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2日下午全國經濟規律研究會在北京東風賓館舉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研討會”,老中青三代馬克思主義學者與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程恩富教授回顧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論述了馬克思主義者是改革的首倡者和支持者。其他與會學者辨析并批駁了企圖誤導我國改革方向的新自由主義觀點和政策,并反思了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的自身原因。最后,大家形成共識,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學者要堅持追求真理的原則,本著為國家和人民利益高度負責的使命感,努力提升發展面向中國當下實踐的馬克思主義學術水平,與社會公眾和媒體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
下面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程恩富教授的書面發言稿(一):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是改革的首創者和支持者
程恩富
社會上流傳一種論調,說什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一貫思想僵化,反對改革。近年來,中外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聯合新老凱恩斯主義者和左翼經濟學家等,都在重點批評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更是被扣上“極左”、“走回頭路”、“反對改革”的帽子,包括深受“三民主義”影響的朗咸平教授(本人已確認這一影響)也被強加這些政治帽子。其實,中央領導已經作出了科學的判斷:批判新自由主義,要長流水,不斷線,抵御其對我國改革的負面影響;現在全黨正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進行理論創新,要高度警惕自由化分子接過理論創新的旗幟,成套地搬用資產階級新自由主義的理論,把改革引向西方政治家和理論家鼓吹的方向和軌道上去。中央領導的這番話,也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和廣大人民的共識。
我想借此機會說明一個事實,即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是我國改革的最早倡導者!
由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一貫比較謙虛,反對市場炒作和學術泡沫,而自由市場本是又極易導致學術市場的“假冒偽劣理論商品”的泛濫,因而很容易出現一批被中外媒體吹捧成所謂“主流經濟學家”、“著名經濟學家”等等。最近,西方媒體再次發揮“西強我弱”的攻勢,又選擇了“華爾街版的中國十大經濟學家”,試圖影響我國正在激烈進行的“現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現代西方經濟學關系”的爭論。值得欣慰的是,廣大網民正在猛烈抨擊某些所謂“主流經濟學家”、“著名經濟學家”,這本質上是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地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和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潮的一種正義行動。
可以列舉許多事例證明:現在仍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是我國改革的最早倡導者。不過,他們往往不是市場塑造的“媒體經濟學家”或“著名經濟學家”,而是學界認同的“杰出經濟學家”。如劉國光、于祖堯、蘇星、張薰華、吳宣恭、楊承訓等。
例一:于祖堯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最早倡導者和杰出貢獻者。1979年4月,在江蘇省無錫市舉行的全國價值規律理論討論會,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也是解放以來中國經濟學界規模最大的一次盛會。非常值得一提的理論突破是,在這次會議上,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于祖堯研究員提交《試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文,是國內最早正式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念和理論的,指出“社會主義既然實行商品制度,那末,社會主義經濟在本質上就不能不是一種特殊的市場經濟,只不過它的性質和特征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有原則的區別。……為了加快實現四個觀代化,搞好經濟改革,應當怎樣正確地對待市場經濟,這是我們經濟學界需要認真研究的重大課題?!保ā督洕芯抠Y料》第50期(1979年3月28日,并編入會議文集《社會主義經濟中計劃與市場的關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可見,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原黨委書記兼副所長、現在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于祖堯(套用一句流行的話,應當是“于市場”),才真正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最早倡導者和杰出貢獻者。
例二:劉國光是主張縮小指令性計劃和市場化改革取向的最早倡導者和杰出貢獻者。中國社科院特邀顧問劉國光研究員是力主市場化改革取向的,他在1979年7月一次關于經濟體制改革取向問題的座談會中明確提出,[1] 高度集權的蘇聯模式僅是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模式之一,東歐國家偏重分權、偏于分散的市場體制和用經濟辦法管理經濟的模式,也是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重要模式之一,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在選擇模式時,“要解放思想,按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來決定我們的取舍……只要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可以采取的,沒有什么政治帽子問題,只有適不適合一個國家各個時期的具體歷史條件和經濟發展條件的問題,也就是適不適合一國國情的問題”,市場機制是實行分權管理體制的重要手段。隨后,在與人合著的《論社會主義經濟中計劃與市場的關系》一文中,從生產與需求脫節、計劃價格脫離實際、供給制資金分配體制的缺陷、企業結構上自給自足傾向的原因等方面,翔實論證了社會主義經濟中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必然性,并對計劃經濟條件下如何利用市場的問題和利用市場機制條件下如何加強經濟發展的計劃性問題,提出了完整、系統的改革舉措與政策建議。這一報告受到當時國內經濟學界、特別是政府決策部門和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對我國經濟體制市場化改革取向的抉擇產生了重要影響。經濟體制的市場化改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性抉擇,為我國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期奠定了制度基礎,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初期的不同意見是激烈的,在80年代初期,劉國光教授因他在改革取向抉擇關鍵時期的這一歷史性貢獻而受到高層批評,但他沒有退卻。
