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2008年中國經濟-----兼論抗災啟示
03:50-13:45
我今天談的主題是2008年經濟形勢。我在第一部分就是先重述一下,我近幾年對中國經濟長期趨勢幾個主要觀點。這兩年以來,由于這些觀點得到實踐的證明,所以社會方面非常關注。
有這么幾個觀點:
第一個觀點,中國崛起有一個大的背景就是,1840年以來經過長期奮斗,有10次,連續的、長期的持續奮斗的過程,經過幾個階段大幅度的崛起。
第二個觀點,1949年建國以來,中國經濟經歷了70年高速增長,從1949年到2019年應該有一個70年的高速增長,主要的根據是人口的增長,從1949年4.5億人會漲到2019年16.5億人,這是翻了4倍,4倍的增長經濟平均增長速度每年漲10%,應該到2019年翻250倍左右,到那個時候,中國的經濟總量應該相當于美國的80%,超過世界所有的其它的國家,包括歐盟,這是比較順利的情況,有這個潛力。這個潛力主要的原因,第一位由于人口的增長。到2019年的時候中國人口突然老化,經濟增長速度就會降低;實際經濟上有一個超前,所以說從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國經濟受到一定影響之后3年七上八下,到了2003年非典的時候,經濟開始大幅度增長,2003年上半年經濟受到嚴重的打擊,下半年報復性的反彈,2004、2005年、2006年、2007年平均每年經濟增長速度11%,實際上要超過這個數,應該是13%以上甚至13—15%,所以現在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那是必然的,因為這5年經濟增長速度不是11%,實際比這個要高。
我們從2006年開始算,2006年底中國GDP是20萬億人民幣,到2013年上海辦完世博會之后,中國經濟總量應該比2006年底翻一倍,到40萬億人民幣,人民幣到時候升到1比6,甚至更高,甚至到1比5。這兩點在2007年1月份在深圳的證券界發表之后引起強烈的反映,當時股市2800點,去年4次預言中國股市有一個長期牛市,每次講完了之后股市都漲1000點,所以突破了6000,股市的趨勢我當時預測到2013年應該突破1萬點,這幾點我仍舊堅持,不會改變。
到2013年以后,到2019年這幾年的時間,中國經濟將有劇烈的波動,那時候股票房地產非常高了,房價也是慢慢漲的趨勢,所以到那個時候會有泡沫經濟出現,出現之后國際將預期中國經濟減速,這樣的話金融市場有可能有一個大幅度的下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恐怕就維持不了10%以上,或者會降到――因為現在是12%以上,到時候會降到10、9、8、7、6%、到2019年人口老化之后,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恐怕會降到7%,甚至更低,中國就走入中等發達國家或者小康社會已經建成,那時候中國人口特別老化之后,經濟增長模式肯定要發生重大的變化。像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每年經濟增長的部分有70%以上都是科技發明,而中國和很多亞洲國家主要是靠高投入,重化工業后期的時候高度耗費資源和能源,這種經濟模式早晚要發生轉變,在中國已經說了多次,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一是從外延型轉向內涵型,從投資擴張型轉化為技術進步型,從出口導向變為內需導向,像這樣的說法說了很多年,就是轉不過來。所以,歷史規律早應該這樣做了,但是轉不過來,需要一些外部的沖擊,或者內部的危機,強迫你轉,這是必然要出現的。
所以,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們再來看2008年的形勢就非常有意思了,實際上我說的這種轉換,我還說中國經濟這么好的前景,但是有條件的,有這么幾個條件:
第一,政治上不能分裂,基本上控制腐敗,腐敗得到有效的控制,國家不能分裂,政治穩定。第二,決策不能有重大的錯誤;第三,沒有嚴重的自然災害,或者全面戰爭;第四,在這種情況下,財富的大爆發已經開始,所以要通過股市和財政把國民財富轉化到4個方面:一是國防,二是高科技,三是整治國土,四是增加戰略儲備。
這是我從2003年之后,我一直在談的。
我結合改革開放30周年,其實超前了4年就提出來要反思改革,要總結和反思改革開放。又提出兩個口號,一是改革要注意公平,一個叫做開放要注意安全。又加上了發展要注意環境和資源,總體來說,總體要維持基本穩定,所以這四句口號是我最近又總結了一下,如果這4個方面能夠注意的話,中國的經濟還是很不錯的,有長期的發展潛力,正處于財富大爆發的,主要是貨幣財富大爆發,這是一個階段,應該從2003年就已經開始了,股票房地產進入中國,形成特大高潮,匯率升值,貨幣堅挺,貨幣財富大爆發階段。這種情況下,中央提出的兩個方針是非常正確的,根本方針一是科學可持續發展,二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兩點是非常正確的。當然還有對外的關系,就是在介入全球化的過程中,要注意國家安全和保持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所以,這是我講的第一部分。
13:45-26:14
今天回顧,我們可以看出,有時候叫萬事具備,只欠東風,該調整的在理論上都已經說清楚了,但是實際上調整不過來,這是為什么?
第一,利益集團的阻礙,這些年來,由于官商勾結,權錢結合,或者是買辦勢力,這些不健康的勢力,通過腐敗起家的,這些勢力們已經形成很大的勢力,他們不想調整利益格局。
第二,在國際上有敵對勢力進行破壞,他們用各種辦法打壓中國,不希望中國崛起,這種勢力在國內外已經形成了勾結,在各方面打壓中國,所以他們也控制了好多媒體,另外通過教育和培養人才,宣傳他們的新自由主義的理念,宣傳某些不適合于中國國情的理念,而且通過教育已經捕獲了大批的知識界和媒體,長期這樣的宣傳不可能不影響到――甚至到高官階層,決策部門都嚴重地受到了這樣思潮的影響,所以用各種辦法,非主流經濟學家至少和主流斗爭10年,提出一系列的主張,得到中國廣大人民的支持,這兩年也得到了中國民主資產階級的支持。中央也是很重視我們的意見,可是我們也發現有強大的反對勢力,這些勢力是破壞中國崛起的。所以中國有崛起的潛力和趨勢,并不一定能夠實現,很多國家都是在現代化最繁榮的時候突然崩潰的,據我們發現,真正成功的是少數,也就是說美國和英國是比較成功的,法國搞得不怎么樣,像蘇聯突然瓦解,像美洲、南美、南亞、南歐依靠外資起飛的國家,經過多次的崩潰,到現在也是政局不穩,是依附型的發展,搞得最好的,日本怎么樣,亞洲四小龍怎么樣,經過了一次泡沫經濟的崩潰,10年都翻不過身來,處在死不死不活。最大的崩潰就是中東,中東原來是一片沙漠,那時候是反帝反殖民主義,涌現出一大批的英雄人物,在1950年代,后來1958年年打出了石油,經濟騰飛,放棄了民族信仰——社會主義,結果暴富起來,結果怎么樣,半個世紀不到,整個中東世界徹底瓦解了,走到了碎片化、恐怖主義這樣的路上,一個文明在突然爆發的財富之后,居然瓦解和崩潰了,這樣的事例我們中國人應該警惕,我們奮斗170年到了這樣的地步,財富大爆發,而且突然爆發的情況,確實對我們是嚴重的考驗。
這幾年來一直有爭論,比如要不要防止兩極分化的問題,要不要防止地區分化的問題,要不要發展國防戰略產業,造自己獨立的打飛機的問題,比如技術進步依靠外資還是自主創新的問題,這些問題都經過幾番的爭論,這都是我們的觀點取得了勝利,但是還有一些更主要的方面,還沒有一致。
比如說在對外開放中怎么應付全球化,去年宋鴻兵寫了《貨幣戰爭》,引起了對陰謀論的爭論,反響很大,有人說沒有陰謀,其實我說,應該假設有陰謀.
