《社會科學報》2005年12月8日。

2 《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46、147頁。

3 《鄧小平年譜》,第1363頁。

4 江澤民:《論三個代表》,125-126頁。

5 《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05頁。

6同上,第324頁。

7 《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533頁。

8 《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頁。

9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1995年版,第98頁。

10 同上,第292頁。

11《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第37頁。

12 同上,第588-589頁。

13 《列寧全集》第3卷,中文第二版,第585頁。

14 《列寧全集》第18卷,中文第二版,第234-235頁。

15 《列寧選集》第1卷273、274-275頁。

16 《三中全會以來》,第826頁。

1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1995年版,第426頁。

1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中文第一版,第39頁。

19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1995年版,第633頁。

20 《斯大林選集》,第546、547頁。

21 《現代西方經濟學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7、748頁。

22晏智杰:《順應歷史發展潮流,重塑多元價值理論》,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社科版,2002年第2期。

23拙文包括:《勞動價值論爭論之我見》,載《當代財經》1997年第1期;《關于勞動價值論的前提、邏輯和所謂狹義勞動價值論問題》,載《當代財經》2001年第10期;《關于價值概念、價值源泉和價值實現問題》,載《經濟與管理論叢》2003年第6期;《也談學風問題》,載《高校理論戰線》2003年第6期。此外,在《邊際原理研究》(載《經濟評論》2003年第5期)里對晏著《經濟學中的邊際主義》一書的一些觀點也提出了質疑。

24 《三中全會以來》,第841頁。

25 《列寧選集》第2卷,1995年版,第426頁。

26轉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第433-434頁。

2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中文第一版,第243頁。

28 《列寧全集》第32卷,中文第二版,第111頁)

29 《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533頁。

30 《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69頁。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8.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袖毛主席!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V国产V日韩V欧美V | 亚洲日韩欧美无线码在线 | 一级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一 | 亚洲性色AV乱码字幕无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五月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