例三:蘇星是我國社會主義股份制的最早倡導者和杰出貢獻者。1983年,中央黨校原副校長蘇星教授在《紅旗》第14期上發表的《試論工業公司》一文中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的物質技術基礎也是社會化的大生產。在消滅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以后,依然需要利用股份公司和托拉斯一類的社會化大生產組織形式,利用它們的管理經驗,使之為社會主義經濟服務?!煞莨疽活惤洕M織,作為社會化生產的組織形式,按理應當更適合于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性質。因為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條件下,企業之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它們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可以遵循自愿互利的原則,廣泛組織公司和其他各種形式的聯合體,不存在私有制的限制。當然,社會主義的公司和資本主義的公司在性質上是根本不同的。我們像資本主義的公司和托拉斯學習,主要是學習它們組織社會化大生產,特別是專業化和聯合的經驗,而不能照抄照搬?!?可見,查閱書面文獻,現在堅定的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蘇星(套用一句流行的話,應當是“蘇股份”)才真正是我國社會主義股份制理論的最早倡導者和杰出貢獻者。
例四:張薰華是我國土地管理體制改革的最早倡導者和杰出貢獻者。 1984年在港澳經濟研究會成立大會上,杰出的《資本論》研究專家、復旦大學經濟系原系主任張薰華教授提出了論文《論社會主義經濟中地租的必然性》,從理論到實踐闡述這一思路。論文載于《中國房地產》雜志1984年第8期。1985年初,由于中央對土地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視,上海市委研究室注意到這篇文章,囑再寫一篇《再論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地租的必然性——兼論上海土地使用問題》,載于該室《內部資料》第6期(1985年1月21日印發)。文中一再指出,“土地的有償使用關系到土地的合理使用和土地的公有權問題。級差地租應該為國家的財源之一,港澳的租地辦法可以采用。”接著,《再論》這篇文章又受到中央書記處研究室注意,囑再補充,標題改為《論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地租的必然性》,1985年4月10日載于該室內刊《調查與研究》第5期,發至全國各省市領導機關。這就為中國土地批租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論依據。
根據以上機理,土地國有化不僅排除了土地私有制,而且排除了土地集體所有制。因為集體單位使用土地帶來級差超額利潤,也是社會轉移來的價值,不是他們勞動創造的價值。同理,國有企業也不應無償使用土地。無償劃撥土地實質上是將國有土地變為企業土地。1987年,在深圳參加“城市土地管理體制改革”討論會上,張薰華教授就此提出論文《論土地國有化與地租的歸屬問題》。后來,深圳市政府將該市農村土地全部收歸國有。
此外,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許滌新研究員是我國第一個提出要重視環境和建構生態經濟學的杰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1983年初,他就發表了相關論文。
從上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理論聯系實踐的創新中可以表明:中國政治經濟學的轉型,不是從傳統政治經濟學轉向現代西方經濟學,而是在科學揚棄和超越蘇聯經濟學和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基礎上轉向現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包括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理論。就理論經濟學來說,世界主流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則是非主流經濟學;改革后社會主義中國的主流經濟學是現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而現代西方經濟學則是非主流經濟學。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不可能將資產階級執政黨奉為主流的經濟學作為本國主流經濟學的。 同西方經濟學一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既是學術體系,又是一種理論信仰和意識形態,應當在學術和意識形態兩個相關領域都發揮指導作用。如果只贊成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作為經濟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而不贊成它在經濟學中的學術指導地位,則會架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正如2006年4月2-3日在上海舉辦的世界政治經濟學學會首屆論壇,中、美、、日英、法、德、俄等15個國家的數十位知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發表的共識宣言所指出的三點:其一,“目前,新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秩序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和挑戰,世界體系變革和再造已經提上日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有望在關于世界社會經濟發展前途問題的討論中發揮顯著的作用?!逼涠靶鹿诺浣洕鶡o法提供科學的經濟制度分析,相反,基于其各種荒謬觀點,它為辯護和美化新自由主義而服務。新古典經濟學已經成為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學研究方法,其所主張的經濟政策讓世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并且成為解決當前社會和經濟問題的障礙?!逼淙?,“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分析當代世界經濟問題,以及分析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提供了最好的理論基礎。它為按照進步的方法解決當前經濟的嚴重問題提供了理論基礎,同時為在世界范圍內最終以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指明了方向,而這是人類充分實現其社會和經濟發展潛力所必需的。我們決心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并運用它來分析和解決當代人類所面臨的社會和經濟問題?!毙员磉_了各國真正的現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共同學術立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