不是陰謀也是博弈。規律論和陰謀論應該統一起來,不可以僅說什么都是市場經濟規律,你只要照著做,在做的過程中,各個利益主體各個國家和民族之間是要競爭的,競爭不僅在個人和企業層面也在國家和民族層面,所以競爭的時候,自然有互相的博弈和斗爭,可以理解為陰謀,按照客觀規律都在走的時候也有失敗也有成功的,并不是說我們大家只要走歷史必然路就都可成功,實際大多數都失敗了,在競爭中被人搞垮了。
這一點在企業界和個人都是很清楚的。爭論在于有沒有國家和民族的總體性競爭的問題,這一點到現在沒有共識,有人說瓦解就瓦解,什么國家和民族,談這個東西沒有意義,我們談個人企業發展就行了,至于國家民族要不要無所謂。我堅持認為,由于中國的個人和企業都是弱小的,公司力量是很小的,國家不支持,公司能夠戰勝外國巨型跨國公司嗎?
弱者需要團結,需要民族性,需要國家支持,歷史上孫中山和毛澤東有這樣的結論,現在由于繁榮,改革開放,這觀念很模糊,許多人不認同。
再者,像文化底線要不要保持?今天不談這個事,這次教育問題上的沖突實際上就是捍衛底線,但是存在,你的民族特性還要不要保留?或者在什么程度上保留,都沒有共識到。今天重點講市場經濟發展和政府是什么樣的關系。
還有一個比較具體的問題,比如中國現在是歷史上最有錢的時候,現在的中國外資大批進入,原來直接投資大批進入,進入8000多億美元,2002年之后投機資本大量進入,中國的外匯儲備從3000億美元漲到15000億,這些外匯不知道怎么花,中國政府現在是最有錢的,在全世界和歷史上都是最有錢的,因為存了15000億美元的外匯,去年的稅收又達到頂峰,這幾年由于房地產高潮,地方政府賣地,財政收入猛增,去年股票大牛市,印花稅猛增,這是中央政府的收入,財政非常有錢,在這種情況下錢怎么花,就出現了爭議,實際上錢多了必然亂花,樓堂館所,各種豪華的東西都起來了,在中國沒有購買力,因為兩極分化貧富差距太大,搞得豪華設施多了,長期沒有購買力。
外匯拿出2000億美元又投資于美國的金融市場,這絕對是錯誤的,我主張要投到,集中像我們周邊主要是東南亞、澳洲和西亞、中亞、西伯利亞,在中國周邊地區做實物性的投資,比如在東南亞去修高速公路,把一部分污染的企業遷過去,連投資帶移民,人民幣可以首先在東南亞實行自由貿易區,通行人民幣;下一步就是澳洲,像這樣的大戰略,這些錢這些外匯應該集中向海外投資,海外投資不能亂投,尤其不能像美國金融界投,就是南進戰略,東南亞、澳洲是一個方向,阿富汗、哈薩克斯坦又是一個方向;非洲當然也是一個方向,就是離得比較遠,但是據我了解,非洲和中國非常友好,西方殖民者對他掠奪太厲害,他們非常討厭和仇恨西方白人,這都是中國人歷史上和非洲長期友好打下的底子,所以向非洲投資,特別是做貿易有非常大的前途,非洲的資源也是很多的,中國的海外投資應該集中做實物投資,盡可能地在自己的國防力量能夠達到范圍內,或者非洲雖然很遙遠,本地的政府和文化和中國是友好的,這是可以去的,絕不可以買什么美國亂七八糟次級債,像這樣的戰略都在爭議,但是出現兩件事,就是外部和內部的兩大危機進一步證實了我們的觀點。到2008年,兩大危機證實了我們的觀點。
28:39-40:42
第二個問題,兩大危機,一個外部危機是美國次級債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第二問題是中國雪災對我們的啟示。
中國的經濟在轉型的時候,天意也是幫助中國的,為什么?每到轉型都是爭論不下的時候會出一場危機,這個時候就好了,1998到1999年有三大危機,第一美國炸我們大使館,毀掉中美飛機的合作項目,這是美國人有意的,在戰略上打擊我們。第二,大洪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第三,亞洲金融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就真正考驗了中國人民、中國解放軍和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的抗危機能力,1998年做得是不錯的,全部抵抗住了,有兩年經濟簫條,結果之后大幅度經濟起飛。
第二次2003年SARS,非典,我就是那一年剛到政法大學,去了講環境保護,結果我堅持在露天,每天7個小時講了好幾天講環境保護問題,堅持講完的。同時帶研究生講涉外經濟,講國家安全,都是露天環境下講的,我頗有一點兒英雄主義的氣概。2003年非典之后中國經濟大幅度從8%提高到12%,從2003年開始十六大,到十七大這五年,貫徹了新的戰略調整,我們發現調整非常艱難,形成了利益集團和思想僵化,主要是市場經濟的原教旨主義,迷信市場經濟的思想,僵化的思想和利益集團的抵抗,這些調整進行得非常艱難。在去年年底一直到今年2月份,1個多月的雪災突如其來,給予我們多方面的警示和啟示,正好給我所說的我們這這樣的戰略提供了客觀的基礎,所以,我說形勢比人強,道理說得再有道理,人家有人家的道理,你有你的道理,誰的道理對?我們假設都是合邏輯的,邏輯上都沒有毛病,爭論的結果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個學派幾十年才可以分出高下,實際上形勢比人強,我們說紀念小平同志改革開放,1979年,30年前就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哲學革命、思想革命,我們現在還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這次雪災給我們提了什么樣的警示呢?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謀全局者不能謀一遇,不謀萬世者不能謀一時,國家需要長遠發展戰略,需要前瞻性的思想家、戰略家提出總體的戰略,不是跟著感覺走,跟著國際市場走,一個大國發展需要自主性和前瞻性和國家戰略,這個戰略是在國家層面的,不是國際層面的,不是你按照美國的戰略,而是自己的戰略,或者不能變成個人的戰略或者企業的戰略,國家層面需要有戰略的。這一點我們是可以看得出來的。戰略思想我們看就是每一個階段都不一樣,十年換一次戰略,20世紀50年代超贏趕美,一天等于二十年,這樣的戰略在當時確實急了,搞大躍進搞錯了,受挫,但是“超英趕美”這個口號沒錯,中國還用超英嗎,早已經超過它,是趕美國的問題。1960年代“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左傾導致了文革。1970年代戰爭氣氛很緊張,備戰備荒為人民,要兩方面看,一方面確實估計過于嚴重,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不稱霸中國是一直堅持的,那深挖洞廣積糧是錯的嗎,一會兒我們可以看一看,備戰備荒為人民早被人拋棄,說是僵化保守專制,雪災一鬧,要不要備戰要不要備荒,要不要為人民?這些口號沒有錯,當時說得過分,因為是在否定對外開放否定市場經濟的情況下,那是1970年代,當時軍事工業發展非常迅速,中國的飛機和火箭、電子機械在這方面,高科技方面奠定了國防工業基本的底子,這是不可否定的。
1980年代到改革開放提出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是競爭觀念,這個觀念在當時是很對的,打破計劃經濟、鐵飯碗、大鍋飯,鼓勵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是非常對的,沒有錯,但是30年之后我們要有長期的競爭觀念,而不是短期性的,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是短期競爭觀念不是長期的,長期競爭觀念我們說要重視穩定,特別是中國是大國,競爭長期不是一代人的,是幾代人持續競爭,這種情況要求不犯錯誤是第一位的。長期起來看不是誰跑得快會贏,跑得比較慢犯錯誤少可以贏,真正競爭力表現并不一定表現在開始誰跑得快,爆發力強,效率高,因為這樣犯錯誤的可能性也大。在戰場上沖在前面的人往往是先死,后面的人反而可以活下來。恐龍很厲害,可以把別人吃掉,它自己長得非常大,氣候一變,恐龍滅絕了,小動物反而生存了。
所以我看中國幾次發展都是因為我們走得慢的緣故,1998年人民幣沒有自由兌換,凡是自由兌換的全部垮臺,只有中國,中國也不是不想自由兌換,就是走得慢,沒有來得及,結果止住了,所以現在應該要考慮長期競爭。
1990年代是和平與發展,“三個代表”,繼續改革開放下來,30年之后,確實需要調整,所以21世紀前10年就是以科學可持續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口號,這兩個口號還要持續10年20年,至少要左右后一個30年。所以,我在這兩個口號下,我又提出了這么幾條:
第一,生存是一切的基礎,需要有環境和資源、物質儲備。
第二,安全是發展的保障,要有反危機的機制,要有反危機的物質儲備,精神儲備和組織法律儲備組成一個反危機的機制,危機處理能力要大大提高,除了交通、電力與能源,最重要的是社會組織能力要進行恢復和提高。
第三,改革要保證公平與和諧,因為今天講2008年形勢,改革開放問題我就不多說了,改革要保證公平與和諧,這里涉及到“補償論”,對受損失的要進行補償,與之有關的是公共職能論,公共職能不能市場化,政府部門不能變成利益集團,這和雪災是有關的。
第四,開放要維護國家的利益,保持民族精神。
第五,維護社會文化底線,重建價值體系與行為規范。談到教育問題和思潮斗爭的時候我再談到這一點,精神軟力量非常重要。
40:48-45:12+46:05-55:49+56:13-58:28
我提出了內外兩大危機,美國次級債所引起的未來幾年世界經濟金融方面的波動甚至崩潰的可能性,巨大的金融風險和貿易風險、投資風險。現在重點講內部危機,雪災的出現暴露了什么樣的問題?
第三點,從戰備角度看雪災。
這次湖南冰雪災害是50年未遇,1個多月的暴風雪襲擊導致至少129人死亡,房屋倒塌30萬,受災人口超過1億,直接經濟損失1111億人民幣,十分之一的森林受到波及,損失面積1730萬公頃,衛生部派了65000人組成12000多支醫療隊救治21.6萬人,出動了解放軍全面搶救,所以,這次對中國經濟的損失也是很大的。但是總體來說,是可以補救的,災后重建可以刺激經濟增長,會造成財政支出的巨大擴張。但是中國財政有錢,所以正好解決了這些錢做什么用,不鬧雪災,我看又建樓堂館所卡拉OK了,巨型豪華劇院劇場,災后重建要用大量的財政投資,倒是一件好事,不會造成投資過熱,把以前的造樓堂館所的錢停住,投入災后重建,主要是投入公共設施的建設,這是好事。所以,根本的問題不在這兒,而在于雪災所暴露出的問題。我簡單總結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交通安全與難民危機。實際形成一股難民潮,看出中國鐵路運輸的缺點,全國外來務工人員1.5億,六分之一在廣東,2500萬的打工農民工在廣東省,有一半回不去,結果滯流持票旅客250萬,其中60萬人持有廣州出發的車票,這些人擠在廣州火車站出現踩死人踩傷人的現象,溫家寶總理還親自看了一下,這個問題很嚴重,看出我們的鐵路,鐵路一出事,機場關閉,高速公路又運不出來,高速公路也是非常地擁擠。這個暴露出鐵路方面的什么問題?中國的運輸系統什么問題?
中國1.5億農民工春節前后形成民工潮已經多年了,修了這么多高速公路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如果平常解決得好,這次出雪災不會有這么大的問題,平常就是解決不好,關于這個我們在北京去年都有重要的爭論,鐵道部說春運期間鐵路票價不漲,結果“著名經濟學家”出來說,市場經濟嘛,就應該漲價,不漲價黑社會勾結鐵路上的人倒賣車票也是倒賣,干脆把票價按照市場經濟漲上來,供求關系嘛,結果鐵路漲價在去年兩會上受到群眾強烈的不滿。我們在下面也討論,難道沒有別的辦法嗎?
我的建議干脆全部免票算了,兩個月期間,你別賣票了,等于國家給農民工做一個福利,這難道不成嗎?他們說,那誰先上車、誰后上車?那不還要擠嗎,還要賄賂列車員,他們是假定全體人全腐敗了,只有漲價一個辦法可以治腐敗?農民工沒錢,好不容易掙這么多錢,還要買高價火車票嗎
送農民工貨車客車一起運,行不行?鐵道部虧損國家財政補貼,當做扶貧行不行 ?有人說,擠死了,大家都不排隊怎么辦?
我說就動用社會組織力量。大家都擠在一起,誰都上不去,買票也是擠,不買票也是擠,反正得擠一次。有人提出農民工全國旅游怎么辦?經濟學家都是什么人,為什么那么仇恨農民工,旅游就旅游唄,他怕因為免票,怕文化大革命大串聯。他們對文化大革命心里這么仇恨,文革其它做的不對,大串聯也沒什么不對,文化大革命不對,大串聯沒什么不對,我們都是免費坐火車全國轉,那不是一次免費旅游嘛,后來火車坐不下了,號召年輕人中學生、大學生扛紅旗徒步走,也挺好,鍛煉身體,關鍵是精神上開開眼界,在那么窮的情況下,這個事不能說不好。
我們出去之后,街道居委會找到我們家,我出去1個月,安排了兩個外地串聯小孩安排到我們家住,社會組織能力就這么強,那時一年幾十萬跑到北京,大學、中學、小學都開了,住地鋪,教室也不上學,地上鋪上草,就在那兒住,白吃飯,在學校食堂都是白吃,挺好的。
現在改革30年來,1.5億農民工就解決不了嗎?非得用市場經濟、用高價票的辦法解決嗎?我的意思是免票,我還是這個意思,動用社會組織力量,現在有電腦了,有微機了有手機了,可以組織退休人員和大學生勤工儉學,鐵道部送給農民工一人一張車票回去,不許全國免費串聯,看身份證。北京市最多也就是500萬農民工,北京市的政府和社會力量就沒有這個辦法把500萬人一個一個都統計好?按照身份證和指紋,送一張車票,送車票就不會擠。
提前兩個月就開始統計,電腦輸入,通過工商局到各企業把農民工弄好,家在那里,按照身份證送一張,完全可以解決。長期不做為什么,鼓吹政府退出,用市場經濟調解。剛性需求1億人都擁到鐵路上的時候,票價猛漲,黑市的車價可以高達10倍,全是讓鐵路上的人和社會上的小團伙們在倒賣,我的意思是就免費,那兩個月少出差,自己開汽車坐飛機,把鐵路讓出來,給1億農民工解決問題,怎么不行?
有什么不行?我就聽不懂這些經濟學家說的是什么,為什么就不行?農民工辛苦1年,過年了,社會福利嘛,不要老空說關心農民關心農民,送張火車票幾百塊錢的事,沒幾百塊錢吧,因為是站票,幾個鐘頭就回去了,長途的火車把貨運車鋪上草席,20個小時,一天一夜,送他兩面包兩瓶水,不花錢,這個事做不到嗎,我們現代化到這種程度了,就做不到?非讓大家擠在火車站那兒買票,做不到嗎?根本沒有這個意識。
除了市場經濟用高價,不知道還有社會組織能力這一說。
社會組織能力難道做不到嗎?不要讓到火車站排隊,這個難道做不到嗎?
現在大學生都是這樣做的,他們考試,由學校統一訂火車票。為什么大學生可以,農民工不可以? 沒有社會組織力量。
公安局有登記,所有農民工都必須登記,聯上網,提前把火車站送給他就行了。 這難道做不到嗎?多年來不做,把他推到市場,政府和社會組織部不去組織,不去關懷他們,把他們推到市場,每年就是亂,這次雪災一看,大亂,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臺灣要獨立,選擇這個時候獨立,有局部戰爭的話,給你炸掉幾個火車站,在路上有上億的農民工,至少幾千萬的農民在中國形成難民,所以這暴露了不僅是鐵路部門的問題,全社會對占中國人口十分之一的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動采取了放任自流不聞不問漠不關心的態度,雪災鬧出這么大的事,這是要反思的。
農民工1.5億,給他一張站票是多少錢,一算沒多少錢,經濟沒有問題,1.5億人,一個人車票100塊,1.5億人150億,算什么數?股票印花稅,股市一好,一收幾萬億,少造幾個大樓就有了。政府扶貧的錢里拔一部分就是這個,社會組織能不能把這1.5億人組織起來?其實一大半是本省內的用不著,可以坐汽車。
就是 5000萬人長途跨省,50億就可以了。 這個錢沒有嗎?是沒有組織能力。一到春節前送點心、送禮,城里人忙著唱歌跳舞,團拜,大家做一點公益事業,送到農民工手里,做不到嗎?做不到還準備打仗,還想拿臺灣,還想崛起?這點兒事做不到?說起來覺得很可笑,沒有人想這個事,這次出了事就必須得做了。
58:28-01:19:01
第二點,電力安全。
《北京青年報》在報屁股上登了最小的消息,有江西人說特大雪災新舊電線桿,結果新的倒了,舊的不倒,舊的還就是五六十年代假設的工業線桿還沒有倒,倒的是90%新線桿,是農民每家出300塊錢架的線桿,這些電線桿倒了,這是怎么回事?
電力部門說,這是按照覆冰30毫米,30年大計做的,我們假設他們不是利益集團,假設他們沒有腐敗,指導思想有沒有錯誤,全球氣候大變,都是百年的,架設電線線路的時候按照30年就有問題;他們又說那就太貴了,還要節約成本,按照什么慣例,成本收益,這是很有意思的,電力部門包括鐵道部門做基礎設施,公路部門做基礎,特別是輸電,電是什么就不用講了,現代社會一停電什么都沒有了,停電必然停水,自來水廠也是靠電抽送的,停電就什么都停了,連電視、電腦、電燈,而且現在越來越現代化,公共汽車、地鐵、飛機全用電了,停了電所有東西全癱瘓了,那你輸電線路可以用30年大計嗎,30年還是大計嗎?氣候都是百年不遇的氣候變化,做什么都考慮百年,為什么?節約成本,省錢,為什么?市場經濟,電力部門也是一個企業,按照市場經濟原則要賺錢,成本越低越好,賺錢越多越好。這是要反思的,政府部門、國家壟斷部門公共事業、公益部門能不能市場化,我看不行,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力公司這些公司一定要重新收歸,倒不一定國有,所有制倒不一定,那是左派太左,什么都得國有不一定,但是國家要有相對控股權,控制10%的股票就可以了,那90%可以賣掉,但是不允許別人超過10%,不允許這些股東串通起來,董事會不能有那么大的作用,民間有錢外資人有錢都可以投,但是只能分紅,不許決策,決策在國家手里,不能用制度學派,制度萬能,這是特殊部門,國家有安全立法,屬于政府部門,但是公用事業要重新立法規定權利義務,必須按照政府的法律規定包括價格成本控制,標準都是政府定的,只是在經營部分,用市場化的辦法做,投資不足的話,民間資金可以入股,這是兩回事。命脈的東西應該是政府部門,不可以市場化的,像這些東西我們都是思想的混亂。我講的就是思想的混亂,不講制度不全,不講有人鉆空子、有人腐敗,腐敗又怎么樣,思想錯了還是這么經營,這么經營是不行的。要按百年氣候變化,要重建,公用設施要按照氣候大變設計,要考慮百年大計,要有防大災害的能力,不計成本,就是高成本做,不要分國有、私有,社會公用事業、國計民生,涉及到基本安全和生存的設施不可以走市場化的道路。
第三,糧食安全,相連的是物價。現在我們說自由派主流經濟學家的話,大家現在恐怕有共識了,一個人說我們糧食不夠,可以用進口解決,一個說我從來不認為糧食是一個安全問題,如果真打起仗來,糧食可以到處種,北大校園都可以種糧食。我們政法大學的學生,提出的意見都是不錯的,我講了幾次環保課,我都是用新自由主義的主張市場經濟萬能的人一篇文章,市場經濟可以解決糧食問題,糧食不夠就漲價,漲價之后就進口,和石油一樣,石油原來3美元后來漲到100美元,漲到100美元的時候全世界大家都開發石油有替代品出來,現在可以用玉米代替石油,只要漲價到一定的價格,替代品出來石油將來就夠用了。糧食也是這樣子,糧食不夠就漲唄,問題是中國糧食價格都漲到這么高了,還不到美國的一半,至少要漲4倍,這種情況下啟動世界的,啟動美國、啟動加拿大、澳洲很多人種糧食,中國糧食要漲4倍,中國的糧食加工和飼料還繼續漲,肉、蛋、奶、酒、油、棉、麻跟著一塊漲,加工環節再漲多少倍,物價高嗎?漲吧,現在漲了百分之十幾,豬肉漲2倍了,糧食漲1倍,就是照10倍漲,市場經濟就漲這么高。
漲了這么高也不行,還有一個美國是不是賣給你的問題,今年上半年我們國家肯定要到國際市場上采購糧食,賣給你還行,不賣的話,糧食就很緊張,要看夏糧、秋糧,夏糧肯定受影響,看秋糧,夏天再鬧災,中國糧食一下子變得極其緊張,就是2008年。其實每屆總理上來,都在國際買糧食,今年能不能買進來我都表示懷疑,如果買不進來,那么陰謀論就可以成立了,美國人不賣給你,美國不賣,我到別的地方買,別的地方也緊張,去年巴西、澳洲都已經緊張起來,中國把糧價提高5倍, 他們可以擴大種植面積,至少是明年的事,今年呢?
現在一說覺得很可笑了,以前我問大家,什么是真正的財富?使用價值還是價值,大部分人說是價值,貨幣,價值是最高形態。金融是真正的財富,使用價值看不起。后來又問,真正的財富是美元還是石油?前幾年問是一半對一半,現在是百分之百石油。形勢比人強,好多概念讓他們給混了,講了半天自由主義經濟學,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財富了,存那么多美金,現在才知道,真正財富還是糧食、石油、水。有它們的時候覺得不是財富,沒有時才知道。
現在再說靠提價進口解決糧食問題,天方夜譚。糧食安全再沒有爭議了――現在沒有爭議就已經晚了。今年糧食有可能很緊張,因為時間的關系大量的數字我就不再表述了。
第四,基本生活安全。糧食,其實是一種食品安全,也包括水、電、居住,這一點上我們這些年來有誤導,經濟發展太快了,不再是我們年輕的時候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大家一看沒有問題了,馬斯洛說的人類需求五層次,大家已經把他忘了,第一層次是生存,第二是什么?第三是安全,第四社會交往,第五自我實現,五層次學一學,把前兩個都忘了,大家都想著社會交往和自我實現,尤其是現在的大學生,什么都是自由,其實找不到工作的時候,才知道,自由其實沒什么用,還是先找工作是第一位的,先得生存,不找工作怎么生存,所以在SARS的時候,我們才知道,有安全問題;這回得從安全降到生存問題,沒有生存問題那是有錢人,要搞市場經濟,只搞市場不講生存,意思就是說什么都靠錢,靠價格調解,那就是漲價,漲到最后有錢人不在乎,漲多少價他照樣打高爾夫球,他可以洗溫泉澡,可以養魚,但是糧價漲10倍、水價漲10倍的時候,電價漲3倍,啤酒翻兩倍,飯館漲10倍,這時候一般老百姓怎么生活?那就會造成相當多的人生存就成問題,廣大的中產階級這點錢什么都干不了,都得用保持基本的生活,沒有積累,只有一小撮暴富的繼續可以花天酒地,這樣的人在中國得了勢,所以在理論上也變了,理論都是為他們服務的,沒有人再說民生了,誰提民生就成了民粹主義,就成了僵化保守了,成了開歷史倒車了,這一次鬧災我看轉念得轉變過來,前一段還有人說政府職能應削弱,政府什么也不管,政府是守業人,就是給資本服務,特別是給外國資本服務,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這就是政府的第一職能甚至是首要職能,甚至是全部職能;政府要不要管生活,要不要管老百姓吃喝拉撒睡,柴米油鹽醬醋,上學點燈,不用了,市場經濟可以調節了,有錢什么都可以,沒錢怎么辦,管不了,生存競爭,自生自滅,這是前一階段宣傳的,好不容易才承認市場失靈,政府要填補空缺,搞一點公共職能,這次鬧了災之后,政府公共職能問題馬上就突出了,政府和社會要結合,好多職能要交給社會做,政府主導、政府出錢,由社會組織做操作。我看博客網等比較大的網絡都應該承擔這樣調查的責任。
比如發布價補貼,糧價是控制不住,只能發物價補貼,應該發給誰,發農民工票發給誰,政府出錢補貼網站,網站組織,那還干不了嗎?怎么干不了,你們也搞一點公益事業,政府給你一筆調查費,一個網站包北京市一個區,拿這個錢找下崗的、退休的,大學生一家一戶去看,你們家收入多少,物價漲了,你損失多少,真窮還是假窮,把真窮的人給發現出來,必須甄別,好多人都有第二職業,并不真窮,包括廉價房、廉租房怎么賣,都需要政府,不去交給市場,市場解決不了這個,政府職能得交給社會組織,像咨詢公司、大網站都可以承擔這個事情,還可以從政府那兒拿一點錢,保持公正,防止腐敗,因為你們是民間組織,接受政府課題,完了提供出來,你負責這個區,出了事,那你要承擔法律責任,保證公平,成本很低,調查出來發物價補貼;以后水也會這樣子,以后喝的水是礦泉水,漲得很貴,但是有比較低價的,學校的食堂礦泉水保證居民最基本生活,要低價,以后不可避免是雙軌制,單位內部有補貼的,特別是大學,學校食堂有補貼,飲的水要低價,其它一律高價,有錢的吃飯館,飯館價格還會大漲,有錢吃飯館,自由市場買也挺貴的,我看現在大學生的食堂現在越來越擠,我有一個卡,我發現挺便宜的,擠得很,只能一個人限額兩塊錢就可以吃一頓飯,我帶了3個朋友他不賣給我,你就兩塊錢了,怎么回事,計劃經濟,否則的話所有人都帶著人都跑到大學食堂吃飯了,享受補貼了,這就是腐敗,制度不嚴,嚴格審查怎么辦,我也不知道怎么辦,實在不行還有一個辦法,把錢發到大學生手里,把食堂漲到外面價,兩種辦法都可以做。管理得很嚴格,雙價制是不可避免的,計劃經濟就是這樣子的,我們小時候就是發糧票、布票、油票,現在還得加一個水票,把計劃經濟罵得一塌糊涂,計劃經濟就可以不回來了?需要就回來,制度上沒有哪個好哪個不好,為什么要貶人家,什么短缺只能雙軌,雙價,雙價之后低價就是計劃,這有什么可貶的,你看看中國弄不好水票糧票很快就上來。所以,基本安全的問題,基本生存的問題,不可避免要提出來,什么叫小康社會和諧社會,不可以只為有錢大款考慮這個問題,中國一兩億人坐火車弄不到票,不管這個,社會和政府難道不管這個嗎?思想觀念有重大的失誤和誤導。
01:19:01-01:34:50
第五點,戰略儲備。中國存那么多美金,跟著一塊貶值,什么都買不進來,知道錯了,晚了,晚了沒辦法,還得存,前幾年,上次臺灣選舉被陳水扁搞了陰謀篡奪權力,我們準備真正備戰,結果才發現國家完全沒有戰略石油儲備,財政上掏錢沒存石油,只有20天,中國那時用石油并不多,中國汽車還是很少的,遠遠低于美國日本,美國日本存了半年,9.11之后又存了一年,而且他們的用量比中國大很多倍,中國這么點石油消費量居然沒有存石油,20年石油是中石油、中石化是做商業庫存,國家沒有掏這個錢,后來說不行,從20天擴大到60天,結果石油從25美金漲到75美金,你說有沒有陰謀?不叫陰謀叫市場經濟,對,因為中國要買,就暴漲,市場經濟就這樣,市場經濟有什么好?你說市場經濟是神仙?什么都可以解決,解決什么了,你不買它就特低,你買就特高,這就是市場,市場專門和中國作對?75美金也買,有人說別著急,等到迭破50美元,那都是我們的高級干部講,均衡價格是25,學經濟學學得,有均衡價格嗎?現在上100,前兩年漲到55的時候,開始說要跌回25,說這個話的是中石油總經理,他們這些人上中南海匯報,我們中央決策也會收到影響,哪有的事,他們就是學習西方經濟學學的,主流經濟學學的,市場經濟信市場,以為有錢什么都可以買得來,實際上世界主要的原材料銅、糧食都由大公司壟斷的,包括金融、石油,沒有真正的市場經濟。你說的市場經濟是理想主義的,我們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理想的,是一樣的,別以為批判斯大林或者毛澤東式的理想主義,你自己就沒有和他們一樣的空想,一樣的,在中國宣傳市場經濟的人,除我以外大部分都是這個,宣傳一種虛無縹渺的市場經濟,什么人權自由,自由選擇,宣傳的東西欺騙我們這些不懂事天真浪漫的青年,欺騙青年人還算罷了,最后欺騙到中南海里這個問題就大了。你告訴中央首長說,別著急,石油漲到55美元,別著急,過兩年就跌回25,等到什么時候跌到25,笑話,這都是部長級的,他們居然是這么預測的,現在不是100美元還得存,你有什么辦法嗎?
石油沒有存,糧食存了多少,我不知道。朱鎔基要清查全國糧庫,清查了半天也沒清查出來,前兩年糧食過剩,吃不了,糧價猛跌,豬肉猛跌。
我講課的時候我就說絕對不夠吃,糧食絕對不夠吃,最簡單的幾條,現在說有人信了,前幾年我說破嘴沒人聽。
第一,中國的耕地已經沒有荒地了,人均耕地1畝多,能保持人均1畝已經很不容易了。
第二,沿海地區以后基本上不能種糧食,因為要搞房地產,人口大增,農民進城,保留蔬菜地就已經很難了,哪有地種糧啊?而且按照我們的設想,沿海地區還要修大量的湖泊存水,湖泊周圍種樹種草,這是絕不可缺的,原則上來說,沿海地區沒有能力再種糧食。西部根本不能開發,只是中部地區種,糧價怎么可能不漲?
第三,進口有限,進口需要糧價猛漲,長到很高的程度,確實需要大量進口,中國年產1萬億斤糧食,農民自己吃70%,因為農民少了,農民吃的部分自種自吃是50%,那還有一半,真正的糧食漲1萬億斤,商品糧是5000億斤,有多少需要進口的,1萬億斤糧食是不夠的,再進口2000億斤,進口糧食是20%,中國現在還不到10%,再擴大進口1倍糧食就到頭了,不可能進口那么多,沒有那么多糧食給你進口。一年進口2000萬噸,中國自己產1萬億斤,中國總消耗是1200億斤,不到20%,到3000億斤就是25%,3000億斤糧食就夠沿海地區吃,有一半人口擠到沿海,甚至70%的人口擠到沿海,中西部一部分糧食用于農民吃,一部分用于工業資料,這就差不多了,供中西部的人口吃,再加上火腿腸、啤酒、罐頭本地的酒廠基本上用完了,沿海地區60%、70%的人口依靠進口糧,糧食安全非常嚴重,因為進口有限。
第四,食品結構。人吃糧食是什么意思啊?30%的人進入了高消費結構,肉、蛋、奶、酒4種,這是耗費8倍糧食的,要把糧食弄飼料轉化過來,飼料業、畜牧業、屠宰業、制肉制腸業是多大的產值,食品加工產值極大,耗8倍糧食才有GDP,至少占了1個百分點,這些東西沒有了,中國得有多少企業倒閉下來,中國實在鬧了糧荒,就是要把這部分降下來,城里人以后改吃窩窩頭了,肉、蛋、奶、酒大幅度漲價,這倒是市場經濟,漲唄,漲10倍,那時候不會餓死人,少喝酒,城市人少喝少吃,這回倒好了這個,省得鬧血壓高、糖尿病、營養過剩,吃飽了減肥,干脆少吃,辦法就是給你漲10倍價,很多人城里人會倒霉了,日子不會好過了,很多人習慣晚上喜歡喝啤酒,累了一天,小康社會連個啤酒都不能喝嗎?一喝就是五瓶十瓶,燕京啤酒8毛錢一瓶現在漲到1.6元,2元,漲了150%,沒事,有一點難受,還得個喝,漲到5塊的時候,喝不了4瓶啤酒了,飯館得12塊一瓶,有錢人還可以這么喝,一般市民漲到10塊錢一瓶的時候,就只能少喝了,當然離餓死差遠了,不至于餓死人,但是消費升級,真要走到小康社會,肉、蛋、奶、酒耗糧食會很大,中國有60-70%的人沒有進入這個結構,進入了之后,你的糧食怎么夠?
第五,缺水。北方的黃、淮、海平原糧食主產區沒有水,上游城市的發展把上游的水調得差不多了,黃河的水即使很多,上游的發展會用大量的黃河水,黃河進不了海,以后我看進不了山東和河南,在陜西、山西、寧夏就會被用完,上游的城市就要發展。在有一個就是鄂爾多斯這個地區發現大煤礦可以開1000年,中國的煤炭石油那個地方要發展起來就是沒水,都靠調黃河的水,礦產區要真正發展起來,包括陜西和山西、太原、西安、寧夏、包頭,這幾個地方一發展,大能源基地起來之后,黃河的水基本上就用完了,都不一定夠,哪有水供河南、河北、山東兩億農民,他們喝水井水靠礦泉水可以生活,但是種糧食的水沒有,沒有水,糧食怎么會有?這個問題馬上迫于眉睫。2000萬北京人靠調丹江口的水,2010年進北京,水價10塊以上,北京的水從2.7元提到3.7元,幾年之內提到10元以上,用大運河的水支持天津,天津還沒有發展起來,發展起來大運河的水就用完了,京津兩地城市圈一繁榮,東線西線只能養活城市人,沒有水給黃淮海平的農民種糧食,怎么辦啊?我也不知道。這個事只能求一件事海水淡化,海水淡化是中國特重要的事,海水淡化耗能源,把海水變成淡水,所以水價漲到10塊以后都不夠,沿海地區的水價漲到15、20塊一噸,這個時候海水淡化是可以的,它的因為成本很高,以后用特別高價的水,這是不可避免的,這是經濟規律,市場就這么貴,你怎么辦,海水淡化說我們有水喝,但是很貴。
還有,中國鐵銅鋁戰略能源,45種主要礦產品到2010年能夠滿足國內需要的只有23種,其中鐵礦石、銅鐵對外依賴超過50%,所以,要存東西,世界給你漲價,鐵礦石又漲了,前兩年漲70%,又漲80%,這都是歐洲、日本在里面壟斷,他們聯合起來大漲鐵礦石。這個你有什么辦法,沒有辦法。
01:34:50-01:50:38
海水淡化成本高是一項,再一個這種能源替代只能解決物質缺乏,沒有節省能源,能量的東西永遠就這么多,只不過從哪兒轉到哪兒,比如中國煤多,油少,想辦法多用煤少用油,但是這是可以的,但是能轉化的時候,首先得輸入很大的能量,中國只有一條,大建核電站。比如說在中國北方,據我所知在山東有兩個大的核電站馬上要干,只能用核電,用核電更貴,拿核電站的電拿出一半做海水淡化,輸入能量海水才能淡化,甚至以后變成氫和氧,那就解決所有的問題,石油的問題也可以解決。問題在于你弄的時候自己本身要自耗很大的能量,自耗越高級的轉化自耗越大。我們推一個車,車本身重量還有一個重量,再加一個東西,車的重量就很重了,上面再有一個東西,所以火車也很重,耗能的時候不僅耗上面的東西,火車還有自重;海水要淡化,得保持開始輸入大量的能量,比如建兩個核電站,用它的能量淡化出來,關鍵耗很多的電,成本主要在這個地方。耗完電之后變成淡水,不斷往外輸,有自耗的問題。所以形成能源物質轉化過程當中,實際上有大量的能源、電力要耗進去。所以總能源耗費只能增加不能減少,雖然能解決北方的淡水問題,但是要耗成本,不是錢的問題,背后要耗電,耗電的背后要耗煤質、耗石油,中國要么就是核電站,火力發電污染太高,用石油發電中國又沒有,所以說事情是可以解決的,但是成本是極其高昂的。
中國的水不夠,水不夠比糧食不夠還厲害,我們說進口糧食就是進口水,進口糧食就是進口耕地和進口水、進口石油,真的買得進糧食來,那是中國的萬幸,現在怕的是他不給你。中國向外投資,要向到東南亞和澳洲投資,自己去種糧食,國防力量可以保障發全,中國以后還得靠這些地方種,中國自己的糧太少了。
水很難進口,中國經濟增長,農民進城,有很大的潛力,比如2020年中國16.5億人有70%在城里,那就是12億人13億人進城,4億人在種地,種那點地就可以了,大農場就出來了,農民進城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特別重要的因素,這兩年快,一年漲1.5百分點,前幾年1個百分點,一年漲1.5個百分點,城市化率從40%提高到60-70%,這是未來15年中國經濟增長重大的潛力,那就是房地產,有7億人口從農村生活變為單元房,就要進城了,問題是單元房耗水,大家不要小看單元房,單元房可是城市文明和農村文明基本的區別。
誰研究單元房的社會意義了?進單元房之后,人自動不生孩子了,生孩子不生孩子,并不是上不上大學的問題,進單元房就不愿意生孩子了,進單元房之后,男女性別分出來,老少輩份分出來,觀念一變,一個孩子要一間房,買不起房子就不生了。單元房首先達到計劃生育,考慮生孩子有成本。農村生活一個大坑一塊睡生兩個和5個沒什么區別,大的帶著小的一塊混下來,這就是經濟學,這是生孩子的成本問題,進了單元房成本高了就不生了
人就有獨立個性,才有個人隱私,鄰居之間誰也不理誰,當然很冷漠是不好的,社區建設要把它改變過來,基本獨立人格――自由主義,我不懂自由主義?自由主義進單元房之后,個人人格獨立就起來了,首先是個人隱私。
什么對外開放?住單元房完全沒有對外開放,就是把自己封閉起來。原來北京的大雜院和農村生活那才是開放社會。越開放越好,越封閉越不好?都是胡說,國家是可以開放的,個人隱私完全是封閉,過去農村娶一個媳婦,晚上新郎睡不了覺,大家在外面偷著聽,單元房還有這樣的事嗎。
現在看看女性事多了,又不準問歲數、收入,又不準問結婚沒有,男女在一塊你還說這是你太太嗎?現在也不敢問,不知道是不是太太,什么關系弄不清楚。這不是個人隱私嗎?這是封閉還是開放?個人隱私大大增加了,那就是封閉起來了,個人就是封閉起來了,單元房就是給大家封閉,什么叫越開放越好?你把你們家床也開放出來?
有開放就有封閉。 企業秘密,個人隱私和國家機密都需要封閉,怎么可以都開放?年輕人少受這種蠱惑誤導。
單元房這么好,告訴大家,單元房耗25倍的水,4項:自來水、淋浴、洗衣機、抽水馬桶。還不說有錢人洗桑拿、打高爾夫、養魚,25倍水是說著玩的?
我沒有說空調,安了空調電力就緊張了。
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水,真要是海水淡化出來,是中國的大幸,當然還有轉基因。農業有轉基因食品,我們還是有潛力的,可增30%產量,轉基因食品比中國農民種東西要貴得多;沒水怎么種糧食,發展節水農業,可以去以色列,可以修高密度的水渠,大規模投資到內需,不要再干樓堂館所,不要把錢拿到美國去玩股票,老老實實在中國創業,改造所有的水渠,水泥水渠,塑料薄膜和不滲水的水渠,土水渠滲水率70%,中國水渠全得重修。農膜用塑料,塑料是用石油的,水泥是污染的,系列工程怎么可以不啟動內需?
大城市的水價超過10塊錢,二次循環水可以馬上成為一個產業,所以說中國人完全沒有安全概念和環保概念,就是為了市場經濟賺錢,根本不想城市建設。所有小區以后都得重來,開始的時候為什么不安兩套水管子?都是一套。再安一套,水從水管子出來,喝的水得是礦泉水,水管子的水質量不成就不喝了,就是洗澡、洗衣服、做飯、洗菜,每個小區都得大家湊錢做一個地下蓄水池,把這個水先弄到這里,因為有肥皂和洗衣粉,濾掉。 安一個發電機,再抽到樓頂上,再進抽水馬桶再沖一遍廁所,至少可以兩遍使。
國家再投資建更大蓄水池,把沖了廁所的水,想辦法處理,直接輸到城市的郊區蔬菜基地,給種菜的人用。
中國糧食到極限還有一個原因,用化肥已到頭,這幾年農民也懶了,人糞尿分完全不用。我們小時候廁所都是糞坑,很臭,農民趕糞車掏一次廁所,直接回去種他們家的地,這是生態循環,用人淘糞太臟,用污水處理,用電是可以的,第一次循環水下來,第二次下來,沖了廁所的水,人糞尿處理用管子抽到蔬菜基地種,少用化肥農藥,多用人糞尿,這就是城市內需,公共工程,都得重新干。
河北省孫大午的大養雞場,把雞糞收集起來弄在一個糞池里,然后制造沼氣,供那個村子的人做飯取暖,每個社區每個農村都必須建立自己的完善的生態系統,這就是環保投資,這個投資量很大,國家只能出一部分,大量還得靠城市居民自己掏。做這么多房地產,國家開始做兩套就完了,做的都是一套,再安一套,還得把墻拆了,這就是觀念的錯誤,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大家又瞎折騰,沒辦法,北京水價上10塊20塊的時候,只有這么做了,這就說明,一個觀念錯誤會產生多大的浪費。
01:57:12-02:16:14
第五個問題,也是最后一個問題,簡單說一下2008年有幾大熱點:第一,經濟速度應該是有所下降。第二,物價會繼續上升。所以兩者碰在一起,就不太好了,因為這在經濟學上叫做停滯膨脹,滯脹,物價上升我想政府會采取行政干預,但是行政干預只能夠用到電力、石油,對食品很難起作用,辦法是進口糧食向國內投放。對貧困人口價格補貼,給政府提出很高的要求,和社會組織配合,主要操作由社會組織來做,不要政府來做,政府就是規劃、出錢,社會組織幫助調查,真正把補貼發到真正貧困的人手里。
農民工在城市打工的時候要承受高食品價格、高水價怎么辦,政府對農民工還要發放補貼,不僅對城市戶口的貧困人口發,對農民工也要發放補貼。
再緊張就要實行雙軌價格制度了。
第二個問題,美國次級貸引起的美國金融風險不是短期可以過得去,為全世界造成高風險,以后經濟衰退是有可能的,衰退影響中國的出口,所以中國的出口總體來說人民幣加速升值也是不可避免的,這樣的話中國的出口會受到影響,進口會增加,要大量進口糧食物資,要漲價,這是剛性的,我們不得不支付巨額進口費用。人民幣升值少支付一些,比較便宜利用國際能源和資源,使出口收入上升。
關鍵的是要有一個非常好的社會利益再分配的機制,不要再加劇兩極分化,這一點非常困難。
總需求有4個:凈出口就是貿易順差、投資、消費、政府支出。今年的總需求能不能控制住呢?政府支出肯定控制不住,災后重建和大量的投資公共設施建設主要靠政府支出,在公共設施建設中盡量吸引民間投資,不要全由政府包。堅決砍掉豪華工程。
第二,私人投資也會在政府投資的帶動下,繼續增長,政府支出和投資這兩項不一定壓得出來,我希望壓縮的是地方政府的樓堂館所和豪宅。
降得太多,經濟滯脹,經濟增長速度沒必要下太多,不要搞成內外雙緊,那樣就麻煩了,真正有可能緊縮的是出口這一項,中國貿易順差太大,有人老說人民幣匯率升值會造成貿易逆差,我早說了根本不可能,去年升值這么快,中國在這兩年創造最高的貿易順差,1000多億美金。 總需求這部分下來,消費補上,所以說這4項應該是凈出口下降,消費大幅度提升,這兩者有替代關系。
中國必定有貿易順差向逆差的轉變,出口導向向內需導向的轉變,這是完全正確的,不要聽出口利益集團的。 我認為凈出口下不去,消費就上不來。
絕大多數人對這個看法是相反的,他們空說,消費先上來,出口最好也不下去。那是不可能的。
假設總需求是不變的數,4項總得先下去一個再上來一個,要準備出口下降,其實出口也不一定準下降,因為出口量下降出口金額不一定下降,因為人民幣升值了,你賣的東西在外國是貴了,中國本來就容易被制裁,發達國家嫌我們東西便宜了,正好漲價,漲價的結果是賣得數量少了,但是賣得金額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這叫出口彈性我們比較低,對歐美出口,比如說今年是5000億美金,明年還是5000億美金,這是不會下降的,但是價格漲了20%,出口數量減少20%,正好在國內賣給農民嘛,國內的物價就低了,供應增加了。
所以,我們貿易多元化大有出路,特別是對中東和非洲、俄羅斯,資源的漲價和石油的漲價使他們收入大漲,美國還治不了我們,因為資源漲價歐洲倒霉、中國倒霉,中東地區和非洲和俄羅斯這幾個地方大幅度增加了外匯收入,他們這些人就開始買中國的出口產品,中國出口產品又很便宜,我知道非洲第一材料,紡織品剛進入非洲,非洲好多人都不穿鞋,現在有點收入了,開始穿中國的鞋,中國的服裝首先去了,家用電器還沒有去呢,中國可以向非洲擴大投資,幫他建發電廠,建幾個發電廠,家用電器跟著就賣過去了,中國的出口從發達國家降低的部分,往第三世界賣,只能增加不能減少。中國崇美這些人應該批評的,中國的經濟要靠美國市場嗎?沒有這個道理。
出口沒有那么嚴重,但下降也是好事。出口下不來很多,消費還要提高,中國的總需求還是控制不住的
食品降價是很難,政府控制通貨膨脹用什么辦法是值得考慮的,通過提高利率和收緊貨幣供應不一定是好事,總需求還是應該有一定的擴張,別擴張得很厲害,主要是結構加強政府的調控能力,把結構調過來。少蓋豪宅,多蓋普通的房子,比如說造汽車要開始限制油的排放,比如說堅決控制地方政府的豪華大樓,把它變為修水渠、修環保,鼓勵政策鼓勵和減免稅,對個人和企業大規模的減免稅,鼓勵他們搞社區環保的設施,投資不可能下來的,關鍵是結構是怎么樣,轉變經濟方式模式方面,這需要做很細致的工作。
最后,美國次級貸會影響中國的股市,這次暴跌是外國資本的撤資,不要迷信主流經濟學,按照他們的說法,外國資本會繼續向中國來,因為美國在降息,中國在加息,逆差越來越大,外國資本應該繼續進入中國,長期趨勢也是改變不了的,但是具體為什么暴跌,美國經濟不行了,美國好多大的公司在美國虧本了,我們不知道他們欠了多少債,次級貸亂搞,賣來賣去,連自己的借條和房本所有能抵押能賣都到銀行抵押,然后借條銀行又抵押,銀行把借條賣給亂七八糟的公司,成為次級貸,實際上用這種辦法賣給中國和日本,因為我們存了太多的外匯,他們要游說我們。
外匯儲備借給美國,買美國的國庫券,大家就罵,中國存這么多外匯為什么借給美國政府? 借給美國政府,至少每年還有4%的回報,絕對不能夠到金融市場去投,買美國公司的股票,后來把次級貸買過來,連血本都沒有,國庫券還有4%的利息呢,買黑石的股份,買美國的次級貸,中國銀行終于清了帳,肯定是買次級貸不行了,拋了,血本無歸。10塊錢買的兩塊錢能賣出去就不錯了
什么叫新自由主義,這就叫新自由主義,禍國殃民,你玩金融能玩得過美國嗎?什么叫投資? 美國次級貸甩給你了。
中國是幸運的,買得不多,中國政府還控制得嚴,畢竟還管著他們呢,美國次級債爆發了,再過一年,要是把外匯儲備一半一般都買了,美國再爆發危機,中國就完了,剛買了一點就爆發了,命運如此。
中國該崛起了,不是1840年以后,怎么打怎么敗,現在怎么打怎么勝。
毛澤東時代打了七仗全贏,現在金融戰爭中國也沒敗,上次亞洲輸了,日本輸了,中國贏了。這次美國輸了,中國也不會輸。
這就是偉大的中國文化,學界有良心的人,堅持民族大義。 美國忽悠中國,沒忽悠成,其實已經忽悠得差不多了。政府決策比較慢,政治優勢還有,決策比較慎重,1998年就差點,再晚1年人民幣就自由兌換了。國際資本錯估形勢,把泰國沖垮,把日本和韓國弄垮,以為利用聯系匯率可以把人民幣沖垮,沒想到我們把香港規矩改了。
他們碰回去了,承認了中國的存在,大量外資進入中國。對西方就是要硬,碰他一下他知道弄不動他就認可你了,不要再西方人面前俯首稱臣,俯首貼耳,有道理跟他講道理,你不服他就容忍你。
當時想自由兌換,沒有來得及,結果一看不能自由兌換。
所以我說人民幣可以升值,但不能自由兌換,現在自由兌換是在香港兩地流通的辦法,在香港局部地區可自由兌換,經濟有效率,法律上不能宣布,不宣布之后外商直接撤資的時候可以卡住不讓走,這一條絕不能動搖,重大決策失誤就是這個,如果有這種失誤,中國就會垮,所以美國次級貸爆發又早了一點,中國還沒買,中國的新自由主義者現在受到抵制,沒有把我們忽悠了。
兩會代表不太懂,他們沒有來得及收買這些人,想忽悠機會差不多了,但是沒成,他先爆發了危機。 我和幾個人整天說不能自由兌換,別看人少,影響很大,政府也不敢動,正好美國先出事了。
不要講究一時一時的短期行為,不要著急那么暴富,要長期不犯錯誤,發得越快的人,越可能犯錯誤,形勢一變,他徹底完蛋。你還可以留住,你就算勝利者。我的競爭觀就是這樣子,不在于一時一事誰跑在前面,而在于誰跑得中上等,別人發展你也發展,他賺10塊你賺5塊,最后他一虧本,你5塊錢還能保住,這就可以了,不要想著天下好事都是自己的,所有錢都人你一個人賺光,不行的,沒有這樣的好事。
02:16:14-02:24:25
這次我很高興,兩大危機,美國次級貸和中國雪災又給我們很大的風險和震動、很大的損失,但是畢竟中國處在高速增長的“青春期”,好像一個青年人得一點病很快就好了一樣,中華民族的底線還沒有被他們完全突破,下回專門講文化底線的問題,由于我們的奮斗,幾條底線還沒有被突破,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還沒有像蘇聯共產黨那樣被他們洗了腦子至少在主流方面還知道什么叫國家安全,還知道什么叫13億人要生存,這樣基本的概念還有。另外我們社會的組織能力,政府的能力,包括解放軍的能力,包括整個社會的能力還可以,雖然已經是一盤散沙了,有的網上揭露,災民在這次受災地區出現人的一盤散沙的情況,也應該被揭示出來引起警惕。
我們小時候看電影叫《十二次列車》嘛,不要把計劃經濟時代徹底否定,《十二次列車》也是被困了,幾天幾夜沒有吃的沒有穿沒有水,但是列車長自動組織所有列車上的共產黨員成立臨時黨支部,這就是核心,所有人把水都得拿出來分配,凡是帶了水帶著藥拿出來給小孩和老人喝,給病人喝,中國社會自組能力非常強,改革開放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用世俗化嘲笑。
用港臺文化這一套給毀滅掉,這在和平時期看不出來,和平時期我們也是很生氣。比如說到一個醫院,病人流著血,大夫不給你治,讓你先交押金,你生氣不生氣,抱一個小孩上車,讓年輕人把你擠到后面,你生氣不生氣?老師在臺上講課,下面的學生可以隨便嘲笑你,不尊重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你生不生氣?但是畢竟是繁榮社會,生氣也沒辦法,但真正一到災害的時候,你發現社會什么樣子,車站可以踩死人,踩傷幾百人,出現盲目的各個為自己的無政府狀態,那種鳥獸散的情況。
災害時間一長,會出現黑社會,你組織不起來,黨支部組織不起來,黑社會很快組織起來,你以為永遠是個人主義,一盤散沙嗎?不太可能,那組織起來是什么樣子,有組織的搶劫,甚至搶你的東西他吃。
中國社會還可以,在經濟高度繁榮的時候,文化基因沒有被徹底消蝕,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出了危機,對我們是好事,正好是喪失和打掉對美國盲目的崇拜。
我相信中國會戰勝這次內外困境和風險,中國會戰勝的,中國人在危機的時候會表現出很強大的組織力量、精神力量,中國人有毛病,繁榮太快了不行。我在2003年在政法大學我就講中國社會,學生很好,學生們3個月不可以出校門,好多老師搬到學生宿舍跟學生同吃同住同玩,老師講課不能進教室,變成個別輔導,實際上好多老師也不敢去了,我是烈士情結,我在校園里一天講7個小時,大太陽下面講的。以后是連續幾周把課講完。
誰敢誣蔑我講課不好?
我就說中國社會怕繁榮,不怕危機,中國有這個民族特性,一有錢就完蛋,本來哥兒幾個創業的時候和老爺子挺來勁的,發了家之后,娶漂亮的媳婦就開始鬧分家,把這個家就給敗壞掉了,兄弟反目,這就是中國人的劣根性,任何一個社會都不可以繁榮太快,不僅中國人,哪個國家都是這樣。
伊斯蘭也是這樣,出石油有錢了。
多遇到一點天災人禍不是壞事,我相信中國的股市上半年可能動蕩,客觀上對奧運會也有好處,在奧運之前上不去,也絕不會崩盤。 政府現在是有意不救市,就是想弄得比較低,到奧運的時候就開始漲了,我覺得不是我們沒有能力,而是沒有必要。
長期來說,這要兩條不變,中國10%的經濟增長率可以持續2013年,第二人民幣升值到1:6不變,這個兩個趨勢不變,中國的牛市不會變。很多人散步熊市言論,我不信,上半年上不去,下半年可以上,今年上不去,明年可以上,2013年到1萬點是輕而易舉的事,我還是堅持這一點。
所以在高風險的時候做股票就是清倉,越跌越補,也別輕易補,暴跌的時候,連續下來你再補,補完就抓反彈,這是一種。再一種就買比較好的股票,真正效益好的股票長期放著,可以不怕風險,我覺得是沒什么問題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